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洲
腊月二十七,临近春节,家家户户,热热闹闹,等待着新一年的到来。两个身影穿梭在寂寞的巷中,探寻着这清冷小巷背后的秘密。
文冲,位于广州市黄埔区大沙地东3公里,属大沙镇。宋末,从化钱江洞居民迁此建村,从形成至今有800多年的历史了。时名乌冲,方言谐音雅化改为此名。分为东坊、西坊和龙船坞。
12间陆氏宗祠错落在文冲的大街小巷间,多是锅耳式青砖石脚的古屋。
最古老的绶亭陆公祠已经有500年的历史了,它原来是右有客厅、左有花园的,但现在只能看到作为厨房的耳房,这种结构在南粤已是极为罕见的了。
陆氏大宗祠是文冲最大的祠堂,是陆氏总宗祠,建于1672年。宗祠最外面是花岗石铺成的路面,大门两侧的两根花岗石柱挺立着,三米多高的枣红色木门向人们展示着它的宏伟气派。大门外屋的屋梁上有许多花鸟人兽的彩绘,屋内是落落的大厅,梁下仍是精细的水墨画。
7间家塾虽然大门已经沉封,但仍然把当年浓郁的教育风气体现的淋漓尽致,据老村民说,这里曾经出了不少进士,这些家塾有着不少功劳。这7间书院都有着它们好听的名字,它们分别名叫:权英、传亭、三锡、冲彝、鹤浦、意轩和汗章家塾。
此外,陆氏大宗祠旁,绍山书院是至今村里唯一保留的书院,青砖灰瓦,落落大方。当地人告诉我们,家塾是普通人家孩子的学堂,书院则是富家子弟的学习场所。
东坊大街虽然距离不长,但悠久的历史,让它的文化底蕴源远流长。她,像一位年迈的妇人,为我们讲述着广州的风雨历程。
村中的池塘颇多,似乎为这古色古香的村庄增添几分点缀。古建筑群一座连接著一座,窄巷清幽,灰砖青石,阡陌交通,本是一番幽静祥和,却与远处拔地而起的楼厦形成巨大的反差。
伫立在文冲牌坊前,红色的横幅上黄色的大号黑体字扎入眼帘。城中村改造,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据资料所示,由于著名楼盘的进驻迅速提升了这一带地皮的价格,而村中的池塘、宗祠也正在酝酿着改造的大动作。然而,时代的变迁却给村民们的生活带来了变化:屋舍不再俨然,碎石堆中那个大大的“拆”依稀可见;古色古香的家塾披上横幅,红纸黄字在清一色青砖中显得格外刺眼;许多古建筑淹没在拔地而起的现代楼房中,狭长的巷子更显狭窄。
提及城中村改造的问题时,村民们情绪比较激动。主要归纳出原因有:
(一)改造方案不公平,完全没有考虑到村民的合法权益;
(二)面对“钉子户”,当地政府并没有遵循他们的意愿,而是采取断水、断电、断清洁工的方法驱赶;
(三)保护传承文冲独特的传统文化。
双方陷入对峙,只有一墙告示和一纸公告在阐述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