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播到发展:论赵朴初对人间佛教思想的传承与创新
丁晓慧,解光宇
(安徽大学哲学系,安徽合肥230039)
[摘要]人间佛教思想最初由太虚大师提出,后经赵朴初继承和创新,创造性地把佛教与社会主义相圆融,把佛教关注的重点从彼岸佛国转移到现实人间,赋予人间佛教以新的时代内涵。赵朴初人间佛教思想为当代佛教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赵朴初;人间佛教;传承;创新
中国佛教源于印度,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和演变,成为被中国民众广泛接受的宗教形态。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内忧外患,佛教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受革命思潮的影响,佛教革命也成为一种社会思潮。太虚回溯佛法本源,在佛教革命遭受旧势力抵制的情况下,努力找寻大乘佛教的本源,为其人间佛教思想的提出提供了理论依据。后又经过印顺对太虚理论的修正以及赵朴初对人间佛教思想的传承与创新,使佛教人间化,并与社会主义社会相圆融,开创了中国佛教的新局面。
人间佛教是中国佛教的世俗化表达方式,它把佛教从重视死后世界转向注重人生社会,揭示了人们死后超生的神秘性,建构了佛教人间化的新型体系。
人间佛教思想的理论源自于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思想。辛亥革命成功后,太虚提出佛教革命三大口号:教理革命、僧制革命和教产革命,公开倡导佛教革命,一方面把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输入佛教教理中;另一方面把佛学理论灌注到社会中,以人间佛教的方式达到实现人间净土的目的。这实际上是在思想上和理论上实现佛教的入世转向。太虚要求中国佛教要渐从“寺僧佛教”转变成“社会各阶层民众佛教”,佛教应该“发扬大乘佛法真义,应导现代人心正思”。他认为佛学的人生观是合乎社会思潮的,佛教不能只注重死后和来生,它应该关注现实社会,把佛教关注的重点从彼岸佛国移到现世人间,“为现代人心作正思维的轨持”。太虚主张:“依三民主义文化建由人而菩萨、而佛的人生佛教;以人生佛教建中国僧寺制;收新化旧成中国大乘人生的信众制;以人生佛教成十善风化的国俗及人世”[1]421。他主张学佛应该先从做人开始,僧人不但要服务社会,还要为社会谋利益。佛教徒也不例外,他首先是一个公民,应该尽到公民建设和保卫国家的责任,这样才能谈得上酬报四恩,福利社会。他还提出:“圆觉之乘,不外大智慧、大慈悲之两法,而唯人具兹本能……唯此仁智是圆觉因,即大乘之习所成种姓,亦即人道之乘也。换言之,人道之正乘,即大乘之始阶也”[1]387。由此可以看出,太虚所主张的“人生佛教”是大乘佛教,它教导信众在人世中要以十善为行为准则,习大乘之法,入人世之道。这就为“人间佛教”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太虚以大乘菩萨道为依据,批评梁漱溟拘于“三乘共法,前遗五乘的共法,后遗大乘的不共法”,“三乘”是指天、声问、缘觉;“共法”是指三法印。他认为人们的修行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下层的人应该以五乘的佛法除恶行善,加强修行,以增进人世的富乐;中层的人应该渐悟三乘共法,断妄证真,断除妄想以证真谛,解脱人生的苦恼;最上层的是顿悟大乘的不共法,达到人即佛的圆满妙境。他还指出,人们学习佛法,应该量力而行,从自身的能力出发来修习佛法,还应该尽自己之力去做利于人民的事情。从这里可以看出,当时太虚已经认识到现代佛教应立足于社会现实,并发挥积极的作用,才会使佛教得到更好地发展。太虚创立闽南佛学院,创设中国佛学会,建立柏林教理院,还在重庆创办了汉藏教理院,在佛教教育中竭力宣扬他的人间佛教思想。1933年,太虚发表了《怎样来建设人间佛教》,并提出一整套建设方案,标志着其人间佛教思想的成熟。
印顺继承并发展了太虚人间佛教思想,关注当时的佛教弊病,并极力寻求救治之法。印顺特别赞同太虚对佛教的革新,认为佛教的目标是“净化世间、建设人间净土”,倡导人们要修菩萨道。菩萨道是佛法正道,菩萨行是人间正行,只有修得正道,才会拥有世界胸怀,达到佛法的至高境界。
太虚指出,佛教应该适应社会,关怀社会。印顺继承并发展了太虚的人间佛教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把太虚由做人而成佛的观点扩展为严整的体系。印顺指出,人间佛教的出发点是“人”,而不是死人和鬼神,其理论原则是缘起与空性统一、法与律合一、自利与利他统一。人间佛教应顺应时代,这个时代指的是“青年时代”,所以要重视青年的工作,积极培养佛教的青年僧众,以入世的态度利益众生,传播法音。他还指出,弘扬佛法不仅靠僧人,还要充分发挥居士的社会公用,让其负担起弘扬佛法理论的责任。他用三个字概括了人间佛教的修持方法,即信、智、悲,认为这三字是大乘佛教的四摄六度、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精神的体现。第二,在继承太虚“基佛事之淳朴,握持马鸣、龙树、无著之一贯大乘”的理论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立本于根本(原始)佛教之淳朴,宏阐中期佛教之行解,摄取后期佛教之确当。”印顺认为大乘佛教是“法界圆觉”,这和太虚的观点是一致的。印顺继承并发展了太虚首创的人间佛教思想,把握了现代社会理性化的宗教需求,突出了人间佛法的根本,把佛教从彼岸佛国转移到世俗人间,体现了时代特色。
