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少斌 陈忠贵
以教科研为引导构建生本课堂新常态——“自主互动三三四”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肖少斌陈忠贵
为适应新课改下创新高中课堂教学,打造优质高效课堂的需要,结合我校的教学实际,我们在2010年开展了“自主、互动、合作、探究”创新高中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通过近几年来的实践探索,我们在“自主、互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主互动三三四”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用多个学科教学实例阐释了“自主互动三三四”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和方法,通过实际应用,该模式取得了应有的效果。学校近几年来高考质量的提高是对“自主互动三三四”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佐证。现在我们对“自主互动三三四”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及实践作以下介绍。
1.基于国家纲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关,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思想在教育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深刻反映了当今时代发展的新趋势和教育的本质特征。要转变育人方式,必须以转变教育教学方式为突破口,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基于教师现状
目前学校中青年教师占全校教师的80%,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教师还有教学观念相对陈旧,缺乏对新理论的学习和自我反思等问题。在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依然习惯于教“书”教“案”,学生依然缺乏自信和热情;教师忽视学生的发展要求和实际水平,学生得不到教师的关怀和支持;教师重教轻学,重“案”轻人,重知识传授轻策略研究,重急功近利轻长远发展,学生被动接受且越来越不会独立思考,对课堂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大量宝贵的时间在师生重复、低效的劳动中流失,课堂效率低下,而师生身心疲乏。一些教师在理论上虽有所认识,但在实践操作中却不得要领。
3.基于学生现状
在武汉市省级示范高中范围内,我校属于第二梯队。生源情况也属于第二梯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适合每个学生成长需要的教育,既要尊重教育规律,更要尊重学生成才规律;既要重视学生的知识学习,更要重视他们的能力培养、人格修养和身心健康;既要关心学生当前的表现,更要关注他们长远的发展;既要面向全体,更要区分层次、尊重个性。因此,教育要注重面向人人、因材施教,关注不同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个学生的优势潜能,使教育能够满足每个学生的成长需求和发展期望。
4.基于学校现状
我校始建于1896年,距今有近120年的历史,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2005年,我校步入湖北省示范高中行列,2006年7月从钟家村西迁到十里铺。虽然我校的教学质量逐年提升,但在学校发展和质量提升的过程中,也有制约的瓶颈:随着部分老教师的退休,教师的年龄结构日趋年轻化。为了加快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步伐,同时结合学校的生源情况,根据原有的“自主、互动、合作、探究”创新高中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基于此,我们根据学校、教师、学生等多方面因素,提出了《高中“自主互动三三四”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并于2013年被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规划办列为重点课题。
1.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的依据
①学习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布鲁纳的认知发现理论认为,学习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积极的知识探究者;发现学习能提高智慧的潜力、激发内在学习动机,学会发现和有助于所学知识的保持。
②学习是从已知到未知的过程: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论认为,新知识的学习必须以已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地从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提取与新知识最有联系的旧知识,这个联系过程就是“同化”。
③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
2.教育学依据
①素质教育思想: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要帮助他们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组织协作学习,让学生去获取信息、分辨信息、运用信息,从而形成实践能力和创造意识。
②在现代教学理念的支配下,课堂教学已经能够初步实现学生自主式、合作化学习的教学操作样式。学生不再是受控于教师的被动学习者,而是相对地成为主动、独立的准探究型“学者”。教师的传道授业更注重的是如何创设有利的课堂教学情景,如何激发学生的协作精神。
3.心理学依据:个性的整体性
现代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知识的获取是靠对事物意义的获得和理解,在特定的情境或知识背景中去主动地建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空间开放式的学习环境,能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对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还能组织管理学科知识和各种教学信息,因而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以及促进其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是非常有利的。
1.教学的性质
“自主互动三三四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强调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合作互动探究学习,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行为,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效率、效益。
教师:以生为本、引领主导、点拨激励、调控开发。
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互动、自主建构、发展提高。
2.教育的宗旨
(一)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营造民主、平等、激励、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教师转变角色,走进学生、融入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创设心理自由和安全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发展。
(二)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在高度重视学生、充分依靠学生的基础上,强调学习应遵循先感悟、后认知、再熟知的过程。
(三)构建教学内容生活化、生产化、社会化,关注知识活力的课堂。挖掘知识中蕴含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总之,此模式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习过程生动、精彩,效果更好、效率更高、效益更优。
3.教学的效果
