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益通,郑晓婷,范水生
(福建农林大学经济学院,福建福州 350001)
莆田市位于福建省中部沿海地区,北与省会福州市相邻,南接泉州并与厦门相近。莆田市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背山面海,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东南部广阔的平原与莆田三大溪流木兰溪、延寿溪、秋芦溪构成了风景秀丽的江南水乡。莆田属农业城市,70%以上的休闲旅游资源分布在农村地区。莆田有着广阔而独特的农业产业体系,为开发多元的休闲旅游产品奠定了宽广厚实的产业基础。莆田在发展休闲农业方面具备许多优势条件。
1.1 交通条件 莆田城市化发展迅速,日趋发达的交通网络扩大了出行半径,极大地缩短了出行中的时间损耗,凸显了莆田的同城概念。全市“一纵一横一支线”的铁路网格局、“两纵两横”高速公路网使得莆田对南连接珠江三角洲、向北连接长江三角洲更为便捷;“三纵一横三联”普通干线公路网改善了城乡区间的交通环境,有利于实现莆田各县区之间“半个小时交通经济圈”,促进了城市建设与郊区乡村旅游景区发展融为一体,为莆田休闲农业发展奠定了交通基础。
1.2 经济条件 在城乡一体化改革试验过程中,莆田市通过大力实施“六大突围”,即通过发展临港产业、文化产业、设施农业、海洋牧场、电子商务、医疗产业,用产业的发展来服务改革,保障改革。根据2014年莆田市统计年鉴报告,2013年末,莆田人口达283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绝对数达1 980.09亿元,全市工业实现增加值639.00亿元。全年农林牧渔业达到总产值190.5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2年增长3.2%。2014年莆田地区生产总值1 502.07亿元,人均生产总值52 704.2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 871元,比2013年增长9.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 829元,增长10.7%。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经济保障。
1.3 资源条件 莆田市属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6~21℃;年平均降水量在1 000~2 300 mm;生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森林覆盖率达58.1%,森林植被类型丰富,生态环境良好。莆田属农业城市,热带农业资源得天独厚。其农业产业体系广阔而独特,产业体系涵盖农业、渔业、林业、药业、养殖业、盐业等多种行业;同时,莆田多海岛,有着独特的海岛农业,这为开发多元的休闲旅游产品奠定了宽广厚实的产业基础。莆田发展休闲农业已然具备许多优势条件。
1.4 民俗文化 莆田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素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之美名。人才荟萃,名人辈出,至今仍有许多科甲风流传为佳话,诸如“一家九刺史”,“一门五学士”,“兄弟两宰相”,“中央六部尚书占五部”。莆田民俗丰富多彩,有“游灯”、“打砂花”、“菩萨冲花”等地域特征鲜明的民俗活动。莆田是世界妈祖文化中心,超过2亿信众的“海上和平女神”妈祖及其信仰传播所形成的妈祖文化,增加了莆田旅游对外的影响力。充满浓郁地域特色的人文和农耕文化,丰富了莆田发展休闲旅游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
2.1 休闲农业的概念 休闲农业起源于国外,近几年来在国内大热。但是在国内,由于各学者研究领域及方向不同,对休闲农业的理解也不同,有“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观赏农业”、“体验农业”等叫法。虽然叫法不同,但实质基本一样。休闲农业是指在“三农”背景下,利用农业资源、农业景观和农村环境,以农林牧副渔生产和农村文化生活为依托,以休闲农场、农庄为载体,增进人们对农业及农村体验的认识,具有生产、生活、生态“三生一体”和兼具一、二、三产业功能特性的新型产业型态[1]。
由定义可知,休闲农业具有经济功能、社会功能、文化传承功能、生态功能、科教功能、休闲娱乐功能、康体养生功能。
2.2 莆田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2.2.1 产业初具规模。近年来,国家致力于城乡生态化建设,推动休闲农业的健康发展。莆田市党委政府深入贯彻国家一号文件的有关部署以及农业部的相关文件通知,高度重视休闲农业这一新兴农业产业的发展。截至2014年,全市具有一定规模的休闲农业企业达50家,投资总额超过8亿元,从业人员达3 000多人,年接待游客199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6亿元,立足于地域特色的休闲农业已初步形成。
