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红云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81)
大学生礼仪教育新路径
竭红云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81)
礼仪是人际交往过程中,按照约定俗成的方式表现出来的一种敬人、律己的交往方式,礼仪涉及到穿着、交往以及沟通等多方面的内容,是大学生在生活、工作和学习过程中必须培养的一种能力。
首先,礼仪道德教育。礼仪道德教育就是对受教育者有目的的进行道德影响的一种教育活动。礼仪道德教育包括提高受教育者的道德觉悟认识,陶冶情操,培养受教育者的道德意志,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道德教育是礼仪教育中最为重要和根本的内容,其宗旨是讲究内外兼修、知行统一[1]93。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礼仪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礼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教育要求个人能够很好的遵守社会规范,塑造良好的社会道德根基,将道德品质转换为推动个人知礼、董礼、用礼的原动力。个人道德素养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社会公民礼仪水准的高度,也是一个文明、发达社会所必须的组成部分。总而言之,礼仪是个人道德素养的外在表现形式和载体。
其次,礼仪习惯养成。俗话说 :“不学礼,无以立”。礼仪是社会公民约定俗成且共同认可和遵守的一种社会性的行为规范,包括礼仪规范、礼仪程序等等。一个人懂不懂礼仪不是天生的,最初的礼仪学习是需要灌输的,学生只有从小受到各种礼仪知识的熏陶,才能养成懂礼貌的好习惯[2]74。换言之,良好的规矩和习惯将是个人遵守和行使礼仪的重要行为和推动力。习惯由行为决定,而性格又由习惯养成,对于个人的成功而言,离不开性格的塑造和培养。为此,对于即将迈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良好的礼仪习惯将促使其采取更好的行为处理社会事务,也将培养出更为优秀的性格,提升其礼仪素养,而在社会实践中不断的实现自身的价值。
最后,礼仪审美培养。当个人养成礼仪习惯,不断的提升个人礼仪道德时,遵循礼仪成为其个人的习惯,而从客观的角度,帮助其拥有更好的更为愉悦的心情等个人情感去认识社会、感知社会,从而具有一种审美的素养。从中华传统文化的角度,我国对于个人礼仪的培养和教育始终含有审美的组成部分。审美情趣和欣赏习惯是礼仪审美培养的宗旨。社会礼仪教育将帮助大学生塑造更优秀的审美价值观,以更为积极、愉悦的心态去理解、认同社会现象,从而获取人际交往的成功。
课堂教学作为一种礼仪教学的重要渠道,将有助于现代礼仪教学的改革。首先,借助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培养学生对礼仪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其次,对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礼仪的深挖,取其精髓去其糟粕,丰富学生对传统礼仪文化知识的掌握和了解,形成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礼仪知识的认同[3]67。
知行统一要求学生对诚信、礼让、责任以及忠孝等社会公德有所感知和认识,引导学生在日常小事之中贯彻礼仪的基本要求,诠释礼仪的内涵。为此,大学礼仪教学应重视职业礼仪课程的设置,如服务礼仪、商务礼仪等等,引导学生以提升涵养、塑造气质、培养品德为宗旨,强化知行合一在生活实践中的基本应用。
大学生礼仪教育应借鉴《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相关内容,突出在教学实践中以礼仪修养为内涵的礼仪主题活动的应用和穿插[4]215。礼仪教学的目的是让大学生成为社会礼仪的使用者、推广者和受益者。因此,高校应结合实际,为礼仪教学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如设立“礼仪风采大赛”“礼仪践行周”“校园礼仪与美摄影展”等等实践活动,让礼仪之风刮遍校园的每个角落,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礼仪的建设活动之中,在参与过程中拓展个人能力、增长社会见识同时也能够对学生的礼仪知识和践行情况进行有效的检验。
通过大学礼仪教育弥补大学生对于社会认知的偏差,将其单纯幼稚的思维与实际工作更好的接洽。高校开展礼仪实践活动将有助于学生对社会化的正确认识,学会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参与面试和竞争等基本的社会实践,从而培养其心理承受能力、礼仪修养水平。总体而言,礼仪主体活动的目的是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的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帮助其顺利的从一个“自由人”转变成一个受欢迎的“社会人”。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并且在学校的教学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开展礼仪教育中,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其中,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的开展礼仪的各方面的学习。例如,学校可以通过录制礼仪教学视频的形式,上传到学校的网上,作为共享资源供本专业学生以及其他专业的学生课下学习,使学生能够在闲暇的时候不断的增加自身的礼仪知识。还可以通过网络对学生开展互动教学方式,学生能够通过在线交流工具,及时与老师进行互动,咨询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确保能够准确的理解每一个所学的知识。同时,学校可以将教学资源转化为手机APP、微信等多种工具的微课堂形式,使学生能够利用乘公交或排队等待的时间开展礼仪知识的学习[5]103。
