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广播将何去何从

2015-03-19 10:19祖米来提居来提
传播与版权 2015年7期
关键词:听众广播媒介

祖米来提·居来提

新时代,广播将何去何从

祖米来提·居来提

广播的唯一符号是声音,广播是靠听觉符号依托时间线性传播,比起印刷媒介广播最大的特点是转瞬即逝,这样一来听众收听广播有一定的被动性。当一种新形势出现和发展时就会从不同程度上影响其他每一种现在形势的发展。新媒介绝不会自发地孤立出现,它们都是从旧媒介的形态变化中脱胎出来的。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将共同形成一种“共生存共存在的现实”。未来广播的发展趋势有与网络电台互补;数字广播即将成为AM、FM之后的第三代广播;与新媒体结合。

广播;新媒体;数字广播

[作者]祖米来提·居来提,新疆大学。

广播即广泛的播出,用声音把信息传播到千家万户。广播是我们最熟悉不过的媒介。从偏远的农村到发达的城市都有广播响亮的声音在传入人们的耳朵。

媒介是能使人与人、人与事物、事物与事物之间发生关系的物质,也就是像书籍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等生产或传播机构。从人类文明开始到现在已经经历了语言媒介(口头新闻)、文字媒介(手抄新闻)、印刷媒介(书籍、报纸、杂志等)、电子媒介(广播、电视、电影等)、网络媒介(新媒体)。不同的媒介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优势与劣势。

广播的唯一符号是声音,广播是靠听觉符号依托时间线性传播,比起印刷媒介广播最大的特点是转瞬即逝,这样一来听众收听广播有一定的被动性。

无线电的发明是人类传播史上的一次革命,它的远程传输信息的能力成为广播电视的技术基础。

在报纸扩大、电视称霸、网络兴起的背景下,有人认为广播是弱势媒体,面对强势媒体的冲击下,广播即将消亡,广播的黄金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但是随着广播取得瞩目的业绩下,也有人认为广播应“重振辉煌”。就单单从广播本身的特点来看的话,要想广播消失那是不可能的。中国领土很大,人口也很多,虽然沿海地区、南方地区发达很快,但对于像西北、东北的一些偏远的地区相对很落后,因人们的受文化程度不同,接受媒体的能力也有差距。敢肯定的说,比起报纸、电视、网络、广播的普遍率比较广,因为广播有其他媒体没有的优势。

一、广播自身的优势

传播方式的即时性。传播速度最快,可以在数小时内完成播出内容,使得听众第一时间得到消息。

传播范围的广泛性。广播不受天气、交通、自然灾害的限制。广播覆盖范围的广阔性使得人们不论在城市还是乡村,在陆地还是空中,都可以收听得到。

收听方式的伴随性。收听广播最为简便、自由、随意而且实惠。听广播尤受驾车人群的欢迎。收听广播消耗人体能量最小,不仅解放了我们的双眼而且解放双脚。收听广播的唯一渠道是耳朵,听众可以边做其他的事情边收听广播。

传播内容的服务性强。广播节目内容有听众必须听到或者想听到的内容,比如:人们生活所必需的气象预报、交通信息、市场信息、就业信息、文化信息等。这些内容在广播节目中滚动播出,体现了对听众生活、保健、文化消费的全方位关怀。

受众层次多样。报纸、杂志等印刷媒介对受众的受教育程度有要求。但对于广播没有这方面的限制。不管是文盲或半文盲只要听觉功能健全就能享受广播节目。随着从“农村化”走向“城市化”和“老龄化”,这部分分即将是广播的主要听众群。

制作成本和播出费用低廉。业内人士估测:开办一个广播频率投资200万元左右即可启动,并能做到当年赢利。

情感媒介。广播靠声音传播,声音是广播的核心,而口语是声音的核心。广播能给听众无限想象的空间。广播的口语传播拉近主持人和听众的距离,使广播成为人文关怀的媒介。

与听众的互动性。广播的互动方式有电话、网络参与、手机短信等,能做到第一时间跟听众的联系,使得广播的反馈机制做到无所不包、无处不在。

二、广播的发展与生存空间

当一种新形势出现和发展时它就会长年累月和不同程度上影响其他每一种现在形势的发展。新媒介绝不会自发地孤立地出现。它们都是从旧媒介的形态变化中脱胎出来的。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将共同形成一种“共生存共存在的现实”。新媒体包含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新媒介时代最为突出的是“三网融合”。“三网融合”是为了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新闻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的互相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成为全世界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三网融合”后,民众可以在手机上看电视,随需选择网络和终端。由于工作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休闲时间呈现出碎片化倾向,新媒体正是迎合了这种需求,是以人为本的媒体,满足了随时随地的互动性表达、娱乐与信息需要。新媒体时代的广播更是有发展前景。互联网的出现让广播超越了声音方面的限制,让听众尽情领略网上听广播、看广播读广播的无穷乐趣。实践证明,当广播作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联姻后,已使广播与其他媒体的竞争中增强了实力,不仅使广播可以扬长避短,在媒体竞争中保持优势,而且为广播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开拓广阔的生存空间。

