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素粉 贾系群 赵 建 许杏普
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是指一种监测脑皮层活动的方法,它将监测到的脑电图活动信号放大、滤波、振幅压缩及整合,以图形形式表现出来,可直观、清晰地显示脑电活动情况。研究认为aEEG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的早期诊断及损伤程度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稳定性。许多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开展了振幅整合脑电图监测。由于在操作过程中会有一些因素导致图形变异,干扰结果判断。因此,排除这些干扰因素的影响尤为重要。现将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98例HIE 患儿进行aEEG监测时出现的干扰因素与护理要点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NICU 2014年1~12月住院行aEEG监测的足月HIE 患儿98例,其中男58例,女40例。胎龄37~42 周。出生体重2550~4150 g。轻度HIE 患儿39例,中度HIE 患儿34,重度HIE 患儿25例。98例患儿在监测过程中有18例阻抗测试提示有外界干扰。
1.2 研究方法 采用振幅整合脑电图仪EEG -1200 进行aEEG记录。采用一次性电极,描记前清洁头皮;接通电源,对仪器进行校正;电极放置于双侧顶骨处,两电极点距离为75 mm,参考电极放置距头顶中央25 mm(Fp1 -Fp2)额中线上[1]。对所有观察对象进行描记及振幅整合,结果以半对数形式输出,显示为振幅形式的波幅带,速度6 cm/h,单位uv。对振幅的周期性、连续性及振幅高低3个方面评估aEEG波形。
2.1 呼吸机干扰 本组有重度HIE 患儿中有5例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通过观察发现,机械通气时出现干扰信号居多,aEEG振幅普遍偏高,且不连续[2]。为避免机械通气对aEEG监测的干扰,在呼吸机辅助呼吸时,尽量暂不采集aEEG。如需描记时,脑电线离开呼吸机及管路一段距离可减少干扰。
2.2 心电监护影响 本组有4例患儿在心电监测过程中出现了干扰信号,表现为波幅不连续。因aEEG是通过头部双极导联采集的单通道脑电信号,心电信号是通过胸前导联和肢体导联从体表监测心脏电生理信号,二者之间信号互相干扰[3]。因此病情允许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心电监护对aEEG监测的影响,请示医师暂停心电监护。
2.3 镇静剂干扰 本组患儿在监测过程中有病情变化2例,出现抽搐时使用镇静剂,在记录过程中发现波幅变窄,电压变低。故对应用镇静剂的患儿做好记录,阅读结果时考虑到镇静剂对aEEG波幅的影响。
2.4 皮肤准备不符合要求 因新生儿头部皮肤胎脂和毛发多,在aEEG监测时会影响电极片粘连及信号传送。本组患儿中有3例患儿由于导电糊涂抹不均匀致波幅变窄。故应彻底清洁头部皮肤的毛发及污脂并消毒,将导电糊均匀涂抹于预贴电极皮肤处,使电极片与头部皮肤充分接触,并轻轻按压至粘贴牢固。
2.5 电极片位置放置的影响 有2例患儿由于电极片位置近,使监测到的波形呈低电压。张丹丹等[4]报道顶区及中央区附近是aEEG电极放置的较理想位置。应严格将电极片放置于双顶骨位置(相当于10/20国际电极安放方法电极位置的P3 和P4),参考电极放置距头顶中央25 mm(Fp1 -Fp2)额中线上。
2.6 环境因素 有2例患儿监测中可见类似癫痫样波,经过视频回放是护士给予静脉穿刺操作,因此在进行aEEG监测时医护人员应做到走路轻、说话轻、操作轻,尽力避免机器噪音,尽量在护理操作及喂养后监测,患儿活动应作好记录,减少对aEGG 信号干扰。
aEEG比普通脑电图容易判读,电极少,操作简单,而且能在床旁连续性进行监测,其应用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在NICU 中逐渐推广应用。因此,针对干扰因素采取护理干预方法避免干扰因素对aEEG结果的影响,能得出准确的信息,为临床医师对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1]曹亚芹,于鑫光,董玉斌,等.振幅整合脑电图在窒息新生儿脑损伤及预后预测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4,21(5):268 -270.
[2]暴丽莎,刘 芳,郭志梅,等.振幅整合脑电图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变化[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3,20(1):44 -47.
[3]孙丽娜.振幅整合脑电图干扰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J].中国临床护理,2013,5(3):193 -194.
[4]张丹丹,丁海艳,刘云峰,等.正常新生儿及婴儿睡眠振幅整合脑电图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2009,49(3):431 -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