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新闻发布与新兴媒体在危机传播中的表现与互动
——以外滩踩踏事件中的“@上海发布”和“澎湃新闻”为例

2015-11-11 06:22
传播与版权 2015年7期
关键词:上海政府

曹 然

政府新闻发布与新兴媒体在危机传播中的表现与互动
——以外滩踩踏事件中的“@上海发布”和“澎湃新闻”为例

曹然

在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的过程中,政府新闻发布部门和新闻媒体都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运用危机传播等相关理论,以“@上海发布”和“澎湃新闻”对外滩踩踏事件的新闻报道为样本,旨在考察政府新闻发布与新兴媒体在危机传播中的表现,以及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指出存在的不足并给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危机传播;政府发布;新兴媒体;互动

[作者]曹然,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

“@上海发布”是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认证的官方微博,代表政府发布新闻,传递官方的声音,是权威的消息来源。“澎湃新闻”则是上海《东方早报》旗下的新媒体产品,以系列调查报道成为“业界标杆”。本文以“@上海发布”和“澎湃新闻”对外滩踩踏事件的新闻报道为样本,旨在考察政府新闻发布和新兴媒体在危机传播中的作用机制,以及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一、“@上海发布”的新闻发布特点及其修辞学分析

截至2015年1月21日,“@上海发布”共发布了相关微博57条。主题可大致归纳为新闻通报、伤亡确认、伤员救治、工作部署四个类别。“@上海发布”呈现三个特点:

1.反应迅速。根据社会心理学的“首因效应”,最先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和行为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突发事件发生后,如果政府方面不能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则将为谣言传播创造空间,从而产生负面的“首因效应”。“@上海发布”于1月1日凌晨4时01分发布了第一条与踩踏事件相关的微博,100多字的内容呈现了准确的伤亡数字,交代了政府的工作部署,即完成了动员、摸清事故情况、成立工作小组、分配工作任务等活动。随着1月1日当天相关工作的陆续展开,“@上海发布”均在第一时间发布了最新的情况,其中包括2条新闻通报,4条伤亡确认和7条工作部署。

2.分工明确。面对纷繁复杂的新闻事件,选择合适的新闻发言人和发布方式十分重要。围绕“@上海发布”这个发布主体,“@警民直通车-上海”(上海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健康上海12320”(上海市卫生局官方微博)“@廉洁上海”(上海市纪委市监察局官方微博)等给予了主动配合与策应。如,针对网络传言踩踏事件系有人在外滩18号抛撒“美金”引发一事,“@上海发布”援引了“@警民直通车-上海”的警方调查,及时消除人们的疑惑。

3.公开透明。从踩踏事件发生起至1月21日,“@上海发布”每天都公布抢救、善后、调查等工作的最新进展。

如图1所示,市卫生计生委在统计伤员人数时出现了“反复”“新增”2名轻微伤案例。看似一件统计上的“小事”,却能及时调整、更新数据,是新闻发布“公开”“透明”的体现。1月21日当天由上海市政府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海发布”专门开辟了“微直播”栏目,全程直播新闻发布会的重要环节。对一些敏感问题,如“事故”还是“事件”问题、“取消部分节日活动是否因噎废食”的质疑等都给予了积极的回应,以事实打消了猜疑。

图1:“@上海发布”其中一条微博截图

4.“@上海发布”的修辞学分析。在危机传播的过程中,注意修辞可以帮助提升组织在危机传播过程中的效率与质量。逻辑、信任和情感三大要素,可以引申为危机传播的修辞策略。

逻辑层面:严谨细致、直击核心。综观“@上海发布”关于踩踏事件的新闻通报,可以发现它们对事件层面的陈述都比较客观,语言也能做到字斟句酌。比如在对踩踏事件的定性问题上,“@上海发布”先后运用了多种表述,最终明确为“上海外滩陈毅广场拥挤踩踏事件”。这一表述交代了确切的地点,突出了“事件”的定位;将“群众”定语去除,不是简单地归结于“人多”的客观因素,而是间接地强调了有关部门安全管理的责任,使整个事件的性质更加明晰。

