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锦群
(莆田学院基础教育学院,福建 莆田 351100)
20世纪50年代以来,语码转换进入语言教学和语言研究领域。文莱奇和豪根首先把语码转换当作一种语言应用现象来进行研究,并与语言接触相结合,创造了术语“语码转换”。甘柏兹也是最早研究语码转换的学者之一。语码转换用来指语言使用者在使用一种语言的过程中引进另一种语言并且交替使用两种不同语言的情形。研究语码转换问题不仅要考虑语言环境,同时也要联系社会环境。语码转换实现的根本取决于语言使用者,因此语码转换的动因无论是心理的、功能的还是结构的,都是出自语码转换者的自觉性、功利性和目的性的“策略”需求[1]。甘柏兹将语码转换分为情境型语码转换、会话型语码转换两种形式,在会话型语码转换中产生一种喻意型语码转换,即由于说话者的语气、角色和重点的改变而进行语码转换。有关语码转换的社会心理动因,美国语言学家斯珂腾提出的标记模式理论是目前公认的最成熟的理论,分为有标记的语码转换、无标记的语码转换和试探性的语码转换[2]。语码转换是在交际过程中使用的一种有目的的、巧妙的言语行为。社会语言学家研究语码转换的动机,是解释其转换是有意识转换还是无意识转换,是遵循社会统一规范要求和标准的情境型语码转换还是满足表达情感需要的喻意型语码转换。
香港作为一个具有多元文化的语言社区,有着独特的语言现象和“两文三语”的特殊语言政策,即书面语是英语和中文,口语是粤语、普通话和英语,这种政策是根据香港特定的语言环境因地制宜制定的[3]。香港作为英国的殖民地长达150多年,在其统治时期,官方的公文、法律文书等重要文献均用英文。直到香港回归后,官方才有了中文的公告,但是英文公告并没有废除,两文同发。香港作为粤方言区,粤语是强势语言,90%的人使用粤语,而在商界,由于香港经济的国际化程度较高,所以英语是必不可少的交际工具。香港回归后,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和与内地经济往来密切,很多人又在学习普通话,不少人不同程度地掌握了粤语、普通话和英语,因此语码转化现象在这里很常见,引起了学界学者的兴趣和重视。较有影响力的有张振江的《港式中文初探》(1996年),石定栩、朱志瑜的《英语对香港书面汉语的句法影响——语言接触引起的语言变化》(1999年),田晓琳的《港式中文及其特点》(2006年)等。学者们从社区词汇、句法角度研究港式中文的特点及原因,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后人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并不全面,港式中文是语言接触、语码转换的结果,它的形成有着复杂的原因。
简单来说,港式中文就是流通于香港的中文书面语,即在标准中文的书面语的基础上带有香港特有的表达方式。具体而言,港式中文以中文的语法框架为主,常夹杂着英语、粤方言和中文词汇。其中文的书面语受粤方言和英语的影响较大,呈现混杂的状态[4]。港式中文多见于香港各类书面中文,包括政府公文、法律文件、报刊杂志、小说散文等,它已经成为香港地区具有代表性的语体。其实在香港地区还有其他形式的书面语,例如标准中文、粤式中文、中英混合文。例如:
(1)2005年是瑞士的设计年,DESIGNARDT就是DESIGN YEAR的意思。(《号外》,2005年7月,第346期)①。
(2)她大谈华仔身形 Fit。(《星岛日报》,2004年9月19日)。
例(1)中,DESIGN YEAR即“设计年”,例(2)中Fit义为“健美”。祝畹瑾教授曾指出,人们进行语码转换的原因有三种:第一,言谈时缺少或难以找到恰当的表达方法;第二,不想让在场的其他人听到谈话的内容;第三,为了突出强调某些话语,引起听者注意。港式中文中夹杂英语词的现象很常见,而且是有规律可寻的[5]。例(1)和例(2)中的英文词有名词、动词、形容词三种词性。这是中文中夹杂英语出现频率最高的三种词性。
港式中文中出现语码转换现象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文章将从心理动因角度阐释语码转换的深层原因。深入地了解港式中文语码转换生成的心理动因,有利于制定香港地区的语言政策。
名词、动词、形容词在句中多表达核心信息,在句子中进行语码转换,打破了原来的语流,这必然会引起听话人的注意,所以说话人进行的语码转换是为了引起听话人的注意,达到强调的目的[6]。在交际时某一个词突然转变成对方更为熟悉的语言,有利于突出重点,更好地让对方领悟其言语含义。例如:用中文和韩国人交流,提到洗发水,他们不理解中文意思,在不会韩语的前提下,使用英语shampoo,对方便会迅速理解,提高了交际的成功率。
香港社区发展快,社区生活丰富,国际化程度高,从英语语言区涌入大量新词,如果都要翻译过来,费时费力,不便于语言的交际,所以不如原汁原味地引入更为方便。例如在使用电脑时,有些词在电脑中显示为英文,例如 click,copy,print,file等,交际时直接使用英文较为方便。尤其是一些术语,在表达时如果没有其他恰当的词可以使用,只能用英文。
