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特质对互联网使用行为的影响

2015-03-19 17:24
关键词:神经质人格特质人格

刘 旺

一、引 言

作为继报刊、广播和电视之后的第四大媒体,互联网以其多元性、开放性、虚拟性、交互性、即时性等独特优势,在短时间内获得了迅速发展。如今,它已渗透到人类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心理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应该看到,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们带来便利与进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许多问题,如网络成瘾、网络犯罪等。因此,互联网使用方面的心理学研究近年来也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成为焦点问题之一。在网络虚拟环境中,人是行为的主体,而每个人具有不同的动机、需要和人格特征,因此,个人与网络环境的互动在很大程度上受人格倾向的影响。不同用户对网络的需要不同,由此可能产生不同的互联网使用行为,甚至相同的网络服务对心理特征不同的用户,也可能产生不同的影响。已有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用户人格特质与互联网使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

二、互联网的环境特征

作为一种新兴的传媒和通信工具,互联网与传统媒体和传统人际交往方式相比,具有如下几方面的特点:

首先,互联网环境具有匿名性[1]。人们在互联网上传递信息、沟通交流时,其身份、地理位置等信息都是隐蔽的,其活动和行为也是隐形的,这给网络用户带来极大的放松感和安全感,用户可以把自己扮演成各种角色,可以展现真实的自我而不必过多担心来自外界的负面评价。

其次,互联网交流具有非同步性。[2]用户通过网络和他人进行交流沟通时,无需像面对面情境中那样做出迅速、即时的反应,网络为交往双方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对自己的语言、行为进行斟酌,继而做出回应。

第三,在网络中,用户可以自由地选择交往对象,并且对交往时间、频率、内容等也有更多的。控制。[3]

第四,平等性。互联网的虚拟性使人们摆脱了身份、地位、职业角色甚至是性别的限制,很大程度上弱化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所有人都能够平等、自由地参与网络的各种活动,比如共享信息、表达意见等。

三、人格及人格特质

人格是一个有着颇多歧义、颇多界说的概念,不同的研究者对人格的理解也各不相同。综合各家的定义,较为综合的观点认为:“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性,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4]

人格的特质论认为,人格是由许多不同的特质构成的,特质是一种持久而稳定的行为倾向,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是个体所具有的神经特性,能够支配个体的行为。这种神经心理结构或先天的行为倾向,使个体以相对一贯的方式对刺激作出反应。人格特质是所有的人所共有的,但是每个人所具有的每种特质在量上有所不同,这就形成了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的差异。外倾、内倾、开朗、稳定性等,都被认为是人格特质。

四、人格特质对互联网使用行为的影响

在分析用户人格与互联网使用之间关系的过程中,研究者针对不同的人格特质进行了研究,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外倾性、神经质、精神质、开放性、责任心、自尊、羞怯、自恋等。

(一)外倾性、神经质、精神质与互联网使用

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发现,外倾性、神经质和精神质对个体互联网使用的影响一般集中在某些共同的行为方面,存在一定关联。并且,外倾性与神经质对网络使用的影响通常表现出相反的效果,即低外倾性和高神经质的个体往往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网络行为。

外倾性表现为内外倾的差异,反映个体的社交能力及体验积极情绪的能力,外倾者表现出较高的社交及参与水平[5];神经质表现为情绪稳定性的差异,反映个体的情绪稳定性和体验消极情绪的倾向,以及个体将世界感知为有威胁的、有问题的及痛苦的程度[6]。精神质指的是个体自我中心、怪异、冲动的水平[5],以激进、孤独、冷酷、敌视、反社会等为特点。