信任层面:及时表态、坦诚开放。在踩踏事件的新闻发布过程中,这对信任关系的主体是“@上海发布”所代表的上海市政府(表达者)和以微博用户身份出现的群众(倾听者)。踩踏事件发生后,“@上海发布”的第二条微博内容反映了市委书记韩正、市长杨雄连夜部署工作,第一时间前往医院看望伤员的相关情况。在这之后,“@上海发布”又转发了“@新华视点”上一则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对上海踩踏事件的“重要指示”和“批示”。这些信息旨在以其背后的政府公信力为支撑,赢得群众的信任,增强该事件能够得到妥善处置的信心。

情感层面:沉着冷静、有理有节。“@上海发布”以准确的事实为依据,不断地向公众提供各项工作的最新进展。但并不排除在新闻发布过程中具有人情味的情感表露。在历次伤亡人数通报中,都会附上象征着“哀悼”“祈福”的小蜡烛表情符号;对新统计的年轻遇难者表示“为这些逝去的年轻生命默哀”。此外,在踩踏事件善后处置期间,除常规的天气、交通信息外,“@上海发布”没有发布其他娱乐性较强的微博内容。

二、“澎湃新闻”的新闻报道方式

截至2015年1月21日,“澎湃新闻”共刊载了46篇相关报道,以1月1日报道最多,有15篇,往后依次递减,从10日起至20日均无报道,而在21日出现了“回升”。

1.全方位、多角度、快速出击。全部46篇报道依照行动主体和报道内容划分为7个主题,分别是工作部署、抢救伤员、找人救人、还原现场、典型报道、追悼亡者、新闻伦理。如图2所示,这7个主题的报道量各自所占比例相对平均,找人救人、工作部署、抢救伤员的数量稍多,而典型报道、还原现场、新闻伦理则最能体现“澎湃新闻”的特点。

图2:“澎湃新闻”该阶段各大主题报道所占比例

典型报道:发现人性闪光,发挥社会价值。《抢救室的故事:每个生命都不能轻易放弃》以抢救室护士值班长胡美琴事发后3天时间里的亲身经历为线索,串联起整个踩踏事件伤员的抢救过程。《网友吁找到救命“后退哥”:踩踏现场他们齐声高喊“往后退”》则根据一段网友上传的视频,还原“后退哥”高喊“往后退”的前后过程,更引用网友的评论对“后退哥”的义举表示赞赏。

还原现场:不同侧面,相互佐证。《上海民警讲述踩踏救援过程:发现客流异常增多,警方强行切入》是一篇根据黄浦分局新闻发布会上3位民警的讲述内容整理而成的报道。《三位外滩踩踏事件亲历大学生的自述:这是最痛的毕业礼》则选取了三位来自不同学校的大学生,亲自“讲述”他们亲历踩踏事件的经过。这种“讲述”的形式有较强的新闻性和可读性。

新闻伦理:批评和自我批评相结合。部分媒体报道“复旦女生事件”的行为引起了复旦学生的不满,导致了关于知情权和隐私权的新闻伦理论争。有鉴于此,“澎湃新闻”先是在《真相面前,不要当小区里的那条狗》中指责了媒体不当报道可能对复旦女生造成二次伤害,又在《在满足知情权和消费遇难者之间》中,对知情权和隐私权、新闻专业主义和新闻伦理等矛盾范畴作了梳理总结。

2.纵深的观察视角。“互文性”赋予了新闻文本强大的力量,它通过“新闻背景”等呈现方式,使不同的事实材料发生联系,并由此生发出新闻事实的历史由来、发展变化、新闻关系以及意义、影响和后果等一系列“副产品”,形成纵深的观察视角。在关于踩踏事件的这46篇报道中,横向互文表现为不同媒体之间报道的互文;纵向互文表现为前后46篇报道之间的互文,以及过往相关报道的互文。

横向互文:媒介批评和对媒介批评的批评。以踩踏事件中“复旦女生”为例。《南方周末》《新京报》对“复旦女生”的报道被认为披露了过多“不必要”“与公共价值无关”的细节,侵犯了遇难者的隐私,引起复旦学生的激烈反弹。稍后,微信公共号“大头”和“澎湃新闻”陆晔等人就此发表了对整个事件的一些看法,可被称为“对媒介批评的批评”。尽管每个文本涉及的主题、内容、体裁都不断发生变化,“复旦女生”却始终作为一个被不断提及的“他者”存在着,并且按照不同需要扮演起不同的角色,时而是新闻报道运用的素材,时而又是新闻伦理讨论的样本。横向互文叙述中的“复旦女生”,其意义最终超越了一个普通的遇难者。

