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萍
(西华师范大学,四川 南充 637009)
中国儒家治理理论分析
张莉萍
(西华师范大学,四川 南充 637009)
中国的儒家思想曾经在中国的政治文明发展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的儒家思想是由孔子、孟子等人发端,然后经由历代儒学家发展后成为国家的治理基础理论。儒家思想当中包含的“民贵君轻”、“仁者爱人”以及“性近习远”等思想都具备深刻的内涵,值得参考借鉴。中国要真正促进自身的发展,要重新回归中国儒家治理理论,吸收其积极元素,从而为民族复兴形成更符合中国特色的治理体系。
治理;中国;儒家;民本;仁爱
中国的儒家思想发蒙于周代,而代表人物就是孔丘以及孟轲,后人尊奉其为孔子和孟子,因而儒家思想也称之为孔孟学说、孔子学说。中国儒家的治理理念主要是在东周春秋时代开始出现的“礼崩乐坏”状况中产生和发展的。在中国封建政治制度相对落后的状况下,儒家思想为稳定封建大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儒家治理思想本身的落后性也引发了一系列的批判,如明朝的李贽,就批判了传统儒家治理思维中的重农抑商政策、重男轻女等思想,而伴随着清朝的覆灭,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之后,中国的儒家治理思想逐渐退出了中国的政治思想舞台,但是,其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尤其在国民心中,儒家的价值观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这一点也表明,对传统儒家理论的吸收和传承,是对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回顾,更是发挥中华文明力量的重要源泉。所以,积极探究中华儒家文明的治理文化,对于推动中国的行政治理有非常积极的参考意义。
孔子所在的春秋末期,周代主要的分邦建国、宗法制度以及礼乐制度等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主要是奴隶政治制度已经不能够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同时周王朝政治稳定性急转直下,各地诸侯王长年争霸导致周王室的治理出现危机。因此,孔子针对周的治理状况,提出仁政的王道思想,并且崇尚等级制度、三纲五常、君父思想等,孔子的儒家治理思想核心是“礼乐仁义”,同时强调儒家思想继承者要做到“忠恕”等思想。
在孔子政治变革失败后,东周战国时代的儒家思想者孟子,也针对国家治理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在孔子治理学说基础上提出“仁政”治理思想,但是最终仍未被统治者采纳。
中国的儒家学说真正走入国家治理的轨迹中,是西汉的汉武帝刘彻执政的时代,刘彻针对汉皇室之前尊奉的黄老思想进行批判,在儒生董仲舒的推动下,开展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理思想革命,正式奠定儒家学说在中国的统治地位。尔后,儒家治理思想在历代大儒的影响下产生了个别发展,尽管宋明理学主要侧重仍然是对哲学的思考,但是其哲学思想对政治治理也产生了非常巨大的影响,加上从隋王朝时代开始实施的经学取士的制度,促使中国封建时代的政治精英大部分是尊奉儒家学说,并且运用儒家思想进行国家机器运行的。
儒家治理国家思想首先是建立在中庸这个核心上,中庸原本是儒家学说著作《礼记》中其中一篇,和《大学》在宋代的时候被单独抽离,与孔孟的语录著作合称“四书”。中庸是儒家治理思维体系中的一种基本方法论,并且在宋朝儒家思想者朱熹等人的推崇下,逐渐成为儒家治理平天下的重要思想。所谓的中庸思想,正如《中庸》一书所描述的“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也就是说,中庸思想强调的是“不偏不易”,对治理国家者的政策要求是经得起历史的考究,能够稳定国家,但是不会随便更迭的意思。因此,中庸并不是强调至臻至善,而是强调“过犹不及”,中庸对治理国家的度提出了要求,不能够做得过少,但是也不能够干预过多,这样才能够达到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
儒家学说的集大成者孔子,就认为中庸是一种重要的道德伦理,事实上,儒家学说大部分的治理思想,更多也是一种近似政治伦理学的观点。孔子认为中庸是每个国家治理者尤为重要和珍贵的美德,因此,中庸对治理者的要求就是做事不偏不倚,不能够出现超过度的行为,如孔子在《论语》所讲“不逾矩”就是这个境界。儒家学说针对中庸思想,提出了基本方法论是“执其两端”,也就是说,中庸的治理方案是对事物的两个极端进行探索,并且对这两个极端的平衡点进行把握。这样的思维近似于西方笛卡尔的二元论,但是又带有朴素辩证法的思想。
儒家学说的中庸治理理论在孔孟等人的言论以及行为当中得到贯彻,如孔子认为鬼神应该“敬而远之”,即是说,孔夫子虽然不谈论“怪力乱神”等,也不承认这些东西存在,但是他也不否认这些东西的存在,而在君臣父子的纲常思想中,孔子也认为君臣父子都是具备一定的义务,如“君使臣以礼”就是强调国君的政治义务。因此,所有的行为要执行中庸路线,也就是对事物的两个对立面都要关注到,避免治理行为呈现出偏斜的状况。
事实上,中庸思想的确在孔子的言论中得以体现,而子思的言行对中庸也是一种深入的系统化以及实践探究过程,子思认为在治理国家的过程当中有代表人物可以作为参考,其中舜帝就是一个代表。
