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玉 李晓翠
近年来,高校扩招浪潮已经逐渐淡出视野,而取而代之的是高校的教学质量问题,高校教学质量问题已然成为教育界新的热点和重点问题。国内教育界对教学能力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根据国内重点师范大学的研究结论,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在完成某项教育活动和任务过程中所展现出的能力和本领,包括从课程中精准提炼教学重点与难点,通过了解学生的水平,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并应用正确的教学方法达到教学大纲的课程学习要求。同时,对于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而言,除了向学生传授课程和学科的专业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和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自主学习能力与反思能力、创新能力与创业技能等。因此,要实现高校教育教学的变革以达到高校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培养符合当今社会发展对高素质、高标准、创新性人才的需求,提升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刻不容缓。
(一)教师选拔有缺陷。地方本科院校大多为2000年后升格为本科院校,该类本科院校的师资在升本以前学历和职称都相对较低,升本之后,为了满足本科教学的要求不得不大量引进和吸引研究生,然而引进的研究生一般都不是师范类的,因此,引进的新晋教师大都没经过系统的职业培训,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比较薄弱。为了符合本科教学新形式,该类院校近年来的招聘面向高学历、高职称,不得不说,作为本科院校,需要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但地方本科院校的定位于培养新型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所谓应用型,更多的是要求学生掌握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学术、科研和创新能力,高学历和强的科研能力并意味着具备高的教学能力。众所周知,地方本科院校招收的学生本身大多自学能力相对较弱,如果所在课程的老师缺乏高度的责任心,又不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和方法,学生学习兴趣就会丧失,更谈不上好的教学质量。综上所述,地方本科院校在教师选拔过程中,应该将教学能力列为招聘的一个首要条件。
(二)缺乏对高校教育教学新理念的认识。目前,地方本科院校的很多教师在本科教学中仍然没有摆脱升本以前采取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仍然充当着教学的主宰者和掌控者,然而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消极的状态,这与地方本科院校的“培养应用型新型复合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相违背。在当前形势下,新的教学模式,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体现学生的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学方法上要求个性化教学和有效教学的相结合,学习方式更多的是启发学生产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探讨学习的能力。实践表明,传统模式和理念下,高校教学呈现权威化、空洞化、孤立化和单一化,在很大程度上忽略学生的个性,压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创新、探索精神,从而使学生缺乏必要的协作精神和能力,不能适应新时期的教育发展要求。
(三)缺乏健全的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制度。在高等教育中,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即自身知识水平和外部影响和条件。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就是其中的外部影响与条件之一,然而,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没有建立健全的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制度。目前,一方面,部分高校对教师的培训仅仅依赖于岗前培训,据了解,教师岗前培训的时间短、内容多、且多以理论讲解为主,基本上没有直接与教学活动相关的知识,更谈不上教学研讨,培训过于形式化,实效性差;另一方面,真正能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高师资培训中心,已成为部分高校教师混文凭,度假休闲的手段。
(四)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制度欠合理。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没有正确定位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而导致在考核制度上强化教师科研能力和成果,忽视教师教学能力和质量。从制度上看,教师评价体系相当完善,而从实际效果看,教学评价的弱化和科研成果评定强化显露无疑。甚至,有个别高校为了排名靠前,以发表论文的数量、专著的多少,把科研项目、论文与教师的物质利益直接挂钩,然而对教学的评价仅以完成的课程工作量作为第一参考指标,而对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教学实际效果的好坏没有体现出来。正是由于教师评价体系的的错误导向,使得本应重教学的地方本科院校呈现轻教学、重科研的倾向,最终导致教学和科研两方面都不尽如人意。
(一)转变教育理念和思维,适应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核心内容是人才培养。要实现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是首要任务。因此,树立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教学学术的理念迫在眉睫。教师专业化是大学教师除了具有特定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标准,还应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学学术理念是指高校教师所从事的是学术职业,不仅仅包括科研学术活动,还包括日常教学行为和人才培养方法。通过教育理念和思维的转变才能将学生发展和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即坚持“人才培养”和“学生全面发展”相结合。高校教师发展应以促进学生学习为最高目标,其根本宗旨在于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高校教师必须坚持学生人人成才和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维,指导教育教学改革并落到实处,鼓励并重视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综上所述,高校教师只有坚持“人才培养”和“学生全面发展”相结合,才能实现新形势下教学水平的提升,才能担负起21 世纪高校人才培养和学生发展的崇高使命。
