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万祥,赵 阳
(长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32)
晏阳初先生于1935年3月25日应邀在北京大学第二院作了题为《中国农村教育与农村建设问题》的演讲,主要阐述了农村教育对实现国家救亡图存的重要价值。晏先生立足于自身十余年的教育实践,通过对定县教育实验的微观解读,来揭示整个中国农村教育的发展走向,进而展示中国教育的宏观远景。对当今中国农村教育的发展而言,此文依然有值得借鉴之处。
作为“平民教育运动”和“乡村建设运动”的奠基人,晏阳初先生的《中国农村教育与农村建设问题》一文仅属其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一个简缩本,涵盖却十分广泛,论及农村教育的性质、内容、条件、步骤以及前途等,引人深思。
教育现象纷繁复杂,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错综交织,因而人们在论及教育活动时往往无从下手。晏阳初先生却不囿于以往泛泛谈论“教育是什么”的诸多观点,而是一针见血地指出:“所谓教育,并非指一般的及普通的教育,普通教育并不难,欲其切合实际方为难事。”[1]366那么,如何使教育切合实际?此处的“实际”又是指什么?检视此演讲文本形成的历史处境,可以看出,“救亡图存”乃是国家运命的集中体现,也是农村教育亟需改革和解决的最要紧的“实际”。
为了实现“救亡图存”的教育使命,晏阳初先生认为必须对以往的“普通教育”进行改革,因为它放弃了占全国人口绝对多数的农村人口的教育。唯有对它进行全面性的改革,才能创造性地开展“农村教育”新运动。在晏先生看来,所谓的普通教育,是指“一般人以为教育之目的,乃在产生伟大光明灿烂之中国。吾人之希望又何尝不是如此,惟此种希望,实太迂远,今日中国,危亡已迫于眉睫,今日所应施之教育为最低限度最基本必不可少者之救亡图存之教育。”[1]366言下之意,以往的普通教育还是过于“空泛”“迂远”,最典型的特点就是脱离当时的国情,未能结合时代“实际”进行革新,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误人甚而误国。正如晏先生所言,“中国此时可为一非常之时代,而各处所实施之教育,似为一种‘普通之教育’,‘一切正常’,国家岂能维持!如现在乡间一般儿童所读之课本,仍与10年前大同小异”[1]366。由此可见,教育的理念不仅需要转变,而且具体的教学内容(如教材)也需要革新。
晏阳初先生认为,“中国的希望在农村”,“最切合于实际之教育为农民教育。”[1]366换言之,农民教育就是农村教育,教育的主体应是亿万农民。于是,晏阳初先生直言:“予以为当此非常时代,必须有一种计划教育,教育之内容与方式以及一切的一切,均须有计划。”[1]366事实上,晏阳初先生倡导并已推行的平民教育,就是要重新把全国2亿多不识字的青年和成年人造就成具有知识力、生产力和公德心的“整个的人”。所以,改革“普通的教育”成了当时农村教育获得关注与发展的最初动力。
晏阳初先生基于自己多年来推行平民教育的经验教训,认为“欲达到救亡图存之目的,最急需最迫切者有三:“第一,培养知识力,最低限度须培养其知民族意识与国家观念,能够自觉自强。吾人站在教育者的地位,一切一切都在启发他们。第二,培养科学的生产力,更换那些老农、老圃的旧习惯旧技术,使其了然于人力可以胜天,一切自己均可创造,即养成其自给自养之能力。第三,培养组织力,养成纪律生活,方能自卫自保。”[1]366具体而言,文字教育的目的在于让民众通过识字获得知识,逐步提高民众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能够自觉地维护和服务于国家民族生存发展的目的。其次,生计教育的目的在于使民众获得生产技能,造就经济上能够自立的国民;教育的最终目的不限于对“虚幻的知识”的占有,而在于能够通过掌握知识,改进生产力发展方式,不断抛弃陈旧的观念和技术,最终提升自给自养的能力,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更好地适应社会改革的要求。第三,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民众的公民意识,塑造民众的组织协作能力。通过协作配合,产生集体行动,才能一致抵抗外侮,方能实现自卫自保,国家、民族才能存续。可见,晏阳初先生的农村教育内容始终是以解决农民生存问题为出发点的,而提高农民的智识和生产技能才能增强国家的整体实力,才能担负起“救亡图存”的艰巨任务。所以说,农村教育内容的设置也应以尊重中国农村现实为最显著的特征。
