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党刊理论宣传要增强“五种意识”

2015-03-19 05:05:39
传播与版权 2015年3期
关键词:党刊意识理论

甄 真

地方党刊理论宣传要增强“五种意识”

甄 真

[摘要]在新媒介生态环境下,作为传统主流媒体的党刊面临着空前的挑战和冲击。在多元价值观中引导正确舆论,凝聚改革发展共识,是当前地方党刊理论宣传的重要任务和核心依归。本文从强化政治意识、阵地意识、大局意识、进取意识和服务意识五个方面进行分析,针对当前地方党刊理论宣传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思考。

[关键词]地方党刊;理论宣传;五种意识

[作者]甄真,硕士,中共黑龙江省委奋斗杂志社。

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下,地方党刊如何发挥自身传统主流媒体的优势,提升影响力传播力,发挥舆论引导、凝聚人心的作用?这是摆在党刊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地方党刊作为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应秉承政治家办刊的宗旨,增强政治意识、阵地意识、大局意识、进取意识和服务意识,不断提升刊物品质,彰显特色,打造品牌,巩固和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一、增强政治意识,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做好理论宣传工作,必须清醒认识我们面临的大背景,清醒认识形势发展变化提出的新要求。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面对思想理论领域的复杂形势,党刊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坚持不懈地抓好理论武装,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聚共识,着力增强干部群众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自信和认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其中最重要的思想之一,就是对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论述。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党刊理论宣传的工作重心就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化宣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引导,全面认识新常态、应对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在新常态下谋篇布局。必须树立政治意识,牢牢把握“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增强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着力加强思想理论建设,着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营造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浓厚氛围,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二、增强阵地意识,巩固和扩大主流思想舆论

地方党刊理论宣传工作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是上层建筑的重要内容,也是党的领导在一个地方的根本体现,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也不能削弱。近年来,人群利益分化和博弈加剧,海量信息带来的传播混乱、众声喧哗,以及滥用新技术恶意炒作,噪音杂音泛滥,为本就纷繁复杂、矛盾问题迭出的社会现实,抹上了更为变化莫测的迷雾。何为真假、是非、善恶、美丑,似乎越来越难以认识清楚、分辨明白了。这就需要全社会有一个健康、积极、正确的态度来对待。目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非常尖锐,形势非常复杂,如2014年11月13日《辽宁日报》派记者调查后刊发《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老师的一封公开信》,引起很大震动,有些人叫板主流意识形态;2015年1月24日,求是网刊发宁波市委宣传部徐岚的《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难在哪里?》评论,多数人赞同的同时也有反对声音。原来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可能很隐蔽,但目前已经延伸到微信、微博等大众传媒。作为省委机关刊物,意识形态这根弦一定要绷紧,绝不能放松,一定要保持政治定力,坚定主心骨、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旗帜鲜明地发挥主渠道作用,积极疏导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管理权、话语权,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在办刊工作中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同时,也要敢于对错误言论进行有力的批评和斗争。可以邀请专家学者撰写和刊发文章,对所谓宪政民主、普世价值、公民社会、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言论进行有理有据的批驳,揭示本质,讲清危害,帮助人们分清是非、澄清认识,进一步增强抵制错误思想侵蚀的能力。

三、增强大局意识,突出地方党刊的地域特色

地方党刊占据理论阐释的权威地位,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围绕中央和省委中心工作,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强化以助推改革发展为宗旨的主题宣传,推动省委总体工作思路的贯彻落实,精准解读全省经济运行情况和发展态势,持续宣传全省主动适应新常态的生动实践,为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

面从严治党”发挥思想武装和舆论引导作用,唱响主旋律,提振精气神,汇聚起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正能量。作为省委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指导工作的重要载体,地方党刊应立足于助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必须树立大局意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聚焦发展不走神、不散光、不偏题,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形成工作合力。在宣传方向上始终做到“五个突出”,即突出中央和省委的精神;突出地方地域特色;突出全省科学发展实践;突出典型经验的宣传;突出社会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城乡面貌变化巨大、人民生活大幅改善等显著成效宣传好展示好。只有真正从中央和省委中心工作的大局出发,结合各单位、各部门的具体工作去安排、去布置、去落实,理论宣传工作才会真正实现“有为、有位、有威”,才能为全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理论支持。

