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洛丽塔》与《挽歌》的互文性研究

2015-03-20 08:57宋秋艳
电影评介 2015年21期
关键词:洛丽塔互文性特征

周 新 宋秋艳

电影《洛丽塔》(Lolita,1953)是根据俄裔美籍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1899–1977)写于1953 年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一部美国大片。该片于 1962 年初次上映,由著名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 ( Stanley Kubrick) 执导。讲述了来自欧洲的亨伯特教授( 詹姆斯·梅森饰) 与其继女洛丽塔 ( 苏·莱昂饰) 之间的不伦之恋。1997年,亚德里安·林恩(Adrian Lyne)冒险地把《洛丽塔》进行重拍,男主角是由获得欧洲电影表演终生成就奖的杰里米·艾恩斯主演,女主角洛丽塔则由梅兰妮·格里菲斯担任。两个版本各有优势,正如陈惠指出:“1962年库布里克版以黑色幽默和家庭讽刺喜剧的方式展现了小说中人物可笑荒谬的处境, 1997年莱恩版则将同名小说演绎成好莱坞式情爱悲剧故事。”[1]而《挽歌》这部入围2008年柏林电影节竞赛单元的影片,故事改编自美国著名犹太裔作家菲利普·罗斯(Philips Roth)的小说《垂死的肉身》(The Dying Animal,2001),本片由西班牙女导演伊莎贝尔·科赛特(Isabel Coixet)执导,本·金斯利(Ben Kingsley)扮演大学教授大卫·凯普什,佩内洛普·克鲁兹(Penelope Cruz)扮演大学生古巴女孩厄休拉。《挽歌》讲述的是一个并不太新鲜的“帅老牛吃嫩草”的故事,虽然最初上映时,遭受了评论界的非议,但终究被许多观众接受和喜爱。李先玉(2005)把《洛丽塔》与杜拉斯的《情人》进行比较研究,认为两位女主角都是生活在虚幻与现实之间。王小翠在评价《垂死的肉身》时指出:“性带给他的并非只是一时肤浅的愉悦而是压到死亡的一种力量,是一种打破固有秩序、激发生命渴望的欲望的真理。”[2]这样的评价还有很多,但很少有研究提及这两部电影之间的互文性特征。

电影《洛丽塔》海报

一、 互文性理论

“互文性”理论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针对当时的结构主义和形式主义文学理论把文学文本当作一个完全自足的封闭体系、力图把文学批评客观化、科学化的化约主义倾向。法国理论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率先提出互文性概念。克里斯蒂娃1966年曾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一个文本是其他文本的序列,是一种互文性。在一个文本的空间中,取自其他文本的各种陈述相互交叉,相互中和”[3]。1969年,克里斯蒂娃在其著名的文章《词语、对话和小说》(“Word, Dialogue, Novel”)中又指出:“任何文本都是引语的‘马赛克’,任何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互文性概念取代了互主体性概念,诗学语言被解读成至少是双重的”[4]。罗兰·巴特非常赞成克里斯蒂娃的理论,并广泛宣传,罗兰·巴特指出:“每一个文本都是一个互文本;其他的文本即先前文化的文本和当前文化的文本在各种层次上、以或多或少的可辨认的形式存在其中。”[5]罗兰·巴特在《作者之死》一文中认为,文本“是一个多维的空间,各种各样的写作在其中交织着、冲突着。文本是来自文化的无数中心的引语构成的交织物”。而作者“只能模仿手势而已,永远也不是起源性的。作者唯一的力量是以某种方式混合各种写作,用一些写作对抗另一些写作,以致完全不依靠哪一种写作”。[6]互文性理论在当代文学研究得到了广泛运用,从而成为阐释文学作品的一种有力手段。

