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导向下的高校内部控制现状及解决办法研究

2015-03-19 12:03:13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周丽敏
财经界(学术版) 2015年22期
关键词:风险管理领导制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周丽敏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制度的改革,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也逐步的发展起来,由于经济的多元化和教育方式的多样化,高校的筹资渠道和办学方式也从单一到复杂。高校在对外投资、资产管理以及内部控制方面,面临的风险与日俱增,为了杜绝高校预算管理随意、财务监督不力、资产管理混乱、盲目对外投资等内部控制不健全的现象,保护高校资产安全、完整、有效运用,保证高校各项活动有效进行,确保会计资料真实完整,防范并纠正舞弊与欺诈行为,提高管理水平,实施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势在必行。

一、高校内部控制现状

(一)没有完善的风险防范与监控系统

在高校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很多高校管理者由于没有深刻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风险控制和防范意识不高,对风险的识别能力不强,控制和监督机制不到位,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风险。许多高校往往为了所谓的声誉,把一个学校的“好坏”建立在学校外表上面,为了多招学生而大兴土木,盲目扩张,华而不实,过度举债,不仅仅阻碍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也给国家的发展拖了后腿。

(二)内部控制机制设置不合理

内部控制的核心是各部门与相关岗位之间的牵制与制衡,要实现内部控制目标,就离不开单位各管理部门的内部协调与配合。自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各行各业的工作风气有所改善,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高校内一人多岗、不相容岗位兼职等现象仍屡禁不止。由于校领导决策缺少相应的监督机制和科学的认证程序,很多高校对其内部部门采取“一支笔”财务管理体制,近年来高校中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吃回扣和违规违纪等经济案件也数见不鲜。这些例子足以证明,合理的内部控制机制的设置,对于一个高校的正常运行来说有多么重要。

二、如何处理好高校内部控制问题的建议

(一)风险管理视角下高校内部控制的重点

1、完善高校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审计队伍建设

内部审计制度是高校进行风险控制时必不可少的制度保障,是内部控制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内部审计制度的健全与否直接影响内部控制工作,要想做好内部控制工作,首先就要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要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可以对审计人员进行一定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培训,以便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从而为风险控制工作提供人才储备。其次,应该强化内部审计机构权威性与独立性,避免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弄虚作假和相互包庇等现象的出现,以便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2、实施风险管理机构内部监督和评价控制制度

高校在进行风险防范和风险控制工作时,要具备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而风险管理机制中的重要环节就是风险管理机构。高校的风险管理机构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高校整体的风险管理效率。高校应该建立财务领导小组,设置财务处、审计处和纪检委等岗位,领导和执行风险管理活动。首先,风险管理工作应该着重注意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应该组织相关人员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做好监管和稽查工作。其次,内部审计部门应该对相关的工作进行审查,监督内部控制工作的执行情况,以便为风险预测和防范工作提供依据。再者,高校要不断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内部控制工作的考核评审工作的力度,做到公开透明。

3、完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妥善处理联席会议制度

领导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对领导干部所在单位和部门的财政财务收支的合法性、真实性、效益性进行审计,并明确其对有关经济活动应负的责任。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必须与其经济活动的特点相结合,要将内部控制工作的实施状况、决策工作的效果和领导干部廉政情况等审计重点结合起来进行判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应该由风险管理机构领导并负责,同时可以将审计部门、监察部门和人事部门的领导纳入其中,对审计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与难题定期进行汇总和报告,以便审计的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能够更好的实现风险管理的目的。

(二)风险管理视角下如何构建高校内部控制体系

高校财务风险管理活动不仅内容复杂繁琐,它所涉及的风险因素也很多。只有以全校为立足点去构建合适的风险管理系统,风险管理的监控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只有围绕风险管理进行建设和完善,高校内部控制制度才更有层次性、针对性和适用性,因此我们要妥善处理高校内部操作层(科级及以下业务人员)、执行层(各院/部/处负责人)、决策层(校级领导)之间的关系。

1、操作层内部控制制度

操作层内部控制制度包含多种(货币资金管理、实物资产管理、投资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具体的各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通过多种详细明确的规定保证基层操作有根有据,有的放矢,达到防范和控制风险的目的。

2、执行层内部控制制度

该制度从执行的视角来规范各项制度(财务管理、会计委派、内部审计、经济责任制度等)管理流程,监督各项决策的执行是否到位和有效。

3、决策层内部控制制度

决策层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学校的集体决策制度、校级领导经济责任制度、总会计师制度等设计和执行,确保权利的督查和制衡,促进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尽可能的从学校整体的角度避免和减低风险。

[1]魏良华,邓彦.浅析风险管理视角下的高校内部控制问题.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6

[2]白海泉.基于风险管理视角的高校内部控制问题探讨.财会通讯,2013;11

猜你喜欢
风险管理领导制度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商周刊(2018年23期)2018-11-26 01:22:28
2016重要领导变更
军工文化(2017年1期)2017-03-14 10:11:20
领导致辞
印刷经理人(2016年9期)2016-12-20 16:02:55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中国卫生(2016年7期)2016-11-13 01:06:26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18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中国卫生(2016年9期)2016-11-12 13:27:58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不能比领导帅
小说月刊(2014年12期)2014-04-19 02:4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