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和新
(阜宁高等师范学校,江苏 盐城 224000)
教育领域的生命化主题实践活动,指教育者以学生为本,遵循学生生命成长规律,以主题实践的活动形式,为学生生命的健康发展创设教育情境,提高学生生命素养而进行的教育实践。学校教育本质上是关于生命的教育,形式上应符合生命发展的规律,内容上涵盖了生命发展所需内容。马斯洛理论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爱和归属感(Love and belonging,亦称为社交需求)、尊重(Esteem)和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五类。生命化的主题实践活动就是要满足生命发展的各种层次的需要。生命是实践活动的起点和归宿,生命的自我实现是生命的最高追求。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生活、生态是生命意义实现的实践活动的过程、环境要素。高职院校主题实践活动要走进学生生命,走进学生生活,融入学生生命活动的生态圈。
活动是生活的载体,关注生活就要关注活动。对学生的生命成长而言,真正对其有意义的是那些具有生命感动的活动。所以,学校道德教育不应仅仅满足于组织一般性的活动,那样很可能会事倍功半或适得其反,而应将学生带入能使他们真正获得生命感动的活动中去,学生真正有了感动,有了理解,有了体悟,才能融入他的生命之中,成为他的人生故事。[1]
认识、处理人与自身的关系,主要表现为认识自我、自尊自爱、自我调整,从而实现人的自由发展。
(1)自我认知。自我认知是作为人的生命个体自我观照、对自己元认知的过程,最终确定自己的生命价值目标取向,追求个性生命的发展。认识自我是生命个体追求发展的起点和前提。高职生如果能够准确把握自己,认清自己,就能够准确定位自己的生命目标。“人贵有自知之明”既说明了自知的重要性,又表明了正确认识自己的困难程度。恰当地认识自我,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是自我调节和人格完善的重要前提。[2]学生在自我认知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主观的自我与客观的自我、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的矛盾,正是在解决这样的矛盾中,学生才能更好地定位,对自己负责。
(2)自尊自爱。作为自然界的生命个体,每个生命都有生命安全的需要,这是最基本的生存尊严。人拥有的生命尊严,是高层次的尊严,是人类超自然性的反映,是人之为人的基本标志。每个人都要寻求发展,具有发展的权利尊严。寻求自尊,还要懂得珍爱自己,就是爱护自己的生命,保护自己的生命尊严。人的生存意味着生命的延续,使自己的生命、心灵不轻易受到伤害,自己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人的成长发展意味着生命质量的自我完善和不断提高,这也需要生命的自我关爱和保护。
(3)自我调整。自我调整是处理人与自身关系的重要实践。首先是个体心理的自我调整。个人在社会活动中会面对各种困难,为了适应社会,要能调整心态与心理。高职学生应学习运用心理学知识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绪,避免外界对自己造成的不利影响,正确归因,保证自己的心理健康。其次是个体发展目标的自我调整。人生规划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和学生自身的发展应当不断地调整。作为高职学生,能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和自己的发展状况,合理调节自己的目标,确定自己的社会角色,明确自己的责任,制定适合自己的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
每个人都处于一定的社会群体之中,在生活中必然要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
(1)认识社会。认识社会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前提。首先要认知社会生活中的伦理道德规范。伦理、道德是特定的社会约定俗成的思想、行为习惯,主要靠舆论来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其次,认识社会的运转规律和个体在社会中的基本责任。某种社会都具有其运行的机制,因为社会的运行最终还是人的行为,所以,要处理好人际关系,就要认识社会运转的规律。同时,高职生要有公民意识,懂得作为我国公民,具有哪些基本权利和义务,要认知到尊重、关爱他人生命,懂得社会群体间的相互关系,彰显生命的社会价值,体现人类的善,在这样的前提下处理人际关系。
(2)处理人际关系。首先,学会交往与沟通。人际交往是信息、情感的有效交流。高职学生要具有文明礼仪方面的素养,讲话得体,应能清晰准确地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传递信息的手段丰富,这样才能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顺利地进行下去。其次,培养师生生命道德情意。在当今多元文化交流,各种道德标准碰撞的时候,生命道德情意成为一种普适性的道德情感,这种生命情感关系是人际关系的基础。在人类群体中,相互尊重、关爱、帮助是和谐共处的基本要求。尊重他人生命才会得到他人对自己生命的尊重,学会尊重他人是人作为个体能容于社会群体的最低要求。群体成员之间只有相互认知、理解,才会有人格上的尊重,才会有心灵的沟通,消除信息、情感沟通的障碍。
