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看儿童文学翻译

2015-03-20 07:00李珺
城市学刊 2015年5期
关键词:费恩翻译者历险记

李珺



从《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看儿童文学翻译

李珺

(南通理工学院,江苏南通 226006)

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自出版以来就大受欢迎,为翻译这本浸透着美国社会与文化影响的世界文学名著,更为了能准确展现儿童文学的原文风格,一代又一代的中国译者对该小说进行重译,使这本书的译本层出不穷。由于儿童文学的特质,翻译技巧就有了归化与异化的主次优劣之分。又由于原作者极富创造性的口语与方言,几个得到广泛认可及赞誉的全译本在宏观处理上也各有千秋,虽然有些翻译在微观视角的处理上有所欠缺,但众多译文的不同版本还是体现了译家迥异的翻译风格,由此也让读者大开眼界。

翻译;儿童文学;时代特征;接受性

一、我国儿童文学的翻译背景

文学翻译是外文翻译中一种极为特殊的表现形式,与众多文学典籍相比,外文翻译中的儿童文学更是具有其自身独特性。儿童文学不但集中展现了少年儿童在身心成长过程中每个阶段特有的思维方式及心态,并且在语言、动作中有着轻松幽默的艺术色彩。儿童文学笔者用风趣的笔调,通过儿童的视角、价值观进行合理展现,并且设身处地的用富于儿童特色的语言,绘声绘色、淋漓尽致地表达儿童的心理,从而提高儿童对作品的阅读积极性,使儿童能够产生亲切的感受,最终达到呼应儿童文学的效果。

我国开始引进国外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要追溯到晚清时期。1919年受卢梭著名作品《爱弥尔》中关于儿童本位的影响,我国逐步掀起了从晚清到五四运动轰轰烈烈的儿童文学翻译活动,并且在“五四”时期随着西学翻译的高潮达到顶峰。在该时期,儿童文学领域中备受关注的话题即为《安徒生童话》的译介,由此掀开了中国儿童文学史的新篇章,极大地推动儿童文学的发展和进步。从国内看,由于五四青年运动的开展,为国外儿童作品的译入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这些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都有中译本问世,同时“五四”之前翻译的一些经典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被重新校对修改,并不断被重译再版。就拿作家马克·吐温来说,其多部经典作品于1950年就已经被译为不同的版本,在国内得到了广泛普及,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内文学的发展。这其中就包括了本文着力介绍的儿童文学领域中典型著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翻译。

二、儿童文学翻译的特殊性研究

同成人文学作品的翻译有着明显的差异,儿童文学翻译的读者主要以儿童为主,所以在儿童文学翻译过程中,要最大限度接近儿童群体的思维和心理特征,但由于成人与儿童思维方式的差异,不可避免地导致翻译作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翻译者自身的认识能力。所以,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的过程中,翻译者必须要明确核心翻译目的,即迎合儿童读者的能力水平及心理需求,围绕儿童来确定翻译语言的特色,遵守接受理论,要以读者为中心,以读者的接收为旨归,否则难以找到适当的应对策略,就很有可能使想要的翻译结果与事实大相径庭。

