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汉余
一、考场作文典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今年我校的菊花展又举行了。满眼的菊花,引发几个同学丰富的联想,一同学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另一同学说:“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第三位同学说:“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第四位同学说:“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菊,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想象?结合你的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注意]①自拟题目,选好角度,确定立意。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二、写作思路点拨
设题基于两点考虑,一是沿用了浙江卷近三年来的作文题型——新材料作文,这种题型既能体现新课程理念,试题具有开放性,让学生有发挥的余地,能尽量让学生有话可说,又有严格的限制性,不能脱离材料的内涵和范围;二是告诉学生作文反映生活,源自生活。有些同学常觉得写作文无话可说,其实只要你时刻留意生活的点滴,作文就会有永不枯竭的泉水,从而提倡并引导学生关心生活。
试题材料列举了四位同学的话,也就是四句诗。要理解材料的内容,就要理解这四句诗的内涵,这是第一步。第一个同学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的诗句,菊是孤傲、隐逸、悠然的象征;第二个同学的“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是宋郑思肖的诗句,这里的菊花成了坚贞高洁、坚持理想的象征了;第三个同学的“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他借菊咏怀,表达自己的战斗豪情;最后一位同学的“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是杜甫《九日》中的诗句,他对花抒发感慨,菊花成了感时伤怀的象征。
第二步,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作文阐释语虽有“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想象”的开放性话语,但作文注意事项中有“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的严格的限制,所以第二步是考生从四种象征义中选择一种感触最深而自己又有东西可写的来构思立意。
这两步是审题立意。在审题立意时还需注意一点,材料中第四位同学说后没有“……”了,也就是材料只提供了四种联想,考生“不得脱离材料”四种“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如果有了“……”,那就可以不限于四位同学联想所体现的象征意义了。
三、优秀作文点评
【示例1】
菊傲
浙江新昌中学高三(3)班 俞彬彬
菊之傲,在乎“宁在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说起傲,花中自属菊为先。她的傲,是清高,是宁死不屈,更是对自己的坚持。世间浊物,何曾入她法眼?
如果说起乔达诺·布鲁诺这个人,想必我们都不陌生。他不愿坠入神学宗教的污浊,不愿在这暴政的统治中随波逐流。尽管他最后在宗教法庭的监狱里被囚禁了六年之久,于1600年2月16日在火刑柱上被活活烧死。但他坚贞的精神却已随着他的骨灰永存人间。
我想,在教廷的强迫与世人的唾骂中,他是否动摇过?应该是没有吧?他那颗像菊花般高傲的心怎会屈服在世俗的淫威下,他辗转四地,仅仅只是因为不接受他人的信仰。他那么骄傲,纵然流离失所,也要活出自己。在这场与传统宗教的斗争中,他流芳百世。
菊,多么高傲的一个字。也许有人会说单单为了这傲抛弃一切有些不值,但傲然挺立于世间,便是菊之君子存世的意义。
曾有一位企业家,她在年轻的时候,经营一家超市,生活富足。怎奈,天有不测风云,她的丈夫外出进货时遭遇了车祸,她含泪卖掉超市,她家从一个“富裕之家”跌成了“五保户”。这巨大的落差,她为了家庭忍了下来,但在儿子问她为什么不多买点菜,反正下个月又会有别人送钱时,她沉默了。那个晚上,她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她是多么骄傲的一个人啊!她一直都是挺着腰板做人,她在第二天早上悄悄去民政局退了“五保户”的待遇,接着开始创业与奋斗,最后,她成功了。
总有一些人,是因为坚持着自己的骄傲而活下去,就像菊一样。纵然根茎是那么地细短,也要托着花盘,傲然挺立。它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它的高洁,它的傲骨,总让无数人为其侧目,为其倾倒。
秋风萧瑟,人已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而学校中心广场的菊花依旧笔直傲立。他们要为深秋画上属于自己的一点,他们簇拥着,他们坚持着,用他们骨子里与生俱来的傲气!
