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智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重庆 400065)
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研究
李家智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重庆 400065)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发展势在必行。根据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内涵的要求,相关高校在人才培养中需要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本文以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为例,在构建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学分模块培养体系、建立学生综合素质拓展的良性互动实施机制、规划与搭建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平台等方面,对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的工作原则、载体和途径进行探索。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地方本科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素质拓展
作者简介:李家智(1971-),男,重庆万州人,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学生工作研究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识码:识码:A
文章编号:编号:1008-6390(2015)03-0080-04
收稿日期:2015-01-07
基金项目:2014年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Y2014D126);合肥学院2014年度科研发展基金一般项目(14KY03RW)
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一直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高校在大学生素质拓展方面有着不同的理念、内涵和实施途径。对于正在积极谋求转型发展的地方本科高校尤其是新进地方本科高校而言,如何在转型过程中对人才培养进行新的定位,如何正确看待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和内涵,如何依托第一、二、三课堂有效推进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实施,都亟需在实践中进行新的探索。有鉴于此,本文以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的实践为例,积极探索大学生素质拓展的内涵、工作原则、工作载体和实施途径,力求在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中走出一条大学生素质拓展的新路。
一、地方本科高校应适应社会经济变化谋求转型发展
从地方本科高校发展来看,需要向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转型。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一批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应运而生,自1999年以来,新升格或新建的地方本科高校已超过600所。这些地方本科高校在发展中受到多方面条件的制约,如地理位置不佳、办学理念不新、办学积淀不深、专业设置老化、师资力量不强等。这些高校要快速发展壮大,形成较强的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必须找准学校的发展定位,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谋求转型发展。国家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大政方针已基本确定,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了“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战略部署。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明确提出:全面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教育部的有关规划和部署也显示了地方本科高校朝应用技术型发展是大势所趋。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说,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既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是解决新增劳动力就业结构性矛盾的紧迫要求,也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部署,加快教育综合改革、建设现代教育体系的重大举措。[1]
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来看,地方本科高校需要注重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与市场需求紧密衔接。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严峻,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其中地方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尤为严重。据《2014 年教育蓝皮书》的数据显示,2013 年地方本科高校初次就业率仅为75.4%,低于重点本科的75.5%和高职高专的 78.1%。[2]因此,地方本科高校要适应产业结构升级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着力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题。
二、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应注重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地方本科高校在转型过程中,需要转变办学理念,重新确定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对整个办学起着决定性的指导作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学校转型发展的方向,关系到所培养的学生是否受社会青睐,因此,其办学的根本任务就是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地方经济建设与教育发展培养出更多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
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在培养中既要重视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要强调职业岗位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后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注重第一课堂与第二、三课堂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融合培养。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固然要以应用技术教育为重点,但高等教育应该是全面素质教育而不是应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不能因为其应用性或职业性而忽视其教育性。高等学校教育的基础性价值表现在加强学生的基本文化素质、公民基本道德素养的培养,加强学生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交流沟通和组织协调能力等“可迁移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有首先成为具有健全的人格、丰富的个性、健康的心理、积极的人生态度、高尚的生活情趣的社会公民,才有可能成为能够掌握和正确运用应用技术的人才。[3]
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主要以第一课堂为主,但第二、三课堂的拓展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本文所指的第二、三课堂(多数学校或学者将其统称为第二课堂),即学生校园文化活动和学生校外实践活动。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对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更强调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实践性、针对性、应用性,而素质拓展活动则以其时间和空间的灵活新颖,更有利于学生将学习与创新、实践与探索、动手与动脑、通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紧密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三、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内涵体现
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内涵是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特色的重要体现,主要强调学生职业实践能力、社会适应性和创新创业精神,强调学生的素质与社会需要的紧密衔接。
