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咨询:做你自己的哲学顾问

2015-03-19 21:02:10伏爱华
池州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人生哲学诺夫哲学家

伏爱华

(安徽大学 哲学系,安徽 合肥230039)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哲学,比如对幸福、伦理、意义、价值等的思考和看法,只不过很少有人能够有机会或有时间坐下来好好思索一下其中的要点。而有些人有意识地这样做了,并通过进一步地研究和探讨使其理论化、系统化,因而成为哲学家。当然,并不是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哲学家,但了解自己的人生哲学能够帮助我们预防、解决或处理生活或工作中的许多问题。因为我们是在生活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人生哲学的。哲学咨询就是通过古今中外的哲学家对人生和世界全面而深刻的洞见,帮助我们进一步地明确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通过对话——无论是自我对话还是与他人或文本对话——和有效地自我思考,不仅丰富、充实了自己的人生哲学,而且探索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这些足以为我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提供处理问题的最佳途径。因此,哲学咨询的核心价值是:帮助我们成为自己的哲学顾问。下面我们从理论指导、方法指导和意义指导三个方面来考察哲学咨询是怎样帮助我们成为自己的哲学顾问的。

1 哲学咨询的理论指导

哲学咨询是一个相对较新却又发展很快的哲学实践领域,源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欧洲,创始人是德国哲学家阿肯巴哈(Gerd Achenbach),90年代开始在北美发展。尽管在很多人那里,哲学与实践是两个毫不相干的词语,但哲学家们一直致力于将哲学应用于日常生活。如古希腊的苏格拉底,终日在广场上与人辩论,帮人形成诸如美德、公正、自省等思想,即所谓的“助产术”。再如先秦的孔子,也是通过对话为其弟子解疑答惑。因此,最初的哲学就是一种生活方式,而非学术教条;是一门不仅用于研究而且用于实践的学科。美国哲学咨询协会创办人及主席马瑞诺夫(Lou Marinoff)指出:“只是大约在上个世纪,哲学才完全成为象牙塔内研究的深奥学问,充满理论洞察力却缺乏实践应用”[1]8。美国新实用主义哲学家理查德·罗蒂在其《哲学与自然之镜》中讨论笛卡尔的认识论时指出,正是从笛卡尔开始,哲学超出了古代哲人追求的那种实践智慧而成为专业性的研究。“从那时以后,敞开了哲学家去达到数学家或数学物理学家严格性,或者达到这些领域严格性外表的大道,而不是敞开了帮助人们获得心灵平和的大道。科学,而非生活,成为哲学的主题”[2]。哲学本属于意见、观点、视角、眼界,而非知识、认识、学问、科学。诚如海德格尔所言,将哲学变成科学后,科学本身又变成学院和学院活动。“在出现如此这般被理解的哲学过程中,科学产生了,思想却消失了”[3]。因此,我们今日所理解的哲学已非实践智慧、生活智慧,而是学院话语和理论体系。哲学咨询正是要回到哲学的原初面貌。

马瑞诺夫认为,哲学咨询的理论基础至少有三个方面:一是古希腊哲学,代表人物有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二是印度的佛教,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佛陀,即乔达摩·悉达多,体现了印度的世界观;三是中国先秦时期的哲学,分别是以孔子和老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再加上《易经》,构成了中国哲学的核心[1]53。这三种哲学流派大致源于相同时期,即大约公元前600年~公元前400年。当然,还有许多哲学家的观点有助于哲学咨询,尤其是西方近、现代的哲学家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大量而丰富的人生智慧和精神食粮。马瑞诺夫在其著作的附录中列出了60多位哲学家的思想概述及其经典作品的简介[1]275-288。当我们与这些哲学家进行对话时,总能引发我们对世界、他人及自身的思考。诚如维特根斯坦在其《哲学研究》的前言中所希望的:“我并不愿意我的著述会使别人免除思考的困苦。但是,如果可能,我希望它会激发某个人自己的思想”[4]3。哲学咨询的目的不是让我们了解哲学家的理论和观点,并以此为工具来解决我们的问题,而是通过与这些理论的对话帮助我们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形成我们自己的人生哲学。

当我们进行哲学咨询时,哲学咨询师通过对话和交流了解我们的人生哲学和实际情况,从而将最适合的哲学观点推荐给我们,让我们自然而然地接受这些观点。比如柏拉图对事物本质的追寻。如果我们不了解事物的本质,如何能够知道我们是否真正拥有了它?例如,什么是幸福?什么是道德?什么是友谊?哲学咨询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对这些概念的理解,从而拥有自己的哲学观。当我们用这样的哲学观看待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时,就会发现,无论是面对现在或将来的任何问题时,都能够用一种坦然、沉着和平和的心态来处理。加拿大的哲学咨询师彼特·拉伯在其《快乐之道的哲学解答》中通过一个案例分析,形象地向我们展示了哲学咨询师如何通过心灵治疗帮助咨询者获得快乐的[5]。再如《易经》中强调的万事万物“生生不息”,永远处于运动变化中。如果我们不了解自然世界的运行方式,又如何能够真正了解人类世界的运行方式?尽管这个世界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但其中依然存在着本质和规律。当我们了解了这些,定能勇敢地面对人生的每次变化,无论是希望还是失望。因此,通过哲学咨询,我们知道应选择哪种哲学理论来指导自己,解决问题,从而成为自己的哲学顾问。

