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艳,陈淑娟
(宿州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国外公益创业组织在,解决社会公共问题,创造社会价值提供就业岗位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我国近年来NGQ(非政府组织),NPO(非盈利组织)正在逐步向规范化、法制化的道路迈进,在很多公共问题领域也在进行着尝试.大学生创业是解决与激发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个新方法,公益创业是大学生群体可以选择的模式之一!在这个模式中,以往单纯依赖大学生个人力量的状态已经改变,借助公益平台,社会组织进行公益创业将成为越来越多创业大学生的选择.由于近年来我国人口发展的趋势,养老问题会逐渐成为困扰政府与市场的难题,公益创业是新形势下破解养老关键难题的路径.在2014年安徽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公益创业涉及的行业有:大学生已关注失独家庭,空巢老人等,漂族养老等.我国大学生的公益创业尚且集中在学校,或者是孵化中心,经历了几年的探索与培育后,他们将成为有素养,有能力进行公益创业的主力军.
集中爆发性.2013年2月26日,中国社科院发布《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蓝皮书指出,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突破2亿大关,达到2.02亿.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到2053年将达到峰值4.87亿,比2010年增长7倍,占总人口的34.8%.届时,每3个人当中就会有1个60岁以上的老人.[1]这就意味着这3个人中还要有一个人承担60岁以上老人的养老服务工作,或者60岁去照顾70岁,80岁的老人,养老需求呈集中爆发式.而养老真正的难处在于缺乏进行养老的服务的劳动者,所需要的是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且养老服务工作枯燥乏味,可以说是又脏又苦又累,而且目前国内市场的护理工存在着费用高与社会地位很低的悖论.这种局面造成的社会消费大,生产少,缺乏后继养老资源.
广泛关注性.原因之一养老人口基数大,涉及地区广泛,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行业存在差异,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因为家庭结构的变化而难以为继,很难依赖家庭或者个人等来解决养老问题.步入成年后,几乎每一个人都会关注养老问题,这大学生在就业时选择铁饭碗的根由.广受关注的原因之二是大家把问题解决的思路都压在了政府.但是仔细分析会发现,在很多社会领域中,政府与市场的作用难以发挥.如有很多外国企业关注中国的养老市场,从成人尿不湿,到按摩器具,到保健品等等,无不围绕中国的老年人展开,积极占据养老市场,实体经济组织生产销售老人用品,非常适应现在企业制度的经营模式,因此似乎只要存够棺材本,在养老用品方面似乎不存在难题.因为这些,中国的企业都可以生产且价廉物美.养老问题的关键又落在了服务上——提供养老服务的劳动力上.而这些劳动力除了要满足日常生活所需,还要具备一定的医学护理知识,懂得一些心理学知识,能够进行康复训练等等.
群体解决性.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养老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在家庭养老模式失灵的状况之下,公民希望政府一力承担,而忽视了公民社会组织的作用.小范围,组织有力,运转高效持续的社会组织可以弥补政府与市场在养老方面的而不足.依照年龄推算,90后到2053年迈入60岁,而70后,80后还有很多人健在,成为养老的主流年龄段人口.他们在现在的生活环境压力下,一般较早考虑养老问题.如果从他们开始组织社会组织进行养老意识的健康教育与准备,相信这一群体化普及型可以避免很多残病老人的出现,缓解养老的压力.这一渐进式解决养老问题的思路正是进行大学生公益养老创业的起点.
面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很多人看到了商机,却只是停留在养老产品的生产层次,而对养老服务很少触及.这就表明原有市场经济作用受到限制,政府发挥作用后不免带来不良影响,造成政府与市场的双重失灵,在这种状况之下需要第三方力量的参与,发挥其对经济发展与社会的平衡作用.[2]借鉴西方公益事业的发展成果来审视我国面临的养老压力,鼓励大学生及其他社会团体进行公益创业是创新之选.我国人口结构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人口红利期即将过去,人口平均寿命达到74岁,劳动力人口减少.蓝皮书同时也指出:我国老龄化还面临着结构性压力——慢性病老年人、空巢老年人口的规模继续上升,2013年均会突破1亿人.面临不同养老问题的老人的养老需求是不同的,需要大学生或者其他公益团体进行创造性思维,创新养老模式.现在进行的大学生公益养老创业也是对未来老人的养老教在健康的生活理念上进行深入教育,可以降低老年疾病的发生.开展养老互助,杜绝空巢.