我国翻译研究者对儿童文学翻译的研究程度远不及成人文学翻译深入,究其原因还是读者低龄化及市场相对狭窄的缘故。但作为社会现代化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文学翻译理应受到重视。在儿童文学的翻译史上曾出现多位优秀翻译者,他们所遵循的翻译准则为:保持一颗童心,用儿童的眼光对原作进行分析和鉴赏,借助易懂的词汇和喜闻乐道的语言将原作的内涵展示出来,注重对儿童情趣的体现,尽可能不改变原作风格,达到再现作品艺术形象及情感的效果,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朱自强、王泉根。保留原作风格是译文最关键的要求,译文中使用的语言也要同原作相统一,从而做到客观上的情景再现。然而对马克·吐温的作品——《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进行翻译时,通常以主人公的语言特点,对“自身”的经历进行论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社会背景是19世纪中期美国南北战争前的南方地区,由于战前的紧张局势,该作品的风格相对幽默诙谐,语言生动形象,但体现和蕴含的主题却比较严肃,这就是该作品的成功之处,并且这一条件对翻译研究者来说也是一个极大考验,通过语言变体展现各人物的身份、地位的个体差异,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为更好地展示艺术意境,对运用的多种方言、土语进行了精心挑选,所以最终的作品也体现出了一种乡土气息,更加贴近人们的实际生活。无论从哪个角度对《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进行分析,都可以深刻地表达当时美国历史发展状况,因此其也被人们誉为“美国文学史的经典”,并且为美国文学口语化风格的形成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儿童文学翻译的难点在于语言的不同,中文、英文两大语言在各方面均具有明显差异,在体现英文方言特色问题上具有极大难度,中文无法将这种美国口语化语言风格体现出来。所以翻译研究者无法准确全面地表达作者乡土气息的语句,这种不受自身能力控制的事实往往让人扼腕叹息,然而翻译者在创作译文的过程中,仍然可以运用多种修辞、典型词汇等方式,充分展示出儿童文学作品特有的情趣。鉴于此,翻译人员在翻译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儿童读者群体的状况,在保证准确表达作品原意的基础上,反复揣摩能够体现儿童情趣的语言特色和风格。虽然不能完全翻译出其中语气及特定态度,但是否能成功准确地将同原作品翻译出来,使二者具有同等价值,仍需要广大翻译学者深入探索和研究。能够找到与英文作品方言功能相同的中文语言词汇,产生完全对等的效果,还是很难解决的一个问题。

三、时代背景下的儿童文学翻译特征

由于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相同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效果也各不相同,对《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译文进行研究,可找到多种版本的译文。从整体来看,研究时期主要为清末、五四青年运动两大阶段。在这两个不同时期,翻译的倾向明显不同。首先,我国通常将儿童文学翻译归为以下几种类型:1. 儿童文学翻译策略、技巧;2. 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者;3. 基于历史发展前提下的儿童文学翻译。然而基于历史发展层次来看,儿童文学翻译研究具有很大不足,相关研究数量极少,且大多数研究者根本没有从美学角度进行研究和创作,极大限制了我国儿童文学的进步,这一点是令人非常疑惑的。结合网络图书馆数据统计资料,涉及儿童文学翻译的作品有限,大多数研究论文的发表时间为2007年,表明我国近几年对儿童文学的重视度不高,美学儿童文学翻译的论文更少,所以对儿童文学翻译的美学研究是值得深入和拓展的。在外国儿童文学的翻译中,时代特征是左右儿童文学思想的重要因素,1979正值文革之后和改革开放之初的转型期,张万里的译本《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发行,虽然我国已经度过文革时期,通过分析翻译者在作品序言的论述能够得知,文学作品的翻译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阶级斗争这一话题的干扰,翻译者所创作的作品同当时政治及社会发展状况有很大联系。从作品前言中可以清楚了解到作品创作的根本依据,该作品在当时美国社会备受推崇,能够作为现实主义作品中的经典,揭示资产阶级阴险丑陋、人欲横流、尔虞我诈的社会现实,更深刻抨击了美国的蓄奴制和种族歧视。这种观点极大地展现了当时对资产阶级的抨击心态,完全展现了当时的时代背景,所以这一译本与社会大方向密切相关,而与著作的具体思想大相径庭。翻译家张万里在该历史阶段中所创作的译文大多有具有政治色彩,并不注重体现译文艺术美,所以在评价翻译作品时,也仅仅将其视为具有一定艺术感和较深思想境界的作品。这一浅层次描述,所以根据时代背景下的翻译不能很好展现著作的自身价值。而1998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译本中,译者在前言的翻译描述中就淡化了作品的政治功能,非常重视和突出其本身价值,着重强调其成功之处在于它不仅能够吸引较多儿童读者,还备受广大成年人的青睐,能够让成年读者体会到童年的快乐,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鲜明地体现了当时的社会历史状况。无论是驾驭口语方言,刻画世态人情,还是勾勒人物风貌,以及大河上的自然风光,作者在创作过程中都显示了非凡的功力和才华。因此译者在追求并保持原语言风格及其对所刻画的人物形象和艺术意境的理解程度,是能否展现作品思想内涵的关键,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出完全不同的翻译风格。

