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文化理论研究》课题组
社会学研究
健康文化论
《健康文化理论研究》课题组①本文为国家卫生计生委《健康文化理论研究》课题(2013年)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组负责人为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宣教部主任张红苹,由课题组成员吕红平、包芳、胡琳琳、张红苹、林珊秀集体完成;本文通信联系人为河北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吕红平。
健康文化引导健康行为,健康行为导致健康结局。我国悠久的传统养生文化是构建现代健康文化的重要思想资源,人们对健康的追求是构建健康文化的强大内在动力。构建和传播健康文化既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更是做好健康促进工作、变人口大国为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基础。健康文化的三大核心理念,即: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健康是幸福生活的基础,健康是重要的人力资本;把健康文化的主要内容归纳为健康观念、健康行为和健康制度等三个方面,总结出了防重于治、养心为上、顺其自然、知行合一、合理饮食、讲究卫生、劳逸结合、适当运动、健康制度等九个方面的要点。
传统养生文化;健康文化;健康观念;健康行为;健康制度
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也是人们幸福感的基石;健康权利公平是国家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和谐的象征;健康水平提升是每一个人的夙愿,也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对健康问题和健康促进的认识,既是健康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健康水平的必要前提;研究和推进健康文化,不仅有利于促进个体健康,而且也是实现健康中国、全民健康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所以,研究健康文化意义重大。
2011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强调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地位,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的重要论断和“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201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大,全面论证了文化建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2013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发展目标。
文化建设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健康文化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构建符合新时期社会发展形势的健康文化,既是落实中央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精神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人口健康水平的内在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因为,中央关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中,既把文化视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为重要奋斗目标;既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要求,也包含了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追求;既提出了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任务,也提出了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发挥文化引领作用的要求。
从健康文化与人民健康的关系看,只有充分认识健康的重要性,才能主动了解和掌握健康知识,科学选择有利于健康的生活和行为方式,避免有损于健康的因素,进而起到促进健康的作用。我们认为,健康意识是健康行为的先导,健康知识是健康行为的指南,健康行为是健康文化的目标;个体健康是个人立身之本和家庭幸福之基,人民健康是实现健康中国和中国梦的前提条件。
在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有了较大改善、对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的现实背景下,构建科学、文明、进步的健康文化,引领现代、合理、健康的生活方式,使人民享受到健康文化带来的好处,是一项十分必要而迫切的工作。
健康文化虽然是一个以往文献中没有做过科学界定的新概念,但并非没有过对相关内容的探讨和研究。事实上,我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国家,很早就形成了对养生问题的系统认识和社会实践,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养生文化,这些都成为我们研究健康文化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
为了自身的健康与后代繁衍,中华民族的祖先很早就开始了对生命活动规律和自身保健方法的探索,并在不断总结、改进完善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保健益寿的“养生”方法[1]。“养生”又称“摄生”,“摄”即包含了“保养”之意。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诗经》中就有“永锡难老”[2]420、“执子之手,与子偕老”[2]296、“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和“万寿无疆”[2]345等诗句;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了“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3]44、“善摄生者”[3]115的养生观点;庄子不但直接继承了老子“归真返朴”“清静无为”的养生思想,而且还编制了一整套导引、吐纳的养生方法。如《庄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土,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4]393这些内容都反映出古人对健康长寿的向往与追求。概而言之,传统的养生之道大致有三种类型:一是侧重于饮食起居,如《黄帝内经》主张“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5]2;二是注重精神修养,如《庄子·在宥》曰:“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4]279;三是主张身体运动,如《吕氏春秋》用“流水不腐,户枢不蝼”[6]23的事实,形象地告诉人们只有经常运动,才能保持身体健康。前两种主张静以养生,后一种提倡动以养生[1]。