学以致用是礼仪教育的关键所在,在开展礼仪教学的过程中做好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相结合的模式,让学生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对理论知识进行升华。例如,学校可以将教学的方式转换成为边学边练的形式,可以在学校舞蹈室、健身房等开展教学工作,老师指导学生应该怎么做,在实际做的过程中老师不断的向学生介绍相关的理论知识。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知道应该怎么做,同时还能够使学生对于理论知识具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从而能够清晰的掌握。总之,学校在开展礼仪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多种形式的高科技产品,实现学生随时随地全方位、全地点的学习,同时充分开展实践教学工作,让学生从实践中学习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进行所学知识的利用和升华。
在开展大学生礼仪教学活动中,充分挖掘礼仪的内在感染力,发掘礼仪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和社会效应,以管理者的角度探索礼仪所散发的智慧与气度,从而在学生的思想认知与心灵中产生持续的感染和感化效应。借助多种形式展示礼仪的作用和魅力,如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颁奖典礼、升旗仪式等等活动中,发挥礼仪在其中的表现形式和感染力,让学生体会到礼仪所承载的社会知识、文化内涵等内容。
大学生是一群单纯且富有进取精神的年轻人,在对新事物的接纳过程中富有探险精神,同时也是易受感染和感化的人群。在开展大学生礼仪教学实践中,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话剧、小品、模特等等角色,演艺各种情形下,人物对于礼仪的诠释形式和内在要求,引导学生欣赏角色扮演中的美,如文化美、服装美等等,激发起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以对比分析的形式,展示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别和共同性,如西方行“握手礼”,在古代中国多以“跪拜”“作揖”等形式展示,将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展现在学生的生活知识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精神风貌。又如情境演练法,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角色互换,发挥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教师设计教学情境、教学任务、并做好点评和评价工作,学生则可以发挥想象力和能动性,诠释自身理解的社会礼仪,在课堂上学生可以教授礼仪、演示礼仪,如“系领带”“就餐礼仪”等等,深化学生对于礼仪的认知。
大学生礼仪教学的目的最终是让学生受益,帮助其能够更好的融入社会,并在社会活动中取得成功。为此,在大学生礼仪教学实践活动中,应重视“走出去”和“引进来”[6]30。所谓“走出去”就是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为学生积极搭建社会实践平台,如带领学生走进企业,走进社会团体,感知礼仪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诠释。将“走出去”获取的知识转化为课堂教学中谈论的话题,以社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主线,诠释礼仪教学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以及最终目的,强化学生对于礼仪在社会中的演化、应用的感知。所谓“引进来”就是邀请社会知名人士、企业管理者、社团领导等等走进校园,亲身示范和讲授“什么是礼仪”“礼仪的表现形式”等等问题,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礼仪,解决学生对礼仪认识空洞、乏味等问题。
大学生的礼仪教学要根据不同的专业进行不同的课程设置,要有各自的侧重点。比如,市场营销专业的礼仪训练要重点培养大学生与客户沟通时的态度、语气、职业服装的选配,尤其是自身的外在仪表。根据不同的专业设计进行不同的场景训练,对于酒店管理的前台服务人员,要对其站、坐、行、鞠躬等姿势进行标准训练。总之,大学生的礼仪训练要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顺应各行各业的竞争,使大学生能够顺利的进入社会和企业,能够更好的立足。
[1]陈安萍.论社交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的功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3(2) :93-94.
[2]陈艳秋.关于大学生和谐人格构建的德育思考[J].高教探索,2005(6):73-76.
[3]周悦娜.从当代大学生礼仪文化现状探索高校礼仪教育途径[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8(2):67-69.
[4]朱燕.浅析大学生和谐素质养成的礼仪途径[J].科技资讯,2007(33):215-216.
[5]刘俊试.论大学生社交礼仪与素质教育的联动[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4(5):101-104.
[6]余群.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礼仪课程教学中的运用及其意义[J].学园:教育科研,2011:30-31.
【责任编辑 卢春艳】
2015-07-20
2014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中国优秀传统礼仪文化及其当代价值研究》(2014030212)
K892
A
1005-6378(2015)06-0154-03
10.3969/j.issn.1005-6378.2015.06.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