关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内涵的界定,主要是以开发大学生基本素质和发展性质为着力点,重点强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潜能、强化学生人格塑造。近年来,国家关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政策均体现了对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的要求。199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一定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提出,要“重点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着力提高人的创新能力”;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坚持立德树人,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对于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不少专家、学者都一致强调其培养的针对性、应用性、实践性,强调突出应用,面向地方经济和教育发展需要,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对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首先,应强调能适应基层一线需要的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职业应用能力和较强的后续发展能力。在这方面,根据不同学科专业对应用性特征各有侧重阐述,如对于理工科专业,主要强调培养具备新知识、掌握新装备、应用新技术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对于文化、艺术等专业,主要强调培养有创业能力、创意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对于管理类专业,主要强调培养复合型、创新型、管理型人才。其次,应用技术型人才还应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沟通协调能力,具备较高的道德素质、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特别是要有团队协作精神、创新精神和高尚的敬业精神。[4]
四、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的工作原则
为了培养社会需求的、符合岗位需要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工作应该坚持相应的工作原则。
(一)能力导向原则
岗位实践能力取向是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出发点与归宿点,也是区别于传统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坚持能力导向原则,就是要紧紧围绕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与专业素质技能的培养开展相应工作。
(二)全面发展原则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大学生的基本需求,是任何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应当具备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也必须坚持全面发展原则,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三)系统构建原则
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在多维平台上历练与积淀的过程。坚持学生课外素质能力拓展方案系统构建的原则,需要注重教学与团学的融合、校内教育与校外实践的结合,全校整体规划、全面推进与院系重点实施、特色打造紧密结合,贯通第一、二、三课堂,构建起综合、立体、开放的课外素质能力拓展平台。
(四)长效实施原则
学生素质的养成、技能的提升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高校学生素质能力拓展体系的建设也需要注重其稳定性、长效性和实效性。坚持长效实施原则,需要配合出台相应的制度,给予相应的政策保障,确保学生课外素质能力拓展模式具有持续的育人效能。
五、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的途径与载体
(一)构建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学分模块培养体系
目前,许多高校都在探索将学生课余活动纳入学校整体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以学分方式进入人才培养方案。作为应用技术型高校要推进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最重要的工作载体就是将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根据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和学生全面发展的总体原则,整合学生工作中的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等环节,将学生综合素质拓展活动分为“养成教育”、“情商培养”、“社会实践”和“专业应用”四个工作模块体系,每个模块对应相应的学分,明确学生综合素质拓展的目标、内容、实施途径和责任主体。大一学生培养重点在“养成教育”模块;大二、大三学生培养重点在“情商培养”、“社会实践”和“专业应用”模块;大四学生培养重点在“社会实践”和“专业应用”模块。
1.“养成教育”模块。养成教育旨在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文明习惯的训练,提高学生“知、情、意、行”素质。主要途径包括学生入学教育、国防教育和文明修身教育。
2.“情商培养”模块。情商培养旨在加强对学生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商素养。主要途径包括学生参加学生社团、文体活动、创新创业等校园文化活动和校外各项文化、艺术、体育大型比赛活动。
3.“社会实践”模块。社会实践旨在加强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岗位实践能力的培养,增进学生对社会的了解与情感,强化知行合一。主要途径包括学生参加假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带薪实习”、市民学校和青年志愿服务等活动。
4.“专业应用”模块。专业应用是实现第一、二、三课堂联动的重要渠道,旨在加强对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辅助培养,提高学生素养。主要途径主要包括校内专业能力大赛、校外学科专业技能竞赛以及各项专业展示活动。
围绕四个工作模块,将学生综合素质拓展与课堂教学、专业实践紧密融合,实施学生素质拓展学分制,构建了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学分体系(见表1),有效地推动了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的开展。
(二)建立学生综合素质拓展的良性互动实施机制
1.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联席修订机制。学生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由教务处牵头,学生处、团委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将第二、三课堂素质拓展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学分管理。各教学院(系)建立党政联席研讨培养方案机制,由教学、学工两个系统相关人员共同制订相关专业学生人才培养方案。
2.健全组织保障与沟通协调机制。学校成立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拓展方案的组织实施、沟通协调,出台相应政策、落实工作人员和工作经费。学生处、团委重点负责学生综合素质拓展方案的规划和校级平台的搭建。各教学院(系)负责学生综合素质拓展的具体实施,并通过综合素质拓展手册记录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和效果,将学生综合素质拓展的学分完成情况作为学生毕业依据。
3.建立学生素质拓展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推进学生课外素质能力拓展信息化建设,搭建学生课外素质能力拓展平台和培训结果信息平台,能及时全面反映学生课外素质能力拓展的活动信息,将学生的基本信息、学习成绩、技能实训、社会实践等综合情况纳入每个学生信息系统,
实现学生信息资源共享。
4.统筹优化指导教师队伍机制。建立健全本科生导师制,遴选责任心强、为人师表的专业教师担任本科生导师,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明确专业核心课程教师指导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的职责,要求每学年参与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的基本学时,其参与情况和效果由各教学院(系)予以认定并记入教师业务档案,将其作为教师晋职晋级的考核依据。
5.健全学生培养考核评价机制。教学、团学工作系统均应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导向,建立行之有效的工作评价机制,将学生素质拓展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的实际效果,纳入对各教学院(系)的年度考核中。
(三)强化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平台的规划与搭建
1.注重活动整体规划。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拓展活动的整体规划,加强活动整合与统筹工作。注重教学与团学的融合、校内与校外的结合,全面推进与院系重点实施、特色打造的紧密结合。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拓展活动的普及化、专业化、微型化,强调分专业素质体系的实施,注重班级小型学生活动的开展,注重学生学习及实践性活动的开展。
2.注重活动平台搭建。通过加强校内课外文体活动、社团活动、专业实践活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和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等活动平台搭建,为学生情商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多的活动载体。重点
搭建五大平台:一是以师范生技能和各专业技能为主的学生专业技能活动平台;二是以辩论、演讲、征文比赛和十佳学子、学习型寝室评比为主的学生学习活动平台;三是以大学生挑战杯、创业大赛和科技文化活动为主的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四是以新年晚会、田径运动会、球类运动会等大型文体活动为主的学生校园文体活动平台;五是以“三下乡”社会实践、市民学校、带薪实习和青年志愿者活动为主的学生社会实践平台。
参考文献:
[1]地方本科高校该转型了(教育视界·聚焦部分本科院校转型(上))[N].人民日报,2014-05-08(18).
[2]张兄武,许庆豫.关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4(10):93-97.
[3]张应强,蒋华林. 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 现代大学教育,2014(6):1-8.
[4]朱光俊.更新教育观念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J].中国冶金教育,2009(4):10-13.
[责任编辑文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