二、《洛丽塔》与《挽歌》的互文性

电影《洛丽塔》与《挽歌》之间就存在互文性特征。首先,从人物角色来看,亨伯特与凯普什无论从年龄、职业、个性等方面都有互文性,罗斯作品中的凯普什就是借鉴了纳博科夫作品中的亨伯特;女主角厄休拉与洛丽塔之间也存在惊人的相似性,年轻、漂亮、开放,因此,从人物角色的选择和性格的描述方面,两部电影存在互文性特征;其次,两部作品的故事情节有着惊人的相似性,不伦之恋,性暴露,悲剧结局,死亡威胁,这些都是互文性的体现;最后,两部作品都具有创伤叙事的特征,主人公情感受伤,寻找安慰,最后还是无法逃避悲惨的结局。再从文化层面看,两部作品也存在互文性。首先,两部电影都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性开放运动的真实写照。20世纪60年代,麦卡锡政府的高压政策,造成人们的内心窒息,越南战争的残酷现实,又使人们的神经濒临崩溃。大量年轻人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他们通过酗酒吸毒、崇尚性开放等反传统行为来宣泄他们内心的苦闷和绝望。这种厌世情绪和性开放的文化大文本在两部电影中传递、延续、交织,形成了文化语境的互文性特征,无论是懵懵懂懂的幼女洛丽塔,还是亭亭玉立的大学生厄休拉,她们都是性开放的先驱者,都是自由女性的代表,作品之所以同时选取大学教授作为男主角,是因为大学老师一般思想比较守旧和传统,是思想的发祥地,可是他们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已经忘记了年龄和通常的伦理道德,他们敢于打破常规,冲破旧传统,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因此,性开放运动和民权、女权运动是两部电影反映的共同文化历史语境,使两部电影具有互文性特征;其次,两部电影都具有创伤书写的特征。20世纪短短一百年间的灾难超过了人类上下五千年。两次世界大战的阴霾,奥斯维辛的惨烈,使得具有现代文明暴力本质征兆的创伤成为了一个关键词。“创伤一词渐渐由医学和精神分析学领域进入了文学和文化分析领域,人们越来越关注肉体创伤之外,个体所遭遇的精神创伤以及集体所蒙受的文化创伤。”[7]创伤成为那个时代人们的集体无意识,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不但经历了战争的洗礼,其家庭也由于政治迫害而流落他乡,他曾经漂泊在欧洲和美洲之间,生活没有着落,颠沛流离的人生经历,使他饱受创伤,菲利普·罗斯也是经历了20世纪人类的许多灾难,死亡、灾难、种族矛盾一直是罗斯作品所关注的焦点,文学创作就成为他们的休克疗法。电影中的两位大学教师,因为内心无法愈合的创伤,在现实生活中,他们要么失去了心中的挚爱,要么找不到能够给自己安慰和抚平创伤的真爱,他们把两性关系作为唯一的疗伤处方,身体书写成为一种精神的安慰,正如高婷指出:“无论是《垂死的肉身》中的凯普什,还是《乳房》和《欲望教授》中的凯普什,貌似无拘无束的情场浪子们注定无法在爱情婚姻中实现自我救赎,他们终其一生获得的仅仅是官能上的暂时满足和病态精神的一时麻痹。”[8]最后,两部影片都折射了后现代社会人们的精神困惑和人格分裂。后现代是20世纪自我主体消解、感性世界空前突出、语言游戏成为时髦、文化出现新意义危机和话语转换的时期。[9]后现代主义理论家杰姆逊指出:“人是一个已经非中心化了的主体,无法感知自己与现实的切实联系,无法将此刻和历史乃至未来相依存,无法使自己统一起来。这是一个没有中心的自我,一个没有任何身份的自我。”[10]无论是《洛丽塔》中的亨伯特,还是《挽歌》中的卡普什,他们都是一个个丧失了主体性的自我,一个漂泊的灵魂,一个无法融入社会机制的孤独个体,从表面看,他们都是光鲜亮丽的大学教授,都是有身份的人,都是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可是在灵魂深处,他们似乎是被掏空了灵魂的空壳儿,他们的精神无所寄托,要么活在过去的怀念之中,要么生活在担心衰老死去的忧虑之中。两部电影中的女主角也是现代人悲剧的化身,洛丽塔对亨伯特并没有真正的爱情,她只是不断地诱惑他,把她拐走的男人也是一个性无能者,最后洛丽塔因为难产而死;《挽歌》中的厄休拉却意外地患上乳腺癌,面临死亡的威胁,两部作品的女主角最后也都以悲剧性命运结局。这绝对不是巧合,也不是互相的抄袭或者临摹,而是一种必然,因此,两部作品中的疾病、死亡、创伤书写,两部作品中对性自由的渴望,对现代物质文明的怀疑与反叛,都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因此,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两部电影之间存在着互文性特征。尤其巧合的是,两部电影原著作者纳博科夫和罗斯之间也存在惊人的相似,他们都被誉为美国当代文坛四位重要作家之列,他们都有移民的身份,都有相似爱情婚姻经历,都有世纪末情节和对命运的深深忧虑,因此,两部电影之间存在互文性特征就不足为奇了。

结语

《洛丽塔》与《挽歌》是美国电影史上两部非常类似的欲望大片,两部影片不仅在文本上具有互文性特征,从社会文化层面来看,他们都是后现代社会文化危机的真实体现,都具有创伤书写的特征,都反映了美国年轻一代对性自由的呼唤,都具有身体书写的特征,因此,这两部电影在宏观文化语境上也具有互文性特征。透过作品的互文性,我们似乎深深地理解了作者们所处时代的文化心理特征了。

[1][8]高婷.生命的挽歌[J].读书,2014(10):77-81.

[2]王小翠.追求欲望的真理:解读菲利普•罗斯的《垂死的肉身》[J].文学界,2010(10):113-114.

[3][4]Orr,Mary.Intertextuality:Debates and Contexts[M].Maiden: Blackwell Publishing,2003:27,21.

[5]Gresset,Michel,and Noel Polk,eds.Intertextuality in Faulkner[M].Jackson:UP of Mississippi,1985:4.

[6]罗兰•巴尔特.作者之死[M].林泰,译.2005:510.

[7]洪春梅.菲利普•罗斯小说创伤叙事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4.

[9][10]王岳川.当代西方最新文论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287,300.

猜你喜欢
洛丽塔互文性特征
如何表达“特征”
《洛丽塔》与纳博科夫的“文学性”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红楼梦》与《金瓶梅》回目互文性解读
“浪子回头”中的伦理叙事——《基列家书》与《家园》的互文性解读
抓住特征巧观察
迷失的美国丽人
——《洛丽塔》的成长小说解读
“谷歌退出中国”美方新闻报道的互文性分析
线性代数的应用特征
互文性理论与文学批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