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作家萧伯纳作品中体现的基督教文化

2015-03-19 14:23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萧伯纳耶稣基督教

苏 静

剧作家萧伯纳作品中体现的基督教文化

苏静

基督教自产生以来一直主宰着西方文化,而且还通过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充分地影响西方文化中哲学与科学的发展。[1]因此基督教文化也是西方文学精神的重要构成因素,对西方作家的思维方式和西方文学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基督教文化中的主题在许多西方作家的作品中都有体现。本文将以剧作家萧伯纳为例。

基督教文化主题;萧伯纳;剧作品

萧伯纳是爱尔兰著名的剧作家、批评家和社会改革家,他被读者认为是英国戏剧史上除莎士比亚外最著名的剧作家。他一生共创作了五十一部戏剧,涉及喜剧、悲剧、讽刺剧、哲理剧、社会剧,[2]覆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T·S艾略特认为:“我们的艺术正是形成和发展于基督教中……我们的一切思想也正是由于有了基督教的背景才具有了意义。一个欧洲人可以不相信基督教信念的真实性,然而他的言谈举止却都逃不出基督教文化的传统,并且必须依赖那种文化才有其意义。”[2]基督教是西方文化的重要构成因素,为西方作家酿就了深厚的情感底色。自中世纪以来,基督教对西方作家的思维方式、艺术理念、价值观念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萧伯纳出生于1856年,在他的儿童时期,每个星期天都要去爱尔兰的圣公会教堂做礼拜,要上一个小时的主日学,这样的经历让他十分厌恶。萧伯纳的父亲是一个新教徒,他把儿子送到都柏林的韦斯利教派学校读书。每天早上所有的寄宿生都要接受宗教的熏陶,而萧伯纳是走读生,有迟到的权利。到了15岁,他曾经给某杂志写过一封信,表明自己是无神论者。长大后,他的思想发生了些许变化:他承认耶稣在世界上所产生的影响;承认耶稣在当今时代还是一个活跃的、生气勃勃的力量;认为人类只有一个办法能逃脱灾难和痛苦,那就是贯彻耶稣基督的意志;认为对上帝的真正信仰对现代人来说是必要的。[2]基督教文化中爱、救赎、死亡的主题在萧伯纳的作品中都有体现。

一、爱的主题

耶稣提倡爱应该广施于人,应从言行上接近弱者、病人和遭轻视的人,给弱者带来力量,给一切无所适从者带来希望。耶稣对穷人特别关照,他首要的祝福都是给穷人的,而萧伯纳与耶稣有一些相似性。萧伯纳曾有一次在信中说:“唯有儿童的贫穷是值得重视的贫穷。曾在幼年度过贫穷生活的成年人永远不能忘记贫穷的冷酷。”[2]他的父亲做过法院的小官吏,收入微薄,后来离开法院做粮食生意,但酗酒成性,无力养家,萧伯纳十五岁就开始工作。作为低级职员的工作职责是每星期二都要外出收取房租,这使他亲眼看见了贫富差距和贫穷等社会问题。后来他到伦敦投奔母亲,在开始的九年中,他几乎一无所有。当他进入戏剧创作后,把关注的焦点对准了那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穷人。

曾斩获奥斯卡八大奖项的电影《窈窕淑女》改编自萧伯纳的《卖花女》。在剧中,萧伯纳塑造了一个贫穷粗俗却自尊自爱的卖花姑娘伊莉莎。她从未因为自己的贫穷和社会底层的身份而放弃自尊,在接受了六个月的语音训练后,她的身份突转,社会地位提高,但她仍旧不愿意依赖别人,坚持要靠自己创造未来,身份卑微的卖花女有着独立而高贵的灵魂。

在社会问题剧《华伦夫人的职业》里,萧伯纳揭示出娼妓存在的原因不在于女性的堕落或男性的放荡,而是贫穷的女人被人瞧不起,不得不通过这样的方式保持她们肉体和精神的统一。[4]通过华伦夫人与女儿薇薇的对话,观众可以了解华伦夫人的过去,她并不是开始就从事这种职业的。她有三个姐妹,其中两个姐妹做了正经人,但她们的下场却是悲惨的。她的另一个姐妹利兹把她引上了这条路,后来她当了老板,在几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妓院。靠着这些收入,她把自己的女儿送到剑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过上等人的生活,使她免受自己所遭受过的苦难。在华伦夫人的观念里,“……给人家当奴隶,你还怎么能保持自尊心?一个女人没有自尊心还有什么价值?”[1]正是由于贫穷,使华伦夫人和其他像华伦夫人一样的女人走上了出卖自己的人生道路,卖淫的根源在于贫穷、不幸。[3]