抗战胜利后,太虚提出“议政而不干政”,维护佛教利益,这一言论引起佛教徒的非议,也遭到来自佛教之外的嘲笑和攻击。针对这些议论,赵朴初挺身而出,他激愤地说:“今日中国的佛教,是没有人权可言的。以一个没有人权保障的佛教,而要求它担当起弘法利生、护国济民的事业,这是戏论。所谓‘自度度他’,必须从当前的被迫害欺侮中,自己度脱出来,才能度脱众生。因此,当前佛教人民的任务应当是为佛教的人权而奋斗。太虚大师一生的努力,正是如此。他办佛学院,办佛教会,整理僧伽制度,倡导人生佛教,乃至最后有意参政,无非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2]191。太虚圆寂之前,特地召见赵朴初,并赠予《人生佛教》一书,劝勉他“今后努力护法”。
赵朴初发扬人间佛教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倡导佛教的优良传统,纠正佛教是迷信的错误观念,让人们认识真正的佛教。赵朴初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维护和弘扬佛教教义,继承太虚遗愿,把人间佛教思想作为佛教发展的指导思想,并身体力行,极力弘扬人间佛法,在教内产生了很大影响。
赵朴初人间佛教思想继承了近代以来中国佛教界关于“人生佛教”、“人间佛教”理论成果,并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大陆佛教界的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结合当今时代特点而形成的理论体系。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下,将佛教的人间佛教思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革命事业联系起来,确立了将人间佛教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方向。人间佛教是立足于原始佛教教义,继承大乘佛教的精髓,关注现代社会,引导现代精神需求的中国佛教新形态。赵朴初的人间佛教思想继承了大乘佛教的救世济世精神,发扬利乐有情、普度众生的佛教教义,实现人间净土;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要实行农禅并重,在参禅悟道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建设。这种思想与实践开创了中国佛教的新局面,为佛教发展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在开展社会福利事业、对外友好关系和维护世界和平方面作出了显著成就。
赵朴初人间佛教思想以无常的世界观和菩萨行的人生观为理论基础,强调做人即是做佛,世法皆是佛法,主张通过五戒十善、四摄六度的修行,净化世间,建立人间净土。体现了无常世界观和修菩萨行的自利利他、修菩萨行、圆融无碍等原则。人间佛教是大乘的入世佛法,倡导救度众生于苦海。赵朴初曾明确提出,“如果人人都能学菩萨行,行菩萨道,且不说成不成佛,就当前使人们自觉树立起高尚的道德品行,积极地建立起助人为乐的精神文明,也是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何况以此来净化世间,建设人间净土”。
五戒十善、四摄六度等自利利他的广大愿行是人间佛教的基本内容。“五戒”是指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是佛教中最根本的戒律,也是一切戒律的基础。“十善”是在“五戒”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十善”分为身业、口业、意业。身业有三,口业有四,意业有三,合起来共有十种,故而称为“十善”。其中,身业是指不杀、不盗、不邪淫;口业是指不妄语欺骗、不是非两舌、不恶口伤人、不说无益绮语;意业是指不贪、不嗔、不愚痴。四摄六度指四条使众生团结的途径和六种到达觉悟彼岸的方法。即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这四摄和施度、戒度、忍度、精进度、禅度、慧度这六度。提倡四摄六度,体现佛教对人际关系的重视和对世俗生活的关怀。赵朴初的人间佛教思想一方面立足于人间,解决现实人生问题;另一方面,发挥大乘佛教的利他精神服务大众,净化社会。他强调人间佛教是对原始佛教的复兴与回归,人间佛教在发扬大乘佛教慈悲利他精神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入世,并与时代潮流相圆融,真正实现“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大愿。在净化自身方面奉行五戒十善,在利益人群方面广修四摄六度,从而达到实现人间净土的目的。