香港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下,政治、经济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政府的官员、有社会地位的人都会讲英文,他们认为会说英语意味着自己受过良好的教育,拥有较强的能力。有些品牌没有中文翻译,他们不愿意将其翻译成中文,认为这是高档次的象征,而且觉得英语读起来并不陌生,久而久之,在言语中夹杂英语便成为了一种习惯,也就见怪不怪了[7]。
香港地区多语言的环境,语码转换现象很常见,和不同的人沟通会选择不同的语言。和有粤语背景的人沟通时选择粤方言,和有英语背景的人沟通时选择英语,而且在家里和工作场所,也会进行适当的转换。这在多元语言社区是普遍的现象。有时一段话中会掺杂不同的语言,而当某一种语言形式成为主流的时候,大家都会跟着一起使用这种语言,渐渐地就成了固定的习惯。
陈松岑指出,语言有三大功能:思维工具、交际手段、社会身份。交际功能传递语言信息,社会功能传递非语言信息,即言语行为所折射出的语言使用者的言外之意,比如社会关系、社会信息[8]。语码转换不仅是一种讲话技巧,更是一种特殊的言语行为,传递语言信息又兼具社会功能。每种语码都是操双语者的装饰品,通过语码可以彰显自己身份。在平时交谈中,大多数人都使用粤语,粤方言是当地的强势语言。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有意识的语码转换有时是为了保持交际的顺畅,达到交际的目的。人们说话时加入粤方言可以消除交际障碍和隔阂,使交际顺利畅通。贾尔斯和史密斯提出的语言适应论对充实语码转换理论有重要作用。根据其语言适应论,语码转换分为两种:聚合和分散。聚合是说话者为了谋求对方承认彼此的一致性,因此在言语上也努力地适应对方;分散是说话人想要区分和强调与对方的差异和分歧,因此在言语上使用不同的语码。聚合叫趋同,分散叫偏离[9]。港式中文中也显现出了这种趋同和偏离。彼此都来自粤语方言区,在言语中,使用粤语的方言词汇,能拉近彼此的距离,通过不能面对面交流的书面语,表现一种聚合,使自己的语言与其他语言保持一定的分散性。在夹杂英语上,表现的是与英语的聚合,标明自己的语言与国际接轨。
目前港式中文已是一种客观存在,大可不必用标准中文来强行规范港式中文,但香港的中文教育确实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粤式中文、港式中文、中英混合文三者均不可能代替标准中文的规范地位。关于标准中文的概念,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是有共识的。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中学生的中文课本中所选的范文很多都是相同的,就说明了这一点。粤式中文、港式中文、中英混合文都不可能进入学生学习的课本中。
香港回归以后,普通话有了法定的地位,普通话的推广工作如火如荼。再过十年二十年,人们会说普通话,对普通话的了解越来越多时,普通话便会对港式中文产生一定的影响。港式中文是香港多元语言在中文书面语中的反映,虽然夹用了粤语、英语,不够规范,却受到读者的欢迎。基础教育中不提倡写港式中文,但对报刊中出现的港式中文,大家亦可采取宽松的态度。毕竟香港是特别行政区,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而且香港也是包容的文化社区。
1.重视转型期的语文教学
香港处于殖民统治时,中文教育遭到压制,中文只属于大众土语,英语是官方的语言,在学校,英语是主导语言。香港回归中国后,中文的地位得到提高,中文教育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即使是教汉语的学校也是以粤语为主。香港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可以和内地形成互补。香港的优势在于服务业,而语言沟通在服务业是不可或缺的。随着“汉语热”席卷全球,香港的中文教育应该得到重视。目前阶段,应在课堂上加大对港式中文的规范力度。学习中文可以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并传播中国文化,发挥母语的情感优势。在强调中文的同时,不要忽视英文的作用,二者并不冲突,在设置方面注意协调比重。受历史原因的影响,英中普遍是名校,家长为孩子的前途考虑,都希望孩子进入英中。语言的竞争反映了学业和就业的竞争,虽然都知道母语的重要性,可是出于对现实原因的考虑,英语的学习是不能放弃的。
学校的中文教育主要从教师、教材、学生、课堂几个方面进行改进。调查表明,很多准师范的中文教师对普通话并不感兴趣,而且对自身的普通话水平没有信心,所以要提高教师的普通话水平。教材上,要改革口语教材,注重学生交际的训练,而不是只按照原有模式进行语音的纠正,真正要将口语交际纳入课堂的重点。以往的教材多强调普通话和粤语语音的对比,学生缺少交际训练,学习效果并不好,因此课堂的口语交际训练不可或缺。教师要注意在对话过程中纠正学生的语码转换现象,引导学生尽量说规范的句子,写作上要注意语法规范。
香港地区的中文教育不仅要遵循教育的规律,还要面对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问题,要有合理的规划,既要有短期的目标,也要有长远的规划。