舜帝是一个隐恶扬善的人,并且把握社会的两个极端,以中间路线平衡各方的利益点。上古的贤人舜帝采用中庸的治理之道,虽然也是口口相传,但是对后代的中国封建君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一方面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其一是安邦定国要张弛有度,正如孔子在《论语》所说“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其根本的意义与中庸是结合在一起的,中庸强调要进退有度,治理国家和万民要有一定的余地,国家的治理者才能够掌握主动的权利。
其二,是控制国家的方法上,要选取刚柔结合的方式,对重典和休养生息都要有所关注,针对国家发展的具体情况施以正确的治理方式,才能够宽严得所,不至于出现混乱的局面。
其三,是确定治理目标方面,要针对国家的发展状况拟定,不能够盲目地安于当前国家的发展状况,更不能够急功近利,中庸的治理思想也认为欲速则不达。
人性是一个重要的伦理问题,政治伦理中,实施治理的治理者与治理的对象本质上都是人,人必然有人性的分别,所以对于人类本初性质、欲望以及本能的思考,就成为了政治伦理中的重要问题,根据人类的秉性调整自身的治理措施,才能够保障治理的目标真正得以实现。儒家思想在封建时代的治理方面曾经发挥过积极的影响,特别是针对人本性中野蛮一面,透过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等思维的克制,更多引导中国先民追求理想人格,批判社会资源掠夺,重视发挥个人的自省作用,对人性的思考和恢复都有重要价值。
孔子在其论述当中就体现出对人性的探究,并且对人性与治理的问题提出了思考。如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性相近,习相远”,就是对人性的思考。过去孔孟儒家学说思想的探究中,常认为孔子与孟子的人性思考相似,但是从孔子的这一句表述中,并没有明确地认为人性必然是趋向善良的。孔子的观点认为,人类在一开始出生的时候,人性的特点是相似的,并没有非常明显的差异,因此并不能够论断其善良或者丑恶。但是孔子在这一句论述当中强调了“习”,也就是认为后天的各种训练、管理以及引导,对人性的分别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习”也是治理的意思,实际上,国家采取的治理方式,对于人性是起到引导作用的,人性究竟走向如何,其受到地区管理方式的影响,诸侯国在执行法度上有一定的自主性,因此,他们的对宗法制度的宽严也对国内人性的引导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孔子就是借助人性,探究东周邦国治乱兴衰的伦理学基础,特别是因为人性伦理所引发的“僭越”现象,更是孔子所关注的一种治理畸形状况,所以人性对此进行了儒家的治理思考。
孟子实际上是明确提出“性善”的观点。在孟子的有关著述汇集《孟子》中,孟子曾经和一位学者告子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告子的思想更趋向于孔子的原始人性思想,告子认为“人性无善无恶,犹湍水也”,意思是人性就是湍急流动的水,伴随着东边的趋向那么就往东边流动,如果相反的导向流水就趋向西边,因此水本来就没有东边和西边的差别,人的秉性也应该是这样子的。但是孟子则不同意告子的观点,孟子提出来“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意思是,人性趋向善良是一种天性,就像水永远会往下边流的意思。孟子针对人的恻隐、隐忍的心态,提出了性善的观点,从而配套提出了结合性善论的治理理论。比如考虑发挥人类的共同恻隐之心,鼓励人们要注重“义”,所谓的义就是要求人们要发挥共同的善良秉性,就像人们都具备口腹之欲的那样,能够鼓励人们用普遍的良善价值观去参与到社会行为中。所以孟子认为人类天性就是具备了良知,而治理政策如果不当,那么对人类良知的善良秉性就会掩盖,而改善治理政策的目标和基础,就是依靠人类天性当中所具备的良善和良知,这种良知是先验性的。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孟子的性善治理理论,同样是东周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荀子,则是提出了“性恶”的观点和治理理论。荀子是介于儒家和法家之间的思想家,其对儒家学说进行批判继承,同时开启了法家的思维,其性恶论更是非常尖锐地和孟子性善论对立起来。荀子认为“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荀子认为如果人类的秉性真的天生就是善良的,那么顺应人类的先验良知,应该是可以获得“垂拱而治”的效果,但是从夏商周三代的治理经验上看,顺应人的天性往往会走向灭亡,如夏桀商纣等亡国君主的纵欲行为等。因此,荀子认为治理的对象就是人类的罪恶秉性,认为不能够顺应人类野蛮秉性,并提出“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就是说顺应人性的危害,于是要对国民进行教化,特别是针对人性的伪善进行抵制,虽然人性本恶是天生的,但是并不能够因为人性本恶就拒绝人类的教化,要重视后天的引导,比如礼乐制度的教化作用可以对人性的罪恶进行克服,避免人类的社会秩序趋于混乱。
儒家治理理论的根本是回归到民的身上,这一点也是儒家治理学说当中重要的一点,对君民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儒家学说主要认为,国君要以社稷为根本,而国家社稷实际上是以黎民百姓为基础的,所以在执行政治政策的时候要围绕着黎民的稳定安宁为基础。这一点在西周的早期是有体现的,而孔子针对西周与东周的治乱问题,重新整理提出了民本思想。孔子认为“仁者爱人”,意思就是仁爱的人会发挥自己仁爱的秉性去关怀帮助别人,从而提出礼法制度对人仁爱的形成约束,认为国家治理的目标就是“天下归仁”,也就是实现天下的国民都能够在仁人的管理下获得发展。孔子的学生也提出过“仁”的本质是什么,孔子回答是“爱人”,其本质就是对黎民的保护、保障以及尊重,提倡黎民对个人价值的重视以及发挥,避免君主等统治阶级对黎民的倾轧。
