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莉
(南宁市卫生学校,广西 南宁 530031)
我校于2013年9月顺利通过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验收,为将学校创办为真正的品牌学校,需要在后示范校建设中转移工作重心,把前期建设成果落实到具体教学工作中,充分体现专业的职业性和示范性。
德育创新工程是我校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的特色项目。为使医学生更好地接受医德教育,成为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促进我国医学事业健康和谐发展,我们必须开辟后示范校德育建设新路径——构建医学院校医德教育课程体系。
时下道德缺失引发的医患纠纷频现,社会各界对医德建设和医德教育提出质疑,加强和改进医学院校德育工作成为改善整个社会医德医风的先导工程。国家各部委对医德建设和教育高度重视。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提高医疗卫生队伍服务能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发布的《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写到:“医学研究与服务的对象是人,在医学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加强文、理、医渗透和多学科交叉融合 ,把医德和医术的培养结合起来 ,加强综合素质培养。”[1]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医学院校德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特别注意加强对医学生的卫生国情和职业道德教育”[2]。上述报告和纲要对医学院校开展医德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指明了方向。
医德是医学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早在隋唐时期,药王孙思邈在《急备千金药方》中提出“大医精诚论”思想,概括了医德的内涵:“精”指医生技术要精,“诚”则指医生应具有高尚的品德。《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第二条指出:“医德,即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医务人员应具备的思想品质,是医务人员与病人、社会以及医务人员之间关系的总和。医德规范是指导医务人员进行医疗活动的思想和行为准则。”总之,医德是医务活动中调整人与人关系的行为准则,体现医务工作者和医院的形象。
从本质上说,对医学生进行医德教育,就是要求医学院校依据医德规范的基本原则,对医学生进行系统规范的医学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医学生的职业素养,初步形成职业道德观,为规范职业道德行为奠定基础。
医疗卫生服务的市场化、商品化,有限的医疗资源与病人健康需求增长之间的矛盾,以及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等因素,给医疗行业带来许多亟待解决却又一时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具体来说,医学生医德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医学专业课程与人文素养和德育课程缺乏交集,无法融合渗透,医德教育课程没有形成连贯、稳定、有规律的学科体系。尤其是医学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带教教师的授课重点集中于医疗质量以及临床医疗知识的传授,医德教育流于形式,逐渐边缘化。
首先,职业院校课程设置偏重于专业知识的教授和学习,文化基础及人文素养方面的课程相对较少。医学院校没有针对医学特殊性进行系统专业的医德医风教育,甚至存在医学教育等同于职业技能教育的误区。其次,医德教育教学内容多为理论说教,缺乏与实际的结合,没有信服力,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再次,医德教育缺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和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缺乏兼具临床知识和伦理学知识的专业教师,极大制约了医德教育的顺利开展,导致医德教育成效甚微。而医学院校承担医德教育的教师多为非医学专业教师,他们既不了解医学又无行医经验,对医德问题了解不够深刻,授课侧重于对伦理道德规范条例的照本宣科,无法对医德问题根源和现象进行直观、深层次的剖析。
临床实习阶段是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的关键时期,也是离校前再次接受医德教育的最佳时期。但由于实习生分散各地,学校难以采取统一措施对其进行医德教育。另外,多数实习单位只注重对实习生临床医疗技能的培训和医疗知识的传授,医德教育停滞不前。实习阶段的医德医风教育基本处于无专门人员负责的真空状态。
当前,多数医学院校的医德教育评价体系不明确,评价方式单一,难以全面、公正地反映学生的实际医德素养。仅从试卷分数或授课教师主观印象判定医学生德育成绩,这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武断性和不科学性。
为了有效实施医德教育,就必须充分利用学生学习、生活场所,构建科学有效、满足专业需求的“三课堂”医德教育体系。
4.1.1 加强第一课堂主渠道教育,培养学生医德情感 为了使医德教育课程设置满足实际需求,医学院校应加强医德教育课程建设,形成以职业道德、卫生法规为中心,多学科相互融合渗透的第一课堂。首先,将各专业零散的人文课程,如礼仪、人际沟通、普通话等课程进行压缩、整合,充分结合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要求和当前医疗市场的实际情况,开设新的医学人文修养课程,满足医学生素质培养的要求。其次,授课教师应结合本专业特点,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将医德教育融入并贯穿于整个专业课教学中,通过课堂讲授、观看录像、案例讨论、临床医生现身说法等形式,培养医学生的角色认知感、社会责任感,完成医德情感培养目标。例如,在讲授“传染病”这一章节时,教师应将相关法律知识告知学生,要保护病人隐私,不能擅自公开就诊病人及家属的信息。
