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坤
【技法指导】
我们学生的生活基本上是学校、家庭两点一线,阅历不深,见识不广,在现实生活中,接触得最多的是一些凡人小事:父母、邻居、亲戚朋友,老师、同学,他们的一笑一颦、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印在你的记忆里,“活”在你心中;他们做的事、说的话虽不起眼儿,却触动着你的情感,影响着你的思想和生活。这些凡人小事随处可见,作文时不必冥思苦想或凭空编造;这些人和事都是从生活中采撷而来,真情实感会自然流诸笔端,用不着去无病呻吟。可见,身边的凡人小事是我们作文材料的主体。
这里我们说的从生活中的小事选取素材,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以小见大”式选材。它是说选取生活中不易被人关注的一些小事,来揭示一个重大主题的选材。一个不易被人注意的动作或现象,一个小小的微笑,一句深情的问候,一个特别的眼神,一个小小的感悟等,都可选来做文章,而且是反映一个大主题的文章。《米粒——谷粒——血汗》一文是一篇高考满分作文。写的是作者被同学请去家里吃饭,他吃饭时发现自己碗里有一颗谷粒,便想起父亲强咽谷粒的往事,父亲曾说:“孩子,这谷粒是咱农家的血汗。”他想起父亲的教诲,接着将碗里的谷粒连同米粒一同畅快地咽进肚里。这篇文章的选材是小小的一颗谷粒,却揭示了一个重大的具有教育意义的和社会意义的主题——要发扬勤俭节约和爱惜每一粒粮食的传统美德。
那么我们作文中怎样才能做到以小见大巧选材呢?
首先要求我们细心观察生活,合理筛选材料。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尤其要注意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一草一木,从多角度多方面去观察,并用心去感受去思考去发现,从中找到共鸣,找到怦然心动,找到富有深刻含义的东西。例如:拾到一片落叶,可以发现它背后深藏着春去秋来、岁月匆忙的道理;树叶把绿意留给人类,把败叶留给土地的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看到农民大伯的手,可以发现,世界正是这千千万万双手创造出来的;劳动是生命的永恒……写作时要注意你所选择的小的材料和你的大的观点有相似性,能统一起来,比如小草——生命力,小蜜蜂——无私奉献等。还要注意写小的材料时不要动不动就跑出来发议论,把小材料写细写透才能更深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除以上两点,还要注意运用的材料具有典型性,这样才不会落入俗套,比如很多同学都在写香气吸人的桂树,而有位同学却写桂花树下默默无闻的酸酸草,就别具一格。再比如作家贾平凹在长篇随笔《我是农民》中,写到当年家中的贫困状况时,也有一个典型的小材料。原文叙述说,家里刚刚有了一点粮食,父亲脸上的皱纹舒展开。看着孩子们吃得饱饱的都睡下,父亲慨叹:“看,娃儿们的屁都有臭味儿了!”一句话给读者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的感受,这里既有吃不上粮食的辛酸,也有父亲养家糊口的艰难,同时也让人看到一缕凡俗的温暖。
二是写作时要注意“以小见大”中的“小”要有价值,要注意挖掘小材料中的闪光点。有人会问,“生活”还分有价值、无价值吗?分!写进文章里就有分别。我曾经布置学生做过一篇以“爱”为话题的文章。一个学生写他扶老太太过马路。这真是一件地地道道的生活小事!细节、语言、动作描写都十分到位,可我只能给他判到70分。为什么?价值太小!就这件事本身而言,当然自有其社会价值,可小学生写写还可以;作为一个中学生,还对“扶老太太过马路”、“你借我一根尺子,我还你半块橡皮”之类的“生活”乐此不疲,可想而知,这样的文章能有多深的思想性?同样的话题,另一个学生写的也是一件生活中的小事:“今天晚饭后,我和往常一样在房间里埋头用功。这时,厨房里突然传来一声碟子被打碎的清脆的响声。我蓦地停下了手中的笔,心头不由一颤:妈妈已经为我刷了十几年的碗了……”接着,他以此为切入点,就写妈妈这些年刷的这近十万只碗是多么浩大的一项工程。记叙、抒情,挥洒淋漓,最后得出了“原来,爱就是一种深沉的责任”的结论,升华了中心,深化了主题,令人信服。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中学生的阅历也在不断丰富。与此同时,我们所熟悉的生活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一些“生活”升值了,一些“生活”贬值了。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慎重。一些连我们自己都觉得“老套”、“落伍”的题材干嘛还要让它们在文章中出现呢?这样的题材,我们又能指望它们有多少新意、多高的境界呢?
