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媒介依存症的演变浅析其存在的合理性

2015-03-20 00:42袁延明
传播与版权 2015年1期
关键词:存在演变合理性

袁延明

从媒介依存症的演变浅析其存在的合理性

袁延明

[摘 要]自大众传播时代开始,人们就以不同的姿态接触和使用媒介,尤其是互联网的诞生,更是颠覆了传统媒体时代人们接触与使用媒介的方式与频率,人们对媒介的依赖也发展到了新的阶段。20世纪70年代媒介依存症的提出,让人们以全新的视角解读人与媒介之间的关系。之后对此的研究更是硕果累累,但是这些研究往往集中在媒介依赖产生的负面影响上,往往忽略了人们使用媒介的动机以及媒介带来的一些正面作用。本文试图分析不同媒体时代媒介依存症的研究成果,从中探寻媒介依存症的合理性。

[关键词]媒介依存症;演变;存在;合理性

[作 者]袁延明,西华师范大学。

一、媒介依存理论概述

随着媒介的发展和普及,媒介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正如使用与满足理论所倡导的那样,媒介的确满足了我们的一些需求,从媒介获得我们所需要的一切信息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对媒介的过度依赖也使我们陷入了一种病理性的状态,形成了不愿与人交流、孤独冷僻的性格。无论是我们在支配与使用媒介还是媒介在影响与支配着我们,无可否认的是一种媒介的产生、普及、发展以及它所形成的媒介环境都会对受众产生影响。

媒介依存症又称媒介依赖症,最初由梅尔文·德弗勒和桑德拉·鲍尔·基洛奇于1976年提出,其核心思想是受众依赖媒介提供的信息来满足需求并实现目标。媒介依赖理论意识到媒介并不是满足人们需求的唯一来源,人们是生活在社会网络之中,这种网络可以指导他们去使用媒介功能的某些方面,然后“塑造他们使用媒介的预期和动机”。由此可以看出,媒介依存理论最初并不是建立在对媒介批判之上的,相反,人们是依照自己的需求来选择与使用媒介的,受众与媒介的关系是德弗勒的“双循环”模式,是相互影响的。

现在的大多数学者认为,媒介依存症是伴随着新媒介的普及而出现的一种社会病理现象。媒介依存,顾名思义为依赖着媒介而生存。但是在这个媒介高度发达、信息爆炸生长的社会里,依赖媒介而生存已经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社会联系日益频繁,我们不得不以媒介作为与外界联系的主要手段,依靠媒介提供的拟态环境生存。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我们选择与接触、使用媒介,是基于个人的自身需求。因此,如果对媒介的依存是基于人们的自身需求,即使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依赖也是无可厚非的。因此笔者认为,媒介依存症,可以分为正常的媒介依存与过度的媒介依存,而这两者的区别既不是使用媒介数量上的区别,也不是使用媒介时间上的区别,而是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中的满足的“度”的区别,无论使用何种媒介,也无论怎样使用媒介,如果使用的动机是为了满足作为一个正常的自然人与社会人的需求,对媒介的依存都是正常的,否则即是过度的。

二、从媒体变迁看媒介依存症的演变

(一)传统媒体时代人们对媒介的依赖

人们对媒介的依赖是伴随着大众媒体的出现而产生的,自廉价的便士报出现以来,依赖媒介生存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从报纸、杂志到广播、电视,再到互联网、智能手机,媒介的每一次演进,人们对媒介的热情也在不断膨胀。张咏华教授曾撰文指出,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力,源自大众传播系统控制着三种重要的信息资源:收集或创作信息的资源、处理信息的资源及散布信息的资源;个人、群体、组织、其他社会系统及至整个社会为实现自身的目标,均需依赖这些信息资源。所以,关于人们正常的媒介依赖,对人们有利的是需要提倡的。而过度的媒介依赖,势必会影响人们自身的发展。

1.报纸。自便士报诞生以来,报纸就凭借廉价的纸张、巨大的信息量等优势,揭开了报纸大众化的序幕。丰富的版面内容,相对公正、权威、客观的报道特点,正好满足了人们获取信息及娱乐的需求,人们对于媒介的依赖初露端倪。但囿于当时媒介发展水平的限制,人们阅读报纸,多是为了获取信息,或增长知识开拓视野,或娱乐自身放松心情,人们对媒介的依赖始终没有突破使用与满足中正常的“度”,因此也就不存在对报纸依赖的批判。

2.广播。人们对媒介的依赖从未有减少的趋势,广播以其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收听方便、收听门槛低等优势受到人们的喜爱。通过广播,人们可以获取外界信息、学习知识、娱乐休闲等,在电视出现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广播是受众获取信息最主要的电子媒介。但是因为受到播出时间固定、互动性差等客观因素

的制约,受众对广播的依赖非常有限。

3.电视人。1973年,日本学者林雄二郎在《信息化社会:硬件社会向软件社会的转变》一书中提出了“电视人”的概念。“电视人”指的是伴随着电视的普及而诞生和成长的一代,他们在电视画面和音响的感官刺激环境中长大,是注重感觉的“感觉人”,表现在行为方式上是“跟着感觉走”。“电视人”是建立在对人们过度使用电视的批判的基础之上的,电视自诞生以来,迅速获得了大量受众,也挤占了人们的大多数时间。英国一家健康研究中心,在归纳了几千份病历后提出一个结论:只要你平均每天看电视3小时以上,就可能患上“电视综合征”。但是,也正是电视这种带来诸多弊端的大众媒体,使人们能够迅速、简便地获得各种信息,同时有了更多的娱乐活动。因此,“电视人”带给人们的也许不仅仅是对电视的批判,还有人们如何在使用与满足理论的指导下,更加合理有效地使用这种具有变革性的大众传媒。