二、救赎的主题

在基督教文化中,只有忏悔自身的罪孽,经过苦难的净化,才能得到救赎。基督教信徒信奉忍耐此世的痛苦,将换得死后在彼世界的无尽幸福。基督教文化指向的未来理想国——“天国”,在政治上,是在世界范围内,人人享有平等权利,充满信仰、自由、博爱而无战争的共和国;思想特征是至爱至善的;在经济上,奉行互利自给的政策。[3]

萧伯纳在多部剧作中有力地攻击了现存社会制度的种种弊端。他所代表的“费边社会主义”也描绘出一个理想国的蓝图,主张生产资料社会化,平均分配,收入平等。“放弃一切财产,让它成为公共产业的一部分。使你的工作和金钱的报酬脱离关系。如果你使一个孩子挨饿,你就是使上帝挨饿。”在他的一些作品中呈现了一个理想社会,它是对人类终极目标的关怀,也是费边社会主义一直以来的追求。

在《华伦夫人的职业》的最后,薇薇选择与母亲分道扬镳,依靠自己的能力生存下去,不仅是与老鸨母亲决裂,更是与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面目(“社会希望你成为体面的人,不管你干的是什么事情,社会并不深入追究的你利益来源”[2])决裂。薇薇所代表的“新”女性,不仅是女性意识上的觉醒,更是灵魂上的救赎。在《英国佬的另一个岛》中,萧伯纳更是借克干神父的话道出了他心中的理想国,是与“天国”具有相似性质的国度,是人人享有平等权利、充满信仰、自由的理想化生存状态,是人类得以救赎的圣地。只有在理想国里,人们才能从悲惨的人生中得到救赎,如同到达了“天国”这个至善至爱的世界,获得了彼世界无尽的幸福,人人享有平等的权利和自由。这是萧伯纳的理想,也是基督教文化中一直追求的主题。

三、死亡的主题

自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受死之后,“死亡”在西方文学中有了全新的含义,死亡只是肉体的灭绝,复活是灵魂的重生和永恒。

法国女英雄贞德牺牲500年纪念日这天,萧伯纳在广播谈话节目中说道:“……因此,在论及贞德与基督耶稣这样的人物时,不要只想到耶稣是被钉死的,而贞德是被烧死的。而是应该考虑,这些人有什么样的品质,值得我们在他们去世500年、1900年以后仍然在谈论他们。”[4]

贞德是英法百年战争中法国著名的军事家,在十六岁的时候,她声称受到了“上帝的启示”,成功地解放了被英军包围的奥尔良,最终在战争中被俘,由英格兰当局控制下的宗教裁判所以异端和女巫罪判处火刑。

萧伯纳笔下的贞德有着非同凡人的勇敢和机智,英勇善战,无所不能。在抗击英国侵略者的战斗中被箭刺穿了喉咙,但她最终把英国入侵者赶出了法国。在阴森的宗教法庭上,贞德受教会法官的蛊惑,在悔过书上签了字。但是,当她识破了宗教法庭的诡计之后,毅然选择了火刑架。

萧伯纳指出,贞德“事实上是基督教最早的殉教者之一”[4]。在这部剧作中,萧伯纳热情地讴歌了以贞德为代表的正义的力量以及来自人民的力量;讽刺了国王贵族的懦弱与无能以及教会的自私和虚伪。贞德虽与耶稣的命运不一样,存在的时间也相隔甚远,但都扮演着“救世主”的角色其生命都夭折于普通人的罪孽中。在民众的心里,他们的精神都得到了永生,灵魂都得以复活。

[1]Abbott·Anthony S,Shaw and Christianity,New York:The Seabury Press,1965.

[2]T·S艾略特.基督教与文化[M].杨民生,陈常锦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

[3]弗兰克·赫理斯.萧伯纳传[M].黄嘉德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

[4]何其莘.萧伯纳和他的社会问题剧[J].外国文学,2000.

[5]黄嘉德.萧伯纳研究[M].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

[6]理查德·塔纳思.西方思想史[M].吴象婴,晏可佳,张广勇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7]王莹.论萧伯纳戏剧的基督教渊源[J].河南大学学报,2005.

[8]王佐良.英国文学论文集[M].外国文学出版社,1980.

[9]萧伯纳.华伦夫人的职业[M].贺哈定,吴晓园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10]易晓明.意义与形式[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丁金荣

I106

A

1671-6531(2015)02-0019-02

苏静/湘潭大学在读硕士(湖南湘潭411100)。

猜你喜欢
萧伯纳耶稣基督教
萧伯纳幽默化解打击
萧伯纳与小女孩
基督教中国化的神学思考与实践
明确路向,践行基督教中国化——以福建基督教为例
一次弯腰等于十八次弯腰
萧伯纳戏猜年龄
萧伯纳戏猜年龄
我对每个人说再见
英国耶稣受难日
种类型的“基督教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