生活中有些事情看似平淡无奇,但它却是整个社会的基础,对这些生活素材进行多方面的思考,深入的开掘,就能够从具体的人事景物中概括出人类普遍的感情和抽象的道理。从平凡中见不平凡,从无奇见有奇,使文章的主题得到升华。如作文《习惯》,写自己上学时习惯走老路,生怕走新路耽搁上学时间,有一次自己提前上路,放胆走一回新路。一路忐忑不安,但终于走到了学校。由此感悟到:“我们平时生活中,之所以保持旧习惯,不敢尝试,不也往往是患得患失心理在作祟吗?”再如作文《鲇鱼跑了》,写家人虽然对买来的鲇鱼严加防范,但第二天发现它们还是逃脱了。作者不由感叹:“拼搏中的生命具有不可遏止的力量!”这两篇作文的题材都很平淡,但主题却比较深刻,成功之处就在于深入挖掘!
三是在具体写作上,我们可用如下方法来“以小见大”:
(一)要学会从小事中来表现大主题。这一类的文章往往通过叙写生活中的一件极其平常的事情阐述一个大的事理。台湾著名女作家张晓风的《买橘子的两种方法》就是以小事见大主题的一篇典范之作。这篇文章取材于生活小事——买橘子:“我买的每一个橘子都带梗带叶。而且,我又专爱挑叶子极多的那种来买”,而公公买的却是光秃秃的一点枝叶都没有的那一种。“我”比较看重橘子的观赏价值,而公公看重的是橘子的食用价值。“我”没有自以为是地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公公,而是在说明自己选择连枝带叶的橘子的理由后,又入情入理地分析了公公选择光秃秃的橘子的心理原因。他选没有梗叶的橘子买,是因为梗叶这些东西占重量,买三斤带梗叶的橘子等于少买了一个橘子,划不来。公公这样做、这样想,自有其道理。因为“公公那一代却是从贫穷边缘挣扎出来的,对他来说,如果避开枝叶就可以为家人争取到多一枚的橘子,实在是开心之极的事。他把这‘买橘秘笈传授给我,其实是好意地示我以持家之道。公公平日待人其实很宽厚,他在小处扣省,也无非是守着传统的节俭美德”。正是基于这些原因,“我”没有把自己买的非常满意的橘子拿出来给公公看,而是“悄悄地把自己买的带叶桶柑拎进了自己的卧房”。“我”的举动,“我”的宽容,来自善解人意,然而善解人意则是由于“我”善于换位思考。正如“我”所言,“我对他也对”,真理往往不止一个。这就生发出一个“大”的意旨:为人应善解人意,换位思考,应该有宽广豁达的胸襟气度,这样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要学会从小事物中来突出大道理。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评价屈原的《离骚》“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意思是,就其文字描写来看,不过寻常事物,但是它的旨趣却是极大的。刘燕敏的《一棵核桃树》中写道:“菜地荒了,篱笆没了,门前就多出一棵树。孩子4岁时,去了一次乡下,回来问我:‘妈妈,爷爷院子里有一棵枣树,我们家的这一棵也是枣树吧?……我还真不知它是棵什么树。”农校的一位朋友“审视了一会儿,说:‘这是一棵李子树,一看叶子就知道。”。寒来暑往,它开花了,适逢爷爷从乡下来,对着被我们叫了三年的李子树,十分肯定地说:“傻孩子,李子树什么样子,我能不知道吗?你们家的这一棵是樱桃树。”直至深秋的一天,拆迁丈量的画线员说:“这是谁家的核桃树”“你看看那上面,明明挂着一颗核桃。”“这棵树多次被我们张冠李戴,最后是它用一枚小小的果子,向我们证实了它的真实身份。”文章结尾处,作者由物及人,以核桃树这一“小物”见出大道理:“有时我想……作为一个人,你必须奉献出自己的果实,否则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会真正认识你。”
