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朝
网络出版与传播:福建省文学网站发展现状
刘建朝
[摘要]福建省有省域、市域、县域等几种综合性文学网站,以及个人性、杂志性、族群性、文体性等专门性文学网站。福建省的文学网站存在着规模小而缺乏品牌、发展处于停滞不前状态、缺少服务性质的省域综合性文学网站等问题。坚持“内容为王”“技术也为王”,是文学网站建设与发展的出路。
[关键词]文学网站;闽文学网;福建省
[作者]刘建朝,三明学院学报编辑部。
文学网站或文学网,在此特指以一级域名为网站标志、以文学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网络平台。汉语文学网站的发展历程不足三十年,但大大小小的文学网已遍地开花。大量文学网站的出现使得网络文学成为当今文坛的主流,也改变了作者的写作状态和生存状态;但文学网站自身的现状如何,我们对此未必有清醒的认识。本文以福建省文学网站为例,作一探析。
(一)综合性文学网站
综合性文学网站,指拥有多层次的作者和读者、不同体裁和题材的作品,以及开展多样文学活动的网络平台。它可分为省域、市域、县域等几类。
省域综合性文学网,是服务于全省乃至全国的文学网。如“中文书刊网”,是集专业资讯、展销活动、电子阅读、出版原创等为一体的复合型网络媒体,目前应是福建最大的文学网站。还有“闽文学网”“海峡文艺网”“百花文艺网”等。“闽文学网”,又称“闽文网”,是以福建文学爱好者、创作者、研究者为主体而面向全国的网络平台,具有文学原创、八闽文化、网刊等内容,“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海峡文艺网”,包含文学书架、网络文学、文学征稿等内容。市域综合性文学网,主要是市级的作家网,有“厦门市作家协会”“西海岸文学论坛”等。“厦门市作家协会”,展示厦门市作协的会员资料、创作情况、文学活动等信息。“西海岸文学论坛”,是闽南地区特别是泉州市作家交流的平台,提供所属县市的文学征稿资讯等。另外,还有“龙岩作家网”(它没有一级域名,但有完整的网站形态)。县域综合性文学网,主要是县(区)一级的文学网,如“丰泽区作家协会”“漳州台商投资区作家协会”。前者提供泉州市丰泽区作家活动的信息,后者为漳州台商投资区作家活动的网络展示平台,有会刊《文圃山》等内容。
(二)专门性文学网站
专门性文学网站,指不以地域为特征而专门为某个主题服务的文学网络平台,可分为个人性、杂志性、族群性、文体性等文学网站。
个人性的文学网站,主要为某个文学家展示创作成果等内容的平台。如“冰心文学馆”网站,展示了冰心的作品、冰心年谱、冰心研究最新信息等。杂志性的文学网站,主要为宣传杂志提供网络平台,如“福建文学”“中篇小说选刊”等。“福建文学”,介绍《福建文学》杂志的最新目录、投稿方式等信息。“中篇小说选刊”,提供《中篇小说选刊》杂志最新的信息及期刊数字阅读业务等。族群性的文学网站,主要针对某一族群的文化、某一族群的作者和读者的网站。如“客家文学”,本着“客家人写,写客家人”的宗旨,展示《客家文学》等相关文学内容。文体性的文学网站,指是以小说或诗歌等某一种体裁为主的文学网,如“丑石诗歌网”“诗三明”等。“丑石诗歌网”,“希望以自己的热诚为民间诗人提供一片心灵的栖息地,在汉语诗歌艺术殿堂的建设中成为一块虽不显眼但却有用的石头”。“诗三明”,倡导“大时空、大心境、大技巧”的现代诗写作,发表原创诗作等,是《三明日报》副刊等的选稿平台。另外,还有“福建戏剧”网,提供有关福建戏剧的剧本等资讯。
目前福建省的文学网站有二十家左右,数量上不少,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
首先,大多数文学网站规模较小而缺乏品牌。在福建省文学网站中,省域综合性文学网站数量较少,大多为零散的市县文学网站或专门性文学网站。“晋江文学网”原是晋江市的一家文学网,现已是全国有名的小说网站,但已迁址北京,与福建的关联度不大。福建原有中文书刊网、读客网、91文学网、龙若中文网等比较大
的文学网,在近年激烈的竞争下,有的运营不善,或勉强维持,或倒闭关门。现在,只有中文书刊网尚可,但与新近的创世中文网、磨铁中文网等相比,仍有一些差距。“闽文学网”,以福建的简称“闽”来命名,容易产生品牌效应,在网络中也有一定的影响力,但规模较小等因素限制了进一步的发展。
其次,大多数处于停滞不前的发展状态。有的文学网已经关闭了,如“武夷文学网”,有的正面临关闭的危险,而大多数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如有的网站内容更新缓慢,没有及时反映相关的文学资讯;有的已经不作更新了,网站成为已往热闹文学活动的展览;有的网站不见有新作者,活动人员老化、固定化。因此,大多数文学网站呈现出疲软现象,缺乏发展的后劲。
