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伟 唐莲花
(新蔡县人民医院骨外科 河南驻马店 463500)
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是临床上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易造成肢体病残,严重者危及患者生命[1]。血液黏度高、血流缓慢及血管壁的损伤是DVT的3大主要原因,多发生于各种手术后、慢性病长期卧床等造成肢体活动受限的人群[2]。在髋关节手术后,为探究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法,本次实验采用了系统、有效的护理干预,现具体分析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150例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新蔡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45例男性,30例女性,年龄34~73岁,平均年龄为(42.2±6.8)岁;对照组50例男性,25例女性,年龄38~75岁,平均年龄为(43.7±5.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为自愿参加本次实验,且签订了知情同意书。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系统的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心理干预:护理人员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观察心理的变化活动,详细讲解DVT的病因,减轻患者的恐惧。②饮食指导:DVT的形成与饮食相关,建议患者以低脂、清淡、高纤维素、高蛋白的饮食为主;禁止吸烟喝酒;每天保证饮水量2 000~3 000 ml。③早期功能锻炼:术后,积极采用下肢高弹力袜、足底加压泵的治疗。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制订各自的锻炼计划。若患者病情允许,鼓励尽早下床活动,做深呼吸动作,尽早行肌肉关节的主动活动及肌肉按摩等被动功能锻炼;在术后l~7 d,行小腿肌、股四头肌、臀肌的主动舒缩运动,直腿抬高的被动训练,避免患肢过度外展。开始进行膝、髋关节的屈伸活动,由被动向主动活动逐渐过渡。④严密观察早期症状:定期观察患肢的皮肤温度、颜色、足背的动脉搏动等情况。若患肢出现肿胀、疼痛加重等症状,及时通知医生。
1.3 观察指标 在术后的2周内比较两组患者中下肢的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肿胀、患者的满意度及住院时间等。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利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定性与定量资料分别行χ2检验与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肿胀 术后2周内观察组DVT发生12例,发生率16.0%,下肢肿胀10例,发生率13.3%;对照组DVT发生39例,发生率52.00%,下肢肿胀34例,发生率45.3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4.55±3.21)d,对照组为(18.84±3.54)d,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满意度为96.18%,对照组为80.6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DVT指在深静脉系统中,血液的不正常凝结[3],多发于下肢,常见于盆腔术后,外伤,产后,长期卧床者,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4]。髋关节手术后,DVT是严重的下肢并发症之一,血栓脱落可致肺栓塞,严重者危及患者生命。
为降低髋关节术后下肢额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探讨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本次研究选择15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结果显示,在术后2周内,观察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肿胀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4.55±3.21)d,对照组为(18.84±3.54)d,观察组的术后满意度为96.18%,对照组为80.6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在髋关节术后,实施系统、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护患之间的交流、沟通,可明显的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彭文明,郑启松.中西医结合治疗髋关节术后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11):1825-1826.
[2] 罗佳丽.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5):1844-1845.
[3] 魏淑菊.术后即刻功能锻炼对髋关节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8(12):60-61.
[4] 蒲玉梅.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见性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5):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