(一)在新媒体环境下广播媒体展现的趋势

其一,广播与网络电台的互补趋势。与传统广播相比网络广播增加了更多的互动和参与性,突破了传统广播众多的局限。受众从被动传统广播的接受信息转变为在网络上主动选择和索取信息,受众的这样主动性将有可能吸引更多听众成为网民。网络广播是一种有组织的互动性极强的传播手段,互动性、参与性以及个性产品与公共产品的结合是它最主要的特点。借助互联网,网络广播的听众可以分布在全球任何一个互联网可以达到的角落。传统广播传播是一次性的,不具有可保存性,但是在网上听广播我们可以随时随地随机地收听自己喜爱的节目或者可以下载来保存。

其二,与数字广播的互利趋势。AM、FM调频广播之后数字广播成为第三代广播。在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四大媒介中,广播是唯一的非视觉媒介,可以解放人们日渐疲劳的双眼。数字广播是将数字化了的音频信号、视频信号以及各种数据信号,在数字状态下进行各种编码、调制、传递等处理的广播。现在数字广播已经进入数字多媒体广播的时代,听众通过手机、电脑、车载接收终端等多种接收装置,就可以收听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节目。比起现有的AM、FM广播数字广播的音量纯净,可以与CD媲美;不容易受干扰,抗干扰能力强,收听效果很好;不仅适合固定收听,快速移动时接收效果也很好并能易于携带;除了音频节目,还可以提供多媒体广播和数据服务。

其三,顺应广播与新媒体结合趋势。广播与新媒体的结合是无法阻挡的,“内容为王,节目取胜”的广播的直接受众是广大的听众,听众是广播的“衣食父母”,要强化服务受众。今日的市场氛围,现实状况对广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播媒体应该不断地研究受众心理,精心制作针对性很强的节目不断扩大影响力。第一时间将现场的新闻声音传送给听众。除了开车,还有午休时、做家务时和晚上睡觉前,以及乘坐交通工具和就餐、早间晨练时都可以收听广播。广播的听众人群质量在变化,从过去的弱势群体转化为高学历、高收入的状态。随着广播听众人群数量和质量的增加,广播的价值也必然会出现快速的增长。所以得加强广播的服务性,满足听众关于足球、读书、音乐等的需求,比如专门立足古典音乐台、读书台等使广播更细分化专业化。在广播新闻方面要加大新闻实效性,加大直播量,增强节目互动性,加大深度性、解释性节目,开办丰富多彩的娱乐节目。要为广播与新媒体结合开辟资源支持首先要开辟更多的资源渠道,介入市场,将广播频率承包进行公司化运作。

(二)在突发事件上广播显得比电视更受欢迎

当今世界什么都发达,科技的发达、新技术不断涌现使我们生活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方便。这也使人变得懒惰投机取巧,不重视生态平衡。将来会发生什么、会什么样的灾难等着我们,关于能准确地预知这个的新技术还没被发明。这时候还是靠我们人类携手去互帮互助渡过难关。广播在突发事件中具有电视、网络等其他媒体不可比拟的特殊作用,这决定了广播是不可取代的更不可能消失的。在突发事件中最为突出的不仅是广播的及时性、廉价性、方便性,广播的情感抚慰和互动优势达到的效果也是不能忽视的。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广播的即时报道使灾民减少恐慌,产生心理安全感。因为人处于紧张的状态下对声音非常的敏感,极度渴望有吸引力的声音,恰好广播的核心是声音,做这方面的工作是举手之劳。此外广播还可以通过热线电话或者短信互动方式便可参与,可以与主持人和其他参与者直接对话,实现双向或多向对话交流,随时获得反馈信息。比如在汶川地震的时候,人们通过收听广播,不仅及时地了解了地震情况,还收到了外界同胞们对自己的关怀和关注从而找到感情的寄托。

我国的地理环境复杂,地广人多,但是80%的人都主要聚集在水资源丰富的南方和北方。至于西部地区像新疆、西藏、青海等地理位置特殊,多民族、人稀少,又是边境、草原资源丰富,相对干旱、群山连绵、交通不方便的地区来说广播因具有不受地理环境影响的优势,成为西部区各民族掌握世界局势及资讯的重要工具。而当今,像南方、沿海地区的受众们被形形色色的电视节目、五花八门的报纸以及瞬息万变的互联网等大众媒体的吸引之时,无线电广播依然是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群众知晓国内外大事、倾听党与政府的声音、学习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知识、传承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首选媒体。在西部地区发展民族语言广播具有一定的“外宣”功能。因为边疆与边境地区的和谐与稳定是整个国家和谐与稳定的极其重要的保证。因此民族广播更应该在努力为国内听众服务好的基础上,自觉树立周边国家听众的服务理念。做好自己的广播,防止不怀好意的外来空中广播的入侵。

三、结语

广播的种种优势和功能加上网络电台、数字广播、与新媒体的结合趋势的到来,足以证明广播时代还会继续,新广播时代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方便与惊喜,广播将会借助互联网广开信息渠道、提高听众的参与度。随着道路的宽敞,我国日益成为车轮上的国家,有车族的增加,广播车载接收终端也越来越高级精致,尤其交通广播的收听率在日益剧增。即便在大城市里广播听众越来越少,但对于边疆的听众来说广播仍然是获悉知识、得知国内外重要事件的重要渠道。

[1]曹璐.解读广播——曹璐自选集[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8).

[2]周勇.广播电视概论[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8).

[3]熊荣元.民语广播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价值[J].文山学院学报,2011(2).

[4]陈红.新媒体环境下的美国广播发展新趋势[J].现代传播,2009(4).

猜你喜欢
听众广播媒介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书,最优雅的媒介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论交警广播直播室的构建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