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亭亭
(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吉林四平136000)
在2007年召开的全国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改革研讨会上,有学者指出语文教师“应该具备较为深厚的母语修养作为文化根基”。针对当下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实状况,更有专家指出“灵性的缺失”“个性的消失”和“品性的迷失”是主要困境。由此可见,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已经被提升到文化素养的层面。文艺理论课程教学内容丰富、视域广阔,对于未来从事语文教学的师范生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文艺理论课程教学往往存在教学理念模糊、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这一现象应当引起文艺理论课程教学工作者的反思。
文艺理论课程教学过程缺少必要的讨论和参与,学生先在的感性经验得不到激活。这种“教”与“学”相割裂的现象是长期存在的,导致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对文艺理论课程普遍存在畏难情绪。
高校文艺理论课程具有知识体系庞大、概念繁多、抽象性强等特点,文艺理论的西方背景容易给学习者带来陌生感与疏离感。课程教学内容中的基本理论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对学生的文本素养和思辨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认知阶段的接受效果不理想,容易导致学生在心理上的排斥乃至抗拒。以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美学课程教学为例,如果学生没有在先行课程的学习中获得充分的知识储备,就很难建立起课堂参与意识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为了维护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文艺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安排往往存在“综合化”“全面化”的倾向。为了在限定的课时之内完成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当中常常设置密集的“知识点”,同时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手段,使得“概念”占据了课堂教学,“分析”与“讨论”则经常缺席,学生个人审美经验的生成和感性材料的作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这种功利化模式的限定下,课堂教学无法进行充分、有效的互动,难以摆脱“应试”的陈旧思路,造成课堂教学的沉重和滞涩。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进行持续性的“单向输出”,学生的反馈和表达得不到重视,更得不到评价,只能被动地接收信息,有时甚至来不及完成对某一命题的思考,就要被迫跟进下一环节,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很难实现。这种情形必然导致学生对理论的掌握停留在对概念的机械记忆上,理论知识“消化不良”,自主思考的意识与能力得不到必要的锻炼,理论知识不能有效转化为实践能力,审美素养也很难得到提升。
文艺理论课程教学应转变教学理念,推行课堂教学改革,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策略。所谓教学策略,是指教师用以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接受知识的计划、技巧、整体方案和一系列决策。[1]面对文艺理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迫切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文艺理论课程教学不应将理论的推介作为终极目标,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审美素养的提升更需要得到重视。学术理论如果不能以开启心智、引发探索为教学目标,就意味着教学资源的浪费。
丰子恺先生说:“艺术及于人生的效果,其实是很简明的:不外乎吾人面对艺术品时直接兴起的作用,及研究艺术之后间接受得的影响……即前者是‘艺术品’的效果,后者是‘艺术精神的效果’”。“艺术精神”是一种审美的精神,意味着张扬人文品格、提升人生境界,同时也意味着较高层次的审美素养,文艺理论课程教学应当承担起提升审美素养的使命。
文艺理论课程不仅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也要帮助学生建立起独立思考的态度与观念,将理论学习和独立思考结合起来。王一川先生指出,文艺理论“其实就是对具体文艺现象的带有某种普遍意义的思考和评论,文艺阅读与文艺理论之间就是具体文艺体验与对它的反思的关系”[2]。文艺理论课程需要将各类文艺现象的解读纳入教学,具体的文本不应仅仅作为教学案例用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更需要作为分析与阐释的对象,用来检验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审美能力。课程教学应当要求学生在面对具体文艺现象的时候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并且根据这一教学目标采取灵活的考核方式。
教学目标与考核方式的转变可能会带来新的问题,例如:如何科学分配讲授与讨论的时间、如何合理设定课堂讨论主题、如何保证个体的有效参与等。这就需要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有更为精心的设计。
首先,文艺理论课程教学需要突破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合理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改讲授为组织,改传达为引导。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前充分预习,围绕课程内容查阅相关文献,一方面独立思考以形成自己的认识,一方面为分组讨论准备相关资料,课堂教学以答疑和讨论为主。教师需要解答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未能开释的困惑,必要时调整讨论的角度与方向,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辨活动。
其次,为了保证课堂讨论有针对性,需要合理设置讨论的主题,一般从具体的文艺现象中选取典型案例作为专题,通常以具有现实意义、与文艺理论教学内容相接近、能够充分引发讨论并且具有一定开放性的案例为主。教师要对相关文艺现象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与认识,并与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以合理设置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再次,由于高校教学资源的现实局限,课堂教学往往不能够保证小班授课,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如何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够有效参与讨论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一般情况下,对于人数较多的授课班级可以采取分组筹备课堂讨论的方法,学生可以提前在组内进行观点的交流与整合,课堂上则进行小组之间的讨论。同时,教师要采用有效的激励手段,如设置参与讨论的各种奖项、留存课堂讨论的影像资料、增加平时成绩的比重等,使学生充分体验独立思考带来的成就感以及学以致用的愉悦感。
教师需要适时转变角色,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允许感性经验的分享,鼓励个性见解的表达。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起点,感性经验的表达也是有价值的。托马斯·门罗曾在《东方美学》说:“中国的文论……充满了朦胧的比喻。”[3]因此,教师不必在课堂上排除感性经验。与此同时,教师对问题的设置应当更具开放性,将以往的封闭式提问转变为开放式提问。如果只是简单地提问“什么是”和“是不是”,容易让学生满足于记诵概念。如果教师的提问是“你如何看待”“你的想法是什么”“你的理由是什么”,将更利于学生充分思考、多角度表达。
鼓励学生的自主表达,并不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上的“无作为”。教师要适时针对学生容易产生混淆和误解的内容设置问题,并辅以启发手段,由学生自主解决疑问。针对“审美距离”这一美学命题,教师可以就具体的文艺现象提问,如“‘印象丽江’等‘原生态表演’采取观演双方面对面的表现形式,消除了舞台与观众的空间距离,并且获得了理想的演出效果,与“审美距离”命题是否相冲突?”学生通过思考与辨析,可以明确所谓“距离”并非“物理距离”,从而获得对该命题更准确的理解。在这一过程当中,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功能。学生可以根据发言的需要自主设计演示文稿,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互动,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扭转教学的“应试化”倾向,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思考当中,让学习活动突破有限的课堂时间,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与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文艺理论课程教学工作者应当直面现实性问题,针对症结制定教学策略。文艺理论教学不应仅仅要求学生掌握理论要义,更要以提升素养和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就要摆脱机械的应试模式,在课堂教学当中加强组织与引导,采取有效的激励手段,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的能力。要增强学生的主体性意识,真正还原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体验以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所带来的乐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践活动当中。
[1]翟恒兴,秦良杰,鲁林华.美学教学的解构策略[J].美育学刊,2013(3):81.
[2]王一川.理论之后的中国文艺理论[J].学术月刊,2011(11):122.
[3]托马斯·门罗.东方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