(三)要抓住“小人物”,表现大主题。这里的“小人物”是指在社会上不出名、没有影响的人。以小人物见大,即以生活中平凡的小人物为叙写对象,通过塑造小人物的形象,揭示其闪光的性格层面,彰显其伟大的人格,折射出底层人民的光芒,喻人以大道理,动人以大感情,从而起到激励、感化读者的大作用。英国作家高尔斯华绥的《品质》中的靴匠格斯拉,“他本人有点儿像皮革制成的人”,“他所做的靴子非常经穿,一时穿不坏的——他好像把靴子本质缝到靴子里去了”。他虽然很穷困,但他恪守职业道德,他一生中只做一件事,也就是制作靴子。他用最好的皮革,不惜时间,不让别人插手,废寝忘食,不预收工钱,“经常断炊”。他把做靴子这件事做到尽善尽美,宁肯饿死也不愿降低靴子的质量。他认为他是最懂得靴子的人,可是顾客要的是时髦,这些最终导致他生意下滑,直到饿死。他身上表现出了底层劳动者的诚实敬业和高尚的劳动道德。作者通过这个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形象,揭示出了深刻的大主题:小说以工业垄断对手工业作坊的冲击为背景,客观地描写了手工业者的生存危机,赞扬了靴匠格斯拉恪守职业道德,宁可饿死也不肯偷工减料的高尚品质,表现了对底层劳动者的尊重;同时作者借这个形象,揭露了工业革命、市场竞争带来的商业诚信危机。
(四)以小细节来支起文章的主干。细节是对人物、环境的某一局部的具体描绘,或是对情节发展中某一细微过程的形象展示。“写一个人物,就要仔细描写出这个人物的形象、性格、精神状态……这一切,都必须用细节来显示。”(夏衍《给一位青年作者的信》)写作比较短小的文章,一个细节就能成为一篇文章的主干;一个精彩的细节,也能成为揭示文章主题的关键。丁海珍在《一笑》这篇文章中,于一瞬间敏锐地捕捉住了“灿烂的微笑”这个细节,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干,富有诗意地对其进行了描写。文章以看到一期封面有一幅题为“微笑的花”的画和附有胡适小诗《一笑》的《读者》为切入点,由小诗的触动引起了“我与微笑的一段缘”的回忆:初三毕业前,“我”与几位同学去一所师范类专科学校面试。在“我”准备进行最后舞蹈测试时,心情非常紧张,“手心渐渐渗出了汗”。“我”前面一位参加测试的考生,步伐轻盈,动作优雅,但在跳到高潮时突然摔倒了。她的失败令“我”惴惴不安,“可是当我们在练功房门口擦肩而过的一刹那,她抬头给了我一个灿烂的微笑,鼻翼微皱,嘴角稍稍上扬,没有丝毫怯懦与沮丧的微笑。这笑是如此纯美……我已不再紧张压抑却充满了信心和力量。我边唱边跳,歌声与舞步是如此地和谐,而展现在我眼前的始终是一个灿烂、纯美的微笑”。后来“我”以很高的分数接到了这所学校的合格证,“我笑了,为那个微笑而笑了”,“那个微笑一直留在我心里”。行文至此,作者对这一细节进行了升华:微笑,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是再简单不过的了,但我们身边的人却可以从中得到安慰和鼓励。把你的灿烂微笑散发到周围,让微笑去告诉身边的朋友:“我只想在你的理想和希望中,为你增添一份鼓励;我只想在你的生活出现疲惫和失意的时候,能给你一点力量和希冀。”本文以“灿烂的微笑”这一细节作为主干,并通过这一小小细节揭示出了一个大的主题:至真、至善、至美的微笑能消除人的疲惫和失意,能给人以力量和希望。
【名家走笔】
受伤的核桃树
文/马国福
老家院里有几棵核桃树,每年春夏之交,长得枝繁叶茂,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没事的时候我就数树上的花朵,看看今年到底能结多少核桃。数不胜数的花让我心里暖暖的,今年核桃肯定能够大丰收。我望着核桃树,脸上是丝毫掩饰不住的对丰收的渴盼表情。
