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德刚
(长春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吉林长春130032)
早在20世纪70年代,相关学者就创立了认知语言学,指出语言是建立在人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认知语言学得到了飞速发展,国内的教学工作已积累了大量经验,但是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中依然存在较多问题。为了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率,研究社会认知语言学的适用性问题十分必要。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主要采用语法教学法和翻译教学法两种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也大多根据教材内容进行安排。大学英语教学中有大量的词汇、语法讲解与练习,对于提升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语法教学和功能教学法逐渐无法适应时代的需求,学生通过传统的大学英语学习后应用能力依旧较低。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长期处于投入大、产出小的状态,课堂以教师为圆心,学生被动地跟随教师的脚步学习,这样消极的学习状况必然无法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认知语言学最早在欧美兴起,在近十年时间里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从社会认知语言学角度看待语言,它是人类认知活动的产物,体现出人类的认知水平。认知语言学的中心点是认知,人类通过认知去研究语言的各种形式、意义及发展规律。认知语言学并不是一门具有彻底革命性的学科,但其在语言教学中体现出的价值不可估量。它是对以往语言学知识体系及理论的扩展,是最具时代特点的语言理论。认知语言学涉及面十分广泛,从哲学、逻辑性、心理学到语言学、认知科学等,是一种典型的交叉型、边缘型学科。
词汇学习是学生必须经历的重要过程,只有对词汇有充分的掌握才能进行片段的理解。学生对词汇的理解也将直接影响语言表达与交流。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采用同根、近义等方法促进学生的词汇学习,但是学生并不清楚这种词汇记忆方法的原理。其实上述教学方法是建立在社会认知语言学理论基础上的,是认知语言学理论运用于实际教学的优秀例证。
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是一词多义的理解,这也是英语教学的一大难点。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一词多义指的是某语言原型除了拥有核心词义之外,还以该词义为辐射中心,衍生出辐射范畴。学生在词汇记忆时遇到一词多义现象,应当了解隐喻的基本理论,这样可以抓住核心含义,通过辐射发散逐渐掌握其他含义,这是掌握一词多义词汇的最佳办法。
语法对于日常交流和口语养成至关重要,学好语法是避免“中式英语”的必经之路。社会认知语言学运用于大学英语教学,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可以将抽象问题形象化、具体化,更加符合人的认知习惯和记忆习惯。语法学习相对枯燥与单调,学生学习过程中抵触心理比较严重,因此将认知语言学合理地运用于英语语法教学将为学生节省不少精力。
社会认知语言学是人对外界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和经验认知,距离和空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相互关联的。依据概念隐喻理论,时间可以被概念化为距离关系。例如:
(1)How far is the school from your home?
(2)It’s about a half hour walk.
例子中,问者是设问距离,而答者以时间作答。时间和空间本来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但是通过隐喻的方式可以使两者相互映射。社会认知语言学在此为英语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用学习者熟悉的空间概念去接触陌生的或难以理解的概念。
翻译和写作是对学生英语能力的全面考察,不仅锻炼学生的词汇理解能力,也考验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因此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在此环节感到力不从心。将社会认知语言学理论引入教学过程将会取得良好效果。
认知是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加深的。要想提高写作水平,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写作训练,培养写作兴趣。写作形式同样重要,要善于通过阅读提升写作能力,争取在多元化的环境中进行训练,这样可以增加学习主观能动性。此外,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还必须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这样有利于更好地理解语言,因为很多语言的诞生都是通过文化习俗而来,文化习俗本身也是在认知过程中产生的。
英语听力理解中的难点是对听力语境的判断。从社会认知语言学角度看,口语表达中词汇、句子的含义更加丰富,说话人的不同身体形态、面部表情和说话语气都会使听话人产生不同的语言理解。因此,在组织学生进行口语训练时,要尽量为学生营造真实的语言环境,丰富语言内容。多采用话剧、情景剧、小组讨论等形式,使学生在更加轻松自然的条件下练习口语。学生应当多借助英文歌曲、电影等媒体形式锻炼自己的口语,通过模仿逐渐提高口语能力。
阅读过程也是一种认知过程。阅读者要根据自身的文化背景和知识情况对书面语进行解读,此过程中学生应当有较强的隐喻观,学会由浅入深的分析方法。阅读同样需要一定的技巧,这对于深入理解文章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理解作者意图,必须加强基本范畴词、语言相似性和词语隐喻的教学。
社会认知语言学将语言当作一种人类认知行为,对于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传统的英语教学不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将认知语言学运用到英语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透过语言现象发掘民族文化本质,使英语学习更加主动。
[1]李卫清,张煜.大学英语教学重心的转移——从语言知识的传授到认知能力的培养[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22-124.
[2]蔡朝晖,刘宇松.隐喻能力的培养与大学英语教学[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78-179.
[3]王慧晶,董君,苏芳等.认知语言学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