出版社文学编辑的坚守与创新

2015-03-20 13:19
传播与版权 2015年10期
关键词:底线情怀文艺

林 滨

出版社文学编辑的坚守与创新

林 滨

在新的条件下,出版的选择、发现与传播的本质并没有发生改变,文学编辑必须坚守信念与情怀、坚守底线。文学编辑的创新体现在:在坚守的基础上,秉持艺术求真求善求美的勇气,以兼容并包的胸怀、超越个人趣味的作为追求优秀作品;是以自己的专业素养来推动良好文学生态的形成,用自己非凡的预见、果敢的决断去担当文学作品发表与传播中的风风雨雨。

文学编辑;情怀;底线;求真求美;创新勇气

[作 者]林滨,海峡文艺出版社。

文学创作是一条寂寞而艰辛的道路,而文学编辑活动是充满喧嚣又异常艰辛的工作。作家从事文学创作,是在自己精神世界里跋涉,孤独而寂寞;文学编辑,在承担社会效益、应对经济效益等外部要求的同时,又要守护着自己的精神家园,因此异常艰辛。

时代呼唤与之相匹配的文艺作品,文学编辑追求传播优秀的文学作品,读者盼望伟大而经典的作品,但现实又是十分坚硬的。时代的丰富性,并非每个创作者都能洞悉其内涵、都有能力穿透它,抵达灵魂的深处;互联网的兴起、数字化的浪潮使人产生作品传播的“零门槛”的感觉,编辑的选择、发现被轻视;出版的竞争愈发激烈,随着生活节奏的变化,读者又不自觉地在浅阅读中享受愉悦……现在大行其道的品种繁多的出版物,其中有精品也充斥着不少的庸俗作品。一道道难题摆在了文学编辑面前:文学出版怎么面对作者与读者、文学出版如何坚守品质、文学出版如何应对市场……其根本解决方法在于文学编辑的坚守与创新。

文学编辑要坚守什么,如何创新?文学编辑一定要坚守情怀、坚守底线;以求真求善求实的勇气与兼容并包的职业素养来创新。

文学编辑一定要有情怀与信念的。这里所说的情怀与信念不仅仅是甘于寂寞、为作家做嫁衣的带着某种悲壮色彩的岗位定位,它所指的是文学编辑与作家之间的“心心相印,彼此激发”的才能以及该种才能背后文学编辑所抱持的人文情怀与独立良知。作家的创作是在自己的身边挖一口井,最深刻地探寻灵魂的走向;文学编辑的视野既是向内审视的又是向外眺望的——既要审视作家作品的深广度,又能眺望时代与读者的需求、引导与呼应市场需要。这样的时候,文学编辑的人文情怀、独立良知、文学信念尤其重要。上海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曹元勇博士说过一句话:“文学是一种可以对人的精神产生巨大影响的艺术。对优秀文学的信念,让我对文学出版永不绝望。”

文学编辑必须坚守着始终如一追求优秀作品的底线,这条底线是来自文学编辑对时代与生活的认识、思考与追求。“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狄更斯《双城记》的开头时下经常被引用。最好的时代是:当下中国是一个丰富的时代,是一个追求伟大的时代,是一个谋划复兴的时代。党的最高领导人专门召开文艺座谈会探讨文艺创造问题、中央深化改革小组专题研究文艺发展问题。“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建立经得起人民检验的评价标准。要聚焦中国梦的时代主题,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国精神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要把创新精神贯穿创作生产全过程,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理论和评论工作,大力发展网络文艺,加强文艺阵地建设,推动优秀文艺作品走出去。”(《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当下文学创作的总量不断走高,创作者的水平不断走高……可以说,在这个时代里文学创作者是与文学编辑一起感受着时代的脉动、追求着作品之美与深邃。最坏的时代是:这是一个浅阅读的时代,文学图书市场环境越来越复杂,随着传播手段多样化和传播渠道的改变,有人宣称发表文学作品再也不需要编辑了。即便是这样一个“最坏的时代”,出版的本质依然没有变,它依然是选择与呈现、挖掘与积累、传承与传播的事业。中国出版集团副总裁、知名文学评论家潘凯雄在谈到文学出版的坚守与创新时谈到了要出版什么样的文学作品:“我说的底线是作家对时代、对生活有没深刻的观察与思考,并通过创造性的艺术表现手法将其传递出来,而传递出来的东西又是不是能起到对真善美的张扬,对假丑恶的鞭笞。但这些底线也是在不断地创造、不断地丰富的。”笔者深以为然。

