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丽,詹 超,刘 祥,陈振辉,段之恺,邓照东
(河南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河南郑州450044)
草原雕救护与放归初探
王丽,詹超,刘祥,陈振辉,段之恺,邓照东
(河南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河南郑州450044)
河南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救护的草原雕,经过一段时间的饲养救治和放飞试验,有6只已经康复,具备放归条件,经河南省主管部门批准,2007年11月22日,选择在鲁山县石人山(尧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放归。
1.1识别特征
草原雕属于鹰科,大型猛禽,别称大花雕,体形比金雕、白肩雕略小,体长为71~82 cm,体质量2 015~2 900 g,容貌凶狠,尾平。成鸟与其他全深色的雕易混淆,但下体具灰色及稀疏的横斑。与乌雕相比头显得较小而突出,两翼较长,飞行时两翼平直,滑翔时两翼略弯曲。
草原雕体色变化较大,包括淡灰褐色、褐色、棕褐色、土褐色以及暗色,色调的变化除了地区和个体本身因素外,主要是年龄的原因。成鸟通体多为土褐色或暗褐色;飞羽黑褐色,杂有不清晰、隐约可见的淡色横斑;内侧飞羽内翈基部具有褐色和灰白色相间的横斑;尾羽黑褐色,具不清晰的淡灰褐色横斑和淡色端斑,最长的尾上覆羽棕白色。幼鸟体色较淡,通常为棕褐色或灰褐色;初级飞羽黑色,内翈基部近白色;大覆羽及次级覆羽具宽阔的棕白色羽端,在翅上形成两道明显的淡色横带;次级飞羽内翈基部近白色,飞翔时也在翼下形成一条宽阔的白色横带;尾羽灰褐色,具暗色横带和淡色端斑;尾上覆羽棕白色。虹膜黄褐色,嘴黑色,蜡膜、趾为纯黄色,爪黑色。叫声:粗哑喘息的叫声及嘎嘎叫声。
1.2地区分布
草原雕分布于中国大部分地区,在黑龙江、新疆、青海为夏候鸟,在吉林、辽宁、北京、河北、山西、宁夏、甘肃为旅鸟,浙江、海南、贵州、四川等为冬候鸟。在河南省为冬候鸟,每年秋季10~11月份迁来,翌年3~4月份迁离,在此越冬停留约5个月。河南省主要分布于太行山和大别山区。
1.3生活习性
草原雕主要栖息于海拔高度为200~4 000 m的开阔平原、草地、荒漠和低山丘陵地带的荒原草地。白天活动,有时翱翔于草原和荒地上空,翱翔时两翅平伸,仅微向上举,有时则长时间地栖息于电线杆上或孤立的树上和地面上。主要以啮齿动物为食,如黄鼠、跳鼠、沙土鼠、鼠兔、野兔等,也捕食一些鸟类、爬行类的沙蜥、草蜥、蛇及昆虫,有时也吃动物尸体和腐肉。觅食方式主要是守在地上或等待在旱獭和鼠类的洞口等猎物出现时突然扑向猎物,有时在空中翱翔寻找猎物,一旦发现,则突然急速俯冲而下,利用其利爪将猎物抓获。它们猎食的时间和啮齿类动物活动的规律很一致,大多在早上7~10时和傍晚。营巢于崖壁缝隙、悬崖顶上及小丘顶部的岩石堆中,也营巢于树上、灌丛中、小山坡上、土堆上、干草堆以及地上。巢主要以树枝、芦苇和其他类似的材料筑成。
1.4繁殖习性
国内繁殖于新疆西部、青海东北部、西藏部分地区、内蒙古部分地区、河北和黑龙江北部,繁殖期为每年4~6月。巢主要由枯枝构成,内铺以枯草茎、草叶、羊毛、毛发以及羽毛。巢的形状多呈浅盘状,大小为直径0.5~1.0 m。每窝产卵2~3枚,卵白色,无斑或有黄褐色斑点,卵的大小径为(63~74mm)×(51~57mm)。孵卵任务由雌雄亲鸟轮流承担,大约经过45 d的孵化期,雏鸟出壳。雏鸟为晚成鸟,由双亲共同抚育,经过55~60 d的巢期生活后,即可飞翔离巢。
据草原雕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分布范围、栖息环境及繁殖习性等因素,选择在河南省石人山(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放归。
2.1石人山(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石人山(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函[1997]109号)建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1 333公顷。主要保护对象是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区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西部,地处伏牛山东麓。保护区为中等切割的波状低山和强烈切割的脊状中低山。山脊起伏呈锯齿状。主峰哈蚂石海拔2 153 m,为伏牛山东部第一高峰。山体主要为燕山期花岗岩。气候宜人,有“六月不热疑春秋”的特点。年均温度10℃左右;年降水量为1 100 mm。石人山所处的伏牛山为长江、黄河、淮河之分水岭。区内溪泉河道纵横,为沙河之源。石人山地处亚热带与暖湿带分界线上,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