4.容器人。日本学者中野收在1980年出版的《现代人的信息行为》一书中,用“容器人”这一形象说法描述了现代人的行为特点。他认为,“容器人”注重自我意志的自由,对任何外部强制和权威都不采取认同的态度,但却很容易接受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他们的行为也像不断切换镜头的电视画面一样,力图摆脱日常烦琐性的束缚,追求心理空间的移位、物理空间的跳跃。“容器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内心的孤独与封闭,它的出现也是建立在对电视的批判的基础之上的。但是,它也夸大了大众媒体对人们的负面影响,因为受众并不是被动的,而是也在选择性地接触与使用着媒介,传播的效果不是“子弹论”,而是“有限效果理论”。

(二)新媒体时代媒介依赖理论的相关研究

1.御宅族。日本知名社会评价分析者中森明夫在1983年6月至12月出版的漫画月刊《漫画ブリツコ》上连载的《[おたくの]研究》(对《“御宅族”的研究》)专栏中初次使用“御宅族”这个名词来称呼那些热爱动漫的人。现在,广义的“御宅族”则是泛指那些热衷于次文化(非主流文化)的人,一般多指热衷于动画、漫画及电脑游戏的人。在互联网时代,作为媒介依存症研究成果之一的“御宅族”,则是指过度沉溺于媒介而无法自拔、沉溺于媒介所提供的虚拟世界而逃避现实世界的互动,价值与行为选择以互联网为标准的那些人。在媒介依存症理论的视角下,“御宅族”是建立在对过度使用互联网的批判之上的。互联网由于匿名性与传播的广泛性,成为近年来饱受争议性的大众媒体,但互联网带来的历史性变革却是我们无法否认的。拨开互联网依赖所带来的种种弊端,人们借助于互联网的力量,迎来了信息革命的浪潮。

2.网络人。“电视人”“容器人”的出现与电视机的普及息息相关,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人”的概念也逐步明确起来,网络人与一般使用网络的人(网民)不同,是指生存于网络社会中,对网络具有较强的依赖性,且精神交流主要依靠网络来实现的群体。“微博控”“网络成瘾”概念的提出,对“网络人”有了更加贴切的描述。电视是单向的大众传播工具,受众不能即时与之产生互动、交流,因此“电视人”多半为一个个单独存在的个体。而网络是双向互动性的媒介,它如此方便快捷,随时随地可以得到想要的信息,并且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地做出反馈和互动,因此“网络人”并不是被动地接受外界的信息的。微博的兴起导致“微博控”的出现,但是我们也看到,正是微博低门槛、匿名性的特点,让人人都成了自媒体,有了一定的话语权。

3.手机人。“手机人”即“低头族”,其出现与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密切相关,对它并没有严格的定义,只是与“电视人”“网络人”一脉相承而来。但是“手机人”的典型特征是在离开手机时,往往会觉得内心无聊、烦躁,人们已经不能适应没有手机的生活,而且手机已经成为阻碍面对面交流情感的一种障碍,同时也引发了一些精神及生理疾病,如抑郁症、颈椎病等。但是,就最基本的功能来说,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及社交必不可少的工具,利用手机办公、学习、购物、和远方的亲朋好友交流感情等。另外,与互联网的结合,使得手机也成为我们获得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作为一种本身没有争议的工具,手机带给人们的是如何应用的问题。

三、结语

自从人类存在以来,媒介从来就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流与沟通的工具之一,从最初的一对一的口口相传到现在的一对多与多对多的大众传播,媒介即讯息的威力也让人们享受着媒介给人们的种种便利与好处,无可否认媒介带来的弊端,但更不能忽视媒介的作用。在媒介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人们要做的是在思考与批判的时候,能真正从人们使用媒介的动机出发,找出行之有效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媒介只是一种工具,而人们要做的是如何使工具更加“理性”,而不是批判“工具理性”。

【参考文献】

[1]王若曦.当今社会的媒介依存症[J].科技传播,2013 (7).

[2]Ball-Rokeach,S.J.,DeFleur,M.L.A dependency model of mass media effects.Communication Research,1976.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汪靖,顾晓晨.“御宅族”现象——新一代媒介依存症[J].当代传播,2008(5).

[5]冯菊香.“媒介依赖”的演变审察[J].玉林师范学院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

[6]张咏华.一种独辟蹊径的大众传播效果理论——媒介系统依赖论评述[J].新闻大学,1997(春).

猜你喜欢
存在演变合理性
新形势下新闻采访行为的合理性探讨
域外证据领事认证的合理性质疑
怀疑与存在:米兰?昆德拉《庆祝无意义》
异类女性故事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演变
浅析笛卡尔之“上帝”观
论合理性标准在诠释过程中的作用与限制
关于如何加强建筑设计的合理性问题探讨
微信圈子的“存在”之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