从秦汉至隋唐,是佛家、道家养生学发展的兴盛时期。但是,由于这一时期的帝王为追求“长生不死”,刻意寻求“仙丹妙法”,使我国传统养生文化走过了一段曲折的道路。尽管如此,我国对养生文化的探讨并未停下脚步,仍然得到很大发展。例如:汉末名医张仲景撰写的《伤寒杂病论》,对我国的传统养生理论作出了许多精辟论述。华佗不仅精通方药、针炙及外科手术,而且对养生方法也颇有研究,尤为重视运动对健身的作用,他在总结前人导引术成就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实践,创编了一套《五禽戏》,开创了导引术套路术式的先河。晋代养生家葛洪在总结古代导引术和华佗《五禽戏》的基础上,创编了以“内修”和“外养”为主要内容的许多养生术。这里的“内修”即修心养性之术,“外养”即形体锻炼之法[1]。
宋代时,传统养生方法又有所创新,形成了一套动静结合的健身术——八段锦。八段锦分为文武两大类:文八段锦采用坐式,故又称八段锦坐功,以养心为主;武八段锦采用立式,以活动四肢为主[1]。
明清时期,养生家们出版了大量传统养生著作,在养生术方面也有很大发展,如创编了“简明八段锦”“十二段锦”“易筋经十二势”“太极拳”等,使我国的传统养生理论和方法日臻完善。
新中国成立后,在毛泽东的积极倡导下,我国开展了轰轰烈烈、扎扎实实的爱国卫生运动,致力于改善卫生环境、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1952年6月10日,毛泽东为新中国体育工作写下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题词。在预防和治疗传染病和地方病方面,我国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一方面努力提高预防技术研究和药物治疗方法;另一方面,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广大群众了解传染病和地方病知识,懂得积极预防的意义,很快就使许多流行几千年的传染病和地方病得到根除。近年来,我国通过开展“健康中国行”活动,传播健康文化,普及健康知识,推进全民健康行动。尤其注意在世界性卫生节日,如世界卫生日、全球洗手日、世界无烟日、世界厕所日、世界强化免疫日、世界献血日、国际禁毒日、世界艾滋病日、世界预防自杀日、世界老年性痴呆病宣传日、世界传统医药日,以及我国特设的卫生节日,如爱国卫生月、全民健身日、全国爱牙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日、全国爱眼日、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中国学生营养日等,举行各种形式的大规模的宣传活动。在制度文化方面,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与健康有关的法律规范,例如:《食品卫生法》《精神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这些健康领域的工作,都是健康文化在实践中的应用,不仅起到了促进健康的作用,也为研究和构建健康文化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健康文化的概念
健康文化,就其字面含义而言,涉及健康和文化两大领域。然而,健康文化既不是两个概念的简单合并,也不是两大领域涉猎内容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有着特定研究对象、特定研究领域和特定研究目的的完整概念。要搞清健康文化的概念,首先需要对文化和健康的概念作出明确的诠释。
1.文化。目前,学术界一般把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伯内特·泰勒对文化概念的界定视为比较权威的经典定义。泰勒在《原始文化》中写道:“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7]
我国《辞源》对文化的解释是:文化即“文治和教化”,“今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特指社会意识形态”[8]。《辞海》对文化的解释是:“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9]两种解释基本一致,都是将文化看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上述概念基本上都是从抽象意义上作出的理论界定。我国文化大师梁漱溟从通俗意义上对文化作了定义,他认为文化“不过是那一民族生活的样法罢了”[10]。这个说法虽然算不上学术意义上的概念界定,但却更容易理解,凸显了文化的本质特征。
2.健康。健康,曾经长期被主要视为一个医学命题,认为身体没有疾病就是健康。但是,随着人们对健康问题认识的深化,已经不再局限于仅仅把人的肌体出现的异常现象视为疾病(即不健康);而是把人与社会交往中是否适应的问题也纳入健康的视域。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简称WHO)成立时通过的《世界卫生组织宪章》对健康的定义就体现了这一思想:“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日臻完满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把健康的定义修订为:“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而且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11]仔细研读新的健康定义便不难发现,健康不仅仅是一个医学问题,而且也是一个人文内涵非常丰富的命题。对健康概念认识的不断深化,是人类自我觉醒的必然结果,也是健康文化发展的重要成果。
3.健康文化。健康文化指的是人们对健康的认知、观念、知识、制度等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与文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相对应,健康文化的概念同样需要从广义和狭义两个不同的维度来理解。
广义的健康文化与广义文化相联系,指的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与人的身心健康、社会适应性和道德修养有关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涉及健康价值观念、健康意识、制度规范、知识能力、生活方式以及相应的器物用品等。
狭义的健康文化与狭义文化相联系,指的是关于健康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规范,还涉及对健康信息真实性和可靠性的识别、对自身健康状况的判断、对健康知识的应用、对健康行为的选择等,具体指人们理解和应用健康知识的能力,侧重于健康认知和技能,主要通过意识、观念、行为方式、制度规范等反映出来。本文侧重于从狭义角度使用健康文化的概念。
(二)健康文化的核心理念
健康文化的核心理念,就是健康观念中的核心内容,反映着健康的价值观。我们认为,健康文化的核心理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健康是幸福生活的基础,健康是重要的人力资本。
1.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 每个人都有珍视自己的健康和生命、追求更好的生存质量,以及获得他人同情、关心、尊重,维护自己利益的权利;健康权利公平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1948年12月10日联合国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了人的健康和保障权力:“人人有权享受其本人及其家属康乐所需之生活程度,举凡衣、食、住、医药及必要之社会服务均包括在内;且于失业、患病、残废、寡居、衰老或因不可抗力之事故致有他种丧失生活能力之情形时,有权享受保障。”[1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十八条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