2014年7月3日,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的意见》.今后,我国将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点,逐年扩大招生规模,为国家养老服务业培养专门人才.[3]按照院校的层次设置三类人才培养:一、引导和鼓励职业院校增设老年服务与管理、社会工作、健康管理、康复治疗技术、康复辅助器具应用与服务等养老服务相关专业点;同时,教育部门将加大养老服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工作力度,积极探索养老服务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二、鼓励引导高校设置康复治疗学、护理学、应用心理学和社会工作等养老服务相关本科专业;开设老年社会工作、老年护理、老年人保健与营养、老年医学、老年心理学、生命伦理学等课程.三、我国还将适当增加社会工作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数量,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在社会学、老年学、人口学、康复治疗学、家庭发展等学科领域招收培养研究生.国家鼓励专业对口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业,有关部门要将符合条件的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纳入现行就业服务和就业政策扶持范围,按规定落实相关优惠政策.
专业教育,培养技能是进行公益养老创业的必备条件,但是在我国拥有慈善公益意识,在认知、情感、意志、能力,行为等处处体现良好的公益素养方面还具有明显的不足.
在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化的模式之下,高素质的人才数量逐年递增,如何推动大学生投身公益,探索社会问题的解决渠道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引导大学生公益创业是一个系统工程.
大学是现代文明的产物,大学生是凝结文明意识的先进个体,也是公民社会的中坚力量.公民社会也就是市民社会,“在我国,1990年以后,学界将市民社会界定为国家与个人之见的一个具有公共性质的社会作用领域.汉语也随之将市民社会翻译为公民社会.”[4]我国民主建设的历程已经使公民社会有所发育,而公民社会是进行公益创业提供组织实体,倡导与传播社会文化价值.公民社会易于组织与引导,因为他们几乎有着相同的价值观与职业理念,并用于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大学生的家庭教育中,给与的孝道思想是一代一代的传承,这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有小家小爱的同时,要把孝的精髓推而广之.对于公益有着深刻的认识,并且能够在公益的适用与自己的生活结合,主动去爱人、助人,并创造社会价值,大学生具备这些素养.要在精神层次上信仰公益,要在精神生命中去践行公益.公益所倡导的核心价值理念正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做公益不能停留在学校层次中,如大家比较常见的捐款捐物,暑期支教支农,学雷锋日给敬老院老人洗头洗脚等.因此高校要确定大学生公益素养培育目标,要增强校园公益文化氛围.
社会资本是社会主体间紧密联系的状态或潜在资源的集合,表现为相互信任和合作的一种无形资本,它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与协调提高社会的效率和社会整合度.“社会资本理论可以成为分析新时期社会矛盾的一个全新视角,它为人们思考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可用的理论基础.”[5]我国社会发展累计的社会资本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需要在新形势下进行整合并弥补政府与市场的不足.社会文化环境的支持是任何创业必备的客观条件.所有的创新活动都有赖于制度创新的积累与持续激励.国家要有指导型政策,地方有针对性法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研究建议,应该加强老龄法律、政策的顶层设计,并形成完整的政策体系和配套措施.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是当前很多省份出台的一项养老法规.
社会要建立具有公信力的公益平台.目前我国存在的公益组织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社会组织,慈善团体与基金会,如壹基金、智行基金会等,一类是政府主导下的促进公益创业发展的组织和研究中心,如湖南大学中国公益创业研究中心等,高校范围内的大学生公益组织.它们为大学生进行公益创业提供了资金、组织、技术,风险回避等等帮助.
大学生要及早准备公益创业,校园的培养与训练时不能或缺的.“大学生公益创业在探索解决社会问题的新机制、拓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推动高校创业人才培养等方面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但目前我国大学生公益创业面临着公益创业环境建设薄弱、人才培养支持不够、创业就业能力不足以及可持续发展动力缺乏等问题.”“构建系统化的公益创业教育体系、进行政策引导和资源整合、提供实践服务和资本支持、加强社会责任意识和能力培养等是解决的具体对策.”[6]公益创业的实践将提升大学生的主动性与参与性,激活社会活力和创造力,形成容纳更多组织的空间,最终形成解决群体性问题的社会合力.在一项以在校大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的问卷中,近80%的大学生认为养老就是赡养,给与衣食与疾病治疗.忽略了老人的精神与多样生活需求,忽略了老人对于时代的特殊要求,因而也不易发现潜在的市场需求,对于我国的养老行业没有全面的认识.时代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决定了养老模式,养老服务,养老选择等也在发生变化.大学生在这个市场中要想占据盈利空间,必须借助养老产品与服务的开发.
〔1〕吴玉韶.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1-16.
〔2〕杜银伟.我国大学生公益创业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
〔3〕公益中国.http://gongyi.china.com.cn/2014-07/02/content_7026798.htm来源:公益时报.
〔4〕戈登·怀特,何增科.公民社会、民主化与发展[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1):97-98.
〔5〕唐贤兴,肖方仁.社会资本积累:社会管理创新的逻辑起点[J].学术界,2012(04):114-115.
〔6〕潘加军,刘焕明.基于公益创业实践基础上的大学生就业推进模式探讨——对15省80个高校学生社团和部分社会组合字的实证分析 [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