已有研究表明,低外倾和高神经质的个体在现实社交中会遇到困难,而网络环境的虚拟性、隐蔽性、非同步性等特点为他们提供了便利,所以他们更倾向于在网络上表达真实自我;相反,外倾者及低神经质个体则更倾向于通过面对面的现实交往表达真实自我。[1]研究者认为,由于外倾者善于交际,能够在现实环境中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因此高外倾者更倾向于使用网络来增进与亲人、朋友等现实社交圈中人的交流,即进行“社交扩展”[7],而且他们对网络的使用更多的是工具性的和目标定向的,比如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意见、做研究、分享音乐等[5]。高神经质者更可能利用互联网来避免孤独感[8],他们使用网络是为了获得归属感、获取信息[5],并且他们在聊天室、讨论板、即时通信等网络行为中感知到的社会支持水平最低[9]。而精神质水平高的人容易从事反社会行为,导致与他人的疏远及自己社交圈的缩小,他们难以在面对面的情境中建立满意的人际关系,因此,高精神质者更倾向于用网络来寻找新朋友,有时他们仅仅是为了建立纯粹的网络友谊,并不准备有面对面的实际接触,即进行“社交替代”[7]。

外倾性和神经质还会影响用户对网络服务功能的偏好。Amichai-Hamburger 和Ben-Artzi 是研究互联网使用与用户人格特征之间关系的先驱,他们研究了72 名以色列被试,发现对于男性来说,高外倾者更倾向于使用娱乐服务,如在线游戏,而低外倾者更不善于使用信息服务,如新闻、与工作或学习相关的信息等;对于女性来说,低外倾者和高神经质者更倾向于使用互联网的社交服务,比如聊天、参与讨论组等。[10]

外倾性和神经质的影响效应在新型网络功能的使用方面也有体现,Guadagno,Okdie 和Eno 研究发现,人格特征会影响用户对博客的使用,即高神经质的人比低神经质的人更有可能使用博客。[11]最近对红极一时的社交网络facebook 的研究发现,高外倾者的facebook 朋友数量显著多于低外倾者[12],高神经质者更喜欢留言板功能,而低神经质者则偏爱照片功能[13]。

(二)开放性、责任心与互联网使用

开放性和责任心对某些相同的网络行为具有相反的影响效果。

开放性表示个体愿意尝试不同的方法,充满好奇心,享受艺术追求;责任心反映的是个体在目标导向行为上的组织、勤奋和有序的程度,包括胜任、公正、条理、尽职、成就、自律、谨慎、克制等特点[13]。

由于高开放性的个体愿意尝试和接受新事物,具有好奇心,他们把网络活动作为寻求新异性的机会,因此,高开放性者更多地使用互联网的娱乐服务[14],会使用facebook 中更多的功能,从而对facebook 的特点有更多的了解[12]。而高责任心者对自己的工作、任务认真负责,因此他们会避免使用互联网等有可能拖延或干扰日常工作的交流工具[8,9,13]。

(三)自尊与互联网使用

自尊是自我意识中具有评价意义的成分,是与自尊需要相联系的、对自我的态度体验,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15],它是一种较稳定的人格倾向,对个人的认知、情绪和行为具有一种弥漫性的影响[16]。高自尊个体往往从积极方面看待自己,相信自己在很多方面优于其他人,在面临失败时更为自信,同时高自尊个体倾向于改变情境,能较好地应对各类问题[17];而低自尊的人容易感觉自己愚笨、羞耻、难为情[18]。因此,高自尊的人通常采用自我增强的人际交往策略,而低自尊的人更倾向于采用自我保护策略。

已有研究表明,互联网使用与个体的自尊有密切关系。低自尊的人在现实交往中缺乏成功经验,容易遇到困难,社交活动往往受到自我抑制,而互联网恰好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安全、自由、理想的社交环境。由于网络具有虚拟性、隐蔽性、非同步性等特点,因此,与传统的人际交往方式相比,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交流使人减少了现实中的压力,更容易以开放的态度与别人交往[19],使低自尊的人能够在自我保护的状态下和他人交流,这样就可以免受伤害。因而,与高自尊的人相比,低自尊的人更偏爱使用电子邮件沟通而不是面对面交流,更可能受到网络的诱惑,从网络中寻求现实中得不到的认同感,从而导致网络依赖[20,21]。不少研究已经证实,低自尊是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一个风险因素和预测因子[22—24]。