(3)学会与人合作。首先,懂得合作的意义。现代社会是需要合作的社会,合作的形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合作是生命个体实现生命价值的必然途径,没有合作,个体的能力和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其次,懂得合作的方式。合作的方式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针对不同的问题,会有不同的合作方式或途径。因此,能够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如何与人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1)认知、处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高职学生应理解生态伦理的内容。自然界是个整体,万物和谐共存,息息相关。在自然界中,再弱小的生命也具有生存的价值,尊重其他生命,就是要给其他生命生存的权利。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作为生物进化的高级群体,是自然演化的产物,人的生命活动归根结底是由自然条件决定的。不管是人类全体还是个体都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人们可以依据规律为自身服务,但不能破坏自然生态伦理。学生要认知到人类生存的物质环境对人类自身的发展来说意义重大,认知到生态平衡的价值,如果破坏了生物链,人类自己也会受到惩罚。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家园,这是人类生命健康的保证。当认识到生命个体与自然界的深刻联系后,就能懂得如何热爱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生命。可见,生命的生态教育关注学生的环境意识培养,以及自然环境保护的途径方法的掌握。
(2)学会欣赏自然生命之美。学生对自然的关照,可以从审美的角度来进行,这也是个体的生命哲学对环境的认知。培养高职学生以审美的眼光来看待自然,欣赏自然生命,这本身就是生命之爱。当自然界成为人们审美的对象时,自然界的生态环境也就成为了一个和谐整体。
人与宇宙的关系的思考,本质上是人的生命哲学思考,是把生命放在宇宙空间中的范畴来考量。高职学生正处于由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过渡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目前,很多高职学生只是从生活感受来认识生活和人生,一旦受到挫折,就会走向极端,这是缺乏人生哲理思考的结果。树立哲学上的科学生命信仰,学会生命的哲学思考人生,才不会轻易地被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所击倒。就此而言,高职院校就需要智慧生命的培育。智慧生命是学生在提高自己心智的过程中,懂得克服困难挫折的方法途径,使自己成为幸福的人。
(1)认知“我是谁”——理解存在的缘由,认识个人的本质。考察人的本质,首先是人区别于动物,人能使用工具劳动,能思考,有感情,能创新。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高级动物,利用自然规律,改造生活条件。作为高职学生,要深刻认识自我,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标准,激发自己做人的激情和动力。
(2)认知“我身处何处”——认知生存环境,激发生命活力。对于生命来讲,消亡是必然的,生命要享受的是生命的活动过程。每个人的生活背景都存在差异,因而,高职学生应认清自己所处的大环境和具体环境,思考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生活才能更好地体现自己的价值。
(3)认知“我要到哪里去”——理解人生的终极意义,确定人生价值目标。高职学生要完善个性生命,追求个体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学校有责任鼓励学生追求永恒生命,思考生死哲学问题,解决人生信仰问题。人是宇宙中的人,人的生命对于宇宙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这一直是人类思考着的问题。虽然人作为个体在宇宙中是渺小的,存在时间是短暂的,但人类生命的意义追求是没有尽头的。人类之所以伟大,是人类生命意义追求的承继性、永恒性,而人类生命精神的永恒性,就是永恒生命,支撑永恒生命的是人类精神信仰。
生命化主题实践活动的内容具有如下特征:直面生命,以生命为教育的起点;在生命中,尊重生命的特性;为了生命,享受美好的生活和幸福人生[3]。第一,直面生命,以生命为教育的起点。高职学生的生命是充满青春之梦的生命,色彩斑斓,同时,当前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面临着各种问题:情感的冷漠、内心的浮躁、性格的偏执、自私、缺乏沟通能力,等等。因此,高职生命化主题实践活动的内容素材必须适应学生的生命现实,符合高职学生生命发展的需要。第二,在生命中,尊重生命的特性。人的生命发展不同于一般生物生命的发展,人的生命发展具有完整性、主动性、意识性、创造性、社会性等特点。主题实践活动内容要适合高职学生生命的发展过程,不同阶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生命成长特点。第三,为了生命,享受美好的生活和幸福人生。实践活动主题素材的选取,最终指向的是高职学生的生命本身,指向的是学生生命的幸福追求。如果实践活动失去了这项意义,那就意味着教育活动的异化。
总之,高职院校生命化主题实践活动内容应该是适应生命发展的需要,显现出生命的特征,而不是作为功利性的社会工具,也不是学科课程的简单延伸。生命、生活、生态——“三生内容”是“生命化”主题实践活动的基本内容,处理好人与自身、与他人、与自然、与宇宙的四种关系是其基本方面。
[1]刘 慧,朱小蔓.多元社会中学校道德教育:关注学生个体的生命世界[J].教育研究,2001,(9):11.
[2]张玉梅.高校生命教育内容及其路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北京:21.
[3]冯建军.生命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