核桃刚成形的时节,邻居家馋嘴的小孩经常趁我们不注意的时候,用石块、长棍将我家伸出墙外的核桃树一阵乱打。等我出门时,他们早已跑得无影无踪。看到地上打落的树枝和叶子,我很心疼。毕竟果实还没成熟不能入口啊。再看看被打伤的核桃树,有的树枝被打断了,歪歪斜斜掉了下来,有的枝丫主干被打断了仅仅连着一点点树皮,有的核桃皮被打烂了,惨不忍睹。我很痛心地叹息道:“完了,今年的核桃肯定减产了!”站在一边的父亲却笑嘻嘻地说:“这是好事啊,这是好事!”我弄不懂,父亲到底是什么意思。父亲说:“等秋天收核桃的时候你就明白了。”语气平和坦然,一点都没有责备人家的意思。
此后,经常有不懂事的小孩子光顾我家,趁我们不在家或者不注意的时候袭击我家的核桃树。我想出门拦阻时,总被父亲劝住:“由着他们吧,实际上他们在帮我们的忙呢。”父亲如此宽宏大量,我也不好再说什么了,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由着性子用石块、棍子和我家的核桃树亲密接触。
快到秋天收核桃时节,我发现我家的核桃树遍体受伤,几乎没有一根完整的树枝。同时,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被小孩子打过的核桃枝上的核桃比没有打过的树枝上结的核桃大多了,而且结的果实也比一般的多。核桃成熟后一尝,果然受伤的核桃比没受伤的核桃可口得多。这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便向父亲请教其中的原因。
父亲解释说:“核桃树的脾性和一般的果树不一样,越是使它的枝丫受伤,它长得越茂盛,果实越香,而且第二年比第一年更好,尤其是正在结果成形的时候受的惩罚越多越利于结果。”吃了多年核桃,我从没深究过其中的奥秘,父亲的一席话使我恍然大悟。
第二年挨打的那些枝丫长势比第一年还茂盛蓬勃,花开得更艳更密。
我在想,这个植物界的道理同样适合我们。一个人如果在适宜的方式下受到更多的痛苦、灾难、挫折,他生命的枝头结的果实将会比顺境中结出的果实更甜更香些。好比成功不一定要经历失败的过程,但可以肯定在失败的逆境中人的潜力比在顺境中发掘得更深些,更大些。
于自然界而言,或许命运更喜欢垂青那些伤痕累累却又倔强地迎着灾难和风雨生长的种子;于人生而言,或许命运更喜欢将最丰硕的果实馈赠给那些含着泪微笑的灵魂。
【特色剖析】
这篇文章写作上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采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文章以小见大,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平常事,说明一个深刻的人生道理。作者用一双善于发现生活的眼睛,细心观察事物的发展进行思考,闪出智慧的灵光。巧设悬念,对父亲的话语的不解,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产生寻求问题答案的动机,结果引出一个出人意料的结果——受伤的核桃树结出的果实会更多更甜。没有经历风雨的小树是成不了材的,没有饱受严寒的梅花是开不艳的,没有经过琢磨的玉石永远只是一块石头。许多家长在实际生活中,常常习惯把孩子揽在怀里,不肯让他们受一点委屈、经一点风雨,所有的事都替他们准备,甚至包办了。那样就造成了孩子的依赖心理,剥夺了孩子的独立能力和自我发展的机会,从而造成他们的人格缺陷。任何人都有一定的潜能,我们要给孩子锻炼的机会,让孩子在锻炼中成长。“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风雨,是你成长的助长剂;挫折,是你前进的发动机。我们只有在磨砺中才可能锻造出锋利的剑,只有在敲打中才能铸就坚硬的钢材。