近来,对facebook 使用的研究发现,个体的自尊水平越低,每天使用facebook 的时间就越长,登录的次数也越多[25,26],而且相比于高自尊者,低自尊者能从facebook 的使用中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本[27,28]。

(四)羞怯与互联网使用

Cheek 和Buss 将羞怯定义为在人际交往中感觉到被他人评价,因而产生一种在他人面前感到紧张、担心或尴尬的倾向[29],通常以焦虑反应为特点,比如紧张、不适、避免目光注视等。羞怯一直被描述为一种稳定的人格特征,它有碍于人际关系的形成和维持,而人类天生具有一种对人际关系的需求,因此,羞怯会与不快乐、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相关联。[30]羞怯的人常认为自己缺乏社交技能[29],与不羞怯的人相比,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更容易感到紧张和自我关注,更容易产生焦虑体验,与他人交往更加不主动,因此通常会感到较多的孤独。

在网络交流的特征中,匿名性、对谈话的控制感、非同步性以及生理线索的缺乏等对羞怯者可能具有较大吸引力,能补偿他们在现实交往中未能满足的需求。Ward 和Tracey 研究发现,羞怯者在现实人际关系中比在网络关系中体验到更多的困难[31],他们在网络中的行为或交往要比在现实环境中表现出更少的内向,感受到更轻的抑制程度,而且,羞怯者使用互联网时会感觉自信[32]。网络似乎为羞怯者提供了一个与周围世界进行交流沟通的媒介,对在现实中未能满足的交际需求有一定的补偿,能在某种程度上缓解羞怯所带来的压力,因此,羞怯者比不羞怯者在线时间更长、更容易网络成瘾[31,33]。对facebook 网站的研究发现,在实名制取代匿名性的情况下,羞怯者依然增强了自我暴露,他们使用facebook 的时间更长,对facebook 持积极态度。[34]

(五)自恋与互联网使用

在非临床领域,自恋被看做一种人格特质,它与临床自恋很相似,但是行为水平更弱,在正常的、健康的个体身上有不同程度的表现。[35]自恋的特点是高度的自我膨胀,夸大自己的重要性,相信自己很特别,在智力、外貌等方面都比他人更优越,爱表现,寻求他人的关注和羡慕等。自恋者缺乏共情能力,他们并不关注人际亲密、温情或其他积极结果,而是利用社会关系来表现自己是受欢迎的或成功的,他们倾向于寻找大量浅层的关系,却很少能将其维持较长的一段时间。[25]

有关自恋人格与互联网使用关系的研究刚刚兴起,主要集中在社交网站方面。社交网站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媒体,是网络使用与人际交往的结合,在这里,用户几乎可以完全控制信息的暴露,对自我呈现可以采用更多的策略和方式。Buffardi 和Campbell 认为,社交网站的这些特点为自恋者的自我调整提供了极好的平台,有助于他们维持大量浅层的关系,满足其需求,这对自恋者有极大的吸引力。[36]关于facebook 的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自恋水平与每日使用facebook 的时间显著正相关,自恋者比非自恋者有更多的facebook 朋友和留言,主页照片被他人认为更有魅力、更有助于自我提升[25,36],而且高自恋者会更频繁地更新状态,把自己的想法呈现给社交对象[37]。这表明,自恋者将facebook 的一些功能作为自我呈现的策略,来提升自我形象。然而,Bergman 等人对新一代自恋者的研究却没有发现自恋水平对社交网站使用时间以及状态更新频率具有预测作用,对此,他们认为新千年一代人使用社交网站不仅仅是为了寻求关注或维持自尊,也是保持联系和沟通的一种方式。[35]

