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王馨晨
着眼于新时期的社会发展趋势,我们发现会计专业也在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快速发展。这不仅是推动国家经济以及社会变革的一种新的技术支持,更是我国着力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作为国家进行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会计专业进行相应的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也应结合国家改革的大环境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构建工作,是对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贯彻和实施,同时也是一种深化会计改革的行为,对我国的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学者针对会计专业的信息化标准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并在相关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作者结合不同企业的会计信息化的不同层次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后,认为我国会计信息化标准的制定应关注会计信息资源和会计信息化的利益相关方这两方面。本文将以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相关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从会计信息系统的生命更迭和会计信息在信息化环境下的运动两个主视角出发,结合会计信息化综合支持与控制、会计信息化评价等辅视角,对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构建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探讨。
所谓标准化的理论,是指对现已存在的标准化的规律和相应的过程进行科学的概括和总结,从而形成相应的理论概念的标准化过程。任何经验都来源于日常的生产实践活动,并且指导和应用于实践。理论基础一方面是对实践内容的归纳总结,另一方面其作为实践现象的抽象概括总结又会对实践产生一定的影响和指导作用。因此会计信息化体系的构建过程需要标准化的理论来指导。
其具体内涵是以会计信息化的时间为基础,对相应的实践活动的经验、规律进行抽象的认识,进而概括和总结出相应的基础理论。如此产生的会计信息化构建的基础理论可以有针对性的对会计信息化的创新行为进行指导,可以促进信息化过程的快速发展。
所谓会计信息化软件工程理论是指利用工程相关的技术、方法和原理对市场所需的软件进行相关的开发利用与维护工作。这里所需要的开发软件工程的技术是在大量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因而对于切实保障软件高质量和高效率地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会计专业进行信息化基础构建的过程中常常会利用到该理论。
根据笔者的观察,最早的关于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研究是在2009年4月,国家财政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这是指导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此文件对会计信息化的标准体系的构建目标、要求等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并在此基础上为我国的会计信息化发展勾勒出了一幅宏伟的蓝图。然而直到2011年12月,与之相配套的会计信息化标准技术维护委员会才正式宣告成立。综合以上信息可知,我国的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起步较晚,发展程度还比较低,至今仍然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同时从现有文献来看,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研究已不能满足当前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需要,甚至阻碍了会计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有必要对眼下会计专业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和梳理,从而促进会计专业进一步形成科学合理的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
根据相应的理论,我们总结发现,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必须要依靠相应的标准化体系来进行运营,并逐渐降低信息交换的成本,从而实现提高其利用效率的根本目的。但是在我国现有的会计信息化建设方面,由于长时间缺乏科学合理的标准化体系作为可靠的理论基础指导,已导致了会计信息标准化建设方面出现了不同的会计信息分类的标准,例如:会计师事务所有其所应用的审计导向性技术标准;证券交易所也有自己的技术监督标准等。如此混杂的技术指导标准很难促进会计专业信息化体系的快速发展。因此,为了构建科学合理的会计信息化技术标准,从而实现会计信息的资源共享目的,首先应关注的是,开发者需要和软件的技术开发商进行相应的协调沟通,开发出可以推广到全行业的实用性软件;其次,上级主管部门需要统筹会计信息化的指导工作,积极推广科学合理的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辅助开发部门少走开发建设的弯路。
放眼当前会计信息化的发展道路,我们不难发现其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比如如何提高社会对于会计信息化的认识程度、科员级信息化的开发软件利用程度不高、缺乏专业的会计信息化人才等等。实现会计专业的信息化进一步发展任重而道远,这不仅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还需要软件的开发商、软件的应用企业之间的通力合作,克服影响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构建的各种制约性因素。具体来讲,其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总体上,现今我国社会上的很多企业以及个人对于会计信息化的认识还有很多不足,这亟须进一步的调整和修正。整体来说,不能简单地把会计电算化等同于会计的信息化改良。我国的会计信息化建设从电算化到信息化概念的广泛提出历经30余年,两者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具体内容上都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不能过于简单地把两者等同对待。
具体来讲,会计专业的电算化进程只可以看作会计信息化的初级阶段,而会计专业的信息化却是在会计电算化基础上的深入发展,是一种质的飞跃。会计电算化实现了充分利用计算机代替人工来开展工作,比如:可以利用计算机代替进行会计工作人员以往的制单、记账以及出具报表等工作。这一程序的推广使用大大的解放了劳动力,辅助广大的会计人员完成了很多繁琐的工作,从而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的其他方面,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财务管理的水平。一般来说,只要企事业单位建立了运用计算机处理账务的财务处理系统,就可以认定该单位实现了会计电算化。而会计信息化系统是会计发展史上的又一次革命。它将会计、计算机网络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和会计实务等进行有机的结合,是相对于会计电算化而言的更高层次的系统,是一个集会计学、统计学、财务管理学、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等多学科于一体的综合信息处理系统。
众所周知,掌握信息化技术的信息化人才是促使信息化成功实现的根本,也是促使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前提条件。伴随着社会上各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也促使了对会计信息化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会计信息化的相关人员不仅需要具备更加扎实的财务知识,还需要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术、网络开发程序知识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因而相关学校需要尽快培养出一批素质更高、更加适应现代会计信息化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会计信息化在建设的过程中不仅旨在努力提高财务工作的工作效率,还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人文素养提出更高的期望。因此,结合新时期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要求,财务信息化的建设发展任务也更加艰巨。由此看出,提高会计人员的品德与自身素质也日益成为了培养会计人员的重要工作之一。然而这不仅需要个人的不断努力,还需要各个工作岗位之间相互协调沟通。与此同时,如果不能熟练地掌握网络处理技术,就极易导致某些工作难以及时对接,甚至会影响到整体工作的顺利开展。
首先需要对会计的信息化标准体系有准确的认识,并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制定出相应的构建目标,这是促进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的前提。我们知道,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在国家的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与此同时,它与其他的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之间也存在着复杂的关系。这些不仅决定了会计信息化专业所具有的强烈的特殊性,也为其建设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奠定了相应的基础。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极大地增加了不法分子利用虚拟网络技术进行犯罪的可能性。尤其是在建立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之后,企业的一些重要财务信息的储存和处理更为集中,这反而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如果处理不当,极易给犯罪分子的不法行为带来可乘之机,甚至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财务损失。因此,国家相关部门有必要对此制定出相关法律,从而更好的保障体系享有者的权利和利益。
一方面,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是相对于传统会计的强化,构建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不仅要依靠信息技术的发展还要将会计工作与企业的管理密切结合起来,实现财务管理思想观念上的转变。另一方面,我们知道财务的具体工作包括很多方面,内容众多。这就要求在构建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过程之中,对相应的活动流程进行明确的规划总结,促进科学的财务管理系统的完善。
新时期下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的构建要求建立统一的平台来汇集各种相关的会计信息。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管理水平,也可以增进信息的使用效率。此外,还需根据相应的会计数据系统实现财务的规范化网络管理。在信息化时代,财务管理的方式需要不断结合时代的发展要求作出相应的调整,运用各种技术手段不断促进各种会计信息的相互联系,促进一个完整有效的财务信息网络系统的早日形成。
新的历史时期之下,会计专业拥有良好的发展契机。然而新的机遇也伴随着新的挑战,这就需要会计领域早日实现信息化的战略转变,从而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杨玉麟.会计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存在风险及对策[A].第九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上)[C],2010:85-86
[2]杨周南,刘梅玲.会计信息化标准体系构建研究[J].会计研究,2011(06):266-267
[3]韩跃.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0(18):41-42
[4]曹凌云.我国会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09(06):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