(二)重视教师教学方法的培训,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地方本科院校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而社会经济中采用的技术和方法日新月异,这就要求高校教师不得不不断拓展知识的宽度和深度,提升自身的素质和教学水平。因此,地方本科院校为教师创造优秀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就显得尤其重要,特别是要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和进修、教学方法的提升。高校应该参照教高[2011]6号文精神结合本校特点,并整合人事、教务、现代技术教育中心“建立适合本校特色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依据不同教师的职称、年龄、知识结构、经验能力等多个因素构建健全的教师教学技能培训体系。具体实施方法为:一是对入校0~3年的新教师实行有效的长期的岗前培训。对大多地方本科院校来说,近年来新进教师和青年教师都是非师范类院校的毕业生,针对这种尴尬的情况,学校可以制定青年导师培养制度,为每名新老师制定1~2 名经验丰富的老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给予其有效的帮助和指导,经过半年左右的培养并通过严格的测试才能上讲堂。二是针对所有在职教师,应不断提升教学综合能力。针对扩展专业水平,学校应定期或者不定期组织教师进修或者让教师深入企业直接参与生产活动。三是建立合理的进修和访学制度,充分利用外部的优势教育条件和资源,最大限度地提升新晋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和专业业务水平。
(三)转变教师的教学意识和思维,形成良好健康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高校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同时也是最活跃的人际关系。如果说教学环境、课程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是教学质量的物质保障,那么师生关系就是教学质量的精神支柱。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必须弄清楚学生能力是自发形成的,还是在教师指导下产生的。如果是前者,那么教学的存在就没有意义了,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因此,学生能力的培养只能是教师的指导下形成的。其实,要理解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一定能培养并形成学生的能力吗?答案也是否定的,这意味着,只有在双向互动、积极主动沟通条件下展开教学的交流与合作,教学效能才能最有效地产生,这意味着高校的教学重心不能固定到教师一方或学生一方,必须形成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模式。学生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形成主动学习的氛围,进一步养成良好的教学意识和思维方式的习惯。换句话说,转变教学意识和思维,就是通过形成良好健康的师生关系,进而树立正确合理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最终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目标。
(四)改革教师评价体系。现如今,大多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评价体系都是重科研轻教学,错误地让教师将重心转移到科研上。因此,要提示教师的教学能力,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必须先行。本文主要从三个角度分析:第一,搭建起激发高校教师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教学的一种考核制度。对于将所有精力投入在教学中且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应该从学校层面制定相应的奖励措施,比如说在职称评定、薪资报酬上给予适当倾斜和奖励。第二,始终坚持以立足于提升教学业务水平为目标。应依据学校办学定位、学科类别及本校学科水平,制定本校教师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重点考核与全面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第三,充分利用领导评价、同专业或一门课程教师评价、校级、院级督导评价、听课学生评价和考试结果、就业情况之间的互补关系,改进现有教学评价模式。一方面,可以采取听课学生反馈与督导听课意见相结合的方式,把考核结果分为三个区间,对考核结果在前20%的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教学奖励,对评价结果在末尾20%教师纳入下一年度重点听课对象,下一年度应组织督导、同专业老师、优秀教师多深入其课堂听课。对连续评价结果在末尾20%的教师,应纳入重点监控对象,由督导重点关注,并从思想层次关注;对连续三年教学评价均在末尾20%的教师,应该给予适当的惩罚手段。另一方面,教师年度考核评价结果和建议,应及时反馈到相应的教师,以便于教师总结自身的教学工作,扬长避短,对成功经验和做法进一步梳理和推广,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改进。只有这样,才能使考核评价制度不仅仅是走过场,而是让高校教师评价制度和体系在督促和监督高校教师不断加强自身教学水平中发挥其作用。
[1]顾明远.教育大词典[M].上海:上海出版社,1998
[2]朱新武.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3
[3]康伟.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方式与途径研究[J].当代教师教育,2012
[4]于长立,卢清丽. 有效教学追求下的教师教学能力探析[J].教育探索,2012
[5]樊泽恒.提升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的技术选择及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09
[6]钱国英,彦群,评价与培训相结合建立教师队伍良性发展机制[J].中国大学教育,2012
[7]Speck.M.Best practice i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sustained educational change[J].ERS Spectrum,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