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安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是提高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的有效途径,有效的锻炼可以促使师范生能够顺利走上教师的岗位。因此,能否有效地对师范生进行教师职业技能的锻炼,直接关系着他们教学能力的提高以及教育质量的提高,因此,有必要通过多方面的措施去提高师范类学生的职业技能。
(一)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课程设置有待完善。课程是学习的主要载体,要培养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就需要开设相应的教师职业技能课程。然而,目前大多院校开设的教师职业技能课程数量不多,传统的理论课程居多,但已经严重不能满足当代教师职业的实践需求,他们需要的是教师职业技能的大大提高,尤其是班主任工作技能和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班主任工作在师范类高校中没有专门的课程设置,从而导致学生毕业后在担任班主任时感到力不从心。
(二)师范类学生职业技能实训力度不够。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除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学科知识外,还要具有将教学实践和理论知识相结合的能力。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在师范类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环节,各大院校的安排不尽相同,有的学校过于注重文化知识的课程安排,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这一方面,从而忽视了学生教师职业技能课程的安排;有的学校只是在大四后半年才设有学生职业技能训练课程,由于学生人数众多,训练次数少,无法让学生得到充足的训练。
(三)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场地缺乏。师范生在校内开展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主要场所主要是多媒体教室和微格教室。由于经费有限,很多学校只能保障配备多媒体教室,无法建设微格教室。就算有的学校有所谓的微格教室,由于数量少,无法满足全校学生的需求,学生也得不到很好的训练。同时,在教育实习时,由于实习的时间过短,学生不能深入地去学习、去实践。此时学校里的教学任务沉重,他们没有更多的机会提供给这些没有实践教学能力的实习生。因此,大多数学生在实习时只是听任课教师的讲解,其自身的教师职业技能还是得不到很好的实践和提高。
(四)专业师资缺乏。技能培养离不开教师的组织和实施,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之人,对于技能培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然而,大多高校师资力量短缺,很大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质量。虽然大多院校也在不断地引进拥有较高理论水平的硕士、博士人才,但他们更多的是来自非师范类的院校,他们大多没有经过师范类的专业、系统的教育,没有相关的知识和实践技能。因此,由于他们自身的专业知识技能等能力不足,在课堂上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能很好地示范给学生看,从提高师范生的职业技能水平这方面来看,他们的能力还远远不能应对学校教学的实际需求。
(一)完善师范类学生的职业技能课程设置。教师肩负着教书与育人两大使命,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学科教学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育人能力。班主任工作是教师的一项必备要求,除了班主任教育管理思想的学习,还应该包括班主任行为能力,如游戏技能、表演技能、演讲技能等。近年来,班主任工作能力的培养没有受到应有重视,致使师范生班主任工作能力明显欠缺。因此,各大院校必须高度重视建设班主任工作课程,在原有教育学、心理学课程的基础上,将班主任工作内容从教育学课程独立成为一门专业课,以提高和完善师范生班主任工作能力。
(二)将微格教学设置成各个学期的必修课。微格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来专门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课堂基本教学技能的系统方法。它能将复杂的教学过程细化成具体、单一的教学环节,使教学技能具体化,降低了师范生学习课堂基本教学技能的难度,也增强了训练的针对性。因此,各大院校应该将微格教学作为一门必修课来实施,一直延续到教育实习之前。这样有利于减少真实教学失误和复杂性给师范生带来的心理压力,比较顺利地迈出从学生到教师的第一步。
(三)开展教师职业技能大赛。教师职业技能虽然是个习得的过程,也需要通过及时的展示才能得到巩固。因此,各大院校通过举办师范生的教师技能竞赛活动,如说课比赛、课件比赛、课堂教学比赛等,为师范生展示教师职业技能搭建平台,增强他们走向讲台的信心。此外,在比赛的过程中,还可以让低年级师范类的学生去进行学习,以提高其对教育教学技能训练的认识,提高对师范生基本技能的重视程度,激发对师范生基本技能的学习兴趣。
(四)重视学生的教育实习训练。教育实习是师范生培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能够让师范生通过实践的训练,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为毕业后从教奠定基础。因此,高校要不断增加教育实习经费的投入,尽可能地通过各种形式建立起更多长期、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让学生真正去实习。实习期间,多组织学生听优秀教师的课、实习学校的公开课,多参与实习学校的教研活动,引导学生注重任课教师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采用,借鉴实习学校上课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风格,引导师范生从思想、理论、实践三个方面改变原有的教育模式,进一步加强师范生教学技能培训。另外,实习前可以请中学有教学经验的教师来校对师范生进行指导和宣传,使其充分了解中学教学的需要,在进行学习和训练更有针对性。
(五)建立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中心。针对各大院校重视理论知识传授,忽视教学技能训练,很多师范生毕业后缺乏基本的教学技能,无法胜任教学工作的情况,建设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中心,完善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的场地和条件,强化师范生实践能力和教学技能的训练。一是要规范训练中心的基本职能和管理模式,如全方位开放,逐步实现全年(包括节假日)全时段开放,以确实发挥训练中心在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中的作用。二是要指定和规范师范生基本技能的要求和标准,逐步建立师范生应具备的基本技能的行业标准,促进训练中心的规范化发展。
(六)优化师资水准。为保证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有一批优秀的指导队伍,从校内来说,除了要求教师自身不断及时更新教育观念、教育理论和教育教学方法外,各大院校还要注意引进师范类专业人才,尤其是一些从事学科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专业师资。从校外来说,学校可以聘请优秀的、经验足的中学教师对学生讲授相关课程或实践点拨,同时安排部分教师到国内知名师范院校进行有针对性地学习。
总之,高校应充分重视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性,尽可能地创设和提供有利于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外部环境,确保学生通过四年的大学学习掌握与提升职业技能,为今后的从教打下坚实的基础。
[1]黄臻晓.新课程背景下师范生教学基本技能的培养[J].教育探索,2007
[2]莫金河.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实施与探索[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
[3]赵卫华.师范院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现状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