【病文展示】
凡人小事
张 敏
在我上学的必经之路上有一位修自行车的老人,大家都叫他“歪老头”。其实我也不是太清楚他为何有这样的绰号,但若要仔细观察,也不难发现:在他苍老的面颊下,那双干裂发紫的嘴明显与其他器官不协调。因为嘴是歪的,而且他讲话时也因嘴歪的影响,含糊不清,让人不禁想到初学言语的稚童,但他完全没有那么可爱。(开头一节再作处理,作者采用的是落入俗套的记叙文中的“顺叙”写法,不妨采用“倒叙”或“补叙”的写法,这样,开头可以设置悬念,紧扣读者心弦。)
这个“歪老头”,我对他没有什么好感,他给我的印象不过是一个面貌丑陋、言语含糊、面色并不和善的糟老头。我几乎没有在那修过车,连借气筒也是少之又少。(此处作者可以抓住“修车人”的面部特征细写,突出“修车人”的与众不同。)
有时我们生活中常常会发生一些意料不到的事,这不也轮到我身上了。那天早晨,我匆匆整理好书包,骑着我那辆“忠诚”的“小毛驴”准备去上学时,不幸发生了:可恶的车胎竟然以“自爆”来回应我对它的信任!我环顾四周,发现平常那些修车的都还没出摊,也是,这么冷的天谁会这么早就出摊呢?想想,我郁闷的甩了甩头。咦?那不是……
我在毫无办法的情况下,只好把自行车推到“歪老头”的修车摊前,不情愿又很无奈地直视他扬起的脸。他没有说什么,将手从黑色的大衣口袋里拿出来,使劲搓了两下,接着拿起身边那些金属工具,开始了他的工作。
“这鬼天气,真是冷!”我我站在一旁,跺着脚,拼命地搓手。我偏过头,我没有过多地去在意那张面孔,而是将目光紧紧的锁定在了那双老手上。心,一下子被揪住了……注意到了那双拿着扳手、冻得紫黑的手,那些经历风霜的纹理在他的手上纵横开去,让人看了不经有一种触目惊心的感觉。(此处作者对“修车人”手的描写不够,请再处理,进行逼真的、细致入微的精雕细刻……)
这老人修的很仔细,过了好大一会,他才缓缓的站起来,揉揉自己的膝盖,然后挥手示意车子修好了,可能是因为他说话含糊,所以习惯用手势代替语言吧。我赶忙掏口袋去找钱,翻遍了几个口袋才找到了两三个硬币,因为以前很少修车子,也不清楚要给他多少钱。
我心想,他这么早就起来,况且还没有其他修车人,他一定会向我要双倍的价钱。他见我掏钱,手挥动的幅度更大,嘴里含糊的说着什么,我也没有听清楚,以为他嫌少,又从包里找出一张十元的,一并塞给了他。没想的他激动地把钱推了回来,脸变得又红又紫。(让同一细节在文章中多次出现,不仅可以使文章在结构上显得更加完整清晰,一唱三叹、且文且咏的写法还有利于拨动人物的情感之弦。此处,作者应抓住“修车人”的手进行反复叠现的处理。)
推来推去,他只从我手里拿起一个硬币,从他含糊的言语中我隐约听到:“这姑娘……我这么早出摊不是为赚钱……快上学去吧……要好好学习啊……”从那以后,每当我经过他的车摊,总会向她微笑、点头,因为在我的心里,他那含糊的言语已化成动听的音符,干枯的双手同时也折射出他美好的心灵。(结尾还仅限于老人的事,作者并没有从这个小事中发掘深刻的主题,也没有小中见大,因此这篇作文的立意很显得一般。)
【修改意见】
这篇文章从生活中选材,选材的角度也较小,小作者选取了生活中一位平凡的人——修车的人;一件普通的小事——修车;刻画了一位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修车人,颇具一定的真情实感。但是文笔还比较稚嫩,文章需要升格修改。一是人物形象刻画显得笔力分散,作者没能将描写集中于主题的表达之中,如文章中“修车人”的肖像、神态、言行及“我”的心理刻画不够;二是细节描写不够细,作者仅是抓住脸部的肖像及语言来客观地描写,细节描写还没到位,本文作者可以抓住“修车人”的手这一细节来刻画人物,且要贯穿全文,反复出现点染,表达中心,这样可以以细节见大,来突出小事的不平凡意义。
【成功升格】
凡人小事
张 敏