孔子在“仁”的基础上,提出了治理国家的方法论,那就是“宽”或者“惠”,也就是说,对法度的执行上要尽量考虑社情民意,充分考虑实际的情况,国家的法则也要以人为中心,并且让黎民能够获得自己希望得到的事物。
孟子等人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治理思想,孟子提出了非常经典的“民贵君轻”的思想,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因此,国君虽然在国家行政治理的行为当中是发挥着核心作用,但是社稷和黎民是支撑国家的支柱,一旦国家出现了危难,国民出现了不稳定的状况,那么统治阶级的利益最终也会受到损失。所以孟子针对“民贵君轻”提出了一系列的方法论。比如要“得其民”,就是要得到民众的心,让民众能够支持君主的施政和治理,把民心的向背作为国家治理者的头等大事,从而维系更为和谐的君民关系。这一点在荀子的治理观点当中也可以得到体现。荀子认为“君者民之原也”,就是说君主是民众的根源,君主如果不能够养民、不能够保障民众的生活,那么民众就无法尊重君主,也就产生了东周“下克上”的政治格局。所以在进行治理的时候要富有人性,寻找到君主和民众利益的均衡点,避免君主和民众之间产生激烈的社会矛盾。
综合上述的观点来看,儒家的治理理论还是尤其重视对民众的关注,虽然其阶级动机仍然是维护剥削者统治阶级的利益,但是对民众的关怀让更多的统治阶级剥削者要在治理过程当中考虑更多问题,不能够滥用权力,起到了一种无形约束的作用。
中国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文明国度,其文化基因当中有很多重要的因素,对中国的发展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自从进入改革开放之后,其社会的生产力不断发展,从而获得了非常巨大的进步。不过当前改革开放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因此,有更多的经济层面以及社会层面的矛盾都集中体现出来,需要深入解决。当前中国要深化改革,就需要形成灵活并且科学的社会治理体系,而这一方面不仅仅要从现代的行政管理科学当中参考,更需要在中国传统的儒家文明中寻找推动力。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王朝统治,虽然经历了民主革命后逐渐走向现代化的治理模式,但是深受儒家文明影响的中国,在民族的特性上仍然有鲜明的儒家文化写照。因此,对中国的儒家治理理论进行吸收,从而促进中国行政治理的科学化,也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1]陈元辉.儒家的多元化社会治理思想初探[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7):178-181
[2]张岩.论王阳明乡村治理思想及其现代启示[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75-78
[3]刘刚.治理范式的转向:董仲舒国家治理思想初探[J].衡水学院学报.2011(05):4-6+16
[4]陶有浩.论朱熹的社会治理思想[J].求索.2010(01):224-226
[5]罗祥相.“国际儒学论坛?2010:儒家思想与社会治理”学术研讨会综述[J].探索与争鸣.2011(03):79-80
责任编校:徐 晓
An Analysis of Chinese Confucian Governance Theory
ZHANG Li-ping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Nanchong,Sichuan,637009,China)
Chinese Confucianism,originating from Confucius and Mencius and then becoming national governance theory after the development of generations of Confucianists,once made a deep impact on Chinese political civilization progress,whose thought such as priority of subjects'interests,benevolence and men’s good nature at birth has a profound connotation and is worthy of reference.To promote its own development,China needs to go back to Confucian governance theory and absorbs its positive elements so as to be more suitable to the formation of governance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national rejuvenation.
governance;China;Confucianism;people foremost;kindheartedness.
B222
A 文章编号:2095-7955(2015)01-0079-04
2015-01-18
张莉萍(1982—),女,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