纵向互文:前后呼应,破除谣言。踩踏事件发生后,网络就很快出现了“所有事故遇难人数不会超过35人”的传言,可谓“别有用心”。“澎湃新闻”及时援引了《人民日报》于2012年8月27日刊登的题为《30人以上死亡为特别重大安全事故》的报道,指出“35”并不是一个“特殊”的数字,也不是事故等级的“分界线”,并附上2007年颁布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的相关规定。“澎湃新闻”通过纵向互文的叙述成功廓清相关概念,遏制网络谣言的传播,避免舆论中可能存在的“有关部门推卸责任”的猜测。

3.融合新闻的呈现方式。在踩踏事件的报道中,“澎湃新闻”作为重要的新媒体产品,推出了一些具有融合新闻特点的报道。试举其中360度全景照片、移动终端HTML 5互动页面两例:

360度全景照片的运用。在题为《上海市民自发献花默哀,几点踩踏事件逝者》的报道中,“澎湃新闻”以360度全景图片全方位地展现了球形范围内的全部景致,包括广场中央的陈毅塑像、草地上的鲜花、吊唁的人群、周围的建筑、树木和天空,内容极度丰富,使人身临其境,极具震撼力。

移动终端上的H5互动页面。所谓“H5”,是业内对以网络编程语言HTML5开发的、常运用于微信等平台的轻游戏、互动页面等产品的总称。踩踏事件发生后,“澎湃新闻”刊发了《今天,不说新年快乐》等三篇“H5”形式的报道,它们以新闻图片、文字、音效的组合搭配,使新闻内容更加可视、可感。在《时光不能倒流,只愿逝者安息,首批踩踏遇难者名单公布》中,抓住“时光”“名单”两点,以黑底白字的格式制作了一个时间轴,并在每个关键时间节点旁附上相应的文字、图片说明;然后在时间轴的末端列出一张遇难者名单,以名单上方的“心形蜡烛”向逝者表示悼念。

三、“@上海发布”与“澎湃新闻”的有机互动

据统计,在46篇报道中“澎湃新闻”共有4次明确提到了“@上海发布”。然而从整体上看,“@上海发布”对“澎湃新闻”来说并不只是简单的“信息来源”,两者的互动也并不仅限于在报道内容上的“引用”,而是涉及多个方面,形成一套比较系统、完整的互动。

1.共时性和历时性的渗透。语言学中“共时性”和“历时性”代表着对系统的观察研究的两个不同方向。“@上海发布”和“澎湃新闻”所代表的政府发布、媒体报道构成的系统,我们可以分别从共时性、历时性的角度加以分析。

图3:“@上海发布”和“澎湃新闻”的报道主题

共时分析:各司其职,各有侧重。踩踏事件发生后,“@上海发布”和“澎湃新闻”围绕各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在“政府发布—媒体报道”系统中形成相应的共时并存关系,承担了各自的任务。由“@上海发布”提供官方统计的最新数据、传达政府部门的工作部署,而“澎湃新闻”则根据这些内容,或者直接引用,或者选取特定角度进一步挖掘,或者跳过“@上海发布”直接与消息源建立联系、获取信息。此外,“@上海发布”“澎湃新闻”都是随着事件进展不断滚动报道的,在“政府发布—媒体报道”系统中,那些历史演变性的因素、过去的因素最终以“新闻背景”的形式出现,服从并服务于这个共时并存的系统。

历时分析:此起彼伏的双重变奏。“@上海发布”和“澎湃新闻”以不断地更新报道推动着“政府发布-媒体报道”这个系统的有机运动,直到最终还原全部事实真相。如图4所示,“@上海发布”和“澎湃新闻”该阶段报道存在一个最初的密集报道到后来的逐渐减少,直到21日集中反弹的过程,从1日到4日以“澎湃新闻”更为活跃,5日到21日以“@上海发布”更为活跃。就1月1日来说,“@上海发布”从凌晨4时01分起至22时25分连续发布工作部署、伤亡确认、抢救伤员等消息;而“澎湃新闻”则于稍晚的5时01分发布了第一篇报道,介绍了“家属在医院紧急登记寻人信息”的情况,此后除了传递“@上海发布”的最新情况之外,还以各种“现场还原”报道填补时间上的“空档”。事件发展到后期,有价值的新闻材料被“吃干榨尽”之后,“澎湃新闻”报道数量急剧减少,这时“@上海发布”就承担起发布“抢救伤员”最新进展的任务,以“已有”“又有”多少名伤者出院的固定格式,在固定时间发布消息。