五、结 语

在对互联网心理的研究中,网络成瘾问题最先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至今研究已相对成熟。相比之下,关于人格对网络使用的影响以及对网络使用与个体心理健康关系的影响研究起步较晚。早期的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倾向于把互联网看做一个单一的、无差别的媒体,而未考虑到它是有着丰富多样的服务的,同时,也未考虑到互联网用户是具有不同需要、不同动机以及不同人格的独特的个体,忽视这种复杂性必将严重影响研究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另外,先前的研究多集中在病理性网络使用上,而忽视了对正常网络使用的关注,使研究范围过于狭窄,有失偏颇。之后,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开始关注互联网使用与个体差异之间的关系,并取得了一些一致的、有价值的成果。但必须看到,目前的研究还不够成熟完善,某些结论尚未达成一致,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在研究方法上,对互联网使用的评价大部分采用的是自我报告的方法,没有客观的行为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受被试记忆、表达或自省能力的影响,并易受社会赞许性心理的干扰。

其次,研究样本的代表性问题。大多数研究以学生群体为对象,样本缺乏多样化,对不同年龄层次、不同职业类型的互联网用户代表性不够,而且,有些研究的被试是在网上自愿接受调查的人,这些都使得研究结论的推广性受到限制。

最后,研究多采用横断法,无法获得因果关系的资料,发展性研究相对薄弱。

在未来的研究中,建议考虑社会文化差异,如采用“大七”人格评估工具、“中国人格测量表”等探讨中国人的人格特征与互联网使用的关系,以提高生态效度。在此基础上,根据用户不同的人格特点,就网络使用对个体可能带来的影响,探讨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干预策略。

总之,深入理解人格特征与互联网使用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够拓展人格理论的应用领域,能够为实践工作者提供理论依据,有针对性地开展干预活动,有助于更有效地引导人们的互联网使用行为,同时也有助于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使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1]Y.AMICHAI-HAMBURGER,G. WAINAPEL,S. FOX.“On the Internet No One Knows I'm an Introvert”:Extroversion,Neuroticism,And Internet Interaction. CyberPsychology and Behavior,2002,5(2):125—128.

[2]K. Y. MCKENNA,J. A. BARGH. Plan 9 from Cyberspace:the Implications of the Internet fo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2000,4(1):57—75.

[3]J.MORAHAN-MARTIN,P. SCHUMACHER. Loneliness and Social Uses of the Internet.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3,19(6):659—671.

[4]黄希庭. 人格心理学.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8.

[5]T.AMIEL,S.L.SARGENT.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Internet Usage Motive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4,20(6):711—726.

[6]L. A.CLARK,D. WATSON. Temperament:An Organizing Paradigm for Trait Psychology,In O. P. JOHN,R. W. ROBINS,L. A. PERVIN(Eds.). Handbook of Personality:Theory and Research(3rd ed). New York,The Guilford Press,2008.

[7]L. P. TOSUN,T. LAJUNEN. Does Internet Use Reflect Your Personality?Relationship between Eysenck Personality Dimensions and Internet Us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0,26(2):162—167.

[8]S.BUTT,J. G. PHILLIPS. Personality and Self Reported Mobile Phone Us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8,24(2):346—360.

[9]R. J.SWICKERT,J. B.HITTNER,J. L.HARRIS,et al. Relationships among Internet Use,Personality,and Social Support.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2,18(4):437—451.

[10]Y. AMICHAI-HAMBURGER,E. BEN-ARTZI. Relationship between Extraversion and Neuroticism and the Different Uses of the Internet.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0,16(4):441—449.

[11]R. E. GUADAGNO,B. M. OKDIE,C. A. ENO. Who Blogs?Personality Predictors of Blogging.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8,24(5):1993—2004.

[12]Y.AMICHAI-HAMBURGER,G.VINITZKY. Social Network Use and Personality.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0,26(6):1289—1295.

[13]C.ROSS,E. S.ORR,M.SISIC,et al. Personality and Motivations Associated with Facebook Us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9,25(2):578—586.

[14]T. L. TUTEN,M. BOSNJAK. Understanding Differences in Web Usage:The Role of Need for Cognition and the Five Factor Model of Personality.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2001,29(4):391—398.

[15]林崇德. 发展心理学.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224,258.

[16]杨雄,黄希庭. 青少年自我价值感特点的初步研究.心理科学,1999,22(6).