晏阳初先生认为,农村教育的开展必须经历一个实验探索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进行必要的试验。而他在河北定县所开展的平民教育实验,并非仅仅着眼于定县一地的生存与发展问题,而是秉承一种尊重事实、注重实验的科学态度,试图将局部的科学研究成果运用于全国的教育革新。“定县乃系一个实验室,我们要研究出一套内容与结果,故必须切合以下四条件者:一,是否经济,二,是否简易,三,是否切合实际,四,是否有基础。能合此四条件,方易普遍推行,才能对于广大之民众有益。”[1]367其实,上述四个条件看似是对定县实验活动的规则约束,实则是农村教育的发展原则,这些发展原则归根结底都给农村教育活动的展开提供了可以遵循的科学依据,避免在开展农村教育时脱离实际进而出现诸多不利局面。
“定县之工作,系为研究实验,重质而不重量,一切系由下而上。”[1]368处于特定的时代背景,救亡教育终究是一次新的教育创新,没有成功的经验可循,因而必须实验先行。从定县的教育实验走向普遍的教育理论,并随着时势的变迁不断调整实验的方法,方能为全国性救亡教育活动提供科学理论。所以说,晏阳初先生所做的“定县之工作”是一次关于农村教育的理论探索,从具体的实验到抽象的理论(即重质不重量的教育理论),又从抽象的理论走向具体的实践(即由下而上的教育活动)。而且由实验而来的科学理论为农村教育的具体实施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农村教育实行中可能出现的浪费和不切实际。
农村教育如何能够从识文断字活动上升为国家的政治事务?为了探求这种力量转变的本质,我们暂且搁置晏阳初先生对中国农民青年总量的推算过程,先来体会晏阳初先生如何凸显中国农村青年教育的重要性。晏阳初认为,农村青年“因彼等年富力强,可以继往开来……将他们组织训练起来,给他们以文字智识,与其他公民训练,及保健卫生的智识与训练。”[1]367其实,晏阳初先生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了“平民教育”运动,历经十余年的探索,已经形成了平民教育的理论、运行机制等经验。其后,晏先生紧跟时局的变化,及时对平民教育的实施步骤予以修正。与其在20年代所推行“平民教育”的社会境遇不同,30年代的全面备战是社会之大局、时代之主题,农村教育的推行必须以救国为思想先导。正因如此,晏先生主张农村教育改革必须与县政改革相互配合,否则会使农村陷入全面破产的边缘。而县政改革又必须从人的改造入手,需要培养能够担负政治组织发展和行政管理工作的人才。只有两种改革统筹安排,国家和民族才能获得一个光明灿烂的前程。因此,在教育改革措施的实施过程中,教育对象必须由早期的平民转变为农民青年。教育对象之所以发生此等转变,原因在于国家的希望在农村,在农村青年。正如晏先生认为的那样,农村教育是一种需要专门的、系统的、以全国为范围实施的“民主国家里最重要、最正宗的教育事业”[1]127。只有真正在全国确立这样性质的农村教育事业,才能实现“作新民”的伟大教育使命。
农村教育的前途问题实质上就是农村教育能否救国的问题。依晏阳初先生来看,通过大力推行农村教育终将实现救国的目标。“今后我们必须拿定主意,下大决心,钻进农村,深入民间,造就这8000万的农民青年,叫他们来担负这民族再造的使命。”[1]367而且就眼前危难时局而言,急需“将他们组织训练起来……养成此数千万充实与健全之青年以后,有什么计划有什么目标必能成功,讲到总动员,才真正有员可动。”[1]367可见,危难时机能够“有员可动”,前提是拥有接受过教育与训练的数千万充实与健全之青年,否则只能是空谈。当然,农村教育除了培育与训练农村青年实现救国目标之外,还要担负起创造地方政治权力新构造的功能。“至于农村建设,即欲以政治的立场加以推动,一方面是政治组织问题,一方面是行政人才问题。所谓县政改革乃为建设而改革,乃欲将以前专司收税审问官司之衙门,变为实施救亡教育建设各种基本工作之机关,服务人民,建设地方,以求政治之根本改革,此乃系由上而下,若与上面所说者相辅而行,我们一定有光明灿烂之前程。”