2.健康是幸福生活的基础。 健康是立身之本、幸福之基,人生最大的财富莫过于健康。尽管不能说有了健康就有了一切,但却可以说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一个人可能会有很多重要的人生目标,如金钱、事业、地位、荣耀、美满婚姻、天伦之乐等,但这些都必须以健康为前提条件。可以形象地说,健康是“1”,其他都是“0”,只有这个“1”的存在,后面的“0”才有意义;一旦没有了这个“1”,后面的“0”也就失去了意义。正如《左传》所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13]
3.健康是重要的人力资本。 实现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的转变,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基础。按照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Thodore W.Schults)的研究,人力资本投资应当包括五个方面,即医疗和保健,在职人员培训,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针对成年人的社会培训,个人和家庭适应于变换就业机会的迁移[14]。一个国家人力资本总量的大小,不仅取决于人口和劳动力数量、平均受教育程度,还取决于人口健康水平。健康不仅是人力资本的一个要素,而且是第一要素,增进健康就是增加人力资本。
(三)健康文化的主要内容
健康文化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个人、家庭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便于记忆、吸收和消化,我们把健康文化的主要内容归纳为三个方面、九个要点。
1.健康观念。健康观念是人们用来评价有关健康的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的健康目标的准则,也是判断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与健康关系的心理依据。健康观念是健康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主导着健康制度和健康行为的发展方向。前面谈到的三大核心理念,其实也是健康观念,只不过属于核心层面或价值层面的内容,而下面涉及的健康观念则属于具体层面的内容。
一是防重于治,也就是中医所说的“治未病”,指的是通过注意饮食平衡,保持身心健康,防止疾病发生,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等内容。《黄帝内经》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5]7;《金匮要略》写道:“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15];《景岳全书·喘促》曰:“喘有夙根,遇寒即发,或遇劳即发”[16]。“治未病”的理念,突出地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和防重于治思想,后来逐渐形成了“防重于治”的医学思想。我国解放后提出并坚持至今的“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就是这一传统医学思想的当代发展。
二是养心为上,就是强调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在健康问题上的基础和重要地位。《吕氏春秋·适音》曰:“心必和平然后乐。”[6]55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养性》中说:“夫养性者,欲所习以成性,性自为善,不习无不利也。性既自善,内外百病皆悉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生之大经也。”[17]俗话所说的“知足常乐”以及反对盲目攀比的思想观念,实际上就包含着强调心理平衡、保持心理健康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意思。
三是顺其自然,指的是保持健康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依据季节和天气变化,适当调节饮食起居;二是顺应自身状况和特点,合理确定锻炼项目和职业规划目标。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实质就是“自然养生”,其人体观、健康观、医疗观、药物观均“师法自然”,这与中国哲学“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观念是一致的。
四是知行合一,指的是把知识与行为统一起来,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一般而言,“知”与“行”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知”是“行”的前提与指导,有了“知”,“行”才会有正确的方向和能力;反之,如果无“知”,“行”便缺乏科学依据,就是盲目的“行”。只有“知”而没有“行”,就是纸上谈兵;因无“知”而盲目的“行”,就难以带来预期的结局。要想身体健康,首先要“知”,即知道自己的健康状况,懂得科学的健康知识,然后再付诸行动。然而,健康之道,知之不易,行之更难。在现实生活中,健康问题“知”与“行”不一致的情况随处可见,吸烟、酗酒就是一个非常突出的例子。
2.健康行为。养成健康的行为方式是健康促进的关键。所谓健康行为,指的是符合健康理念和健康知识的行为,包括衣食住行、劳作休闲、社会交往、待人接物等方面的活动方式与行为特征。
一是合理饮食,即在饮食上讲求营养价值的科学搭配,而不是追求多、精、高。我国营养学会根据国情制定的膳食指南就包括:食物多样、粗细搭配、清淡少盐、多食蔬菜水果、常吃奶鱼禽蛋、饮酒限量等。应该说,这些方面既符合膳食科学,也是我国传统饮食文化所提倡的,只要长期坚持,必能产生有利的健康结局。
二是讲究卫生,就是要求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既要讲究个人卫生,又要讲究公共卫生;既要讲究环境卫生,又要讲究心理卫生。应该指出的是,我们在谈到讲究卫生问题时,往往限于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而忽视心理卫生。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定义,心理卫生也是健康的重要内容,因此,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三是劳逸结合,指的是工作和休息相结合,既要积极工作,又要适当休息。这一理念是在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健康是工作的基础,也是人们履行职责、实现价值的前提;健康的过分透支,是健康的大敌;适当的休息,是健康的必要条件;只有身体健康,才能精力充沛,收到事半功倍的工作效果。
四是适当运动,指的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锻炼方式。我国的传统养生文化就非常注重运动,“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就是对运动与健康关系的高度概括。现代社会,人们的工作性质变了,很多人的工作不再需要耗费很多体力,甚至整日伏案工作,再加上出门就坐车、进门就入座,很少有锻炼的机会,往往导致颈椎、腰椎等疾病。在这种情况下,提倡适当运动就显得更为必要了。
