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的思考

2015-03-19 12:03:13湖南省林业科学院邱从龙
财经界(学术版) 2015年22期
关键词:经费支出科研经费财务部门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邱从龙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研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为了促进科研项目的顺利开展和科研成果的有效利用,国家对科研经费投入越来越多,事业单位获得科研项目资金的渠道越来多,金额越来越大,加强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特别是预算管理、实现科研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是利用预算对单位取得的科研项目资金进行合理分配、有效使用和考核,保证科研项目能够按照计划进行,促进各项目标的实现和效益的不断提高。

一、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是事业单位开展科学研究并健康发展的基础,制定预算有助于管理者按照计划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问题来确定目标,能够促进合作,加强单位各部门之间的联系。通过预算管理调整科研活动的组织实施,能够促进科研目标的顺利实现和及时优化,能够使管理者明确目标,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对于现阶段来说,科研项目经费的来源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事业单位对科研项目经费预算进行管理,能够提高科研经费的利用率,保证科研项目顺利完成,促进科技资源的有效配置。

二、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编制科学性低

科研项目申报和课题经费预算编制需要科研项目组、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的共同参与,但很多单位仍对课题经费预算编报的重要性和严肃性认识不足,认为科研项目经费应该是由科研项目组专款专用,科研经费预算也应由项目组全权负责编报,财务人员未全程参与项目预算编制,特别是在项目申报阶段,财务部门未能发挥预算审核的作用。而科研人员缺乏必要的财务知识和预算专业知识,对经费预算明细掌握较弱,对单位中现有的资源配置考虑不够全面,凭经验估算,预算编制缺乏合理性及准确性,不能全面真实反映预期成果所需要的成本支出,甚至往往夸大科研经费的需要,不符合预算编制的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经济合理性原则,导致预算编制不科学、不规范,影响了科研经费预算执行的准确性,从而使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实际开支与预算脱节等很多问题。如果财务部门和科研管理部门对经费预算的掌控能力减弱,就会削弱预算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二)预算执行缺乏有效监督

科研项目(课题)一般是实行课题组长负责制,科研经费一般是由项目负责人支配,项目负责人对经费支出有绝对主动权。但科研人员缺乏预算执行的意识,经费支出监管意识薄弱,重视申报,轻视管理。财务人员对经费支出往往只需审核有无项目负责人的签字、发票形式上的真实性以及金额的正确性,无法确认经费支出内容是否真实、合理,未能对经费支出进行过程跟踪调查,缺少对科研项目的了解,不熟悉经费的使用情况,从而无法对经费支出的合理性、合法性进行有效监管,另外由于课题组、科研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之间联系不紧密,各自为政,各部门之间资料和信息传递不及时,例如课题组未及时将课题任务书、合同、预算送交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无法对其预算的执行进行有效监督,只是依照有关财经制度对科研项目经费支进行审核,并不是严格按照已审定的项目预算来核定支出,使得科研经费预算失去了对课题经费支出应有的约束力。而对项目经费的会计核算又具有滞后性,无法及时反映经费支出的真实情况。

(三)缺少有效的绩效管理

由于预算编制不科学、不准确,在科研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会产生不是完全按照预算进行的情况,又加之对经费的具体支出情况缺少有效监管,对经费的使用情况缺少专门的绩效评价,造成科研项目资金被侵占、挪用、浪费的现象屡见不鲜。目前我国对科研项目预算执行结果缺乏系统的绩效评价和考核制度。事业单位对科研经费实际使用情况与申请预算时的计划间的差异分析不够重视,对科研的过程监管不严,过于重视科研成果,对科研项目经费的使用没有足够重视,也未建立以预算为基础的考核体系。如果科研经费的支出不是完全按照预算计划执行,只要按照计划得出了科研成果,经费支出的差异情况也不会深入探究,这种不将预算管理作为参考标准而以科研成果为标准的考核体系,使科研经费预算成为形式。

