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过渡,让课堂行云如水

2015-03-19 09:22:55
学周刊 2015年29期
关键词:湖水鲜花自然段

精彩过渡,让课堂行云如水

林冬秀 (福建省清流县实验小学 365300)

过渡语,是在教学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教学语言。而教学过程又是由一个个教学活动组成的。如果把一个好的教学过程比作是一条完美的项链,那么一个个的教学活动好比是这条项链上的一粒粒珍珠,各教学活动之间的过渡语则是串连这些珍珠的红丝线。缺少了这条红丝线,再好的珍珠,也成不了项链。本文将探讨如何在教学中运用过渡语,实现精彩过渡,论课堂行云流水。

过渡 承上启下 教学语言

完美的过渡语,会使教学自然紧凑,和谐统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消化理解。语文教师要想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技能得到提高,必须重视教学环节的过渡,精心设计过渡语。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驾轻就熟,才能使教学过程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那么,怎样让自己的教学过渡语言精美,富有文采呢?

一、渲染过渡,激发兴趣

古人云:“感人心者,先莫乎于情。”教师应该始终抓住激情点,通过充沛的情感,用生动的渲染过渡语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使作者、教者、学生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特别是上课伊始,学生的注意力比较分散,还没有从课间的游戏中走出来。此时,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要运用生动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如在教学《清澈的湖水》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新课:“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去过什么地方,那儿的什么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现在的学生多数都有出去旅行,这个问题一提出来,他们都迫不及待地举起小手,争先恐后地抢着回答。)同学们去过的地方可真多啊!现在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是一湾清澈的湖水,湖面水平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青山、绿树,让人仿佛走进了画卷中。你们喜欢这湾清澈的湖水吗?那么我们就坐上小洁的游船,和她一起去游览这美丽的湖光山色吧!”这样的引导,让学生的现实体验与文本巧妙地结合起来,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

二、穿针引线,连贯过渡

课文教学内容一般由几个段落或几个层次所组成。教师在段与段、层与层间的过渡要善于根据各段各层间的内在联系或共同特点进行。如在教学《清澈的湖水》一课时,学习完第一、二自然段时,教师可这样说:“清澈的湖水倒映着奇异的山石,奇异的山石环绕着清澈的湖水,真是太美了。你们看,连小鱼都想跳出来欣赏了呢!看看谁能从第三自然段中找出描写小鱼的句子,请他来读一读。”教学完第三自然段后,教师又可这样过渡:“刚才我们不仅欣赏了美丽的湖光山色,还和小鱼交上了朋友。哎,我们的好朋友小洁,她在干什么呢?请同学们找出描写小洁的句子读一读,看看读懂了什么?”这样先总结前面的内容,再引出后面的内容的过渡方式使教学环节之间紧密相连,自然流畅,教师犹如裁缝师穿针引线,层层深入地引领学生理解课文,使课堂教学增添了艺术魅力。

三、情真意切,引起共鸣

有的课文离学生生活较远,加上学生阅历和认识能力的限制,教学难以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为此,教师在设计过渡语时就要准确把握课文的情感基调,根据文章的不同体裁、不同内容,用充满感情、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描述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情真意切地理解课文,与文本产生共鸣。如教学《四个太阳》中红太阳这个环节时,教师是这样引导学生的:“同学们,寒冷的冬天,你穿着厚厚的棉衣站在操场上做操,风呼呼地刮来,你感觉怎样?”(生:很冷、手脚都不会动了;脸冻红了,鼻涕都流出来了。)“是呀,这种感觉就叫冻僵。出示词卡,认读词语。站在寒风里,你有哪些地方感觉冻僵了。”(生:手、脚、耳朵、全身)冬天,我们的手——(冻僵了),我们的脚——(冻僵了),我们的脸也——(冻僵了)。就在这时,天空中出现了一轮火红火红的太阳(课件出示),“现在你们有什么感觉?”(温暖)出示词卡,拼读温暖。“同学们哪儿感到温暖了。谁来读这一自然段,把温暖送给大家。”这样有效地调动学生用已有的经验感悟课文内容,把学生的体验和感受放在首位,使学生真正地体会到红太阳给人们送来的温暖。

四、巧设悬念,自主学习

所谓巧设悬念是指教师围绕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事先酿成一个悬而待解、富有诱惑力的问题,以牢牢抓住学生的期待心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吸引他们自主地学习探究的教学策略。如教学《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时,教师可以这样巧设悬念:“(课件出示鲜花图片)你们瞧,这就是孩子们捧来的鲜花。你觉得这些鲜花怎样?谁来夸一夸这些鲜花。这么美的花你喜欢吗,看了高兴吗?”(生:高兴)“对,这么美的花大家看了都很高兴,都很喜欢,可是国王看了呢?”(生:很生气)找出描写国王生气的句子,抓住重点词语“一丝”指导朗读。“孩子们捧来的花那么鲜艳夺目、芬芳扑鼻。谁看了都很喜欢,为什么偏偏国王的脸上没有一丝高兴的表情呢?你能从课文中找出答案吗?”学生仔细读课文,很快就发现花种是煮熟的。接着老师说:“同学们真会读书,煮熟的花种会发芽吗?煮熟的花种能开出美丽的鲜花吗?这些美丽的鲜花,每一朵仿佛都在告诉国王,这些孩子是多么的不诚实啊!国王放心让这样的人当国王吗?所以国王越想越生气。”

纵观上述,课堂教学过渡语,就是教学语言海洋中的一朵浪花,这朵浪花虽然小,但它的功能却不小。精心设计的过渡语不仅是两个知识点之间的桥梁,使教学知识环环相加,更能步步深入,引领学生进入新的领域,获得一个逻辑严整的系统认识。所以说,教师的过渡语(包括课堂口语)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证。

(责编 房晓伟)

猜你喜欢
湖水鲜花自然段
湖水
牡丹(2023年1期)2023-02-20 13:48:15
鄱湖水文之歌
黄河之声(2021年14期)2021-10-28 03:53:04
预订60年的鲜花
学生天地(2020年31期)2020-06-01 02:32:12
这一首,五月的鲜花
少先队活动(2018年5期)2018-12-29 12:12:20
翠湖水乡
民族音乐(2018年2期)2018-05-26 03:04:32
翠湖水乡
民族音乐(2017年6期)2017-04-19 02:18:21
美丽的秋天
五月的鲜花
中国火炬(2015年9期)2015-07-25 09:47:40
五月的鲜花
现代企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51:06
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