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清敏
(闽江学院 历史学系,福建 福州 350007)
近代榕沪果桔贸易关系试析
黄清敏
(闽江学院 历史学系,福建 福州 350007)
橄榄和桔子是福州的土特产,在福州的商贸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福州商人以上海为终点,或以上海为中转站,大规模从事福建与江南、华北、东北、台湾等地的果桔贸易。经营果桔业的榕商实力雄厚,在上海组成了地缘与业缘合一的会馆。会馆的功能多种多样,使商人在异地他乡有极大的归属感。
近代;福州;上海;果桔贸易
上海既是江南区域市场的中心,也是襟江带海的交通枢纽。1843年开埠后,随着租界的出现与扩张、近代市政的拓展、工业的兴起、商业的繁荣,上海逐渐成为中国最大的工商城市。“上海不仅是一个巨大的进出口贸易的中心,而且,还是中国南方与北方交换本国货和外国货的一个大商埠”[1]。在福州与上海的地方史籍中,有不少关于两地经济交往的记载。闽商“或载糖、靛、鱼翅至上海,小艇拨运姑苏行市,船回则载布匹、纱、缎、枲、棉、凉暖帽子、牛油、金腿、包酒、惠泉酒。”[2]随着上海的港口地位及商贸化程度不断提升,福州与上海及其周边的江南地区的贸易日益频繁。在沪榕贸易体系中,闽商主要以土特产为依托,榕商所经营的果桔业则十分突出。
鸦片战争后,福州迅速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漩涡。据《福州工商史料》(会史专辑)记载,当时已成立同业公会的就有95个。1927年,水果同业公帮成立,果桔业经营者即为其中的重要成员。
果桔,即橄榄和桔子,都为福州著名的特产,在福州的商贸中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一颗橄榄两头尖,皮又脆来味又鲜,开头吃起有点苦,慢慢方知回味甜。”这是流传在福州的一首民谚,准确地点出了鲜橄榄皮肉细嫩、清香适口的特点。福州橄榄产地主要分布在闽江下游两岸,以闽侯县的产量最多。闽侯县种植橄榄的历史悠久,在唐朝就已盛行。据《八闽通志》记载,唐朝时福州府在土特产贡品中就列有橄榄。“在芋原上八十里间,沿麓树之,苍郁可爱,甘蔗洲独多”[3]。王应山《闽都记》云:“甘蔗洲,环洲以居千家,种树艺圃,地产橄榄。”[4]民国《闽侯县志》则记载了橄榄品种特点、产地、运输、加工等:“小者尤香,出福州甘蔗洲……种类不一,曰檀香、曰丁香,皮肉皆淡黄。丁香特小,曰蜜果;大为檀香,皮绿肉白,入齿清脆,产侯官之安陵溪。在溪旁潭上者为极品,摘时坠石上即破。檀香、丁香出甘蔗洲、白龙洲。橄榄客以麻囊裹蕉叶而实于木桶,虚桶之上半,使通气,逾闽岭愈芳脆。肥大者曰猪母橄榄,制药及盐腌,糖煮亦佳。诸果实后,逾时或坠或烂,独橄榄匝岁仍藏叶底”。[5]闽侯一带果农用一种特制的极长的叫“橄榄梯”的竹梯进行人工采摘。清郭柏苍著的《闽产录异》记述道:“今采者架竹梯三十余级,窄仅容足,欲向别枝,连梯并跃,无须升降”[6]。橄榄除生食外,加工制作的种类更多,有各种五香橄榄、蜜饯橄榄。橄榄还有药用价值,《本草纲目》载:“橄榄生津液、止烦渴,治咽喉咀嚼,噍汁能解一切鱼鳖毒。”《药性赋》还说:“橄榄能消酒。'民间制成的“橄榄盐”,可用来治积食、助消化。福州橄榄,早年以日东街之“日升轩”,余府巷之“刘家黁”最为有名,皆以精制各味橄榄著称。近岁则以“赛园”为冠。[7]
闽族自古就向中央王朝进贡棉织品和橘柚等,“厥包橘柚锡贡”[8]。唐代福州闽侯一带柑桔等水果栽培相当普遍。《三山志》中记载的柑的种类有朱柑、乳柑、黄柑、罗浮柑、镜柑、石柑、福橘沙柑、洞庭柑。罗浮、洞庭柑等,当是引进的良种。橘类有蜜橘、朱橘、乳橘、蹋橘、山橘、黄淡子、金橘、绿橘、宜母子。[9]福州地区生产的桔子又被称作“福桔”,一方面表示是福州的特产,另一方面福州话“桔”与“吉”同音,是吉庆的象征。闽县、侯官县所属的南乡、南港、尚干、螺洲、吴山一带都是著名的福桔产区。《闽侯县志》载:“闽侯有酥柑,形扁有脂,柑差小。”“其品不一,产于洲渚之地则色红,余则色黄。凡橘老树所结者,皮厚而粗,实小肉坚;孱树淡黄似衢,橘而微酸;盛时之树,皮红而光泽润,肉与皮若不相连属,三枚得一斤,名曰‘橘雹’,《八闽志》所谓‘剪橘’即此也。行远者皆剪蒂,蒂落则烂。”桔在中医方面多作药材:桔皮性温平下气,止蕴热、攻痰疟。橘络能顺气活血,主治咳嗽胸痛等。甚至连橘叶也能消肿散毒。橘核可治疝气。“漳、泉人于台江设厂,推去橘红,腌而压之,煮为橘饼,最大者为牙饼,其市甚广。”[10]