2.2.2 水平逐年提高。伴随着莆田城乡发展水平的提高,政策支持力度的推进,资金投放比重的增加,各地投资乡村休闲旅游的势头有所上升,产业规模逐渐扩大,出现了九龙谷等投资上亿元的项目。2011年至今,先后有九龙谷生态风情园、涵江区白沙镇坪盘、涵江区桂花香生态农业示范园、莆田市香积国香草庄园、仙游凌氏生态山庄、荔城西天尾镇后黄村生态山庄和涵江区九连山庄等被认定为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其中九龙谷生态风情园被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认定为国家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
2.2.3 业态多元呈现。从农业生产中挖掘休闲旅游资源,从休闲旅游中拓展农业发展,推进农业和休闲旅游产业的联动发展。目前,莆田市乡村休闲旅游已实现单一的观光型向农事体验、展示教育、休闲度假等多类型、多业态发展的转化。采摘体验果园、生态观光茶园、民俗风情特色村、休闲农庄、“农家乐”、森林氧吧、农耕文化园区、生态休闲度假区等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乡村休闲旅游企业被先后建立起来。各级政府加强吸引投资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宣传推介,已取得一定成效。
3.1 布局总体思路 休闲农业产业的发展具有区域聚集与辐射的发展规律,借此结合莆田市的地理空间分布,交通和县区发展的特点以及各县区的农业资源特色,提出莆田市休闲农业发展规划的空间布局以“区”为成长单元,以“圈”为集聚重点,以“网”为连接纽带,将“区”与“圈”在空间上连接起来[2]。
3.2 开发布局构想
3.2.1 以“区”为成长单元,形成八大区。围绕莆田各县区农业自然资源特色及地理特点,形成八大区域特色的休闲农业产业体系。
(1)台湾农民创业园生态休闲农业区。该区主要以沿海高海拨丘陵为主,河谷、盆地交错分布,气候冬暖夏凉,农业生态环境多样。以国家级仙游台湾农民创业园为中心,结合周边地区九鲤湖、菜溪岩、麦斜岩等自然景观、十八股头水文景观、大蜚山森林资源等旅游景区,以科技和特色为双支撑,突出科技为内容,特色为引力,发展休闲、娱乐、度假、生态、旅游、科普经营为一体的生态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2)木兰溪上游生态休闲农业区。该区域位于莆田市西北部木兰溪上游,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山林、溪流等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利用区域内丰富的山林资源,将林业、旅游业相结合,发展以森林公园为主的生态旅游;以农业为基础,利用区域内特种果蔬、茶叶、中药材等,形成生产与观光休闲结合的观光果园、休闲茶园,打造具有休闲、娱乐、度假、生态、旅游、科普经营为一体的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实现农业发展与休闲旅游的有机结合。
(3)东圳库区生态休闲农业区。该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气候宜人,温暖湿润,具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建设具有莆田特色的名优水果经济林生态基地,借助风景名胜九鲤湖、九龙谷国家级森林公园景区的吸引力,发展以祈梦文化为主题,瀑险、湖平、洞奇、石怪自然景观观赏、体验为主要形式,融合红色革命活动,打造人文与自然相结合的生态休闲旅游发展模式。
(4)萩芦溪流域生态休闲农业区。该区域地貌类型以中低山、丘陵和盆谷等为主;流域植被以荔枝、龙眼、枇杷等经济林植被为主。通过建设莆田名特优水果经济林生态基地,结合闽中革命司令部遗址纪念馆、永兴岩景区、瑞云山森林公园、萩芦温泉度假村等景区,打造以生态观光果园、红色旅游、山水观光和温泉、森林养生保健为内容,形成以漂流探险和科普考察为重点的红色山水生态观光旅游发展模式。
(5)绿心生态农业示范区。该区域基本地貌为农田、村落、水系及沿水岸的荔枝林带,是莆田市城市绿心规划区。通过充分运用独具特色的滨海水乡荔林资源,将莆田荔林生态文化与休闲旅游结合,突出全国少有的荔林水乡生态文化特色。同时通过清理南北洋水系,美化沿岸及水上桥梁设施,在沿岸林带、码头站点建设水上公园,发展水上娱乐,开发水系生态旅游。
