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写作兴趣培养研究

2015-03-19 09:22:55
学周刊 2015年29期
关键词:热情中学生作文

中学生写作兴趣培养研究

刘亚男 (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 150025)

写作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统治了整个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在实际写作教学中部分学生仍旧存在写作为难情绪,因而对中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本文就对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写作兴趣进行探究。

中学生 作文 兴趣培养

一、中学生写作现状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际的学习中并非所有学生都热爱写作,都善于写作。当下的学生对于写作大致存在三种状态:第一种,积极写作型,这类学生善于写作,也乐于写作,对于写作一直持有极高的热情;第二种,奉命写作型,这类学生只按教师的要求行事,也可称之为是任务性写作,写作对他们而言可能只是“任务”或“目的”;第三种,惧怕写作型,写作对于这类学生犹如“魔鬼”,面对教师要求的写作,他们心生畏惧,无言以对。由此观之,目前的写作教学并不容乐观,还存在着一定的实际问题。

二、中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中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基于写作教学的现状分析,部分中学生在写作中仍存在一些困境,如一些学生写作“任务性”很强,只把写作当作一项作业来完成,可想而知,这样很难拿出高品质的作业,也有部分学生的写作“无个性化”可言,那种千篇一律的文章屡见不鲜,在作文写作中都模仿一套程式,还有些学生在应试教育的挤压下,写作往往带有极强的功利性,尤其以高中生为代表,多是议论文为主,这类作文并不足以发表思想、抒发感情,不过是为了应付考试的应试之作。除此之外,写作无动机、写作无从下手等情况也是很多中学生所存在的问题。

(二)中学生写作问题的原因分析

中学生在写作中之所以存在诸多的问题,根本的原因是他们对于写作兴趣的缺乏。我国大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朱绍禹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正是对于写作兴趣的缺乏才致使一些学生不乐写作,惧怕写作。导致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有多方的因素:首先是教师方面的因素,有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缺少对学生的欣赏,打压了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在写作训练中对于学生的写作束缚过多、训练模式单一等这类问题也都抹杀了学生的兴趣。其次是学生自身因素,学生每天都是“三点一线”的生活,他们缺乏对生活的体验,课外阅读也很匮乏,再加上应试教育的桎梏很难让他们对写作产生真正的兴趣,同时有些家长也忽略了孩子的全面发展,致使孩子学习重心出现偏颇,这些因素都是扼杀写作兴趣的“罪魁祸首”。

三、中学生写作兴趣培养的策略

(一)积累写作素材,培养写作兴趣

有些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常常会感到无话可说,原因就在于他们缺乏对写作素材的积累,胸中无“竹”自然无话可说,即便有所言也不过是些陈词滥调。因此能写的前提必须是要有可写之物。叶圣陶曾说:”写作的根源在于生活,脱离生活写作就无从谈起。”学生只有深入生活,用心去体会生活,才会有所得、有所积累,写作时也才能下笔有神。

课外阅读也是学生积累素材的重要方面。朱绍禹说过:“要写好文章,就要读好文章。”“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也是这个道理,学生要在阅读中不断获取间接的经验,不断为创作积累素材,这样写作对于他们而言也就不再是空话,自然也就有了写作的热情。

(二)有效利用网络媒介,提高写作兴趣

互联网的发展是不可忽视的一股潮流,很多一线教师就利用网络这种新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他们调动学生参与博客写作,让学生在网上畅所欲言,在博客上发表己见,唤起了学生的写作热情。还有些教师在互联网上建立写作交流论坛,使学生可以充分实现优劣互补,甚至有些教师发动学生将自己的创作放到校内网站上,由来自多方的人员进行评价,使受力面更广泛,也更加刺激了学生的写作激情。这些一线教师对于这种新手段的有效和合理的运用,使学生的写作热情分外高涨。

(三)利用学习成果的刺激作用和兴趣转换功能,激发写作动机

很多学生在进行实际的写作时并无写作动机,在这种缺乏写作热情的状态下写作,我相信不会有太好的作品出现。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每个阶段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为他们设置不同的奖励,如中学生可以进行优秀作文展览、高中生优秀作文投稿等,通过这种学习成果的刺激作用进而激发他们的写作愿望,使写作真正成为他们的一种内在需要。此外,教师也可以利用学生对其他方面的兴趣来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如鼓励学生为运动会写诗文或是开展作文竞赛等活动,利用学生对运动会、竞赛等活动的兴趣来促使他们写作。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要教好学生写作并非易事,关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需要不断探索、研究,寻求更多有效方法和策略,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使他们积极地投入到写作教学中去。

[1]邓彤,王荣生.微型化:写作课程范式的转型[J].课程•教材•教法,2013(9).

[2]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责编 房晓伟)

刘亚男(1991—),女,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

猜你喜欢
热情中学生作文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热情的树
那一年的春风
“热情”的沙漠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作文
红批作文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中学生(2015年34期)2015-03-01 03:44:42