明代江苏太仓人王世懋曾入闽任提学副使,在《闽部疏》中记载了入闽见闻:“凡福之紬(绸)丝……福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之小关,下吴越如流水,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皆衣被天下。”[11]可见当时福州果桔运往上海的道路:一是陆路,在崇安的分水岭及浦城小关;二是水路,即福州港口通海水路。桔果运抵上海后,一部分由上海转运至其他地区,一部分在上海及其附近江南市场销售。果桔在江南十分畅销,福州商人以上海为终点,或以上海为中转站,大规模从事福建与江南、华北、东北、台湾等地的果桔贸易,“即有土利,轻赍贸易,尽入江浙要津。”[12]叶大庄《阳畸杂事》第二十一首咏桔自注云:“江上人家,种桔者多。冬至节近,捆载至沪上鬻之。”[13]福橘为民间吉祥物和贺年佳品,久负盛名。何则贤有《橘枝词》:“洪江西去桔园洲,福橘年来取次收。好与桂圆青果散,海帆刻日到苏州。”[14]明朝《拍案惊奇》中“转运汉遇巧洞庭红”一文中曾谈到福橘:当时商人贩到海外的“洞庭红”橘子,“一两银子买得百斤有余”,价格仅占“福橘之价十分之一”。[15]橄榄亦大受欢迎,消费量巨大,“吴越人以为茶品”。[16]在福州港的输出商品中,历来桔子、橄榄均属大宗,且基本上呈上涨之趋势。
据1876年海关贸易报告统计,当年福州港有鲜柑桔8700担运往上海,2000担桔干运往上海,7870担鲜橄榄运往上海及其以北口岸。[17]
在上海经营桔果生意的商人为数众多,经营的规模有大有小,主要分布于当时上海县城大小东门(现为东门路到复兴东路之间的咸瓜街)、北门郑家木桥街一带(现为福建南路)。咸瓜街是南市的商贸中心,后来发展起来的郑家木桥一带被称为北市,福州商人经营的桔果业在南市和北市都有商铺。晚清民初,上海还有两处也是在上海的福建人的据点,一是小南门里仓桥、董家渡一带,二是日晖港附近的南园。日晖港原连黄埔江、肇嘉滨,可经李枞溪、蒲汇塘,西南通松江城,西北连吴淞江。港内随黄浦潮汛涨落,60吨以下的货船通畅无阻。清末,它是上海西片物资集散地之一,沿港形成内日晖市、外日晖市,并在外日晖市设有厘金局,对过往货船征收厘金。
在上海经营果桔等土特产业的榕商实力雄厚,组成了地缘与业缘合一的会馆。会馆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包括商业、慈善、互助和宗教等,使桔果商在异乡有了极大的归属感。上海有两座三山会馆,都与果桔商人密不可分。三山会馆亦称三山福宁会馆,得名于福州城内于山、乌石山和闽山(一曰九仙山、闽山、越王山),同治初年由福州、建宁果桔商人所建,地址为今福州路云南路口,以榕城巨商张秋舫为首。张秋舫批购福建土特产运到上海推销,在上海又批购大量京果百货运回福州批售。他积极支持和赞助公益事业,为福州同乡筹建三山会馆,“祀神、合乐、义举、公约皆集焉”[18]98。三山会馆至解放初仍颇具规模:在福州路671弄有石库门住宅三幢、福州路673—693号、云南路174号店屋若干。三山福宁会馆会员多为果农或在沪经营又无字号之果商。“每年一次会员大会,理事会每月一次”,收入主要靠房租,解放前有会员60余人。除了“研究商情、联络乡谊”外,还资助一些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儿童福利、恤孤、资遣等事业。如光绪十七年(1891年)所置闽峤山庄,其址在徐家汇天钥桥路636号,有平房六进及墓园坟山共计20.169亩,主要办理施材、义葬、寄柩等,解放初有棺木220余具。1950—1951年,三山会馆主要负责人是陈润南,行政负责人是卢逢新,理事9人,主要是吴宏士、叶元勋、黄安惠、金荣、李彤然、林其忠等;监事3人;职员2人;工友2人。[19]
位于南市半淞园路的沪南三山果桔会馆自三山会馆析出,“运果桔者渐盛,公所隘不能容”[18]98,最初地址在里仓桥。由闽人林克楷、王必麟、黄绍丛集资租赁里仓桥(今里仓桥街)民房设置。为区别于在沪北的三山福宁会馆,故称沪南三山会馆。这些创始人均系福州农村经营果桔业的农民和商人,其宗旨是“同人聚会、联络友谊、举办慈善事项”。光绪末年,里仓桥房主收回房产,于是会馆又购得靠近南火车站土地另建。宣统元年(1909年),开始抽厘集资重修,1911年正式破土动工,历时五年方建成,颇为壮观。全馆占地面积4.2亩,其址位于现南市半淞园路239弄31支弄15号(今由中山南路1551号出入)。因会馆祀天后,故又称“天后宫”。它是现今上海保存最为完好的会馆建筑。会馆大殿前廊所立的《沪南果桔三山会馆碑记》记载了建馆时的十位董事:张允琳、张老湖、王廷藩、连登南、黄基端、黄文周、黄永灼、黄文祯、江一南、洪凌荫。首名捐赠者张允琳为公隆行在上海的商务负责人。公隆行开设于福州上杭街,主营果桔,创立了“大生隆”品牌,还在闽侯县购置大片果园作为自产自销的基地,信誉卓著。