点评:本文作者抓住第二位同学的联想来构思文章。他没有刻意地要用规范的议论格式来论述什么观点,而是采用散文化笔法,饱含感情地展开。由对菊的认识自然情不自禁地赞美布鲁诺像菊般高傲的心不肯屈服在传统宗教的淫威下,赞美女企业家高傲地拒绝坐享五保户的待遇,挺着腰板创业奋斗,文章不枝不蔓,始终围绕灵魂——菊的傲然挺立。在概述两个事例的过程中,作者又不着痕迹地议论抒情,表达自己的感悟。文章最后拿人在秋风萧瑟中“瑟瑟发抖”来反衬菊的“依旧笔直傲立”,自然圆合。
【示例2】
淡然生活,体味幸福
浙江新昌中学高三(10)班
俞颖颖
秋风瑟瑟,校园里各形各色的菊花悄悄绽放。放眼望去,这片花海不禁让人联想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诗,这句诗是陶渊明平淡生活的真实写照。
陶渊明退出尔虞我诈的官场,选择独自隐居山林,或许很多人无法理解这种放弃名利、过平淡生活的选择。但渐渐地,人们会发现,过度地在乎名利只会让人疲惫,甚至渐渐失去自我。既如此,为何不看淡这一切名利,淡然生活,体味其中的幸福?
“十年沉寂,从未被遗忘。一曲出世,爱他的人都醒了。”已经多年不出新歌的朴树终于露脸,只为了和韩寒共谱一曲《平凡之路》。十年前,朴树在事业巅峰时期,拥有过一切名誉和金钱,但他选择了沉寂,开始了行者的生活,先后去了西藏,去了青海的可可西里,去了云南等地。
在事业巅峰时期坚持下去,或许会获得更多的名利,但朴树毅然选择了沉寂。因为他看淡名利,因为他知道坚持下去只会让烦恼越来越多,只会让自己渐渐迷失其中,为名利,为公众的舆论苦苦折磨,生活的快乐越来越少,所以他决然退出喧嚣的娱乐圈,当一个行者,四处游走,贴近自然,感受自然无与伦比的美丽,体味这淡然生活的幸福。即使最初自己的选择不为人所理解,他也未曾动摇过,未曾被那浮华的名利所吸引。
而回过头想想我们真实的生活中,太多人为了追求名利,甚至不惜耍尽各种手段。娱乐圈是最典型的地方,太多刚出道的朴实的新人为了出名,为了竞争,不惜制造各种绯闻来炒作自己,捧红自己。在这追逐名利的途中,他们渐渐迷失了自己。正如瓜子,不炒一点香味也没有,可是过度地翻炒后就变苦了。官场上,某某官员因某某事而接受贿赂的事件层出不穷。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早已忘记“清廉”二字。可这样的生活,真的是他们想要的么?在追逐名利的途中,他们渐渐迷失了自己,他们感到了疲惫,各种烦恼的折磨让他们觉得痛苦。
既然如此,何不看淡这一切名利,选择淡然生活?正如朴树的《平凡之路》唱的“我曾经拥有这的一切,转眼都飘散如烟,我曾经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所以,我们还是像菊那样生活,体味其中的幸福吧。
点评:本文抓住第一位同学的联想构思文章。作者通过分析用反问提出文章观点“为何不看淡这一切名利,淡然生活,体味其中的幸福?”,然后采用正反对比的论述方法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较有说服力。先用点例,以朴树的淡然享受生活正面论述观点;后用面例,以现实生活中太多人争名逐利以致迷失自己的泛例来论述观点,在反面论述中又自然用了比喻论证,“正如瓜子,不炒一点香味也没有,可是过度地翻炒后就变苦了”,形象生动,很有说服力。本文比起上一篇更具议论色彩,但由于作者所用事例很接地气,所以读来让人很有亲切感。
不足是文章论述有点匆忙,缺乏深度。
四、课外作文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2014年11月4日,第六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决赛开幕式在北京工业技师学院举行。在会场,一个看起来很沉稳的男孩代表参赛选手进行宣誓,他的一举一动时刻吸引着媒体记者们的眼球。他就是周浩。周浩有足够让人惊讶的经历。3年前,他从北京大学退学,转学到北京工业技师学院,从众人艳羡的高材生到普通的技校学生,从北大生命科学研究院人才储备军到如今还未就业的技术工人。这样的身份转变,就足以让人不敢相信。周浩这样做了,并且谈起当年的决定,“毫不后悔,很庆幸”。(11月17日《中国青年报》)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注意]①自拟题目,选好角度,确定立意。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作者单位:浙江省新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