2 哲学咨询的方法指导

虽然哲学咨询的创始人阿肯巴哈认为没有能够解释或被教授的一般方法,从而提出了一个开放性的“超越方法的方法”[6]。但许多从事哲学咨询的学者依然提出了一些哲学咨询的基本方法,如马瑞诺夫的宁静法,瑞比的四阶段法等等[7]。我们在此主要分析马瑞诺夫的宁静法,看看它是怎样处理问题,并让我们内心获得长久的宁静。

宁静法(PEACE)是一个首字母缩写词,代表哲学咨询的五个步骤:问题(Problem)、情绪(Emotion)、分析(Analysis)、沉思(Contemplation)和平衡(Equilibrium)。

在用哲学咨询处理问题时,我们必须首先明确问题,如工作无成效、人生无意义或者朋友欺骗了你,诸如此类。其次是情绪,即要清楚由问题引起的各种情绪,如沮丧、失望、愤怒等等。很多人能够自己完成这两个步骤,但有一个对话者或指导者,可以引导我们进入下一步,即分析。通过列举和评估这些情绪找到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理想的解决方法是既可以解决外部问题,又可以解决内部情绪。但理想的解决方法并不一定能实现。我们必须经历思想斗争并做出最恰当的选择。第四步,沉思。通过明确问题,表达情绪,分析抉择,现在要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来帮助我们确定处理问题的最佳方案。不同的哲学会给我们不同的解决方法,所以,我们一定要仔细考虑,确定自己的哲学立场。最后是平衡,一旦找到解决问题的哲学观点和方法,我们的身心就会渐趋平衡和宁静。

马瑞诺夫指出:“有的人可以在一个咨询疗程中很快完成五个步骤,但有的人却需要几周甚至几个月的时间。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咨询者的个人情况和具体情形”[1]40。其中关键步骤是沉思和平衡。是什么让我们进入沉思这一阶段?是我们所选择的哲学倾向。它让我们发现自己的哲学观并加以利用,虽然我们可能完全没有意识到我们内心拥有一套自己的哲学。马瑞诺夫有时将这一阶段称为脑力或概念阶段(Cerebral or Conceptual,和“沉思”一词一样,都是以C开头),因为在这一阶段要动用我们所有的智力和情感,找到问题的突破口,问题也就随之迎刃而解。在平衡阶段,如果我们将刚刚获得的哲学倾向付诸实践,从而做出最好的选择,那么问题也就不再是问题。但生活不是一帆风顺,总会出现新的问题打破我们的平衡。只要能够运用自己的哲学和方法,就一定能重获平衡,生活更加充实。因此,马瑞诺夫有时将这一步称为本质阶段(Essential,和“平衡”一词一样,都是以E开头)。因为当我们达到这一步时,就会了解到问题的本质及我们自身的本质。马瑞诺夫指出,哲学咨询师就是帮助我们找到问题的最佳解决途径,帮助我们“形成富有建设性的世界观和一套综合性的、行之有效的日常行为计划”[1]19。

如此看来,哲学咨询的过程就是发现自己内心世界的过程,虽然我们可以借助哲学咨询师的指导,但只有我们自己最适合踏上这自我发现之旅。即使我们不知道或不了解中西方哲学,但我们同样可以用哲学的方法来帮助自己、充实自己,成为自己的哲学顾问。

3 哲学咨询的意义指导

1981年,阿肯巴哈在德国开始进行哲学咨询实践,从而引发了哲学实践运动,并迅速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共识。其实哲学实践古已有之,因为哲学本就是从对话、问答开始。如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他的哲学实践“并不是为了真理而真理,而是达到更好的自我关切,以及随之而来的自我所处的社会的改善”[8]18。由是观之,今天的哲学咨询恢复了哲学原本的意义和价值,更赋予了哲学新的生机和活力。

第一,改善自我。在哲学咨询中,许多人都希望能够顺利、有效地解决问题,但这需要做出改变。只有做出实质性的自我改变,我们的内心才能被精神所充满。哲学咨询推进了这一过程:让我们明确问题,渴望做出改变,进而改善自我。George.T.Hole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分析了一个咨询者Peter的案例。Peter抱怨失眠、生活为琐事所扰、工作缺少意义、婚姻缺少激情,总之深陷于所谓的中年危机之中。但通过阅读《庄子》,比如庄周梦蝶、庖丁解牛等寓言故事,Peter认识到,生命的秘密在于:顺其自然,任情适性,只要去做就好了。之前产生种种问题的根源在于,他一直在用错误的方式去实践错误的想法。认识到这一点,Peter的所有问题迎刃而解[9]。庄子哲学在今天依旧可以指导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譬如,如果我们用庄子“无己”、“无功”、“无名”的思想来看待我们的工作,则无论我们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只要用心将工作做好就一定能给我们带来满足和快乐,而不是斤斤计较地从薪资或成就感出发去工作。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却经常本末倒置,所以就会衍生出诸多的烦恼和不满情绪。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所以我们应该自己亲身去经历、去体验,而不是站在生命之外,被动地让生命来经历我们。关键在于我们的转变。马瑞诺夫用“中年变化”代替“中年危机”,强调是“变化”,而不是“危机”。变化只是生命中很自然的一部分,并不一定演化为危机。因此,他指出:“想要更好地面对即将到来的一切,关键在于明确自己的哲学观,为转变做好准备并好好认识、发现它”[1]170。改善自我,意味着转变观念,发现自己的人生哲学。