从三山果桔会馆1951年1-3月的工作总结中可知,会馆采取董事制,当时会员约30~40人,主要是经营福州福桔橄榄的农民和商人。事务所设在十六铺方浜东路50号协兴水果行三楼。1945年前,团体负责人为郑逸瑞,以后是黄殿恺;行政负责人为黄一峰。在每年下半年八九月间果桔上市时,果桔商来沪开展业务,此时会馆召集会员,推举董事,主要活动是经营果桔买卖、救济同乡及同业。经费在营业开始时由会员捐助,早年尚有房产租金收入,建国后,政府对租金加以限制,经费开始拮据,会馆职工暂时兼营别种业务以弥补困难。在上海的福州果桔商人重视会馆,依赖同乡组织。三山果桔会馆也有一些公益项目,如与三山福宁会馆共同举办闽峤山庄和资助八闽小学,三山果桔会馆还支持三山中学,这些设施对同乡是很优惠的。以闽峤山庄为例,寄柩一般酌情收取管理补助费,如确属家境贫寒者,概予免费收寄,无力营葬者,山庄代为安葬。建国后,由于山庄的位置在市区范围内,故按照政府规定,1951年6月后山庄停止寄柩并改业。[20]
小小桔果,竟能浮海溯江,不受地域限制,打入上海城市的水果市场,可见明清以来福建市场与江南市场之间商业网络的发达。福州商人以上海为终点,或以上海为中转站,大规模从事福建与江南、华北、东北、台湾等地的果桔贸易,为繁荣榕沪两地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 1840-1895[M].北京:中华书局,1962:555.
[2]戴鞍钢,黄苇.中国地方志经济资料汇编[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9:720.
[3]郑昌淦.明清农村商品经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423.
[4]王应山.闽都记[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2:125.
[5]陈衍.闽侯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61:71.
[6]郭柏苍.闽产录异[M].长沙:岳麓书社,1986:65.
[7]张善文.垂涎录评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51.
[8]王世舜,译注.尚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2:63.
[9]梁克家.三山志[M].福州:海风出版社,2000:25,649.
[10]陈衍.闽侯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61:71.
[11]王世懋.闽部疏[M].丛书集成初编本:12.
[12]王应山.闽大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90.
[13]朱维干.福建史稿:下[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382.
[14]郑丽生.郑丽生文史丛稿[M].福州:海风出版社,2009:493.
[15]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9:6.
[16]郭柏苍.闽产录异[M].长沙:岳麓书社,1986:65.
[17]福州港史志编辑委员会.福州港史[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147,149.
[18]彭泽益.清代工商行业碑文集粹[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98.
[19]三山果桔会馆[Z].上海市档案馆Q118—1—5.
[20]三山果桔会馆1951年1-3月工作情况总结[Z].上海市档案馆Q118—1—6.
2014-10-21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S14249)。
黄清敏(1972- ),女,福建武夷山人,闽江学院历史学系副教授,从事历史学研究。
K25
A
2095-7602(2015)03-004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