4.1.2 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教育,树立学生医德信念 医学院校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活动,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将医德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树立学生医德信念。一方面,在校园设立医学生誓言碑、文化长廊、主题展板、著名医学家塑像等,营造出“大医精诚”的校园文化氛围。另一方面,以“5·12”国际护士节授帽仪式、技能展示、诚信教育、先进人物事迹报告等活动为载体,让学生感受医学的神圣与庄严。另外可将医德教育与学生社会实践相结合,利用所学知识到社区、福利院、养老院开展健康下乡、无偿献血、社区健康服务、送医送药等义诊服务,营造良好的医德教育氛围,增强对医务工作者角色的认同感和医德理论认知,体验“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意义。
4.1.3 加强第三课堂临床实践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医德情操临床实践给学生提供学以致用的机会,是将实习教学与医德教育有效结合的重要途径。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一方面,临床带教教师要树立良好的形象,通过言传身教提高学生医德素养;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实践,将书本抽象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感性体验,医德意识逐渐转化为医德行为,形成良好医德情操。
要做好医德教育工作,不断优化医德教育师资队伍结构,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学校必须加强与医院等医疗行业的深度合作,扩大医德教育主体,发挥教师团队的育人功能。由此提出构建“1+2+X”医德教育工作团队模式,对校内班级以及校外实习组实行医德教育教师团队责任制。“1”指班主任1名;“2”指1名专业课教师和1名人文学科教师或行政后勤人员;“X”指医学专家、医德模范、带教教师、优秀毕业生等若干名。该模式整合了医德教育资源,德育力量得到增强,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为打破医德教育形式单一、范围狭小的局面,医学院校可以通过多渠道建立医德教育基地,拓展学生接受医德教育的环境,激发学生树立良好医德风尚的意识。
为了更好地宣传优秀校友的先进事迹,营造良好的医德风气,可将校史室建设成校内医德教育基地,让学生接受“大医精诚”思想的熏陶。
医学院校还可以与医院、敬老院、福利院、社区等共建医学生校外医德教育基地,共同组织医学生进行卫生宣教、社区服务等实践活动,深化合作力度,促进医学生职业道德养成。如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和我校共同举办了主题为“院校齐努力,医德上台阶”的道德讲堂活动,通过讲述医院工作者的先进事迹、谈个人感悟和诵读《大医精诚》等环节,让所有即将踏入医疗行业的医学生接受医德医风教育,强化其责任意识。医学生通过参加活动,增强了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决心和信心。
在新医改实施要求下,建立操作性强的医德评价体系,全面、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医德素养显得尤为重要。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艺术的服务3方面兼备的考核内容逐步取代以往评价标准,成为医德评价的主流。
新的医德评价标准主要通过校院结合的“三主体”评价模式展开,“三主体”即学生、学校和医院。医学生根据医德医风考评内容和标准,结合自己实际表现,实事求是地进行自我评价;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德育教师和专业教师根据其在校日常学习生活行为和德育课成绩进行评价;在实习阶段,带教教师以对实习生日常检查、病人反映、表扬奖励等的记录,以及实习医院相关部门的评价作为重要参考依据,做出医德考评。实习医院相关部门介入医学生医德素质考核,是改变以往评价存在片面性的关键措施,也是完善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三主体”评价模式体现出评价的全面性、客观性和公允性,有助于医德医风的培养和建设。
结合医学生医德教育特点以及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最新动态,开辟医德医风教育宣传阵地,建设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网站,成立医疗行业模范事迹宣传、医德教育“三课堂”等专栏,发挥网络强大的教育、交流功能,鼓励学生进入网站自主学习。开通医德医风建设论坛,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并安排专职教师在线答疑,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培养和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医学生医德素养的提高并非一日之功,需要精心的设计、缜密的安排和持之以恒的实施。因此,应将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中德育创新工程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德育范式,构建科学规范的医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我国医疗事业健康和谐发展。
[1]卫生部,教育部.卫生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9/200107/295.html.
[2]梁尚华,孙鸿杰,章原.儒家思想对医学生医德养成的教育价值[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