(6)木兰溪中游生态休闲区。该区地属丘陵、盆地,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种植多种亚热带作物,是莆田市主要的粮食产区。以自然资源、田园景观为依托,结合农事生产、农业经营、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并与周边旅游景点连线联网,将观光休闲农业与发展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观光农园、休闲农场、农业主题公园。
(7)东南沿海生态农业示范区。该区域主要以旱地作物、畜牧业为主,范围涉及沿海乡镇,主要种植海岸防护林和薪炭林。以区域内农田、水面、山地、庭院等资源为依托,结合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农牧生产和经营活动,通过与当地的旅游景点连线联网,发展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观光农园、农业公园、休闲农场等。
(8)平海湾生态渔业示范区。平海湾是莆田三湾之一,处于兴化湾与湄洲湾之间,周边没有工农业污染,也没有大的淡水径流注入,水质优良稳定,是福建省难得的“一片净海”和少有的大型养殖海湾。该区域以海为主线,以海岛、沙滩、海水、海湾、海船、渔港、渔民为载体,海上垂钓、品海鲜、渔作体验、渔排观光、科普等为主要内容,通过体验渔港风光,领略渔村风情,体现莆田独特的海洋文化,实现渔业发展与休闲娱乐的有机结合。
3.2.2 以“圈”为集聚重点,培育八大圈。根据《莆田市城乡一体化总体规划》,莆田要建设“一主二副五中心”的城乡聚落体系。即1个莆田主城,两个新城为滨海新城、仙游新城,5个中心镇。据此,规划布局重点建设莆田休闲农业三大圈和五小圈,发挥休闲农业产业的集聚和辐射作用,带动周边休闲农业产业发展。其中三大圈以精致农业、设施农业、信息农业为基础,依托“菜篮子”工程建设,以发展高效规模农业、生态农业为目标,大力发展消费层次较高、特色鲜明的现代休闲农业;五小圈分别以5个中心镇为核心,依托各中心镇特色农业资源,发展特色休闲农业。
4.1 培育三大特色品牌
4.1.1 东南部沿海地区“滨海休闲型”休闲农业品牌。该区域地理位置靠海,依托滨海优势,利用海岛、海滨、渔船等资源特色,形成蓝色型休闲农业旅游带。以湄洲岛为龙头,结合南日岛、平海湾,形成以“水上渔乡”、“黄金沙滩”、“海岛游”为特色的“滨海休闲型”休闲农业。
4.1.2 中部城区“都市体验型”休闲农业品牌。该区域是莆田主城区所在地。地理位置上的相邻以及资源的类似,决定该区域休闲农业发展的同质性。利用临近城区、交通便利的地理优势,结合城市“绿心”6万亩(1 hm2=15亩)荔枝林以及水系流域,形成现代农业观光区和水系生态旅游区。该地区休闲农业主要以观光采摘型、科普教育型,融合生产、生态、休闲、体验、服务等为一体的“都市体验型”休闲农业。
4.1.3 西北部山区“田园生态型”休闲农业品牌。该区域的主要特色为青山绿水、环境优雅的地理环境,结合美丽乡村工程、台湾农民创业园,在原有的景区、村庄、田园基础上重新规划建设休闲农庄、美丽乡村,发展“田园生态型”休闲农业。
4.2 优化地域特色元素
4.2.1 发挥“山林”元素优势。莆田境内多山,植被资源丰富,森林树种种类繁多。要进一步分析莆田市各类山林资源优势,借丰富的植被资源,发展科普教育、种库基地;借山林生态环境优势,深入挖掘生态区位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生态功能,发展生态农业、康体中心;充分发挥景区的品牌辐射带动作用,发展集科普、探险、休闲、娱乐、康体为一体的生态多样型休闲农业。
4.2.2 体现“滨海”元素特色。莆田岛屿繁多,拥有大小岛屿150多个,其中南日岛、湄洲岛及乌丘屿颇具盛名。从东至南有兴化湾、平海湾、湄洲湾三大海湾,海岸线蜿蜒曲折。独特的滨海资源让莆田拥有内陆地区没有的海岛、海滩、渔民习俗等资源,充分利用该特色资源,结合滨海风景线建设发展集滨海观光、旅游度假、海滨浴场、渔家风味、渔民体验于一体的滨海“蓝色”型休闲农业带。
4.2.3 融合“文化”元素内涵。莆田素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之美称。闻名国内外的妈祖文化、祈梦文化、南少林文化等民俗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充分发挥妈祖故居地的品牌效应,结合“春莆禧,夏天云,秋仙女,冬九鲤”的祈梦文化,结合“南拳北腿”的禅武文化,将民俗文化融入休闲农业,推进休闲农业内在发展。在开发中注重经济效益与乡土文化之间的协调发展,形成具有莆田特色的物质、非物质文化相交融的发展模式,发展以民俗文化寻根、保护、休闲为主题的文化服务型休闲农业。