2.明确语言政策
政府之前制定的一些政策虽有积极意义,但具体实施起来,效果并没有预期的好。因为政策并不明确,具体的措施较少,主要是以呼吁、鼓励为主,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可以从过渡和长远这两个角度出发来制定政策,政策的制定可以和实际的利益挂钩,例如:规范普通话测试,政府官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要达到一定的标准。还可以设立推广普通话的机构,以有效地组织活动,推广政策。
3.发挥传媒作用
学习语言需要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会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回到家中,在与亲人朋友的沟通中,依然使用强势的粤语,这种现象很难改变,因为香港是粤方言区。应发挥广播、电视、新闻的作用,进行语言的传输,提高普通话的影响力,也给当地人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同时要注意传媒的语言规范问题,在香港的新闻杂志、广播中,经常会出现港式中文,这种现象应受到一定的控制,尽量使用规范的语言,使得民众在观看节目和阅读的同时,学习规范的中文。
4.学习借鉴其他地区的经验
例如,台湾的国语运动就收到了很大的成效,1957年推广国语的任务基本完成。新加坡也是一个多语言的国家,官方语言有4种,即马来语、泰米尔语、英语、华语,而华人社会通用的语言是粤语和闽南语。1979年新加坡政府在华人社团的支持下开展了“华语运动”,提倡多用华语,少讲方言,举办“华语月、华语周”,并且一些社会工作人员在上岗前,需要接受普通话水平的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10]。在华语推广中,虽然政府有一定的强制措施,但是由于政府有合理的规划,在强制和自愿双重政策的引导下,民众自愿接受这样的政策。
以上措施和建议,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最根本的还是要从心理上使民众自愿接受规范的中文。政治上,香港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推广规范的汉语是理所应当的;经济上,内地经济快速发展,香港和内地的往来增多,推动了普通话在香港地区的流行,香港民众也认识到了普通话的重要性。
香港政府提出的“两文三语”的语言政策,符合“一国两制”的社会大背景,符合香港社会的实情。处于转型期的香港,社会发生变化,语言政策也必定根据时代主流进行调整,未来的香港社区的书面语应该是接近标准中文的港式中文,而不是远离标准中文的港式中文。在语言规范中,最重要的是要规范语言教育,合理地设置中文课程及考试制度,真正将中文的推广落实到具体的措施中。社会是语言发展的温床,社会的变化也会使语言发生一定的变异。港式中文是香港这个多元社区的产物,是一个语言社区的语言使用特点,不仅是语言问题,同时也是社会问题。规范语言问题,同时也促进社会的发展。规范的语言发展是主流,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可以减少语言沟通中的障碍。
注释:
①本文语料均来自香港报刊。
[1] 田小琳.香港语言生活论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19.
[2] 祝畹瑾.语码转换与标记模式[J].国外语言学,1994(2):11-15.
[3] 陈松岑.语言变异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55.
[4] 孔玫.香港中文教学探讨[C]//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文选.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0:233-239.
[5] 祝畹瑾.社会语言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7.
[6] 谭东玲.语码转换的心理语言学分析[J].外语周刊,2000(2):75-79.
[7] 王楚安,徐美彦.浅析语码转换的社会及心理动因[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5(2):21-24.
[8] 邵敬敏,石定栩.港式中文与语言变体[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4-89.
[9] 闵海霖.双转型中的香港中文教育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10] 张振江.“港式中文”初探[J].当代港澳,1996(2):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