三、加强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的措施

(一)强化预算编制的可操作性

事业单位在编制科研项目经费预算时,应根据国家有关财经法规政策制度、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科研项目的特点制定出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明确预算编制范围、编制工作流程、预算标准等,使科研项目组的科研人员在编制预算时理性地从科研项目的实际需要出发,保障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而不是凭科研人员的主观想法和经验编制。从事业单位的特点来说,事业单位要根据国家对科研经费管理的相关规定和制度制定出具体可行的科研经费管理细则,使科研经费的管理和支出有具体依据。

(二)部门间共同参与,提高预算编制质量

编制合理可行的科研项目经费预算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参与,不仅需要科研人员加强相关制度和知识的学习,也需要财务人员加强对科研项目内容和要求的了解,科研人员和财务人员要积极做好沟通和交流,详细了解科研项目的内容,都要参与到编制预算的过程中。同时可聘请专家、财务顾问对项目负责人、科研人员、财务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全员预算管理意识。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应参加预算管理全过程,在项目申报前参加和把关预算编制,执行中跟踪和监督经费支出,项目完成后参加财务验收和评价。在编制经费预算时,财务部门对项目的测算要符合国家对科研项目的规定,对仪器设备和材料物资的采购要符合程序和标准,注意把握专用设备、实验材料与项目课题活动的相关性,提高经费预算的准确性。项目组要带头组织各子课题组进行预算编制,再自下而上进行汇总,从细节着手,财务部门总结出最终的预算规划,使预算建立在切实可行的基础之上。邀请有关专家对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找出遗漏的问题和注意点,及时进行调整,提高预算编制的质量和合理性。

(三)严格执行预算,加强项目经费全过程管理和监督

在执行科研项目经费预算时,既要符合国家的相关政策规定,也要符合科研项目合同中的具体规定,科研项目(课题)组在认真履行合同时严格按照预算使用经费。财务部门要对经费支出进行严格审核,积极参与到科研项目经费的全过程管理中,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对预算指标既实行总量控制,又实行进度控制,严格将实际支出和预算指标进行对比,进行预警提示。加强各部之间在预算执行中的信息沟通和反馈,课题组应及时将课题任务书、合同、预算送交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应通过多种形式将项目预算执行情况及时主动地反馈给项目组和科研管理部门。强化科研项目预算执行过程控制和动态管理,变财务管理由过去的事后管理为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动态管理。

(四)强化预算执行结果考核和绩效评价,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机制

财务人员要提高科研项目成本核算的能力,进行科学完整的成本核算,全面真实地反映科研项目的成本,为有效评估科研项目的成本效益情况奠定基础。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机制和绩效预算评价体系,通过对预算执行过程和完成结果实行全面的追踪问效,引导和促进科研项目经费合理、有效使用。

对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经费预算进行突出重点、精准科学、统筹兼顾的管理对科研项目顺利开展、科研经费有效使用以及科研成果的有效性发挥重要作用,可以使预算编制更加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率。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管理工作,需要每个参与部门的共同努力,使这项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

[1]高云会,李艳梅.浅析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N].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04)

[2]王官禄,张学英,韩宇骞.浅谈科研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会计之友,2013,(29)

[3]谢锋.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8):142-143

[4]王成军.浅谈如何有效加强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1):269

猜你喜欢
经费支出科研经费财务部门
中国基础教育生均经费支出的公平性研究
——基于Gini 系数和Theil 指数的测算
科研经费报销抑制科研积极性的治理研究
商业会计(2016年12期)2016-10-08 01:30:27
基于BSC的高职院校财务部门绩效管理实践
会计之友(2016年16期)2016-08-12 15:41:37
简述企业经营效益的经济管理对策
加强高校科研经费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当代经济(2016年26期)2016-06-15 20:27:19
论高校经费支出绩效评价的工具理性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模式优化初探
中央“三公”经费5年减35.9亿
新传奇(2015年31期)2015-07-01 07:21:50
“科研经费腐败”有多严重?
廉政瞭望(2015年15期)2015-03-17 10:54:35
提高高校社科类科研经费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