图4:“@上海发布”和“澎湃新闻”该阶段报道数量趋势

2.平面发布和立体报道的配合。“政府发布—媒体报道”的策略以政府的平面发布和媒体的立体报道的默契配合为特色。在这次踩踏事件中,“@上海发布”发布的最新动态大多冠以“后续”一词,而“澎湃新闻”的报道分别在其“浦江头条”“快看”“有戏”“文化课”等特色栏目中出现,其中“浦江头条”以其报道快、数量多最受关注,如《上海外滩踩踏事件追踪:家属在医院紧急登记寻人信息》《上海承诺及时发布外滩踩踏事件信息,成立工作组处置》等;“快看”突出图片新闻的特点,更加直观地还原了事故现场,如《窒息的24小时:昨夜,他们擦肩而过,今晚,我们燃烛祈福》等;“有戏”“文化课”分别以影评、学术讨论的方式作了更深刻的解读,如《真相面前,不要当小区里的那条狗》《在满足知情权与消费遇难者之间》等。

3.精准传递和温度表达的结合。面对重大的突发事件,政府新闻发布被期待以“解决问题”式的思维,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去发布权威的消息;媒体的报道则运用新闻手段接近事实真相,推动问题的妥善处理。就遇难者情况而言,“@上海发布”公开了公安局统计的数字、名单和其他信息,“澎湃新闻”以此为线索,通过新闻特写的方式,还原数字之下原本鲜活的生命,赋予新闻报道强烈的感染力,引起社会舆论对事件的广泛关注,推动善后、调查、问责等工作的落实;就抢救伤员来说,“@上海发布”引用市卫生计生委的最新数据,通报当前的救治情况,而“澎湃新闻”以新闻特写的形式,记录了医生、护士们在踩踏事件期间的工作状态和心理活动,从情感上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化解群众与相关部门潜在的对立情绪。这种信息上的“精准传递”与“温度表达”结合起来,加强了信息传播的有效性。

四、存在的不足及提升路径

综上所述,“@上海发布”“澎湃新闻”在上海踩踏事件中均有不俗表现,两者的互动也较为主动默契。下文从更高的标准来要求,提出存在的不足及提升路径,以供借鉴。

1.宏观的制度设计有待完善。在踩踏事件的善后过程中,“@上海发布”与“澎湃新闻”的互动呈现出一种自发的临场反应,而没有更多地体现为在制度化顶层设计下的自觉实现。

首先,步疏通信息反馈机制。踩踏事件之后的信息发布过程中,微博用户围绕“@上海发布”的最新发布内容进行了留言,表达不安、质疑、焦虑等负面情绪。诸如“领导跨年夜公款吃喝”“遇难人数不会超过35人”等,但较长时间内“@上海发布”上未给予正面回复,而是放任负面情绪蔓延升级。对于政府来说,其组织内部的信息网络和外部的媒体是信息反馈的主要渠道,政府新闻部门要进行综合分析,形成意见,使之成为决策部门采取对策、发布或修改政令的重要依据。当然,“反馈”的过程还应该包括媒体和公众对政府回应的反应的“再反馈”。

其次,应进一步健全应急反应机制。踩踏事件发生后互动系统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自发、无序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在其内部建立并完善一套更完整的应急反应机制,制定框架性的“预案”,在危机来临时,及时反应、立即启动,并随着事态发展而不断跟进、调整。一方面,政府要建立更加高效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协调各个部门根据各自所涉及的公共事务,针对危机事件,及早准备相应的新闻发布资料,同时与媒体保持良好的协作关系,研判媒体关注的“兴奋点”;另一方面,媒体也要规范自身的新闻生产流程,由后方编辑部负责报道宏观的调控策划和背景资料的搜集整合,前方记者则根据后方指挥,负责信息挖掘采集、对相关人物和事件进行有针对性的采访,前后联动,发挥新闻的积极作用。