再次,缺少服务性质的省域综合性文学网站。当前的网络文学偏向网络小说,而散文、诗歌等文体相对冷门,较少网络发表平台,省域综合性文学网站中只有“中文书刊网”和“闽文学网”有发表此类文章。另外,有些作者为加入省市的作家协会而缺乏文学网站上的相关资讯。再与其他省如湖南省的湖南作家网、江苏的江苏作家网、浙江的浙江作家网等相比,福建暂缺省作协主办的公益性、服务性的文学网,还未充分发挥网络的服务作用。
福建省文学网站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他省市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类似问题,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缺乏资金的投入,文学网站的管理人力不足,难以吸引和留住作者;相关机构、部门缺乏思想上的重视,未能积极扶持文学网发展;网络的群聚性,作者偏向大规模的、互动性强的文学网站;博客、微博等媒体形式的出现,分流了网站的管理者和作者;小规模文学网难以应对版权问题;等等。这样,市场化的文学网站因“马太效应”出现两极化现象,发展得好的文学网站如“起点文学网”将越来越有竞争优势,而发展得不好的文学网(特别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中小型文学网)将走下坡,甚至被淘汰出局。也就是说,若没有大的改革动作,福建省文学网站存在的问题就难以解决,甚至恶化。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手持移动终端的出现,网络文学活动已不限于文学网站和文学论坛,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发表、传播和阅读方式。如2014年12月,“三明诗群”与“反克诗群”举办了一次甲午诗会,包括采风、诗歌朗诵、诗学研讨等。本次诗会的一个鲜明特点是建立了由两诗群组成的微信圈,片刻,大部分诗群成员被邀请加入微信圈,然后即时地直播诗会情况,不仅有诗歌展示,还有诗会照片、视频等。这使未能到现场的诗群成员也有身临其境共参盛会之感。诗会后不久,三明诗群又组建了诗群微信圈,诗群发布的信息瞬间传到成员的手中。然而,就在成员安静地阅读微信圈上的诗歌作品时,“诗三明”网站却正遭受广告注册机的狂轰滥炸,各种广告把网站改得面目全非。面对此情景,文学网站的存在有何意义?或者说,原本就存在诸多问题的文学网站将何去何从?
首先,文化产业化是发展的方向,文学网站要形成规模和品牌,也必须走产业化、市场化的路子,必须吸收各种资本的投入,在网络文学的创作、出版、传播过程中形成产业链,使网站实现赢利。其次,规模较小的综合性文学网站和专门性文学网站,必须发挥全媒体的作用,进行多种媒介功能的整合,使文学网站得到延伸,扩大辐射面和影响力。如“闽文学网”注册了微信公众号,适时转发网站的内容,同时开发了移动网页版,方便手机用户阅读。再次,积极获取相关部门的支持,组建全省性的服务性网站,注意网站的交流性和互动性,为纯文学、传统文学作者等提供发表和交流平台,凝聚省内的文学创作实力,展示有地方文化色彩的文学成果。最后,将多家的文学网站进行资源整合,形成规模更大、实力更强的省域综合性文学网站,也不失为一种发展策略。
总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网络文学形态变得更加丰富,文学网站特别是中小型文学网面临更加复杂的生存环境,但文学网站并未过时,正如纸质文学也有它的生存空间。现在微博、博客、微信等媒体的出现,确实会分流一部分作者,但文学网站仍有它的优势和基础性作用,它不仅方便电脑用户,而且为微信等提供最原始的链接内容和数据保存。在当前情况下,忽视或放弃文学网站,并非明智之举。进而言之,福建省文学网站的主要发展路径变得明显——坚持“内容为王”“技术也为王”,在坚守现有文学网站的同时不断整合最新的网络技术,即在作者继续提供高品质的文学作品的同时,编辑的网络编辑与数字传播技能也成为文学网站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大畜.关于闽文学网[EB/OL].http://www.mwenw. com/news/html/?1601.html.
[2]刘超.文学网站的“马太效应”[J].创作与评论,2012 (6).
[3]詹昌政.甲午诗会 诗祭国耻[N].三明日报,2014-12-15.
[4]刘建朝.学术期刊数字出版与编辑的身份重构[J].编辑学报,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