在大乘佛教之中,佛法与世间法是紧密相连的,出世和入世是统一的。大乘佛教的圆融精神是人间佛教的指导思想,在提倡人间佛教顺应时代发展的同时,还应提倡大乘佛教的圆融真俗精神。赵朴初指出:“存在了将近两千年的中国佛教,是拥有内容丰富、绚丽多彩的文化遗产。论它的典籍文化,论它的成绩经验,论它的国际影响,无论作为宗教或学术看待,中国佛教在全人类的文化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历史中,都有不容忽视的地位”[3]109。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赵朴初把人间佛教思想圆融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圆融于人间和平事业建设中;圆融于中国佛教与世界佛教友好交往的事业中。人间佛教思想在强调佛教要“关怀社会、回报社会”的同时,还强调要知恩报恩,报国家恩,报社会恩。这主要体现在佛教的文化教育和公益慈善事业中。人间佛教本着“关怀社会、回报社会、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精神主旨,把菩萨行基本定位于人间止行,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鼓励支持社会主义福利事业,广泛兴办各种慈善机构,为党和国家排忧解难,推动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
赵朴初强调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佛教的三大优良传统。第一,农禅并重。“农”是指有益于社会生产和服务性的劳动,“禅”是指宗教禅修。农禅并重的思想是佛教的一大优良传统,自古以来,佛教在参禅修持的同时都不忘农业劳作,在“净佛世界,成就众生”思想的指引下,中国佛教的高僧大德结合中国国情,经过艰苦的探索与实践,带领众僧建立了农禅并重的丛林风规,开创了田连阡陌、风景优美的名刹大寺。人间佛教大力发扬这一优良传统,提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主张,要注重自我劳作,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把参禅悟道和生产劳动结合起来,开创了中国佛教的新局面。第二,注重学术研究。佛教文化高大精深,我国佛教历史上高僧辈出,大德如林,他们阐释佛教教义,译经著述传经授业,创宗立派,大力宣传佛教思想,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佛教文学、哲学、艺术和历史资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间佛教思想继承和发扬了佛教学术研究的优良传统,把佛教学术研究引向人间,开创了佛教教学和研究的新局面。第三,国际友好交流。在历史上,中国和国外其他国家的交流也很频繁,特别是和亚洲许多国家的高僧曾频繁的往来于海陆丝绸之路,交流中外文化。其中法显、玄奘、义净、鉴真大师的西行和东渡,成为我国佛教史上最为著名的东西佛教文化交流的典范。总之,在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应该大力提倡人间佛教思想,担当起新的历史时期的人间使命。继承并发扬佛教的农禅并重和注重学术研究的优良传统,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发扬中国佛教在国际友好交流中的作用,增进与各国人民友好交往和文化交流,促进世界和平。
赵朴初人间佛教思想是对中国佛教优良传统的总结,并在继承前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把佛教与社会主义相圆融,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相圆融,把佛教关注的重点从彼岸佛国转移到现实人间,赋予人间佛教以新的时代内涵。赵朴初人间佛教思想为当代佛教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太虚.太虚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2]赵朴初.赵朴初文集[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7.
[3]赵朴初.佛教常识答问[M].北京:中国佛教协会印行,1983.
[4]朱洪.赵朴初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倪强.赤子佛心赵朴初[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
[6]熊旌旗.赵朴初研究[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13.
[7]邓子美.二十世纪中国佛教智慧的结晶—人间佛教理论的建构与运作:下[J].法音,1998(7):16-22.
[8]李向平.二十世纪中国佛教的“革命走向”—兼论“人间佛教”思潮的现代性问题[J].世界宗教研究,2002(3):42-57.
[责任编辑:余义兵]
作者简介:丁晓慧(1982-),女,安徽临泉人,安徽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解光宇(1958-),男,安徽肥西人,安徽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哲学与安徽思想家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儒学与传统文化。
收稿日期:2014-11-05
DOI:10.13420/j.cnki.jczu.2015.01.020
[文章编号]1674-1102(2015)01-0078-03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B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