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二胎”政策实施中相关问题的调查

2015-03-19 10:53:58王瑞芳袁晓荣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年10期
关键词:消极影响生育人口

□张 妍 王瑞芳 袁晓荣 陈 雯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备受社会关注的“单独二胎”问题终于尘埃落定,正式走上政策层面。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这是我国进入21 世纪以来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完善,也是国家人口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2015年以来许多省、市、自治区相继出台了具体政策。该政策可能导致新增出生人数的变化,由此带来生育水平的变化,并对未来人口发展生产影响。人口数量和结构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也会对社会的教育、劳动力供给与就业、养老方面产生一定的影响。近几年我国人口出生人数呈下降趋势,2013年出生人数为1,581 万人,随着“单独二胎”政策的实施,出生人数是否会出现上升趋势?未来几年是否会出现人口堆积?政策实施带来的影响如何?政策还存在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本文通过对六个省(直辖市)已婚无子女或有一个子女的居民的抽样调查,探讨政策实施中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数据来源及调查方法

此次调查选取了吉林、北京、山西、河南、湖南、重庆六个省(直辖市)为样本范围,共发放问卷2,500 份。按地区配额,吉林省700 份,河南省500 份,山西省和湖南省各400 份,北京市和重庆市各250 份。定性资料的收集采用深度访谈法;定量资料的收集采用入户面访调查、街头拦截式面访调查和网络调查。为了提高问卷的真实可靠,进行了试调查及复本再测,得到信度系数0.899,效度系数0.921。此次调查共回收问卷2,138 份,其中有效问卷1,870 份,有效回收率为87.5%。回收的纸质问卷采取手工录入,并与网络问卷的数据整合,用描述统计中的频数分析法和统计图法,以及交互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需要绘制各种统计图。

二、政策实施相关问题的调查结果

(一)了解度。居民对“单独二胎”政策的了解度调查中,有57%的居民表示了解该政策,37%的居民表明不太了解,6%的居民表示不了解。只有大概一半的居民了解该政策,所以政策的宣传力度有待加强。

(二)支持度。有关居民对“单独二胎”政策的支持度,我们进行了量表分析。经过计算平均分为4.12 分,众数为5分,中位数为4 分,所以大多数居民比较支持“单独二胎”政策的。

(三)符合人数。在不同户口居民的“单独二胎”政策符合情况的调查中发现,有888 人符合“单独二胎”政策,占47%;有982 人不符合“单独二胎”政策,占53%。其中,非农业人口中符合政策的超过一半,农业人口中符合政策的大概只占三分之一。

(四)未来几年二胎生育分布状况。未来几年的生育分布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生育的比例占4%,2015年生育的比例占37%,2016年生育的比例占28%,2017年生育的比例占7%,2018年生育的比例占13%,2019年生育的比例占11%。

(五)未来五年新增出生人数的预测。第一步:估计意愿生育人群。通过调查得出在已婚育龄妇女中,符合“单独二胎”政策的已有一个子女且愿意生育二胎的比例。我们把“是否愿意生育胎”中回答“是”的作为可能生育的最低估计值为484.567 万人,“是”和“犹豫”二者合计作为可能生育的最高估计值为755.023 万人,计算其平均值为619.795 万人。第二步:估计未来几年生育分布状况。抽样调查中符合“单独二胎”政策的已有一个子女且愿意生育二胎的人数已经非常小了,故只能作粗略的判断。第三步:计算出由于“单独二胎”政策新增出生人数在未来5年内的分布,2014年新增24.792 万 人,2015年 新 增229.325 万 人,2016年 新 增173.543 万 人,2017年 新 增74.376 万 人,2018年 新 增117.761 万人。

(六)政策的影响。

1.积极影响。“单独二胎”政策的积极影响包括减轻下一代的养老负担、增加劳动力、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有利于子女成长四个方面。采用用五级多维量表法,每个积极影响分数设置为1 ~5,大于3 分的可以认为积极影响作用比较大。求得每项积极影响的平均分数,其数值均大于3 分,且各分值相差不大,表明各项积极影响的作用都比较大,但作用程度差不多。其中“减轻下一代的养老负担”的平均分最高为3.89 分,积极影响作用最大,“增加劳动力”的平均分最低为3.23,积极影响作用最小。

2.消极影响。采用同样的方法对“单独二胎”政策的消极影响进行了分析,其消极影响包括加大就业压力、加大自然资源压力、加大学前教育压力、减缓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步伐、加重城乡和地区经济发展失衡。其中“减缓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步伐”的平均分数最低为2.9,小于3,而其他各项影响均大于3,表明居民认为“单独二胎”政策对减缓人民生活水平的影响不大,其他各项消极影响作用相对较大,从总体分值来看,各项消极影响的作用相差不大。通过计算得积极影响的总平均得分为3.68 分,消极影响的总平均得分为3.17 分,总的来说,“单独二胎”政策的积极影响大于消极影响。

(七)存在的问题。新政策的实施不可能完美,一些问题也不可避免。调查就“单独二胎”政策的宣传力度、地域差异、政策松严、相关细则明确程度、医疗服务水平、实施难度大小六个方面的问题,让被调查者对其进行打分,根据数据,求出每个问题的平均分数,比较平均分数的大小得出,人们认为“单独二胎”政策存在政策较严、实施难度较大、医疗服务水平低等问题,其中政策较严和医疗服务水平低的问题相对比较严重。

三、结论与建议

(一)政策实施方面的结论。57%的居民已了解“单独二胎”政策,居民支持度较高,认为实施该政策积极影响大于消极影响,主要是有利于减轻下一代的养老负担,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和有利于子女成长。“单独二胎”政策的实施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增加了该政策实施的难度,比如,该政策的宣传力度有待加强、医疗服务水平低等。通过对未来五年由于“单独二胎”政策新增出生人数的预测,得出在未来五年新政策的实施虽然会引起一个小的生育高峰,但并不会引起人口堆积。

(二)更好实施我国“单独二胎”政策的建议。

1.加大宣传,制定细则。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例如政府人员下乡宣传,张贴通知,入户走访,网络宣传等;各省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制定相关实施细则,积极推动政策调整的落实。

2.结合实际,注重落实。平衡城乡生育差距,一些地方还需要继续实施现行的生育政策,而另一些地方则应当适时地调整人口政策,完善家庭发展政策,从而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中国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人口环境。

3.多项配合,全面发展。人口生育政策只是国家调控人口生育行为的政策措施中的一种,要全面解决各种人口问题还需要有很多其他的制度改革和政策措施的配合和完善,如养老金制度改革、劳动力就业制度改革、教育制度改革等。

4.加大教育,完善医疗。加大对教育,医疗的投入,解决入园难、看病难的问题。完善医疗设施,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为居民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值得信赖的就医环境,也为新生儿的降临提供良好的条件。

[1]蒋萍主编.市场调查(第二版)[M].上海:格致出版社,2012

[2]乔晓春.“单独二胎”政策下新增人口测算方法及监测系统构建[J].人口与发展,2014

猜你喜欢
消极影响生育人口
网络民粹主义对高校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天中学刊(2022年3期)2022-11-08 08:35:01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12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决不允许虐待不能生育的妇女
红土地(2018年12期)2018-04-29 09:16:40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对我国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及对策
应对生育潮需早做准备
中国卫生(2016年12期)2016-11-23 01:10:18
不能生育导致家庭破裂
自媒体传播的文本特征及其消极影响
新闻传播(2016年18期)2016-07-19 1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