以活动为主线;以探究为核心;以交流为途径;以发展为目的。
此教学模式,以建构理论为依据,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重视探究问题的提出——情景感知;突出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互动研讨;以解决问题为中心,以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为核心,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科学的思维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自主建构;全面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创新实践能力——应用拓展。
4.教学构成的要素
课堂理念:以生为本、民主开放、激发活力;学习形式:自主合作、互动研讨、显现张力;课堂氛围:探究体验、活跃思维、挖掘潜力;资源引用:典例精当、深浅适度、紧扣主题;课堂效果:生为主体、三维达成、扎实高效。
此教学模式,把教师、学生、课堂三个结构要素充分融合。以教师启发点拨为关键,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根本,以课堂活动为依托,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追求高效三维目标的达成,实现减负增效提质的目的。
5.诠释
学生自主是核心、学生互动为方式、“三三四”是结构、高效为目的。
对教师而言,备课设计应遵循三原则:
梯度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密度性——内容充实、重点突出、训练适度;
层次性——注重基础、关注发展、综合评价。
对学生而言,以“三会”为目的:会学习、会质疑、会探究
6.策略及流程
课堂教学四步骤
纵观新课标语、数、英、理、化、生、政、史、地九门学科,教材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大体为:问题情景→学生活动→意义建构→归纳结论→理解应用→回顾反思。
依照新课程标准,根据新课改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创建了高效课堂四步教学模式:
情景感知→互动研讨→自主建构→应用拓展
高效课堂既要以学生为本,是培养学生会学习、会质疑、会探究的课堂。高效课堂既是教学终极目标与过程目标的统一,也是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统一,还是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与关注全体学生的统一。高效课堂中学生是活动的,是主动的,教师的任务就是研究学生的学习基础,剖析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学生创设活动情景,提出明确指示,点拨思维疑点,引领学生主动乐学,在活动中寻求提升。
该教学模式自2011年开始实践,首先在学校学科基础较好的物理、语文等学科开始实践,经过多次、反复的探索讨论,基本成形后,逐步在其它学科推广。通过近几年来的探索,该模式逐步深化与提高,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以下我们通过课堂实录,介绍四步教学模式。
1.情景感知
这里所说的“情景感知”是指一节课的引入,一节课的引入正是本节课的知识建构的开始,如何抓住学生的认知需求和规律,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质疑释疑、渴求探索交流的情感,突显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有效帮助学生实现知识建构,这是从教学基本技能中提升的教学艺术。
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是学习者实践探索的过程。传统教学“重结论,轻过程”只是一种形式上的捷径,却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排斥学生的思考与个性。以生活经历、随堂经验的体验为切入点,创设情景,让学生亲历、感受、体验是非常必要的,让学生发现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并对学习产生亲切感和兴趣。将学习内容生活化、社会化是新课程的重要特征。同时,有了体验,使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过程,更是身心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这不仅是引入新课、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的活力,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
案例一:高二物理《楞次定律》的引入:两根长约1米、内外径均相同直管,质地分别为铜和塑料,把两个相同的,外径略小于直管的扣型小磁铁同时放入竖直放置的铜管和塑料管的上孔内。让学生观察、比较两个小磁铁穿出两根直管所用的时间。(选自武汉市第二十三中学《“自主互动三三四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第三次教学大赛》执教者:陈顺清)
强烈的矛盾冲击和好奇弥漫于整个课堂,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兴奋极了,此时就是引入新课的最佳切入点,被激活的思维、兴趣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最好老师。
“思考从问题和惊讶开始”,惊讶、矛盾是发展的驱动力,教师以错觉和矛盾的心理为突破口,创设能够引起强烈反差的真实惊奇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充分利用演示实验真实、生动的特点,抓住学生的心理反差,出其不意地在学生面前展示一幅崭新的画画,创设心理“不平衡”的情景,从而在学生心理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促使他们主动进入思维状态,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求异性、创造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教学内容,挖掘素材,捕捉学生的心迹,精心设计实验,激活互动课堂,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2.互动研讨
理想中的课堂是动态的、开放的,课堂教学的目标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些目标的达成应该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课堂内容该体现鲜明的时代感、动态的开放性。重视课本内容与广阔信息资源的开放性联系,并将之贯穿课程内外。让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知识不仅仅是知识,而可以学有所用。课堂还应该是属于学生的课堂,即“生生互动”,学生在课堂上拥有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在课上拥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变动位置和方向,而不需死板地固定在一个点上;学生还充分拥有提问权,可以任意提出各种性质、类型的问题,同时还能对问题的答案进行评议、发表感受,因为学生在这样的问答中,思维不断相互碰撞产生智慧灵感的火花,不断得到情感体验,得到智力开发。
案例二:高一历史《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一课中,教师应用活动课的形式,让学生课前自主收集资料、课堂上互动交流,引导学生探究,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互动探究:以小组为单位扮演总统、国会、最高法院三种不同的角色,讨论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的掌控,及总统、国会、最高法院三者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并自主构建分权与制衡的示意图。(此课在2014年全国高中历史优质课比赛中获一等奖执教者:王丽)
课堂教学面对的是有丰富情感和个性的人,是情感、经验的交流、合作、碰撞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学生的认知能力在动态中变化和发展,而情感的交互作用更具有偶发性和动态性,恰恰这些动态生成因素对课堂效果的影响更大。比如,课堂上学生的提问可能大大超出教师的预想,甚至比教师预想的更多更深刻更丰富,这就要求教师及时把握和利用这些动态生成因素,给予适度的引导和恰如其分的评价,时刻把握每一个发展学生的契机。