长这么大了,我从没有见过这样的人:那张因恼怒而涨紫的面孔,那双枯朽、了无生气的老手。我看到这些,心,一下子被揪住了……
在我上学的必经之路上有一位修自行车的老人,大家都叫他“歪老头”。其实我也不是太清楚他为何有这样的绰号,但若要仔细观察,也不难发现:在他苍老的面颊下,那双干裂发紫的嘴明显与其他器官不协调。因为嘴是歪的,他的脸也像是呈现出骇人的“两极分化”,一侧脸被嘴扯得皱纹略少些,而另一侧则密密地布满皱纹。而且他讲话时也因嘴歪的影响,含糊不清,让人不禁想到初学言语的稚童,但他完全没有那么可爱。
这个“歪老头”,我对他没有什么好感,他给我的印象不过是一个面貌丑陋、言语含糊、面色并不和善的糟老头。我几乎没有在那修过车,连借气筒也是少之又少。
有时我们生活中常常会发生一些意料不到的事,这不也轮到我身上了。那天早晨,我匆匆整理好书包,骑着我那辆“忠诚”的“小毛驴”准备去上学时,不幸发生了:可恶的车胎竟然以“自爆”来回应我对它的信任!我环顾四周,发现平常那些修车的都还没出摊,也是,这么冷的天谁会这么早就出摊呢?想想,我郁闷的甩了甩头。咦?那不是……
我在毫无办法的情况下,只好把自行车推到“歪老头”的修车摊前,不情愿又很无奈地直视他扬起的脸。他没有说什么,将手从黑色的大衣口袋里抽出来,使劲搓了两下,接着麻利地拿起身边那些隐隐泛着寒气地金属工具,开始了他的工作。我站在一旁,拼命地搓手,对着手哈气,冬天的早晨真是冷!我偏过头,注意到了那双拿着扳手、冻得紫黑的手,那些经历风霜的纹理在他的手上纵横开去,深深地口子被黑色的异物填满,让人看了不经有一种触目惊心的感觉。
这老人修得很仔细,过了好大一会,他才缓缓的站起来,揉揉自己的膝盖,然后挥手示意车子修好了,可能是因为他说话含糊,所以习惯用手势代替语言吧。我赶忙掏口袋去找钱,翻遍了几个口袋才找到了两三个硬币,因为以前很少修车子,也不清楚要给他多少钱。不过看他刚才忙活成那样,这几个钱应该解决不了问题。他见我掏钱,手挥动的幅度更大,嘴里含糊的说着什么,我也没有听清楚,以为他嫌少,又从包里找出一张十元的,一并塞给了他。没想的他激动地把钱推了回来,脸变得又红又紫。我的眼神在一次被聚集在他那干枯的双手上,钱被他推回来的瞬间我碰触到了他的手,那是一双怎样的手啊!没有温度、没有血色,仿佛只是个工具,一个他用来为别人付出的工具。那是一双我长这么大以来,第一次感觉不到柔软的手,我的内心波涛汹涌……
我心想,他这么早就起来,况且还没有其他修车人,他一定会向我要双倍的价钱。最终他只收了一个硬币,从他含糊的言语中我隐约听到:“这姑娘……我这么早出摊不是为赚钱……快上学去吧……要好好学习啊……”眼角有湿润的感觉,好像要结冰了。如果那感动的泪结成冰,能否将那老人善良的内心真实地呈现在我的眼前?从那以后,每当我经过他的车摊,总会向她微笑、点头,因为在我的心里,他那含糊的言语已化成动听的音符,干枯的双手同时也折射出他美好的心灵。这样一个平凡无奇的人物用他的行动向我诠释了什么是——不平凡!
【特点剖析】
这篇习作经过一番修改,调整了第一节,首先把修车人的手放在篇首,采用了记叙文中“倒叙”的写法,设置了悬念,为下文埋下伏笔;行文中,作者在语言上又作了调整,不仅大肆笔法渲染、刻画了“修车人”的面部表情、动作的细节,而且浓墨重彩地刻画这双与众不同的手,并使之贯穿全文,同时伴随着作者的心理刻画,使文章有血有肉,富有真情实感。结尾处作者又插入适当的议论、抒情,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成功地运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
[作者单位:安徽省临泉县阜临路阳光家园5-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