[1]368从晏阳初的论证思路可以看出,要实现最终的救国目标,首先要从教育的政治化开始,以教育为先导,从政治化的高度推进教育培训,塑造民众之智识与能力,然后由有智识与能力之民众逐步去改造各种政治机关,最终实现整个国家政治的强盛。所以说,欲达致救国之目标,就当时的教育而言,首先应遵循“由下而上”的道路,即教育全国数千万农民青年,夯实全国教育之根基,进一步达到提升国民整体素质之目标,然后汇聚全国各界之力量,进而能够抗击外侮;与此同时,政治运行机制应遵循“由上而下”的原则,即各种政府行政机关都应围绕着救亡教育建设来进行,要竭尽所能推进教育的发展。唯有做到在全国的每个县里都能进行“由下而上”和“由上而下”的互动建设,两种建设且能相互配合,才能统合全国力量,实现救国的宏大目标。
总之,晏阳初先生希望通过对“一般的教育”的革新,摈弃以往“普通之教育”脱离实际的玄虚性,进而能给广大青年施加真正的“智识与技能”,同时结合政治改革,最终实现救国的伟大使命。但是,晏先生所倡导的教育救国主张无论从推行的条件上还是最终实现效果上,都存在着诸多障碍和有待完善的地方。具体而言,要推行“农村教育”不能缺少社会经济的支持。如果生存问题都未能解决,教育问题解决谈何容易!而且农村教育对象过于庞大,仅靠“平民教育”组织力量难以完成;再者,教育优先并不能凌驾于经济之上,没有经济的发展终将不会有教育的发展。无论农村教育的潜力有多大,都必须以优先发展经济为前提,发展经济始终是改变农村教育的第一要务。
晏阳初先生有关农村教育思想的演讲时间距今已有80年。在这80年时光里,中国农村教育在性质、内容、条件、步骤以及前途等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但是,与晏阳初先生当年所面对的教育局面相比,当前农村教育又出现了诸多新情况、新问题。
与晏阳初先生所处时代相比,农村教育在整个国家教育结构中的地位经历了一个由重到轻的转变过程。回顾农村教育将近80年的时域,我们会发现中国农村教育不仅经历了性质的改变,而且其重要性也发生了转变。以1949年新中国建立为转折,农村教育的性质发生了质的改变,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教育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新教育,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国家宪法规定了每个公民都应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这种受教育权利的广泛性与晏阳初所处时代的境况相比,是无比优越的。但是,伴随着中国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教育的重要性也出现了很多新变化。建国初期,由于农村人口在国民总人口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国家发展教育注定要以农村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为前提。在经历了工业化初始阶段,即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的历史阶段后,开始步入一个新的工业化阶段,急需建构工业回馈农业、城市扶持农村的协调发展模式。但是长期以来,农村教育在为工业和城市发展提供人力资源的同时,却因为自身人才的流失并未得到相应的回报;加之城市的教育集约作用使农村教育的吸引力急剧下降,导致农村教育在整个国家教育结构中的重要性持续下降,甚至变得无足轻重。当然,目前农村教育的艰难局面,也深植于农村发展落后的大背景之下。而且,从长远的城乡教育统筹角度而言,一个凋敝、败落的农村不会有繁荣的教育和文化,也难以实现国家教育的全面发展和公平发展。因此,有必要建立教育成本补偿制度,要求城市适度补偿农村教育支出,逐步化解城乡教育失衡状况,最终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晏阳初先生1935年3月于北京大学作演讲时,面对的是城市中高等教育学生,希望他们能够担负起发展农村教育的伟大使命。“深望一般青年发挥宏愿,施展宏才,好静者作研究工作,好动者作推广工作。深信学术可以解决问题,有伟大之精神,必能成伟大之事业。”[1]368可见,城市中的高等教育青年是推进农村教育发展的主要师资来源,只有他们克服重重困难从事农村教育事业,才能促成农村教育的发展。