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锋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30 份,回收418 份,有效问卷391 份,有效回收率93.5%。调查对象涉及四所高职校不同年级和不同专业的学生。其中大一学生占比51%,大二学生占比48%,大三学生占比1%(三年级学生调查期间大多走上就业实习岗位,参与较少,故不做分析依据)。女生占66%,男生占34%,比较符合四所高职校学生性别比例的现状。
49%的学生选择主动“认同,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3%的学生“认同,不知道如何践行”。对“认同,不知道如何践行”这一问题,女生(38%)比男生(29%)、一年级学生(36%)比二年级学生(23%)的困惑更为明显。
1.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了解程度。调查显示,64%的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听说过,但说不清楚”,26%的学生选择“知道,能准确复述”,女生(61%)相比男生(45%)更多是“听说过,但说不清楚”。
2.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渠道。52%的学生选择了“课堂”,35%的学生选择了“互联网”,19%的学生选择了“新闻媒体”,6%的学生选择了“户外广告”和“有关会议”。
3.学生认为最需要培育的是个人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显示,对“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哪项最需要着重培育”,47%的学生选择了“诚信”,33%的学生选择了“敬业”,16%的学生选择了“爱国”,7%的学生选择了“友善”。男生和女生相比则有明显的区别,男生首选“爱国”,女生首选“诚信”;一年级和二年级相比,除一致首选“诚信”外,其次的选择是前者更多选择了“敬业”,后者更多选择了“爱国”。
1.最需改进的问题。对“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最需改进的问题”,41%的学生选择了“实施的方法和途径”,25%的学生选择了“宣传动员”,24%的学生选择了“活动设计要提高针对性”,13%的学生选择了加强领导,2%的学生选择了说不清楚。女生(35%)比男生(23%)更看重“实施的方法途径”,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都同样注重“实施的方法和途径”。
2.需要进一步细化要求。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有必要进一步细化要求”这项调查中,76%的学生选择了“需要,还不够明确”,不管是男生(72%)女生(81%),一年级(81%)二年级(74%)都一致选择了这一项。
3.最有效的宣传方式。调查显示,50%的学生选择了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31%的学生选择了“互联网”、19%的学生选择了“微信、微博等新媒体”,32%的学生选择了“课堂教学”,25%的学生选择了“电视或报纸等传统媒体”,10%的学生选择了“宣传橱窗、标语横幅”)女生(总共38%)、一年级的学生(总共41%)选择了“互联网”和“微信、微博等新媒体”。
4.有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重要的问题。调查显示,63%的学生选择了“科学合理规划,长远目标与阶段性要求结合”,25%的学生选择了“贴近大学生学习生活,符合心理需求,有效设计活动”,10%的学生选择了“区分不同群体,分类指导,提高针对性”,6%的学生选择了“大力宣传:进课堂、进网络,进公寓、进社团”,1%的学生选择了“其他”。男生、女生,一年级学生、二年级学生都显示了同样的结果。
5.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调查显示,41%的学生选择“广泛开展各种道德实践活动”,26%的学生选择“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传播社会主流价值引领文明风尚”,18%的学生选择要突出开展以“敬业”为核心内容的礼仪教育活动,15%的学生选择“大力开展弘扬优秀传统文活动”,9%的学生选择“组织深化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体现大家对开展各种实践活动的渴求,比较关注开展以“敬业”为核心内容的礼仪教育活动。
1.学生一致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却不知道如何践行,仍有相当数量的同学还不能准确复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所以学校应持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引导学生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不同年级、男女学生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践行有较大差别。要提高培育和践行的效果,就要针对这些群体体现出来差别以及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引导。
3.要有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科学合理规划,将长远目标与阶段性要求相结合,深化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要贴近大学生学习生活,符合心理需求,有效设计活动。
1.进一步明确要求,具体化推进。一是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体现长远性目标和阶段性要求的结合,具体细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举措。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学校年度工作部署和考核评价,形成学校、二级学院和班级层层推进的局面。二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纳入课堂教学全过程,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有关课程标准,将要求具体化并有机渗透教学过程,构建从课堂到课外、从思想政治课到专业课有效衔接、持续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体系。
2.改进宣传方式,全面融入学生学习生活。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为此,一定要在增强认知认同上下功夫,宣传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途径和手段。
首先,强化常态、直观、形象的宣传。着力以更加直观、形象、生活化、便捷化的宣传方式促进内化。紧紧围绕核心价值观,制作系列公益广告,以漫画、微电影等形式宣传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坚持校园广播站、宣传橱窗、条幅、网络等传统媒体及课堂、课外联动,让核心价值观在校园内学生出入的主要场所和路段的宣传载体上随处可见,形成全面直观持续传播的态势,不断扩大学生的认知认同,推动入脑入心,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其次,注重发挥新媒体作用,重点打造微媒体发布平台。微信、微博等已成为当下大学生喜闻乐见、不可缺少的生活方式,要研究“微”媒体、移动媒体的传播规律,善于运用新媒体传播核心价值观,满足学生需求,让他们乐于接受、乐于传播,增强感染力,引导大家从传播做起,从微善做起。
3.着力打造“知行合一”的实践载体,突出实践养成。一是 推进主题实践活动。大力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积极鼓励学生到农村、基层去体验百姓生活,感知百姓所想,触摸社会温度,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大力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和学雷锋活动,并推动其常态化,让学生在志愿服务中感受价值、践行价值、实现价值。二是推进礼仪教育。把礼仪教育作为新生入学第一课,以引导大学生从日常礼仪起步,感知并践行核心价值观。适时组织开展“礼仪风采大赛”,形成重礼仪、守礼仪的良好风气,倡导文明风尚,强化诚信自律。
[1]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
[2013][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2/23/c—118674689.htm.
[2]贾凤姿.用核心价值观培育当代大学生[N].人民日报,2014-01-06.
[3]薛进文.高校要带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中国高等教育,20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