2.实践过程中默契配合不足。根据上文的描述,作为一个完整的互动系统,“政府发布-媒体报道”在整个新闻事件的进程中以各自的方式发挥了作用。然而,从实践过程中来看,媒体对政府来说不只是“传声筒”与“放大器”,抑或是成为放任自流的“持不同政见者”,其报道内容亟待进行有效的规范;政府对媒体来说不只是个权威的消息来源,更应是一个被监督问责的对象。从这个意义上讲,两者的默契配合还远远不够。

首先,政府应善用全方位的新闻发布。新闻发布活动大致有三种形式,一是将新闻稿件直接送交新闻媒体,即所谓的“通稿”;二是举办新闻发布会,既包括现场新闻发布会,又包括网络新闻发布会;三是接受媒体记者采访,向记者透露消息。这三种发布形式各有所长与侧重,分别适用于回应事件的特定阶段和特定侧面。“@上海发布”以其互联网特性,能够在第一时间将事件的最新情况传递出去,然而它在回应网民关切方面却显得不够积极,在舆论“初露端倪”的时候未能尽早予以引导。应该说,只有根据现实需要,在特定阶段就特定的问题以特定的方式进行新闻发布,才能收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其次,媒体应更好履行舆论监督职能。在踩踏事件的报道中,“澎湃新闻”的众多报道主题中唯独缺失了“监督问责”这项,甚至可以说,“澎湃新闻”在这方面基本无所作为,仅仅只是扮演政府部门传声筒的角色。当网络上流传“区领导跨年夜公款吃喝”的说法时,“@上海发布”在1月14日发了一条市纪委对此事的回应,而“澎湃新闻”直到在1月21日都未进行过正面的报道。财新网、凤凰网等媒体就事件发生前场地变化通知不到位、事件发生时人流失控等问题采写了新闻报道,而“澎湃新闻”则对此或保持沉默,或仅仅是点到为止。根据这次公布的“事件调查报告”,作为“拥挤踩踏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黄浦区政府和相关领导的管理失责问题在新闻发布会召开之前并没有被给予及时和充分的关注,“澎湃新闻”仅在之后的报道中只是通过引述市领导表态替代了媒体应有的舆论监督。

再次,政府、媒体在危机传播中都要强化议题管理意识。“舆论控制”因时事变迁而越来越成为一个无效概念,为今之计在于议题管理。在对上海踩踏事件的研究后发现,政府部门根据媒体报道设置议题的意识和能力较弱,政府和媒体间的自觉策应也不够充分。根据议程设置理论,媒体(包括政府新闻发布)改变公众头脑中对现实的认知图景,在决定公众“想什么”的问题上发挥作用。媒体和公众关注的议题,如“区领导跨年夜公款吃喝”“遇难人数不会超过35人”等议题在政府的新闻发布中并未得到更好地引导。当然,后者涉及对此事件的定性问题,与整个事件的复杂性、调查过程的科学性等因素有关。另外,“人流聚集”“地点变换通知不及时”等议题都曾作为事件发生的原因被媒体大规模报道,而政府部门在这些问题发生的过程中都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发布权威信息澄清、解释,导致负面的舆情在一定程度内激化。由此观之,政府对突发事件的议题管理要在事前、事中、事后一直发挥作用。

[1]魏武挥:每一次突发事件都是纸媒的一声丧钟[EB/OL]. http://weiwuhui.com/6389.html,2015-01-02/2015-2-4.

[2]上海纸媒今天由豆腐块到大块头报道踩踏事件[EB/OL]. http://www.icaijing.com/wemedia/article1765600/,2015-1-2/2015-2-4.

[3]亚里士多德著,颜一,崔延强(译).修辞术·亚历山大修辞学·论诗[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郑亚楠.媒介化政治:回应典型报道面临的挑战——兼谈“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报道[J].现代传播,2012(9).

[5]周善.报纸新闻稿件配置的互文性及话语秩序[J].新闻大学,2011(8).

[6]胡百精著.危机传播管理流派、范式与路径[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7]“12·31”外滩陈毅广场拥挤踩踏事件调查报告[R].

猜你喜欢
上海政府
上海电力大学
我去上海参加“四大”啦
上海之巅
上海城投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用“打包法”衡量政府投入不科学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政府必须真正落实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