目前乡村教师担当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将庞大的人口负担转化为高质量人力资源的神圣使命。与神圣使命相比,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却难以满足现实的需要,教育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方法落后、责任心不强以及职业意识淡漠等不利因素都极大地制约了农村教育的发展。无论这些不利因素是源自农村教师自身还是外部环境,都将导致农村教育的自我更新能力进一步弱化。与城市教育的优越条件相比,农村教育的生存条件显得愈发艰辛和萧条。因此,各级政府应通过改善农村教师待遇以及加强城乡教育资源之间的互动,逐步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确保农村教育的长远发展。
与晏阳初先生当时急于解决农村青年识字扫盲工作相比,今天的农村教育出现了很多不同于当时教育情况的新现象。当前的农村青年无论是求学还是打工,成批成规模地走入城市,农村青年的继续教育成了新的问题,那些未能继续深造的农村青年的教育需求在城市劳动贡献中如何得以满足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教育体制上,需要协调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确保农村青少年在教育道路上获得符合自身特点的教育训练。在教育观念上,要转变“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单一升学观念,提高专业技术教育和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分量,避免形成一方面产生大量的无一技之长的初、高中毕业生,另一方面乡镇企业缺乏大量的初、中级技术人员及经营管理人员的尴尬局面。总之,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培养满足农村多样化发展需要的人才,是当前农村教育的重点,也是化解农村教育困境的关键。
晏阳初先生当年所说的农村与现在截然不同。当时的中国以农业生产为主,自给自足经济占据着国家经济的主导地位,进而形成鲜明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当前城乡二元结构尽管依然存在,但农村经济已经完全从附于城市工业经济。伴随着经济活动重心的偏移,农村经济吸纳人力资源的力量急剧下降,农村剩余劳动力汇聚城市,中国广袤的农村处在急剧城市化浪潮的裹挟之中,农村基础设施荒废,生活环境恶化,导致农村社会生态和文化整体上处于相对凋敝状态。与大规模流向城市相反,留守儿童的数量急剧增加,大量留守儿童的出现又形成了一个愈演愈烈的现实教育问题。农村大约40%的留守儿童及隔代教育管理问题都给农村教育增加了难度。因此,农村教育必须根据现实的变化趋势提供有效的教育培训。一是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及时关注留守儿童生活状况,对一些困难的留守儿童要给予有针对性的帮助。二是强化家长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家长教育儿童的科学水平,实现家庭、社会与学校合力育人。此外,可以加强城乡之间的协调,提高城市基础教育接纳农村留守儿童的能力,降低农村留守儿童的比例,确保城乡基础教育的均衡化发展。
以晏阳初先生80年前关于农村教育问题的演讲为起点,纵观农村教育发展史,其中充满了颇多的经验与教训。基于长期以来我国在教育投资上偏重于城市和高等教育的现实,政府应在教育经费的分配上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而且决策者要认识到,农村教育问题的本质在于以教育作为支撑,最终提升农村人力资源的质量和生产力的水平。因此,要将我国农村人口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源,关键在于大力推进农村教育的发展,而农村教育的发展又需要各级政府提供充足的财政性教育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