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国际商务类实验教学创新探索

2015-03-19 10:53:58孟庆涛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10期
关键词:模拟实验商务国际贸易

□孟庆涛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连年攀升,2014年更是达到创纪录的4.3 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4%,其中出口同比增长达到6.1%。外贸行业的迅猛发展也催生了企业对国际商务人才的大量需求。与此同时,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加剧,企业对国际商务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更加重视其交流沟通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也给高校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目前,国内高校实验教学在培养高素质人才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由于国际贸易业务流程的复杂性,相关国际商务类模拟实验的开设,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国际贸易业务流程,并熟知国际贸易业务各环节的实践操作。而只是单纯进行理论教学,学生很难理解各环节的相互关联,不能形成一个全面的了解。更为关键的是所培养的学生往往缺乏实践技能,无法适应现代国际商务企业对高素质国际商务人才的需要。目前,国内高校针对国际商务类专业学生普遍开设了各类国际商务类实验,通过模拟国际商务沟通、签订合同、制作全套进出口文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1]当然,除了模拟实验教学,校外实习也是培养和提升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手段。但由于现代社会市场竞争激烈,企业比较看重利润和效益,不愿意为在校学生尤其是毫无实践操作经验的人员提供实习和实践场所。即使有的企业可以接受学生,往往也是走马观花似的参观方式。这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校外实习教学的效果。因此,国际商务类实验教学则成为高校培养国际商务领域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手段。国际商务类实验的改进和创新对提升高校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水平,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竞争环境的高素质商务人才有重要意义。

二、高校国际商务类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实验教学目标不明确。目前,高校国际商务类实验教学一般是在指导教师引导下,借助模拟实验教学软件,由学生对相关国际贸易业务流程进行动态模拟,并进行相关外贸单证的缮制和审核。这种方式可以在短时间内使学生建立起对国际贸易流程的框架性认识,同时培养学生在国际贸易各环节中的动手操作技能。但在现代国际商务竞争中,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单证员和业务员,而是能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进行跨文化商务谈判以及国际化经营环境分析的高端复合型人才。这与现有实验教学目标有较大的出入,也为高校国际商务类实验教学目标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实验师资队伍薄弱。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的持续增加,高校在实验教学硬件建设方面力度逐渐加大,建设了大量高规格的实验室,购置了大量高性能实验设备和软件。与此相反,在软件方面则重视不够,尤其是实验师资队伍建设尤为薄弱。目前,高校国际商务类实验指导教师一般是由国际贸易实务类课程教师兼任,而这部分老师多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任教,没有任何国际贸易从业经验。在学生进行模拟实验时,只能单纯利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指导学生,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无法给予满意的回答,或者存在对学生的指导与现实业务脱节现象。[2]

(三)实验教学效果较差。紧跟国家高等教育改革步伐,国内高校对实践教学越来越重视,体现在高校国际商务类专业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课时越来越多,高校也逐渐改变传统的填充式教学方式,增加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但实验教学课时的增加,并没有带来实验效果的明显改善。比如,多数国际商务类实验都是指导教师根据实验需要人为设定数据,学生只能在预置的环境中进行模拟实验。[3]这一做法确实能方便实验教学,能加深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但由于模拟实验与真实商务环境的隔离,造成学生无法把模拟实验环节与现实商务连系起来,导致实验效果较差,使得学生在毕业后面临重新学习的窘境。

三、高校国际商务类实验创新探索

(一)明确高标准的实验教学目标。高校应把国际商务类实验教学目标落实在培养“高水平、实践能力强的具有跨文化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上,[4]避免单纯培养学生在国际商务中的制单水平和业务能力。通过开设大量基于不同国际商务环境以及跨文化管理方面的国际商务类实验,重点培养学生在不同商务环境中的商务谈判、合作与沟通能力以及对国际市场环境的分析能力等。

(二)培养“双师型”实验师资队伍。针对国际商务类实验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特征,需要培养具备“双师型”素质的实验师资队伍。这是因为“双师型”实验师资,能更好地了解国际商务动态信息,对国际商务环境和业务流程更为熟悉,在指导学生时能提供更为实用性的指导。高校可以聘请国际商务类企业业务主管人员兼任实验指导教师,并参与实验教学大纲的制定。针对校内师资,可以鼓励专业教师利用培训、项目研究的机会去所合作外向型企业进行交流学习,不断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拓宽其对动态国际商务环境的获取渠道。

(三)引入真实商务环境。国际商务类实验课程的开设,最好让学生处于一个真实的外贸环境中。指导教师可以从外贸公司中获取真实的业务资料,包括订单、合同及相关后续单据,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基于真实业务中的合同信息进行后续合同履行的模拟实验,填写相关单据,最后与外贸公司真实业务单据进行比对,找出其中的差距,锻炼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此外,实践教学基地是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5]实验指导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实践教学基地的真实商务环境中进行参观学习,建立学生对国际贸易实际业务的观感,这样学生在进行模拟实验的相关步骤时,能和现实情况建立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实施国际化实验教学。伴随高校国际化办学的步伐,参与国际交流、与国外院校进行合作的高校越来越多。在获取先进教学方法和理念的同时,针对国际商务类专业学生实验教学方面,高校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与国外合作院校建立国际商务模拟教学平台。在仿真模拟软件中,国外院校师生可以进行“进口商”、“进口银行”等外方机构角色的扮演与校方学生进行国际商务模拟磋商练习。通过这种方式的模拟实验,使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国际贸易业务流程操作的基本技能,还可以获得跨文化交流的实践机会,有利于在不同商务环境下的国际商务谈判能力的锻炼和提升,提高其对动态国际商务环境的适应性。

[1]杨宏华,李晓钟,胡瑞平.对高校国际贸易模拟实验教学的思考[J].科教文汇,2011,11:40 ~41

[2]原玲玲.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4:127 ~129

[3]黄璐,王月,兰山等.基于“真实环境”的经管开放式实验教学改革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2:26 ~28

[4]赵秀丽.国际贸易专业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建立及教学方法改革[J].商场现代化,2013,12:116 ~117

[5]马媛,林俐.基于外向型企业资源的国际贸易综合实验构建[J].科教文汇,2014,12:86 ~87

猜你喜欢
模拟实验商务国际贸易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断块油藏注采耦合物理模拟实验
完美的商务时光——诗乐全新商务风格MOMENTUM系列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中国外汇(2019年10期)2019-08-27 01:58:04
点扬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塑料助剂(2019年3期)2019-07-24 08:51:20
输气管道砂冲蚀的模拟实验
国外商务英语演讲研究进展考察及启示(2004—2014)
射孔井水力压裂模拟实验相似准则推导
弹道修正模拟实验装置的研究
2015年《国际贸易》月刊总目录
国际贸易(2015年12期)2015-03-10 10:3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