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银监分局 贾春静
漠河县位居中国最北,东临黑龙江,西倚大兴安岭,群山蜿蜒于西南,河川交错于山下,形成了“山环水抱”漠河城的胜景。漠河县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所辖北极村是中国唯一可观赏到北极光和极昼现象的地方,更有中俄界江、胭脂沟、古黄金之路、雅克萨古战场古迹遗址、日伪电厂遗址、李金镛祠堂、南海观音像、龙江第一湾等十几处特色旅游项目。
2015年上半年,漠河县共接待边境旅游出入境人数188.3万人次,增长5.0%。边境旅游收入17.8亿元,增长5.1%。漠河县边境旅游业已成为漠河县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并且边境旅游收入占全县半壁江山。
漠河县由于经济基础薄弱,财政比较困难,每年对旅游业投入较少,上级旅游发展基金杯水车薪,旅游业信贷资金投入几乎为零。由于资金缺口大,没有将丰富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经济优势,严重制约了边境旅游业发展。
多数旅游项目由政府投资开发并进行管理,未形成真正的法人企业,承债主体不明确,债务不能真正落实到位而不利于信贷投入。
旅游项目投入动辄上亿元,而且回收期长达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旅游项目在经营过程中受各种外部因素影响较大,现金流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项目贷款风险大。
旅游资源多为国土资源,作为担保资产存在法律障碍。旅游资源多是独一无二的,没有参照标准,很难评估其真正价值。旅游资产规模大,银行即使收回也很难变现。
由于地方政府财政困难,每年对旅游业投入少,上级部门旅游发展基金拨款有限,造成旅游项目前期投入不足,自有资金低于项目贷款规定比例。
一是旅游业必须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明晰产权,真正做到政企分开,形成“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具有承债资格的法人企业,为旅游企业的经营、发展、融资打好基础。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有关部门应充分利用哈洽会等贸易洽谈会的机会,积极推介漠河县旅游项目,通过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吸引外来资金投入到漠河县边境旅游业中。同时,给予本地资本同外地资本同样的优惠政策,调动本地资本投身边境旅游业建设的积极性,完成旅游项目的前期投入,为旅游业的再融资提供前提条件。
一是发挥政府资金乘数效应。政府应从旅游发展基金和对旅游业投入中安排出一部分资金增强担保公司实力,扩大担保范围,充分发挥担保公司在旅游业融资过程中的作用。这不仅提高了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且解决了旅游企业担保难的问题。二是完善旅游资源评估体系及流通体制。一方面,有关部门应完善旅游资源的评估体系,使其能够真正反映旅游企业享有的资源使用权及无形资产价值,以便抵押和流通转让。另一方面,应完善旅游资源流通体制,增强旅游资源流动性,为旅游资源的登记、抵押、转让提供畅通渠道。同时旅游企业应提高产权意识,完善产权手续。
一是建立和完善旅游业金融服务机制。各银行业机构应结合自身业务经营实际和旅游业的特点,完善信贷制度,不断创新业务产品,建立与旅游业相适应的业务流程、风险控制、贷款考察评估、内部管理等项机制,推出符合不同类型旅游项目信贷需求的贷款产品和金融服务。二是建立银行业联动机制。各银行业机构应加强协作,搞好联动,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多方配合。对于期限长、额度大项目可实施联合考察评估,尝试银团贷款等方式,以形成强大的投资合力,避免重复投资和盲目建设。三是建立银行、财政、担保公司协作机制。银行业要积极地向地方政府进行汇报,主动与财政部门联系,建立投资协作机制。也可试办边境旅游开发项目的财政贴息贷款等,彰显政策优惠扶持的效应,降低旅游开发的初期成本,发挥财政和信贷资金扶持的最大效能。银行业与担保公司共同做好调研工作,合理评估信用风险,确定担保资金匹配比例,最大限度发挥担保资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