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好看的吉玲老师喊我一声“书呆子”之后,我的名字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我拥有了一个绰号,绰号很快传遍了整个校园。
小镇的学校就有这么一点好处,老师和同学都非常熟悉。一粒芝麻掉在校园的某处,大伙儿也能马上找到。大家叫我书呆子,我温和地回应,并不因此而烦恼。那不过是证明我喜欢看书罢了。
我喜欢读书,但读的都是课外书。上课看,下课看,走路看,睡觉看,上厕所也看。书里有一个世界,正是这美不胜收的世界吸引了我,那与现实是何等的不同啊!我痴迷,完全是不由自主地被一种力量牵引着,绝非什么远大志向和刻苦努力的标志。
吉玲老师是我们的英语代课老师,当我上课看书时,她偶尔会投来责备和制止的一瞥,但她一点都不讨厌我。物理老师则不然,他会没收我的小说,或者体罚我,让我站在教室外面。他认为我对他不尊重,对他讲的课没兴趣,所以让我站在教室外面也是合情合理的。下雨天,大雪天,亦是如此。他不怜悯我,是想让我悬崖勒马、回心转意,不要误入歧途。他的铁石心肠是我父亲特意授权的,我父亲崇尚“严师出高徒”的格言。因为我的功课糟得一塌糊涂,前景堪忧。
有一天,数学老师喊我,叫我去他办公室一趟。我心里惴惴不安,怕老师批评我。我进了他的房间,他客气地让我坐下,问:“你近视吗?”我摇摇头。他不可思议地笑了:“奇怪,奇怪。”然后关切地说:“走路不要看书,那样会把你的眼睛搞坏的。”我感激地点点头,真心的,我是感激他没有因为我没交数学作业而训斥我。他对我的宽容连我都想不通。
吉玲老师说我有灵气,与别的孩子不一样,所以她经常借书给我看。但一谈到中考,她又会改变主意,催促我还书。吉玲老师心地善良,只要我装出一副可怜相,她就会宽限我还书的时间。
我的父亲打击我,挖苦我。他对书呆子这个绰号没有好感,他说呆子就是傻子。他希望我按部就班地学好功课,而我所阅读的书籍在他看来是歪门邪道,不务正业。由于我喜欢读书,沉溺幻想,所以外表显得木讷异常,反应迟钝。这更增加了父亲的反感。他骂我训我甚至还动手打过我,但无济于事,我依然如故。最后,他失望了,觉得我只能像他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奔波在田野上。
我的爷爷更保守一些,他听说邻村有一个孩子读书读疯了(实际上是患了精神病),所以忧心忡忡,对我严加管制。他把我的书一摞一摞藏起来,或者早早把灯熄灭了,降低我看书的热情。我印象很深的一夜,是我借了一本小说《红日》,一晚上我与他玩了18次猫捉老鼠的游戏。我把自己捂在被子里,打着手电阅读小说,最终还是被爷爷察觉了。爷爷气坏了,那时,金鸡已报晓……
书是一盏灯,它照亮了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每阅读一本,我就恍若置身于书里的世界。我流泪、欢笑,仿佛自己是书中的主人公,正历经着人世的苦难和幸福。不知不觉中,我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开始自己尝试搞点创作,但我更喜欢阅读。那巨大的欢乐只有在快乐之中的人才能体会。
书呆子的遭遇并不好,但也不算坏。那一年中考,我偷偷溜回了家,不敢去参加考试。书呆子很难过,很伤心,很沮丧,因为我的一切被父亲不幸言中。父亲痛心地冲着我怒吼:“看吧,看吧,看个够!”
后来,书呆子被一所大学破格录取了。
书呆子没想到,所有与书呆子认识的人都没想到。
书呆子很高兴,因为大学里有很多很多书啊!
书呆子很想做一条书虫,在书中长眠不醒,做梦……
安武林轻轻告诉你:我从小学三年级开始阅读的第一本长篇小说,是我的班主任(北京插队知青)送给我的。之后,就迷上了阅读,走路、睡觉、吃饭、上厕所,都在读课外书。后来获得一个绰号:书呆子。
小学六年级,语文老师出了一个作文题:我的理想。我把自己的理想工工整整写在作文本上:我的理想就是当一名作家。没想到的是,在作文课上,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奚落和嘲讽我一顿,老师的原话是:你撒泡尿照照自己,你那个样子也能成作家?我奋斗了一辈子都没成作家,难道你会比我强?!你祖先的坟上没那股气。
那个时候,我已经开始悄悄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