4.3 政府规范引导,市场合理调控 休闲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作用,特别是初期,政府的引导、宏观调控作用尤为重要。所谓的有限政府就是维护市场经济自由,保护财产权,保卫和平稳定发展[3]。莆田市休闲农业产业的发展刚刚起步,城乡一体化的规划也刚开始。要合理利用莆田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带来的机遇,坚持政府引导,多方参与,持续健康地发展莆田休闲农业,避免莆田市休闲农业整体发展缺乏宏观规划,缺少自身特色,导致同质化比率过高。休闲农业发展进程中,自主市场选择对休闲农业经营的调节作用不容忽视。政府要理顺职责关系,建立高效的管理体系,校正市场机制的扭曲状态,以保证合理的市场竞争,保证休闲农业产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健康发展。
4.4 推动城涵同城化,促进信息交流 信息是连接市场与农户的桥梁,加强信息技术沟通与运用,推动信息化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与现实效益。城涵人文历史环境相似,经济社会联系紧密。开拓共同市场,促进分工协作,推动城涵同城化,将城涵之间的关系从竞争转向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相互依托。通过莆田主城区城市群的建设,打造同城商圈信息交流平台,促进信息对称,信息共享,改变信息滞后带来的跟风现象,让信息、技术流动起来,提高城市整体竞争力。各城区之间建立利益共同体,把利益融在一起,大力推动农业信息化,让信息在脑中,市场在心中,使得休闲农业产业发展不盲目,合理规划,减少同质化现象。
4.5 强化基础设施扶持工程,实现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完善农业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4]。就总体而言,道路交通、通讯传媒等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对莆田休闲农业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当前,莆田休闲农业自发建设多,项目规模小,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等原因,使得许多地区的服务设施档次低下,难以满足需求,反而抑制了休闲农业发展。为此,当地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契机,科学规划,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大对休闲农业发展的政策扶持以及资金投入,除了建设公共厕所,外理垃圾污水,还要对车行道、人行道、路灯、停车场、景点指示牌等进行改造。通过土地开发整理保护林地、基本农田,注重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融合,形成生态体系的良性循环,达到优化休闲农业发展环境的目标,在生态文明的基础上实现农民增收。
4.6 推行高校联盟策略,提高人才队伍管理水平 休闲农业产业形态多样,对于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量大。以高校、相关科研机构为依托,注重产学结合,发挥当地的高校资源优势,与莆田学院、湄洲湾职业技术学校等本土高校联盟。同时也鼓励休闲农业的从业人员通过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等途径,在履行工作岗位职责的同时获得专业技能或综合素质提升[5]。一方面,莆田高校增设涉农专业课程,针对生产技能、经营管理、政策法规、安全生产知识、生态文明等知识,加强休闲农业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增强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培养一批新型农民。另一方面,高校定期向休闲农业产业输送新鲜血液,集结年经一代独特的创意思维,将传统农业与创意农业相结合,增强休闲农业发展的创新意识。加强高校、相关科研机构与农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双方共赢。
[1]范水生,朱朝枝.休闲农业的概念与内涵原探[J].东南学术,2011(2):72-78.
[2]范水生,朱朝枝,邱生荣,等.福建省休闲农业的布局构想与发展策略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2(10):12-15.
[3]龚仰军,陈宝永.政府政策与主导产业——中巴美日四国经验比较研究[J].经济界,2006(5):88-92.
[4]赵丽珍.清流县休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2.
[5]张建国.浙江休闲农业人才培养规范发展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15(2):274 -276,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