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000)
简论学校体育与人的可持续发展
□李辉(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000)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在培养社会人才方面的贡献,在人的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学校体育人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科学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致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其基本含义是保证人类社会具有长远的持续发展的能力。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基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能不能顺利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能不能教育好未来一代。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所谓“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体现的也正是这样的道理。因此,探讨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人的可持续发展的深层含义以及学校体育与人的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对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与人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深化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什么是人的可持续发展?关于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不下百余种,人的可持续发展涵盖了个体生命的各要素以及整个发展过程,更多是从教育领域对其进行定义及内涵的划分:杨芳等人在《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是学校体育的价值追求》中将其定义为:人的可持续发展指的是用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来影响教育,引导学生,使其具有健康的发展观,即独立自主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处理好与社会、与自然界关系的能力,以及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能力等,是一个不停顿的发展过程。潘涌在《人的可持续发展与教育转型》中认为所谓人的可持续发展,究其本质是指个体生命开发的长度之持久、广度之均衡、深度之透彻,是使生命内部各要素达成动态的平衡,以真正获得持续性、全面性和协调性为基本特征的。何维民在《人的可持续发展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提到与可持续发展追求每代人福利产生的最大化不同的是,人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发展各阶段的平等与最大化,只求人的最终发展的最大化,并认为人的发展具有协调性、连续性、主动性以及终身性的特征。显然,众多的定义虽然不尽相同,但还是能找到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对人的可持续发展的特征加以表述:即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连续性、终身性、主动性。笔者认为可持续发展的人内在素质的提高与最大程度的发挥、与社会良好适应的程度、对社会进步促进作用的大小等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判别人的可持续发展程度,当然,这种评价也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
3.1、学校体育对人的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
(1)学校体育可为学生奠定终身体育良好基础。
学校体育通过组织各项活动,即保证学生在校期间的正常生长和机能发展促进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全面发展也应充分利用学校体育教育的有限时间,培养学生体育意识,教育学生认识体育,理解体育掌握方法和学会应用,其核心就是让学生接受体育在这里接受体育不能仅理解为让学生学到什么知识、技能,而是在身体活动过程中通过反映选择、整合、内化的环节,最终形成稳定的主体意识,并能转化为一种行为方式,可以说学校体育对学生来说是一种体育意识,科学健身方法手段能力的积累,使学生走出校门后知道如何科学的锻炼身体和观赏体育使学生在学校阶段所产生的体育教育效应,能在毕业后的几十年中体现出来。而这也充分地体现了人的可持续发展的终身性、全面性与协调性的特性。
(2)学校体育可以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随着信息时代到来,现代社会对人的智力要求起了深刻的变化,除了应有扎实的基本知识和专业知识之外,还要有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而体育活动中充满了可创造的元素和机会,通过体育游戏及有益的体育活动改善学生大脑的物质结构和机能状况,全面发展观察力,广泛训练记忆力,启迪诱导想像力,帮助提高思维力,为智力的开发创造良好的生理条件和环境条件,学校体育带给我们的这种品质将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而得到持续的发展。
(3)学校体育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养成。
人的生命存在并不等于自然肉体的存在,它是以人生在世精神的鲜活和丰富程度来衡量的,体育以其丰富的活动内容,宽松的组织方式,给了人对无穷的向往。与其他学科强调概念、判断推理原则规律的掌握想区别的是,体育由于其过程的亲历性、过程性和自主性,充分关注人的体验能力,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培养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的人,使生命处于永不休止的创造和运动状态之中,教学中创设的情景引人入胜,动人心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产生一种心灵的契合,产生共鸣在一种融洽的气氛中实现了情感的交流和人格的认同,教会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对生活的热爱,对崇高理想的向往,对美好的追求和对苦难的忍耐。培养一种勇敢顽强,奋发向上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精神。
3.2、人的可持续发展对学校体育发展的要求
在体育教育中把学生可持续发展作为素质教育所追求的目标,以此来改革课程和教材,选择教法和学法,体育教师和管理者应在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基础上,采取如下措施:
(1)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
教育行为的转变要以教育思想、观念的根本转变为前题,而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渗透于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教学改革的全过程。为主动适应21世纪社会对高质量的高级人才的需要,笔者认为,在建构高校体育教学体系时应体现教育观念的三个基点和教育模式的三个转变。教育观念的三个基点是:素质教育、终身教育、个性教育。教育模式的三个转变是:竞技向健康、体育教学向体育文化教育、传授向学习的转变,分别体现了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过程的转变。
(2)建设一个好的体育课程内容体系。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体,体育教育致力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贯彻素质教育应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因此,必须有一个好的课程内容体系,来保证素质教育的实施。体育科学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持久力,学生体育实践的实效性与长期性需要有较丰富的体育科学知识为指导,运用已知去探求未知,以理论知识指导实践至为重要,因为强调理论知识传授,正是为了提高实践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提高,足以使学生终身受益。
(3)建设一支高质量的体育教师队伍。
体育教师必须具备掌握多种学科知识的能力。体育教育实施素质教育,使教学目标层次多样、多元化。它要求教师既是一专多能的“通才”又是多能一专的“专才”,既要了解体育社会学、体育史、保健学等相关知识,又要掌握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关系学力学等多学科知识;体育教师还需要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中国有句古话:“活到老,学到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周期日益加速。面对教育和专业孩子市的加速老化,教师必须具有终生学习的能力,才能适应和满足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此外,体育教师还应该具有反思教育的能力、教学实践中的科研能力以及网络资源教育的能力。
学校体育是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体育凝聚了人类的竞争、创新、奋发向上的卓越品质,并已经扩展到社会的每一个领域,学校体育是讲团队、讲协作、讲平等的教育活动,他的独特作用是学校体育的特色所在,是其他学科、其他教育活动不可取代的,因此坚持以学校体育来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是必要的,同时,人的可持续发展对学校体育提出的新要求最终也会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
[1]何唯民.从人的可持续发展视角审视体育教育的价值[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5.
[2]何唯民人的可持续发展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2001,(5).
[3]潘涌.人的可持续发展与教育转型[J].教育研究,2001,(11).
[4]杨芳.论学校体育与人的可持续发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3,(2).
[5]许大庆.人的可持续发展与体育教学改革[J].安徽体育科技, 2001,910.
[6]张天恭科学发展观与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151.
[7]王建军.试论学校体育追求的最高目标[J].体育与科学,2000, (9).
[8]郭书贤.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体育思考[J].平顶山学院学报, 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