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马晓红
建立内控管理体系,不仅直接关系到医院会计核算信息的完整性,也对其真实性、合法性产生一定影响。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医院财务管理也提出新的要求。为此,加强医院内控管理,是医院不断提高自身医疗服务水平的必由之路,文章通过分析医院内控管理现状,指出建设内部控制制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主要问题反馈,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公立医院财务活动(资金筹集、使用、分配、核算)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管理范畴中,因此与普通医院不同,公立医院内控管理比较复杂和特殊。为全面掌握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现状,通过若干公立医院内控环境、信息控制、风险评估及内控监管等方面调查结果,得出以下几点结论:很多公立医院虽然制定了内控管理制度,但实施效果差强人意。同时,也有很多医院并未完全建立内控管理机制;信息系统应用程度较低,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医院内控管理流于表面;很多医院忽视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作用,因此未能对内控管理实施高效监督,使得财务内控机制缺乏严谨性和科学性。
从调查结果中可以发现,很多医院财务管理人员普遍认为,虽然财务内控管理机制能够为医院创造一定效益,但是这种效益往往是比较间接的,且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在实践工作中逐渐被体现出来。这种认识、观念上存在的严重误区,给医院稳定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和普通医院单纯追逐经济利益不同,公立医院经营目标不在于取得多少经济效益,而是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因此其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现阶段,很多公立医院在开展财务管理过程中,不能准确、及时掌握内控管理所需要的各种信息资源,给财务活动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因素。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医院财务管理方向更加明确,但也对医院相关财务管理人员自身专业技能及综合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内控管理往往涉及多种学科知识,如财务管理学、经营管理学及人力资源管理学等,但是很多医院内控岗位人员综合素质良莠不齐,给内控管理工作质量、效率带来一定影响。
内部审计部门不仅是医院开展内部监督、评审的核心机构,也能够对公立医院内控制度的完善产生重要推动作用。现阶段,很多医院未设置内部审计部门,而是将审计工作交由财务部门集中管理。这种做法导致审计部门成为财务部门的附属机构,因此无法对医院内控执行效果做出科学、客观、准确的评价。
首先,应加强对医院内控管理的认识,从院领导阶层开始逐步向基层管理人员深化内控管理的重要性,以最新内控理念丰富财务管理工作,使其更具多元化。其次,加大内控管理宣传力度,在全院范围内开展内控管理相关活动,使财务内控管理深入人心。最后,建立完善的内控管理制度,并在全院范围内营造良好的内控管理环境,进而提高内控管理质量、效率。根据实践经验,认为可从以下三个角度对公立医院内控环境进行优化和整合:其一,转变落后观念,将内控管理工作放在战略发展角度。其二,贯彻法律法规,认真学习内控管理制度,并不断向全院职工宣传医院文化,形成良好竞争氛围。其三,明确制定医院产权制度,借鉴国内、国外先进经验善,对产权制度进行优化,为创造良好内控环境夯实基础。
目前,我国多数公立医院均实行全额管理,并在实际工作中执行“差额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等预算管理方法。为此,要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建立预算编排、执行制度。与此同时,分解预算管理目标,突出工作职责,使科室、部门能够真正落实内控制度。规章制度是财务工作顺利实施的基础性保证,为此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财务内控管理制度,进而使内控管理具有参考标准,并发挥约束、规范效果。明确内控管理岗位职责,并在此基础上定期开展财务核算活动,例如定期实施资产清查盘点工作,同时加大对财务会计的监督力度,保证账实相符。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保证内控管理信息渠道流通,杜绝虚假财会信息。
全面提高内控管理岗位人员综合素质及专业技能,使其能够更好的为医院内控工作服务。例如,通过定期教育、培训等活动,进一步加强财务内控人员实践能力。要在内控管理活动中不断提高财务内控管理人员的心理素质,并对其职业素养进行深化,使其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与此同时,要对医院内部人事制度进行改革,引进高素质财务管理人才。例如,实施人才招聘制度,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招聘方案。再如,制定内控管理绩效考核目标,对内控岗位管理人员进行全面评价,为其薪酬、奖金及人员晋升提供公平机会,进而全面发挥绩效管理作用。通过各种方式,掌握内控管理人员情感诉求,为其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另外,为全院职工提供职业发展机会,使职工个人发展与医院战略目标相契合,最大限度提高工作效率。
设置独立的审计部门,首先能够不断强化医院预算管理观念,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进而使资金调控更具方向性,提升资金应用效率。其次,设立独立审计部门后,可通过审计部门及时向医院管理阶层汇报资产负债情况及医院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而为医院及时调整收支提供便利条件。同时,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倡监督职能、管理职能并行的监管机制,并正确处理审计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的矛盾问题,加强沟通交流,对财务核算过程进行全面监督,并对财务指标进行研究和分析,进而向管理层提出科学化整改意见,促进内控工作顺利执行。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市场经济逐步确立,医院对外联系密切,使得医院面临更多风险。针对内控管理可控风险因素,要在不断强化风险意识的基础上,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及时发布预警,制定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进一步提高医院风险管理水平。
内控管理关系到医院长远稳定发展,同时也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产生重要推动作用。为此,加强对内控管理的认识及研究力度,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内控管理制度,提高内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个人能力,逐步实现医院财务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内控管理不仅要求对医院各项财务活动进行合理预算,也要充分考虑到医院内部责任及各个利益因素之间的对等关系。因此,需要医院所有部门、人员进行配合,为内控制度建立、完善提供科学依据。
[1]李增笑,张慧英.医院财务管理目标定位之我见[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2
[2]田新雨,李春.进一步加强医院财政项目预算管理的探索[J].中国卫生经济,2012
[3]朱燕.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医疗服务收费行为规范问题管窥[J].经营管理者,2011
[4]缪艳娟,杨雄胜,王则斌.医院内部控制规范实施:进程·效果·建议——来自江苏医院的问卷调查研究[J].会计研究,2014
[5]王晓璐.医院完善内控体系的案例研究——以某国企为例[J].山东大学学报,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