第二,发现意义和目的。许多人在生活中失去了意义感和目的感,尤其是现代人,生活空虚、无聊似乎成了常态。因此,“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成为哲学家们提出的一系列经典问题中的一个。虽然这一问题没有一个最终的、理想的答案,但哲学咨询为我们找到问题的答案提供了方法。马瑞诺夫指出:“首要的问题是区分意义和目的”[1]210。也就是说,我们经常把这两个词混淆了,从而在为人生寻找意义和目的的过程中迷失了方向。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就是研究因语言使用上的不规范而导致的哲学问题,由此他相信,哲学至少有一种治疗作用[10]。意义是过程,就像经历一样,非常个人化;而目的是结果、目标。比如地图的意义在于呈现了某一区域的范围,其目的在于指路。所有地图的目的都是如此,但如果你哪儿也不去,即使是世界上最精确的地图对你来说也没有任何意义。因此,“意义和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自己”[1]211。哲学咨询帮助我们沉思,找到问题的出口,从而解决目的危机和意义危机。就像在日常生活中,困扰我们的不是问题本身,而是我们对问题的认识和看法。发现意义和目的,意味着理清这些认识和看法,找到你自己的人生哲学。

电影《当尼采哭泣》形象地向我们展示了哲学咨询的魅力。影片是借助真实的人物讲述的一个虚构的故事:原本是心理医生布雷尔先生通过对话疗法为哲学家尼采先生进行心理治疗,结局却是尼采解开了布雷尔的心结,帮助他改变了自己,重新发现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而作为哲学家的尼采却依旧孤独,不为人所理解。当然,影片不是为了说明哲学咨询优于心理咨询,而是我们从中发现了哲学咨询的独特价值——通过分析问题,探索内心世界,从而打开思想之结。维特根斯坦告诉我们,哲学的目的是:“给捕蝇瓶中的苍蝇指明飞出去的途径”[11]154-155。我们在很长时间里遗忘了哲学的原初样态——通过对话进行实践、咨询和治疗——但哲学咨询在欧美的发展状况预示了古老智慧的新应用。而且尤其当下,人们面对诸多人生问题无从解决时,哲学咨询帮助我们确定一种哲学倾向,总结经验和教训,从而更好地改善自我、发现人生的意义和目的,做自己的哲学顾问。诚如马瑞诺夫所言:“只有你对自己的经历进行深刻地思考,这些经历才会转化为财富,丰富和指导你今后的人生”[1]152。

[1]Lou Marinoff.Plato,Not Prozac![M].New York: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1999.

[2][美]理查德·罗蒂.哲学和自然之镜[M].李幼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3][德]海德格尔.路标[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4][奥]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M].李步楼,译,陈维杭,校.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5][加拿大]彼特·拉伯.快乐之道的哲学解答[J].龚艳,译.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3(1):130-140.

[6]Morten Fastvold.Beyond method,Anders Lindseth style:The quest to open up philosophical space in the consulting room[J].Philosophical Practice,November 2005,1(3):171-183.

[7]陈红.哲学咨询的兴起与发展[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26-31.

[8][美]理查德·舒斯特曼.哲学实践[M].彭峰,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9]George.T.Hole.Just doing:Therapy according to Chuang Tsu[J].Philosophical Practice,March 2006,2(1):7-15.

[10]Sara Ellenbogen.Wittgenstein and philosophical counseling[J].Philosophical Practice,2006,2(2):78-85.

[11][奥]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M].李步楼,译,陈维杭,校.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猜你喜欢
人生哲学诺夫哲学家
用洒脱之笔诠释简静生命哲学——读王蒙随笔《不烦恼:我的人生哲学》
华人时刊(2019年21期)2019-05-21 03:30:56
哲学家的幽默与智慧
学生天地(2017年22期)2017-11-02 01:53:04
贺麟人生哲学的精神向度
《与哲学家的一天》(组诗)
长江丛刊(2016年19期)2016-11-26 14:24:31
小人物生活折射出的人生哲学
人间(2015年19期)2016-01-04 12:46:42
Novoselova玛莎·诺夫斯洛娃【英国】
博客天下(2014年24期)2014-09-25 02:47:29
小小奶豆的人生哲学
幽默与漫画
海外文摘(2009年11期)2009-12-31 08:33:26
幽默与漫画
海外文摘(2009年10期)2009-12-23 02:28:34
幽默·漫画
海外文摘(2009年2期)2009-04-14 08:4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