3.自主建构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单是知识的传递,而是学习者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这种建构是通过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反复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所接触到的新信息的来源和形式可能不同,它可以是自己直接接受来自客体的信息,也可能是从其他人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关于客体的信息,还可以是接受关于客体的符号化的信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所接触到的新信息来源于自己的阅读、与同学的互动、教师的讲解。
案例三:高二数学《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一课中,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互动交流,借助表格,抽象概括,归纳出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实现加法原理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
接下来引领学生应用原理解决例题一,并设置变式,由此,顺其自然地让学生从3的特例,到N的一般,归纳出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实现学生对加法原理由理性到实践,并在实践中升华的认识过程。
再通过转,就是试图从联系的高度,由加法原理,转换到乘法原理。选择通过深挖问题二,实现“由加到乘”的过渡。首先,环节3已归纳出加法原理,接下来应用,符合认知规律。其二,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猜想分步相乘。接着引导学生深层次思考“为什么可以乘?”,学生通过加法原理验证“分步相乘”这种猜想是合理的,又因为在此题中用“乘法”比用“加法”计算更简捷,体会提炼“分步相乘”是必要的。
通过典型的“分步相乘”实例,进行验证。经过分析,学生类比归纳出“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最后通过例题二及变式,学生类比归纳出乘法原理的一般形式。(此课在2014年全国高中数学青年教师优秀课比赛中获一等奖执教者:张静)
这些课例印证了“学习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
4.应用拓展
由于学科的不同,同一学科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自主建构的知识可以是概念、规律、定律、定理,还可以是某种方法或思维方式,同时又受到知识的外延和内涵的约束,在应用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深刻、不正确,或对问题情景分析不到位,隐含条件的挖掘不深刻导致应用的错误。这一个过程是培养和强化学生观察、独立思考、抽象概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最好时机,这对学生的终生发展是大有裨益的.教师可设置梯度性、层次性的典型例题,通过反馈检验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调整教学的进度,夯实基础,强化落实。
案例四: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课中,在前三个环节中已经完成了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的三个经典实验,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根据以上实验分析思考:不同生物的遗传物质是什么?学生分析得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结论。教师追问“是不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这一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和思维的严谨性。最后拓展与升华,结合格里菲斯、艾弗里、赫尔希等人的实验,让学生归纳出作用遗传物质应该具备哪些特点,这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沿着科学家的探究历程,在观察学习中不断提高。这样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课堂充满活力,也使新课改理念得到落实。
案例五:高二生物的选修一《菊花的组织培养》一课中,完成了前三个环节教学后,在应用拓展环节中,教师指导学生收集各类资料,学生自主选取了菊花的根、茎、叶等不同器官作为材料,从外植体消毒、接种到关照培养箱的培养,各实验环节学生独立动手操作,在实践中体验植物组织培养相关知识的应用。虽然有些同学的实验失败,但他们依然充满高涨的热情,课下积极主动地查阅资料,请老师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在应用中拓宽了视野,提高了综合应用的能力。(该课指导教师江晶获得武汉市高中生物教师实验技能大赛二等奖)
自推进“自主互动三三四”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以来,学校连续三年组织了《高中“自主互动三三四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教学大赛,各学科组更注重教学模式的灵活应用,使知识情景化、情景生活化、生活习题化,注重应用教学模式的应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该教学模式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赞同与认可,打造了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队伍,加快了青年教师的成长速度。活动共计115人(次)参加,评出一等奖30人,二等奖39人,三等奖46人。
“自主互动三三四高效课堂”教学模式2013年9月被汉阳区教育局评为优秀教学模式;物理学科“自主互动三三四高效课堂”教学模式2013年9月被汉阳区教育局评为学科优秀教学模式。
2013年11月学校青年教师张静应用《高中自主互动三三四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参加湖北省青年教师高中数学课竞赛《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和分步乘法计数原理》获湖北省一等奖;王丽老师参加湖北省青年教师高中历史录像课竞赛《美国联邦政府建立》获湖北省一等奖:王洪涛老师应用《高中自主互动三三四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参加湖北省青年教师高中语文展示课《高考作文多元立意》获湖北省二等奖。
王丽在2014年全国高中历史优质课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张静在全国高中数学青年教师优秀课比赛中获一等奖,何红梅获三等奖,实现了23中教师参加全国学科竞赛获奖的历史性突破;周艳霞、莫立思、杨露老师在武汉市语文、体育、音乐优质课竞赛中获一等奖。李小芳在2014年武汉市中小学高效课堂建设活动中被评为先进个人。
另有数学、物理、语文、生物、音乐五学科的优质课分别获得武汉市一、二等奖;教师根据《高中自主互动三三四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撰写的学科应用论文有6篇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制作课件有6人获全国一、二等奖;撰写的学科应用论文、教学设计有18篇获省市一、二、三等奖;教师黄发香、徐思两人获武汉市高效课堂先进个人。近三年来,学校教师获区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类优质课竞赛一、二、三等奖达四十余(次),在各级各类专业刊物发表论文150余篇。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使学生和教师成为“自主互动三三四”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受益者。
由于教科研工作和新课程改革业绩突出,我校先后被评为湖北省教科研先进学校、武汉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先进学校。
(作者单位:武汉市第二十三中学)
责任编辑郑占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