[17]R. F. BAUMEISTER,J. D. CAMPBELL,J. I. KRUEGER,et al. Does High Self-esteem Cause Better Performance,Inter Personal Success,Happiness,or Healthier Lifestyles?Psychological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2003,4(1):1—44.

[18]M. LEARY,E. TAMBOR,S. TERDAL,D. DOWNS.Self-esteem as an Interpersonal Monitor:The Sociometer Hypothesis. Joum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5,68(3):518—530.

[19]L. ARMSTRONG,J. G. PHILLIPS,L. L. SALING. Potential Determinants of Heavier Internet Usag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2000,53(4):537—550.

[20]R. KRAUT,S. KIESLER,B. BONEVA,et al. Internet Paradox Revisited.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2002,58(1):49—74.

[21]A. N JOINSON. Self-esteem,Interpersonal Risk,and Preference for E-mail to Face-to-Face Communication.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4,7(4):472—478.

[22]A. C.DOUGLAS,J. E.MILLS,M.NIANG,et al. Internet addiction:Meta-Synthesi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the Decade 1996—2006.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8,24(6):3027—3044.

[23]C. H.KO,J. Y.YEN,C. F.YEN,et al. Factors Predictive for Incidence and Remission of Internet Addiction in Young Adolescents:A Prospective Study.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2007,10(4):545—551.

[24]S. C. YANG,C. J. TUNG. Comparison of Internet Addicts and Non-Addicts in Taiwanese High School.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7,23(1):79—96.

[25]S.MEHDIZADEH. Self-Presentation 2.0:Narcissism and Self-Esteem on Facebook. Cyberpsychology,Behavior &Social Networking,2010,13(4):357—364.

[26]M.KALPIDOU,D.COSTIN,J.MORR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cebook and the Well-Being of Undergraduate College Students. Cyberpsychology,Behavior & Social Networking,2011,14(4):183—189.

[27]N.B.ELLISON,C.STEINFIELD,C.LAMPE. The Benefits of Facebook“Friends”:Social Capital and College Students' Use of Online Social Network Sites.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2007,12(4):1143—1168.

[28]C. STEINFIELD,N. B. ELLISON,C. LAMPE. Social Capital,Self-Esteem,and Use of Online Social Network Sites:A Longitudinal Analysis. 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8,29(6):434—445.

[29]刘薇,戴晓阳. 害羞的心理学研究进展.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2).

[30]C. A.BARDI,M. F. BRADY. Why Shy People Use Instant Messaging:Loneliness and Other Motive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0,26(6):1722—1726.

[31]S. EBELING-WITTE,M. L. FRANK,D. LESTER. Shyness,Internet Use,and Personality. Cyber Psychology &Behavior,2007,10(5):713—716.

[32]P. L.SAUNDERS,A. CHESTER. Shyness and the Internet:Social Problem or Panacea?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8,24(6):2649—2658.

[33]K.CHAK,L. LEUNG. Shyness and Locus of Control as Predictors of Internet Addiction and Internet Use.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2004,7(5):559—570.

[34]E. S.ORR,M.SISIC,C.ROSS,et al. The Influence of Shyness on the Use of Facebook in an Undergraduate Sample. Cyber Psychology & Behavior,2009,12(3):337—340.

[35]S. M. BERGMAN,M. E. FEARRINGTON,S. W.DAVENPORT,et al. Millennials,Narcissism,and Social Networking:What Narcissists Do on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and Why.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11,50(5):706—711.

[36]L. E. BUFFARDI,W. K. CAMPBELL. Narcissism and Social Networking Web Site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2008,(34):1303—1314.

[37]E. Y. L.ONG,R. P.ANG,J. C. M.HO,et al. Narcissism,Extraversion and Adolescents'Self-Presentation on Facebook.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11,50(2):180—185.

猜你喜欢
神经质人格特质人格
人格特质对企业员工时间侵占行为的影响
神经质有九个表现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近视患者人格特质与近视矫正手术意向的关系研究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选择一张神奇的行为艺术照片,秒测你的真实人格特质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
寻根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