3.健康制度。 健康制度指的是以促进健康为目的的约束和限制人的行为的成文或不成文的规定,既包括国家制定的促进健康的法规制度,也包括不成文的民间习俗,既是对卫生医疗机构和医疗人员的行为规范,也是对大众的行为规范,目的在于保障和促进全民健康。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健康制度建设方面作了大量工作,无论是医疗管理、卫生防疫,还是公共卫生安全、食品安全,都制定了相关的法规制度,仅卫生方面就出台了一百多部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成为约束和规范健康行为的重要原则,对健康促进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至今制定的与健康相关的法律法规,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或漏洞,法律、法条之间缺少内在逻辑联系以及原则性强、缺乏操作性的问题较为突出,对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的约束力还不够强,以至于出现了大量医疗腐败问题和医疗责任事故,引发很多医患矛盾;另一方面,对大众尤其是患者及其家属在医疗事件中的不理智态度和做法缺乏必要的约束性规定,以至于发生“医闹”,甚至出现恶性事件。为此,就需要在以往相关健康法规的基础上,尽快推进更高层面的《健康法》的制定,不断完善和细化健康制度的内容,使之既要规范化,也要可操作;既要强化政府及医疗机构在疾病预防和控制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努力改善与健康相关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也要注意培养和提升公众的健康素养知识,逐渐形成有利于健康促进的生活与行为方式;既要从制度上杜绝医疗腐败的通道,使之成为医疗腐败的屏障,也要使医疗纠纷的处理有法可依,保障医患关系的和谐,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促进健康文化的制度化、法治化进程。
[1]黄渭铭.论我国传统养生文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3(2):9-13.
[2]四书五经[M].2版.陈戍国,点校.长沙:岳麓书社,2002.
[3]冯达甫.老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4]陈鼓应,注释.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
[5]黄帝内经[M].谢华,编著.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0.
[6]吕氏春秋[M].张双棣,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
[7]泰勒.原始文化[M].连树声,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1.
[8]词源:修订本1-4册[M].1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357.
[9]辞海:缩印本[M].1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1533.
[10]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2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32.
[11]何守亮,秦明功.心理健康教育[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
[12]孙平华.《世界人权宣言》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386.
[13]左丘明.左传[M].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191.
[14]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9-10.
[15]陆渊雷.金匮要略[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8:2.
[16]《景岳全书·杂症谟选读》编写点校组.景岳全书·杂症谟选读[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88:69.
[17]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鲁兆麟,主校.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408.
【责任编辑 郭玲】
The Health Culture Theory
The Task Group of “The Research on Health Culture Theory”
Health culture guides health behavior and the health behavior contributes to healthy condition. The traditional life-preservation culture with a long history in China is an important ideological resource for the modern health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the pursuit for health is the strong internal motiv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The construction and transmission for health culture is the need of the cultural development. Furthermore, it is also the important foundation of the health promoti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a big population country to strong human resource one. There are three core concepts of health culture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 health is a basic human right, health is the basis of happy life, and health is an important human capital. The main contents of health culture are generalized into three aspects: health conception, health behavior and health system, 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nine points: the prevention being better than treatment, the priority of taking care of the heart, following nature, the unity of knowledge and action, keeping a balanced diet, enhancing personal hygiene, combining work and rest, doing proper exercises, and health system.
traditional life-preservation culture; health culture; health conception; health behavior; health system
2014-10-12
国家卫生计生委2013年度科研课题《健康文化理论研究》
吕红平(1958—),男,河北灵寿人,河北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人口社会学。
C913.4
A
1005-6378(2015)01-0063-05
10.3969/j.issn.1005-6378.2015.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