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莲河学校 王文霞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通过课堂教育教学、游戏、活动、辅导等各种教育途径,帮助小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认知。
小学阶段也是个体自我概念逐渐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由于孩子们缺乏生活经验,对世界没有正确的认识,价值观念模糊,缺乏处理问题的能力,加上现代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小学生周遭的一切也急剧地变化,他们在社会中不断成长,周围世界发生的变化都对他们产生了重要影响,及其容易走向心理“弯路”。我们要对孩子潜在的心理困境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及时发现孩子的不健康因素,给予力所能及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评价,逐步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下面我谈一下自己对小学健康教育的一些尝试和体会:
师生心理交融的基础是感性的交情,也是爱的投入。教师应重视 那些存在各种缺点的学生,多关心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 常常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心理上受到压抑,失去平衡,性格比较 孤僻,心理也比较脆弱。当学生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会产生不良情 绪,并对学习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何让这种消极的影响降到最 小?我认为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 善于与学生沟通, 进行谈心、 交流, 进而开导学生,倾听学生的内心情感,感知学生的内心世界,以老师 真诚的爱去关心、呵护每个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得以寄托,让学生的 情感得到倾诉,精神得到依靠。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老师应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学生,使学生幼小的心灵得到鼓舞,让学生相信自己一定能行,逐步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心理健康的人也有各种消极的心理体验,此时,人总有表述的欲 望,所以说“一吐为快”。小学生的情感易外露,自制力较差,情绪很 不稳定,容易激动和爆发。遇到高兴的事就喜形于色,连蹦带跳,碰 到困难和挫折就垂头丧气, 甚至哭泣。 为了能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 最好的方法是让他们把自己的心事倾诉出来。老师、家长、同学都可 以是倾诉的对象。然而这些人不一定就会那么及时地,时地随时随地 地倾听你的诉说。从而,作文本便成了学生最忠实的听众。在作文教 学中,老师要设计一些便于学生表达内心情感活动的作文题目,例如 《老师,我想对您说》《妈妈,您听我说》《今天我真高兴》等等。 鼓励学生要在作文中讲真话,表真情。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写日记,随时记录下自己的真实感受,在受到不良情绪影响和干扰时,及时地在 日记中渲泄出来,从而摆脱消极的心理体验,使自己的心境始终保持 活泼、开朗、稳定、充满朝气。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及时把握学生的 心理动态,适时进行疏导、教育。
给孩子一片空气,让他们自由呼吸;给孩子一块绿地,让他们栽花种草;给孩子一片绘画壁,让孩子自由描绘;给孩子一片饲养园地, 让他们感受动物的可爱。顺孩子之天性,让他们快乐的成长。教室是小学生主要的活动空间,我们力争使室内宽敞明亮,温馨舒适。所布置的内容随着教育目标、季节变化而变化。整洁优美的物质环境唤起了小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陶冶了小学生情操,充实了小学生生活,激发了小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小学生的探索精神与生活情趣。
积极开展班级文体活动,使学生们的过激情绪在文体活动中得到释放,帮助一些学生克服自卑、焦虑情绪。对于他们在各种活动中取得成绩,哪怕是一点点进步,老师都要大力鼓励,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小学生以鼓励为主,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营造一个充满信心积极向上的氛围,激发他们看到自己的成绩、长处,继续努力,更加勤奋,力争全面发展的上进心。经常开展集体主义的教育,让学生树立爱学校班级的集体荣誉感,发扬团结友爱的精神,良好的班级集体,融洽的师生、同学关系,对学生个体能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使离群独处的学生感到集体的温暖,帮助其矫正不健康的异常心理。
总之,只有搞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让学生身心愉快地去学习、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