四、增强进取意识,着力提升刊物品质

强化争一流、创一流、做一流的进取意识,继续拓宽办刊思路,提升刊物质量,不断丰富党刊理论宣传的内容和形式。在增强刊物的理论性上下功夫,注重培养高层次的作者队伍,有目标、有计划地约请资深的理论家、知名的专家学者、高水平的领导干部和基层党员干部提供有理论高度更有实践深度、学得进、用得上的好文章;在打造刊物品牌上下功夫,强化特色宣传,办出几道精品栏目,通过栏目的动态调整、版块的合理搭配,在注重增大信息量的同时,增强可读性,编辑工作中做到精研细编,撰写精品文章,打造党刊精品;在活化刊物的宣传形式上下功夫,改进语言、改进版式、改进装帧,写群众喜欢看、主动看的文章,倡导短新实、反对假长空的文风,增强党刊的亲和力、感染力;在扩大党刊覆盖面上下功夫,积极探索发行工作新机制,采取多条腿走路的方式,进一步扫除发行当中的死角冷面,提高发行的主动性,深挖发行潜力;新形势下,积极应对新传播技术给传统纸媒带来的挑战,继续加紧推进与新媒体的融合,探索从单一的传统纸媒发展为多媒体、多形式、多层次传播格局,努力争取党刊在新一轮媒体转型中保持一定地位,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功能。

五、增强服务意识,使理论宣传更加鲜活

读者是刊物赖以生存的基础,随着阅读取向的多元化,他们已不再满足于被动的传受方式,更希望通过参与办刊来表达主体意愿。但是理论刊物不容易办得接地气,很多地方党刊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读者阅读需求正在逐渐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就意味着传统的办刊理念正在接受一次全面的审视。地方党刊宣传要有吸引力,就要紧紧抓住读者,不能忽视与读者的联系,更不能缺少读者的热情参与。应进一步认识读者的阅读习惯,收集分析读者的特征和需求,积累更多吸引读者的经验。要让读者同党刊产生互动,积极主动地寻求诸如信件、电话、电子邮件、网络论坛等多种有效形式与读者展开交流。通过这些参与性的方式,让读者能够与我们在一个互通有无的平台下,提出对办刊有益的意见或建议,从而提高党刊的服务性和实用性,使党刊成为基层读者的“贴心人”。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增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多办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把理论宣传工作做到最基层,做到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去。注重从人民群众生动丰富的实践中提炼选题、发现典型、选取视角,刊发有高度、有深度、有新意的好文章。积极组织基层的理论文章,多反映一些有特色的做法、有创新的经验、有价值的建议、有见地的观点,多反映一些学习贯彻省委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共性问题、深层问题,多反映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只有这样,理念宣传工作才能做到根深叶茂、活力四射,才能有力地发挥地方党刊的思想引领作用和舆论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祁金利.办好党刊应处理好几对关系[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02-04.

[2]王发耀.新形势下办好地方党刊的三个着力点[J].中国记者,2011(11).

[3]杨志艳.党刊如何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J].新闻传播与研究,2012(12).

[4]黄吉遇.新媒体时代下的党刊转型[J].出版广角,2013 (15).

猜你喜欢
党刊意识理论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坚持理论创新
当代陕西(2022年5期)2022-04-19 12:10:18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新时期扩大党刊影响力的实践与思考
新闻传播(2018年4期)2018-12-07 01:09:26
新形势下党刊如何提高传播力
新闻传播(2018年9期)2018-08-01 06:37:28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人大建设(2018年2期)2018-04-18 12:16:53
意识不会死
奥秘(2017年11期)2017-07-05 02: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