2.2动植物资源
保护植物有1 500多种,区系组成以华北区系植物为主,兼有西北、西南及东北区系植物。地带性植被为落叶阔叶林。植被垂直分布明显:①海拔1 300 m以下为落叶阔叶林带,由栎类、漆树、山杨等组成,河谷则为核桃、千金榆等树种;②海拔1 300~1 800 m为针阔叶混交林,主要组成树种有油松、白桦、椴树、榛子、水曲柳等;③海拔1 800 m以上为针叶林,主要树种有华山松、铁杉、冷杉等。保护区陆栖脊椎动物有170多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金钱豹、金雕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红腹锦鸡、大鵟、普通鵟、秃鹫、猕猴、红隼、雕鸮、纵纹腹小鸮、短耳鸮、草原雕等。国家一般保护野生动物啄木鸟、野猪、白鹭、雉鸡、夜鹭、刺猬、黄鼠狼、喜鹊、斑鸠、普通翠鸟、猪獾等。
放归前应该做好以下准备工作:①对草原雕进行康复性生存训练:如提前一个月从小笼中调到大笼中进行软放飞等。②减少草原雕的人为饲养时间,尽量为其创造安静的环境,提供尽量大的活动空间,减少与人的接触时间,避免应激反应发生。③选择合适时间及时放归。可以选择在晴好天气时间放归,尽量提供活食,让其储备能量。④放归之前,对草原雕进行检查,确认康复后,再选择适合的地方放归,确保放归不危害放生地生态环境。⑤放归前提供饮水,可加些多维,但不能喂食物,以减少意外发生。
这次放归地是将草原雕的生活习性、分布地、栖息地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后选择鲁山县石人山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有充沛的水源、茂密的森林及丰富的动植物资源,适合其生存。同时希望通过放归活动让更多山区群众加入保护野生动物的行列中来,提高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放归是一门学问,盲目放生不可取。现在“科学放归”的问题确实很突出。禽类也和其他动物一样,都存在领地之争等问题。有些爱心人士放归野生动物,在没有掌握相关生态科学知识,没有掌握不同种类的野生动物放归的最佳时机、地点,不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下,盲目实施放归,不仅不能达到保护野生动物的目的,实际上是再次“杀生”,野生动物要做到科学放归,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康复和软放飞训练,否则放归之后存活的可能性很小,同时还要考虑环境的压力,做到既尊重了生命,又保护了自然。
放归与救护并重,加强源头治理。公众在发现有不法分子捕猎、贩卖野生动物时,应当立刻向相关部门举报,配合制止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的行为,解救市场中待出售的野生动物,从根源上破坏捕猎和买卖野生动物这两个关键环节,从而真正营造全民爱护动物的大环境,保护动物和维护生态平衡。
草原雕为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应对其加强保护,对乱捕滥猎的违法现象要依据《野生动物保护法》依法查处。加强《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宣传,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使猛禽的保护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由于猛禽多独自栖息,并且繁殖巢不易被发现,因而对猛禽的研究比较少,应积极开展猛禽研究工作,进一步掌握猛禽的繁殖和迁徙规律。加强保护区的管理工作,限制垦荒、控制水污染、捕猎打鱼等活动,为鸟类提供一个安静、安全的栖息环境。
草原雕主要捕食啮齿动物,尤其是能消灭很多传染疾病的鼠类,这对农、林、牧业和人类保健事业都有益处,因此应严加保护。由于其种群数量稀少,已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名录,属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同时又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禁止捕猎。目前仅在一些大型动物园内有饲养,但尚无繁殖成功的例子,此外没有其他人工饲养繁殖的报道。应加强《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公民保护野生动物的自觉性,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S865.3+9
B
1004-5090201511-0041-02
2015-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