四、对儿童文学翻译的思考

借助网络数据资源的优势,当前获取儿童文学资源的途径更加广泛,儿童文学的创作也丰富多彩。经典的儿童文学译著已不单单受到孩子们的欢迎,也让许多成年人迷恋。在研究儿童文学翻译问题上,必须要注重《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这一作品所发挥的作用,深入探索该著作中体现的儿童艺术和思想,并借鉴其中运用的多种方言和口语化创作风格,借此来促进我国儿童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因为处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翻译者与研究人员在外语运用能力、语言风格等方面存在不同,但由于时代的进步,广大读者日益增长的知识层次与更高期待,造成了儿童文学译作的质量有所不同。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时,应基于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不要把其中文字的意思翻译得过于隐晦难懂,译者不仅要吃透原文的各层含义,还要选用适当的翻译策略进行翻译。翻译工作者首先要充分理解原作内涵,了解原作者的语言风格和特色,掌握其中涉及到的乡土人情,并利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灵对作品进行鉴赏,全方位把握儿童心理和语言特点,确保儿童能够理解的基础上,突出儿童语言的生动性和幽默型,使译文语言和内容能够迎合儿童的特质,忠于原作品的风格和特色,更好传达原作的艺术美感,保证儿童身心都得到发展。同时在翻译或重译过程中采用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方法,既要从语言学角度,又要从文化角度通盘考虑,因此译者就需要不断提升自我的文学素养和文化修养,确保读者能全面吸收原作的内容和思想。

儿童文学是文学的一个分支,在翻译过程中也须参考基本的翻译原则,保证译文准确无误、通畅顺达、优美自然的效果。面对各种制约因素,译者自身思想意识要及时调整。如果译者能利用其主观能动性,确保儿童文学的接受性,进行进一步的创新和完善,充分借鉴著名儿童文学作品《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创新性,就能带来更多的阅读合理性,引入更多优秀、经典的美国儿童文学著作,满足我国儿童读者群体的需求,提供更多的阅读资源。

参考文献:

[1] 刘宓庆, 章艳. 翻译美学理论[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

[2] 刘宓庆. 当代翻译理论[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0.

[3] 寿敏霞.儿童文学翻译综述[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8(11): 131-133.

[4] 彭腾瑶.接受美学与儿童文学翻译刍议[J]. 华章, 2012(13): 97.

[5] 张万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M]. 上海: 上海文学出版社.

[6] 黄晓佳.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文体翻译的功能主义分析[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4(4): 25-28.

[7] 刘永杰,王艳玲. 言为心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口语化风格浅析[J]. 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1(4): 30-33.

[8] 文珊. 美国早期小说译介在中国[J]. 湘潭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2): 43-46.

(责任编校:彭 萍)

On Children Literature Translation Based on

LI Jun

(Nan T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Nantong, Jiangsu 226006, China)

Since the literature works namedby Mark Twin was published. It welcomed by the world people. The Chinese translators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translated this famous world literature works repeatedly to display the original works style with the technical means of translation ways of domesticniz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This works was published many copies with different styles that every copy is of strong and weak points. Chinese broad readers enjoyed different translated copies.

translation; children literature; time feature; acceptance nature

I 046

A

10.3969/j. issn. 2096-059X.2015.05.025

2096-059X(2015)05–0122–03

2015-07-12

李珺(1980-),女,湖北武汉人,讲师,从事英语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费恩翻译者历险记
诠释学翻译理论研究
冰河时代历险记
地心历险记
寻影历险记
我只需要一美元
充满爱心的两美元
论翻译者专业化进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翻译家
杉米的迁徙历险记(二)
翻译者学术经历与翻译质量关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