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学生面临的安全问题及对策探索

2015-03-19 19:28:43王鹏程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9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辅导员心理

□ 王鹏程

当前高校学生安全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尤其是近年来,连续在高校发生学生安全事故,学生安全一般有人身安全、财产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心理健康和心理教育安全等。在诸多的安全中,其中有的是由于学校管理不到位,有的是因为学生对自身安全的不重视而造成,作为一线学生工作者辅导员来说,有责任和义务做好学生安全管理工作。学生安全稳定工作是高校一项常规工作,只有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实、做细,才能为做好其他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学生的成长成才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因此做好学生安全管理工作其现实意义就显得特别重要。

一、当前高校安全工作的现状

现阶段,各大高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但大部分高校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主要对象是大一新生,对大二以上高年级的安全教育存在漏洞,在时间安排上主要是在一入学的前两周进行,其教育方式比较单一。学校往往通过找学工部相关负责人以讲座形式对学生进行宣传安全教育。学生会通过展板、广播、条幅等方式对大一新生进行宣讲,除此之处主要靠辅导员在日常的管理中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在接受教育时也感觉缺乏吸引力,其实践性和互动性在安全教育中体现不出来,这就使学生从思想上对安全教育认识不足,从内心深处也就没有安全意识,为以后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从目前的高校频繁发生的安全事故可以看出,这样陈旧的教育方式显然不适应当下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要求。

二、新时期高校面临的安全问题

解决好具体的安全问题是高校的当务之急,因为频繁发生的学生安全事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涉及的具体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身安全。所谓人身安全是指个人的生命、健康、行动等没有危险,不受到威胁。它是人们赖以生存与活动的首要条件。学生的人身安全主要是靠自我保护进行,自我保护意识的薄弱直接影响着个人的安危,当今高校学生社会活动的增加,使得学生活动范围扩大,交际圈变广,学校不再是他们活动的唯一场所,教师和同学也不再是唯一的交际对象,不论是学生的活动场所还是交际对象都发生了变化,由单一的校内转为校内外多元化形式。因此影响其人身安全的因素也更加复杂,其危害性程度也就难以预测,因此学生的人身安全主要靠自我保护来实现。燕山大学里仁学院时刻把学生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在加强大学生日常安全教育的基础上,建立了五级汇报制度(宿舍长——班长——辅导员——学生科长——主管领导),不定期严查宿舍违章电器、夜不归宿等违纪问题,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二)财产安全。高校学生财产安全主要是指自己的钱物在在校期间不会丢失。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校学生在校期间用高档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已成为一种新常态。就目前里仁学院学生来说,手机和电脑的使用已经达到人手一部。目前大学校园是一个开放式的校区,一些不法分子把校园作为他们的行窃目标。他们利用学生防范意识较弱的特点在学生宿舍、教室、自习室等公共场所盗窃学生的钱物。

(三)食品安全。高校学生的饮食主要在校内食堂进行,因此学校在对学生食品安全方面主要精力都放在食堂方面,对食品的来源、加工、消售都有详细的规章制度。因此大部分高校的食堂食品安全是没有问题的,但也有一些食堂私人承包,学校在监管方面较弱。个别老板为追求利润,往往在进货上存在质量问题,为学生的食品安全埋下了隐患。除此之外,现在学生常常在校外的一些小商小贩上吃一些食品,尤其是油炸类食品,其食品安全得不到保证,一旦发生食品中毒事件,追究流动性强的小商贩责任时不好把控。

(四)交通安全。现在的高校校园中汽车太多,教师几乎人人有车,加上社会车辆的进入,一些高校中学生在校园内行驶三无摩托车,学生在道路行走时不注意来往车辆,甚至在车鸣笛时都不给让路,严重缺乏交通安全保护意识,使交通事故时有发生,甚至由于交通事故造成意外死亡,交通事故已成为高校学生人身安全的一大隐患。每次放假前,辅导员都召开全体同学大会,提醒同学们注意乘车安全,尤其提醒同学们不要坐黑车,以免上当受骗,并要求同学们乘车结伴而行,谨防不安全交通事故的发生。

(五)心理健康和心理教育安全。现在的大学生一般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恋爱和与同学日常交往中遇到问题时,处理起来不想后果,方式单一,只顾个人利益,不时引发心理问题。近年来,因心理问题原因,出现的跳楼、自杀等学生案例很多。给家庭和学校造成双重的伤害。燕山大学里仁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立了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与服务中心,配备了专业心理教师开展咨询和服务,并在新生入学、大四毕业等一些关键节点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对有严重心理问题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引导,帮助其走出心理的误区,增强自信心,积极融入班集体,逐渐养成健全的心理品质。此外,心理咨询室也把集中心理辅导与个别心理辅导结合起来,及时排查心理有问题学生,做好跟踪、反馈和电话回访,杜绝心理安全隐患的发生。

三、新时期做好高校学生安全工作的措施

学生安全是学生工作的第一要务,针对目前高校安全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好相应的工作措施,有利于学校安全稳定,更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材。构建以学生自我防护为主线,以学校教育为导向,以家校沟通为纽带的新型工作机制,做好学生安全工作。

(一)筑牢安全防护意识。部分学生安全意识相对薄弱,学校要加大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教育的方式内容、形式和途径都要有所创新,不能是简单的说教式教育。一味说教,效果不明显。要找到贴近学生实际的活生生的案例给学生讲解。设计些高水平的案例教学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内容上从人生安全、财产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心理教育安全等各个方面全覆盖,甚至要在课堂教学中以开设选修课的形式给学生进行案例教学,让学生在体验式学习中感受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二)增强辅导员的安全责任意识。辅导员是学生管理队伍中的主力军,辅导员安全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安全稳定。因为学校开展的每一项安全教育活动都需要辅导员来落实。目前高校学校配备的辅导员与教育部要求师生比例不符,严重影响学生安全工作的开展。目前高校有待于加大对辅导员的培训力度,使辅导员有较高的安全责任意识,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安全管理技能,真正达到辅导员由专业化向专家化方向发展的目标。

(三)建立家校沟通机制。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不单是学校一方面的工作,要以学校为主休,家庭教育为补充,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家校沟通长效机制,有利于学生安全管理。目前里仁学校制订了一系列学生安全管理规程和工作的可行性方案,如学生安全管理责任书、学生安全手册、学生行为规则等文件。工作方式上通过网络建立信息员QQ群、班级群、微信飞信等网络工具与学生建立沟通。五级汇报制度和党员先锋岗的设立对学生的安全管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和家长沟通没有达到长效,只是学校单方面与家长在沟通,而家长很少主动与学校进行沟通。只有建立以学生自我防护为主体,以学校管理为手段,以家长配合为补充,达到三方协调合作,达到齐抓共管,才能保障高校学生安全工作稳定发展。

[1]彭赛丰,向华.高校学生安全防范体系的构建[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

[2]左航.加强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的途径探析[J].决策与管理,2013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辅导员心理
看见具体的自己
光明少年(2024年5期)2024-05-31 10:25:59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4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现代企业(2021年2期)2021-07-20 07:57:44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7:16
心理感受
娃娃画报(2019年11期)2019-12-20 08:39:45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53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48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学习月刊(2015年24期)2015-07-09 03:42:00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