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杨秋云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疾病预防中心内部审计工作被提上日程,但是由于财务管理水平、内部审计工作的理论与实际操作经验都不够成熟,现阶段疾病预防中心内部审计工作暴露了一系列问题,如审计独立性比较差,权责划分不明确等等,相关问题的产生造成内部审计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在疾病预防中心中形同虚设,为了改变该情况,应该在新经济形式下对疾病预防中心内部审计工作进行改进。
在新经济形式下,疾病预防中心内部审计工作的运行与发展存在比较明显的问题,影响了内部审计的效率。
疾病预防中心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相对较差,内部审计的行为准则与立足根本就是独立,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指的是审计活动的环境中不会存在对内部审计的独立判断有影响的因素,工作人员可在不受外界干扰的情况下进行审计工作,并且遵循有关的职业规则收集足够适当的审计证据,根据自身的专业性判断对事实做出公正客观准确的结论。但是现阶段疾病预防中心的财务部门领导同时分管财务与审计工作,审计人员的审计结果受财务与相关部门领导的制约,因此无法充分发挥镇内部的审计作用。
现阶段疾病预防中心内部审计主要工作内容集中在对财务数据的纠错与改正上,尚没有涉及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等领域。疾病预防中心内部审计主要针对审查和佐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合法性与合规性,并分析评价其经济效益,但是往往却忽略了其社会效益,例如某疾病预防中心审计相关科室的时候,通常只审查相关科室的收入和支出是否符合真实的情况,同时对减少支出增加收入给出合理的建议,但对服务对象如何评价该科室,对服务对象满意情况的反馈,以及支出项目的合理性,固定资产的增减等问题都没有包括进行审计,疾病预防中心内部审计范围过于狭窄,无法体现出内部审计应具备的功能。
疾病预防中心内部审计准确性又称内部审计质量,审计质量分为审计成果与审计行为两部分。质量是内部审计的灵魂。如果要保证内部审计的质量就必须要进行质量控制这项工作,即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行为规范,在审计过程中恰当的运用审计的准则,进行自我约束,提高审计效率。然而现阶段疾病预防中心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不完善,首先制度建设落后,部分疾病预防中心还没有制订质量控制制度,已有的质量控制制度也存在问题。其次是审计复核形式化,由于疾病预防中心内部审计工作人员不足,因而在复核时,经常出现工作人员之间互相核查,但具体分工和职责都不明确。最后内部审计问题追责不到位,由于责任划分不清,所以也无法进行具体的追责,内部审计报告的质量不高,无法对疾病预防中心财务控制及相关工作产生帮助。
但是现阶段疾病预防中心内部审计工作手段和技术还比较落后,很多审计业务都依赖于手工,例如,对审计进行抽样时主要根据审计人员的个人经验和认知,异常数据的分析也只是依靠审计或财务部门的主管判断,传统手工录入审计信息、编制审计报告的方法比使用计算机更耗费时间,而且人工成本比较高,且一般情况下疾病预防中心的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往往由财务工作人员兼职,在此模式下疾病预防中心的日常财务工作也将受到影响,无法保证内部审计的效率,使得内部审计无法在疾病预防中心中最大的发挥作用,反而增加了疾病预防中心的负担,影响了疾病预防中心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意愿。
为了提高疾病预防中心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应该从多个角度入手,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的逐步完善。
我国资本市场目前还处于起步的阶段,监管不够完善,我国应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治理经验,切实完善疾病预防中心的审计环境。该模式是指将内部审计委员会设置在疾病预防中心的管理层中,其组织成员由各部门管理人员构成,疾病预防中心的内审部门在该委员会的指导下工作。内部审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在疾病预防中心内拟定内部审计章程、统筹安排内部审计工作经费、选择内部审计实施机构的工作人员和讨论确定内部审计短期工作计划与长期工作规划,由领导所构成的委员会具有审计工作的绝对话事权,而且独立于财务部门存在,所以在委员会领导下的疾病预防中心内审部门才会有最强的独立性,而且单一的领导方式有利用于克服双层领导意见不统一的情况,方便疾病预防中心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
应对疾病预防中心加强管理,即在管理疾病预防中心时,应适当的引入法人机制,明确审计权责。首先是决策权设置,董事会和监事会的人员选择由疾病预防中心下设的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其中医院董事会负责经理层人员的选择和日常的经营活动决策,这些决策都必须满足监督管理委员会对疾病预防中心的要求。其次是执行权设置,董事会的决议结果要由经理层来执行,最后是监督权设置,设置与董事会平行的机构监事会,它负责建立内部审计的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所有者代表的疾病预防中心监委会、负责对经理层执行力和董事会决策进行监督。疾病预防中心这种类似企业经营模式的内部审计管理方式能够有效明确权责划分,提高审计工作的有效性。
在审计报表环节,内部审计部门要将审计成果汇报给疾病预防中心最高决策机构和人民群众,还需要将审计结论和审计建议传达给被审计单位。它可以说是一个综合展示环节,能够显示审计的质量,所以在此环节应该多层次多方面的复核审计报表。多层次的含义是,审计报表先经过审计项目工作组的工作人员的检查,再交由审计项目工作组的组长复核,最后还要经过疾病预防中心内审负责人的第三次核查,这三类审核人在审核中给出修改意见并做好复核的记号。多方面的含义是,复核时要从多个角度检查审计报表,如审计报表采用的证据是否准确可靠、报告中的评价是否适当、报告建议是否能够帮助疾病预防中心改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报告结构是否层次清晰分明。
从上世纪90年代起,包括疾病预防中心在内的各类医疗机构也跨进了信息化的行列,在很多方面都可用电子数据替代纸质媒介,例如挂号入院管理、拟定治疗方案、物资归集和使用等方面。另外,传统的纸质账务的财务管理向电子账务变化,财务工作程序逐渐信息化,疾病预防中心院的管理方式也向信息化管理方向转变,这需要疾病预防中心内部审计人员与时俱进,紧跟信息化趋势,认真学习计算机网络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审计工作中,以推进审计工作的快速发展。疾病预防中心可以与软件公司合作,开发适宜疾病预防中心使用的财务信息软件,在软件中增加内部审计的相关模块,同时已录入的信息进行加密,保证内部审计相关数据不外泄,通过软件进行相关数据的分析,出现异常数据及时上报给管理层,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
通过对内部审计相关问题的研究,能够看出现阶段疾病预防中心在内部审计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已经影响了疾病预防中心正常的生产经营,迫切需要合理的方式进行解决,同时随着经济形式的变化,疾病预防中心内部审计工作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暴露更多的问题,应该时刻认识到对内部审计问题的解决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疾病预防中心不断提升对自身经营发展的监督,政府需要出台相关政策保证疾病预防中心的规范发展,社会机构也需要对疾病预防中心进行监督保证其在内部审计方面问题的不断缩减,通过各方共同努力,保证疾病预防中心服务的水平持续健康发展。
[1]李琴.灵宝市疾控中心内部审计现状分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02):41—42
[2]谢立娟.增值型内部审计在卫生系统的实践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15(01):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