文学编辑的创新在于对艺术求真求善求美的勇气。

具备审度作品优劣的能力,是文学编辑基本的素养。文学编辑的创新首先是在优秀的作品前,要能够清晰地研判出其可能性,并能以恰当的形式予以呈现。阿来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就是一个例子。这部充满诗性笔调的作品,在多个出版社碰壁后,经过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的肯定,顺利面世,受到读者的欢迎,最后该作获得茅盾文学奖,得到专业评论家认可。午夜出版社的热罗姆·兰东有一句名言:“我的职业几乎不是营造过去,而是寻找未来的大作家。”确实,兰东和午夜出版社的存在给法国文学带来了别开生面的活力,有力地支撑起了一种绝处求生的文学实验。凡此种种,均是文学编辑是对作品真善美追求下展示出来的创新能力。

文学编辑的创新,在于能以兼容并包的胸怀来寻求优秀作品。一方面,文学编辑必须包容作家的创造,欣喜于作家的创新,以自己的岗位特性、职业影响为其鼓与呼。20世纪90年代以王朔为代表的“痞子文学”在文坛上冒出,众说纷纭。此时,出版界赫赫有名的“金(丽红)黎(波)”组合,能以包容的智慧、支持创新的态度与敏锐的职业敏感,大胆推出《王朔全集》。推出《王朔文集》既是对文学的一种包容,也是编辑在文学出版领域的大胆创新。自《王朔文集》开了先例,文学出版界开启为当代名作家出版文集的潮流,形成特色鲜明、富有竞争力的图书产品线。在文学出版的推动下,作家的创作热情不断高涨。另一方面,文学编辑必须由求同存异的胸怀。一个有专业素养的文学编辑,必定有自己的趣味。但文学编辑的一些创新,来自超越自己的趣味。编辑“为人做嫁衣”,但编辑又是“守门人”(从作家创作作品到达读者,编辑在选择一些所谓好作品的同时必然舍弃一些所谓的不好的作品)。编辑在履行守门人职责的时候,必须尊重作家思想与艺术的独创性;编辑的专业素养可能带来一些专业偏见,因此在去芜存菁的同时,更要防止劣胜优汰。

文学编辑的创新,包括用自己非凡的预见、果敢的决断践行求真求善求美之路。

求真求善求美创新之路实际上包含着文学编辑与作家并肩作战的坚定,带着为时代留声、为历史负责的神圣使命而显示出的魄力与决断力。在人民文学出版社老社长韦君宜的《思痛录》里写了不少这样的事例,如出版莫应丰《将军吟》过程: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老作家莫应丰拿出了全盘否定“文化大革命”的长篇小说《将军吟》找韦君宜。当时人民文学出版社还在争论是否出版“文化大革命”的图书,韦君宜认为这是一部有价值的作品,“该冒的风险还是要冒”,以无畏的勇气推出《将军吟》。

文学编辑的创新,是以自己的专业素养来推动良好文学生态的形成。从中国当代文学史考察,文学编辑以自身在文学现场的优势直接参与并推进文学事业的发展。黄发有博士在列举了当代文学生产中一些优秀的文学编辑用自己的才华与理想推动了新时期文学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时,用了充满激赏的美丽文字予以描绘:“这些传播文学理想的忠实信使汇聚成一股合力,共同托起了新时期文学如朝晖喷涌的辉煌……出色的编辑前仆后继,他们在进行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长跑,陪护中国作家穿越了寻根、先锋、新写实等一个个精神驿站,走向前方开拓不可能的可能性。”可以说,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留下了文学编辑浓墨重彩的身影。像长江文艺出版社的“跨世纪文丛”,春风文艺出版社的“布老虎丛书”,是以文学出版的形式激发着作家们的创作,直接推动着当代文学的探索与向前发展。

出版的本质——发现、选择与有价值地传播的意义还在,文学编辑必须有自己的信念、守住自己的立场,并在此基础上葆有自己独特的创新能力。文学出版依旧会因为有了编辑的坚守与创新而生机勃勃!

猜你喜欢
底线情怀文艺
1942,文艺之春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真相与底线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戈恩被捕:底线不可碰
□文艺范
守住我国粮食安全的底线
底线
“五老”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