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丽琴
《埃及的金字塔》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金字塔的外观宏伟、结构精巧、如何建造等内容。语言表达清晰、明了,学生一读就懂。教学时,宜抓住说明文的体裁特点,巧妙设计,强化语用,凸显语文味。
一、 巧用比较明方法
新《课标》中对于说明文的教学要求是,不仅要知道写了什么,还要知道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埃及的金字塔》这篇课文用了一些说明方法,其中“作比较”和“形象描述”是本课说明方法的重点,是要求学生掌握的。因此,在设计本课教学时,建议用比较句子的方法,让学生不仅明白什么是“作比较”和“形象描述”,还明白这样表达的作用。我们来看下面片段: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请同学们看看,这里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生:列数字。146米多,让我们感受到它的高。
师:(再出示:“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我这样写就可以了,还简洁呢,你们觉得怎么样?
生:146米多,到底多高,我们都说不清。
生:146米多,在我们头脑中没有清晰的概念,不能突出金字塔的宏伟。
生:“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这样一说,我们就想象到它具体有多高。因为我们这儿最高楼有35层,再加5层,就是它还要高。真是太高了。
生:一说“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我脑海中就出现了看到的摩天轮,那个摩天轮120米高,我抬头仰望都觉得高极了。146米多,还要高出20多米,真是太高了!
师:是啊,作者为了说明白金字塔有多高,用了我们脑海中有的认识——40层高楼来比较,让我们体会到它的高和宏伟,这样的说明方法叫“作比较”。你发现与之比较的事物有什么特点?
生:是我们熟悉的、生活中常见的。
师:对,作比较往往都是与生活中的熟悉事物来相比,这样便于我们认识更清楚。
上面片段用两句话比较,学生很自然的明白了“作比较”这一说明方法及好处。对于小学生而言,这样直观的句子比较,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形象、清晰,摸得着,看得见。特别是说明文,比较品评是有效的策略。
二、 品味语言悟特色
说明文不单单是明白了说明方法就完事了,也要进行语言文字的品悟,弄明白它的语言是如何表达的。我们来看下面片段:
师:(出示,数字均为点红:“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数字是相当精确的,但同学们看,(把“相当于”“差不多”“有人估计”等字圈出来)这些是表示不确定性的词语,和数字是否矛盾,能不能去掉?
生:不能去掉。如果去掉了“差不多”,就表示一定是1千米;去掉“有人估计”,就好像是肯定了。其实,或许不一定是这样准的。
师:该精确时精确,该模糊时模糊。
上面片段中,通过让学生关注数字,体会数字的精确。在此基础上,再辨别“差不多”“有人估计”“相当于”这些不确定的词语,从而明白说明文“该精确时精确,该模糊时模糊”的语言特色。而且两种词语用不同的、鲜明的符号标出,更加刺激学生的视觉,用词准确也就牢牢记住。
三、 拓展写话显两性
本文的主题思想是歌颂了古代埃及人民的智慧的。为了提升这个思想,加强印象,在教学结束阶段,可以让学生阅读感受埃及的另一个智慧结晶——狮身人面像斯芬克斯。
师: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不仅仅是金字塔,还有——胡夫金字塔东侧的守护神狮身人面像——斯芬克斯。(出示图,图上标出狮身人面像的高、宽、长等数据,特别标注“脸”的有关数据。)看图,你觉得斯芬克斯怎么样?用一个词概括一下。
生:我觉得它很高大。
生:我觉得很威武,很有气势。
师:请你抓住你的第一印象,用总分结构写一段话,介绍狮身人面像,最好用上刚才我们学习的列数据、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如果能做到用词准确那就更好了。(生写话)
生:我这这样写的:埃及狮身人面像斯芬克斯高大雄伟,巍然屹立在尼罗河畔。它坐西朝东,面部为人像,身体为狮子,除狮爪外,由一块天然岩石雕刻而成。雕像高21米,长57米,脸宽约5米,其中一个耳朵就有2米长。它头戴“奈姆斯”皇冠,额刻“库伯拉”圣蛇浮雕,下颌长须直垂;神情肃穆,凝望远方,似乎在捍卫着什么,守望着什么,又或是述说着什么……
师:谁来评点一下。
生:他这段也像课文那样注意说明方法,运用数字比较,用词准确。
师:(小结)不管是金字塔还是狮身人面像,(出示中心句,生接读)它们都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这段设计,不但再次强化了文本主题——赞颂了古埃及人民的智慧,而且运用了刚学的表达方式来进行写话训练,学以致用。
(作者单位:太仓市科教新城南郊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